一次小小的點雞眼手術,最後差點要截肢,經過兩個多月精心治療才好不容易保住了腳,這是近期發生在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一個真實案例。這位差點截肢的患者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一項針對我市3015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顯示,由於管理不到位,相當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各種併發症。
點雞眼後,55歲女子差點截肢
李女士今年55歲,是一位糖尿病患者。3個月前,她的左腳底長了雞眼,到家裡附近的醫院求治。沒想到,點雞眼這個小手術卻引來了大麻煩。因為術後傷口遲遲不愈,左腳底腫脹、疼痛異常,最後被診斷為糖尿病足。
醫院判斷,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李女士身患糖尿病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血糖控制不佳,使得她的傷口癒合難度遠大於普通人。這之後李女士的情況迅速惡化,當地醫院建議截肢。李女士無法接受,又跑了兩家醫院,醫生看了都搖頭:感染太嚴重,怕是保不住。
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李女士來到寧大附院糖尿病足多學科聯合門診求治,當時,她的左腳紅腫得厲害,比正常腳厚了幾倍,腳底自然凹度消失而呈外鼓的狀態。手足外科醫生將李女士腳上的傷口切開,排出大量膿液。主任護師陳謙帶領創口護理團隊遵循溼性癒合理論,運用負壓引流技術護理傷口。內分泌科則負責控制血糖和全身綜合治療,這是保肢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這名患者有5年糖尿病史,但從未用藥,也沒注意飲食和運動,放任自流,入院時空腹血糖高達18mmol/L,正常值上限是6.1mmol/L。」寧大附院內分泌科主任毛玉山說,像李女士這麼高的血糖,別說點雞眼,哪怕是穿鞋磨破了腳也會很麻煩。
在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整整兩個半月的精心治療,李女士的左腳總算保住了,外觀和功能都與先前無異,擔心了好幾個月的李女士鬆了一口氣。
調查顯示,糖尿病併發症患者不少
害李女士差點失去一隻腳的糖尿病足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它與糖尿病又有怎樣的關聯?
毛玉山主任醫師介紹,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足部是其易損部位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周圍神經和外周血管病變,其足部感覺遲鈍,對溫度、外傷、機械壓力都不敏感,漸漸可致形態畸形,也更易受傷。一些對普通人來說不值一提的皮外傷,卻是糖友們噩夢的開始。據統計,糖尿病足是成年人非外傷性截肢的首要原因。
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並發糖尿病足的比例為5%左右。在寧大附院傷口護理門診,一年的門診量約為3000人次,其中糖尿病足患者佔到70%-80%。
糖尿病的併發症遠不止糖尿病足。毛玉山主任醫師新近完成了一項針對本地3015名患者的糖尿病治療現狀調查,發現情況並不樂觀。
在被調查的3015名糖尿病患者中,男性1685人,女性1330人,平均年齡63.3歲,平均病程8.4年。在合併症或併發症方面,伴高血壓的患者佔58.7%,血脂異常56.7%,動脈粥樣硬化53.1%,慢性腎病11.6%,視網膜病變14.5%,確診冠心病和中風的分別佔1.9%和1.6%。上述疾病進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速病情進展。
在用藥方面,73.1%的患者僅口服降糖藥,胰島素使用率18.4%,還有4.2%的患者啥藥都不用,僅靠運動和飲食控制。而血糖、血壓、血脂均達標的患者只佔12.9%。
毛玉山表示,「三高」同屬代謝症候群,往往捆綁發病,因此需要綜合治療。而31.8%的患者有家族史,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糖尿病是建立在遺傳基礎上的生活方式病。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