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女子點個雞眼差點截肢?「罪魁禍首」竟是這個病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一次小小的點雞眼手術,最後差點要截肢,經過兩個多月精心治療才好不容易保住了腳,這是近期發生在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一個真實案例。這位差點截肢的患者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一項針對我市3015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顯示,由於管理不到位,相當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各種併發症。

點雞眼後,55歲女子差點截肢

李女士今年55歲,是一位糖尿病患者。3個月前,她的左腳底長了雞眼,到家裡附近的醫院求治。沒想到,點雞眼這個小手術卻引來了大麻煩。因為術後傷口遲遲不愈,左腳底腫脹、疼痛異常,最後被診斷為糖尿病足。

醫院判斷,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李女士身患糖尿病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血糖控制不佳,使得她的傷口癒合難度遠大於普通人。這之後李女士的情況迅速惡化,當地醫院建議截肢。李女士無法接受,又跑了兩家醫院,醫生看了都搖頭:感染太嚴重,怕是保不住。

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李女士來到寧大附院糖尿病足多學科聯合門診求治,當時,她的左腳紅腫得厲害,比正常腳厚了幾倍,腳底自然凹度消失而呈外鼓的狀態。手足外科醫生將李女士腳上的傷口切開,排出大量膿液。主任護師陳謙帶領創口護理團隊遵循溼性癒合理論,運用負壓引流技術護理傷口。內分泌科則負責控制血糖和全身綜合治療,這是保肢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這名患者有5年糖尿病史,但從未用藥,也沒注意飲食和運動,放任自流,入院時空腹血糖高達18mmol/L,正常值上限是6.1mmol/L。」寧大附院內分泌科主任毛玉山說,像李女士這麼高的血糖,別說點雞眼,哪怕是穿鞋磨破了腳也會很麻煩。

在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整整兩個半月的精心治療,李女士的左腳總算保住了,外觀和功能都與先前無異,擔心了好幾個月的李女士鬆了一口氣。

調查顯示,糖尿病併發症患者不少

害李女士差點失去一隻腳的糖尿病足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它與糖尿病又有怎樣的關聯?

毛玉山主任醫師介紹,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足部是其易損部位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周圍神經和外周血管病變,其足部感覺遲鈍,對溫度、外傷、機械壓力都不敏感,漸漸可致形態畸形,也更易受傷。一些對普通人來說不值一提的皮外傷,卻是糖友們噩夢的開始。據統計,糖尿病足是成年人非外傷性截肢的首要原因。

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並發糖尿病足的比例為5%左右。在寧大附院傷口護理門診,一年的門診量約為3000人次,其中糖尿病足患者佔到70%-80%。

糖尿病的併發症遠不止糖尿病足。毛玉山主任醫師新近完成了一項針對本地3015名患者的糖尿病治療現狀調查,發現情況並不樂觀。

在被調查的3015名糖尿病患者中,男性1685人,女性1330人,平均年齡63.3歲,平均病程8.4年。在合併症或併發症方面,伴高血壓的患者佔58.7%,血脂異常56.7%,動脈粥樣硬化53.1%,慢性腎病11.6%,視網膜病變14.5%,確診冠心病和中風的分別佔1.9%和1.6%。上述疾病進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速病情進展。

在用藥方面,73.1%的患者僅口服降糖藥,胰島素使用率18.4%,還有4.2%的患者啥藥都不用,僅靠運動和飲食控制。而血糖、血壓、血脂均達標的患者只佔12.9%。

毛玉山表示,「三高」同屬代謝症候群,往往捆綁發病,因此需要綜合治療。而31.8%的患者有家族史,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糖尿病是建立在遺傳基礎上的生活方式病。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沙6旬老人用橡皮圈包紮腳趾 險致糖尿病足截肢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高純)「本來以為是個小水泡,自己在家換藥就可以好,沒想到反而耽誤治療,差點把這條腿給廢了。」63歲的老沈因用橡皮圈包紮腳趾處的水泡,導致傷口創面惡化、血液運行不良而後悔不已。
  • 男子險被截肢,兇手竟是一條魚!只因忽視了這個細節……
    突然一條黃骨魚從李叔的手中滑脫,張開堅硬的背鰭直直刺向李叔的左足,一陣劇痛侵襲而來,李叔趕緊把魚拿下來一看,水靴被魚鰭直接穿了個洞。李叔脫下水靴後整個足背火辣辣的疼,他以為塗點藥油就沒事了。結果第二天,整個腳紅腫異常,不能走路,額頭也滾燙滾燙的,李叔趕緊呼叫了120。
  • 腳趾有小水泡,湖南一男子用橡皮圈包紮,一條腿差點沒了
    「本來以為是個小水泡,自己在家換藥就可以好,沒想到反而耽誤治療,差點把這條腿給廢了。」近日,63歲的沈叔叔因用橡皮圈包紮腳趾處的水泡,導致傷口創面惡化、血液運行不良而後悔不已。63歲的沈叔叔患有20多年的糖尿病,3個月前,他在洗腳的時候發現右腳第一趾有一顆 "黃豆" 大小的水泡,不痛不癢就沒去管它。兩天後,水泡出現了破潰,他便自行清洗傷口用紗布包裹。因擔心紗布脫落,他找了個橡皮圈纏在腳趾上以固定紗布。
  • 台州男子被一顆小釘子扎了下腳底,差點要截肢
    不久前 台州50多歲男子王某 走路時不小心 被一顆小釘子扎了下腳底 結果差點截肢…… 小釘子扎了下腳底 醫生說可能要截肢
  • 糖尿病患者,一旦腳上出現4個信號預警,十之八九是糖尿病足上門了
    近年來,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顯著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各國報告不一,約佔住院糖尿病人的6%-12%,在美國,每年有超過40000名糖尿病截肢者。事實上,50%的非創傷性截肢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5倍。
  • 你確定腳下長的是雞眼?也有可能只是老繭
    作者:野田真史(皮膚科醫師,微博@皮膚科野田真史醫生)翻譯:彭翔宇朋友小吉是個跑步愛好者,每天都會跑個幾千米,然而最近他一跑步就感覺腳疼,脫掉鞋子,發現腳底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稍高於皮膚,中央呈淺黃色,周圍顏色深一些的硬皮。原來疼痛就來自這裡!
  • 秋季養生泡個腳,惠州阿叔一個腳趾被截肢,腳差點都保不住了
    首播:惠州臺一套 18:15分重播:次日惠州臺一套 11:48分轉載請註明:惠州電視臺第一直播室成叔(化名)今年四十九歲,他說入秋換季心火旺盛,睡眠質量變差了,聽說睡前泡腳可以安神促進睡眠,於是給自己準備了一盆「加料」的泡腳水,結果這一泡,差點把一雙腳都泡沒了
  • 女子誤把治雞眼的藥水當眼藥水用,右眼角膜燒傷險失明
    6月2日,廈門一名30多歲的女子阿芳(化名)因為眼睛乾澀難受,誤將治療腳上雞眼的藥水當成潤眼的眼藥水滴入眼睛,結果導致右眼眼角膜中度燒傷,差點喪失了視力。一滴下去,差點「瞎」眼6月2日上午,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專科來了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她急衝衝走進診室,用手捂著右眼,表情十分痛苦。女子告訴接診的眼表科方頡醫生,她誤將治療腳上雞眼的藥水當成眼藥水滴到眼睛裡,現在眼睛火辣辣的痛,還一直流眼淚,非常難受。
  • 年輕女子昏迷住進了ICU,罪魁禍首竟是糖尿病
    並且動脈血氣PH值為6.856,尿糖、尿酮體均大於檢測數值的最高限,呼吸伴有爛蘋果味,這些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現。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時,血糖會明顯升高,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代謝紊亂,導致酮體生成過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由於糖尿病對神經、血管和免疫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它可能對下肢和足部造成嚴重風險,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截肢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就診於內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多個科室。對於複雜、嚴重的糖尿病足,需專業的、多學科聯合診治,以便給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意見。為此,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專門開設「糖尿病足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便捷的診療服務。二糖尿病為什麼會導致糖尿病足?糖尿病為什麼會導致糖尿病足呢?
  • 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搬起石頭砸傷自己的腳」 治療不當差點截肢
    來自資源縣的馬大爺搬起石頭不小心砸傷自己的右腳背,反覆治療無果,差點導致截肢,最後通過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醫護人員精心治療,才算保住其右腳。出院時,馬大爺和家人將一面錦旗送到該科醫務人員手中,以示謝意。
  • 小心是隱藏的糖尿病足!四個自查方法,遠離截肢...
    糖尿病足徐主任告訴我們,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足,會面臨截肢的風險!即便是雙腳保護的很好,沒有外傷,也會有這種特殊的糖尿病足。那麼究竟這種特殊的糖足是什麼呢?主任又帶來哪四種自測方法?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的年發病率為8.1%,年復發率為31.6%,年死亡率為14.4%。
  • 5個月寶寶,因為一根牛皮筋,差點要截肢!
    5個月寶寶,因為一根牛皮筋,差點要截肢!,這個急壞了父母。媽媽趕緊將蟲蟲送到當地醫院治療,醫生告訴她,手指頭已經壞死,需要手術截肢。5個月的寶寶就要截肢,媽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趕緊將蟲蟲送至餘杭區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治療,媽媽哭著求小兒外科醫生救救蟲蟲的小指頭,不論花多少錢,都要保住孩子的手指頭。
  • 一位糖尿病患者說,在腳上發現了一塊黑斑,以後會不會截肢?
    看到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留言,他說在自己的腳上看到了一塊紫黑色的斑塊,但不痛也不癢。他上網查了與自己症狀相似的資料,說他很可能是發生了糖尿病足。他問華子,聽說糖尿病足很難治,發生之後就需要截肢才能夠保命,這是不是真的?
  • 雞眼是扎刺還是病毒?去雞眼真要在腳底挖洞嗎?雞眼更偏愛4種人
    其實雞眼就是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俗稱「肉刺」。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雞眼是啥?如何消滅它?雞眼好發於足蹠前中部第3蹠骨頭處、蹠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都是摩擦惹的禍—雞眼的形成是由於腳部的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的。主要分為2種類型:硬雞眼:乾燥尖刺型雞眼。
  • 奶茶是導致糖尿病年輕化的「罪魁禍首」麼?常喝會身體有什麼影響
    最近這兩年身邊出現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了。之前我們認為糖尿病一般都只會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最近幾年出現糖尿病的人群裡居然年輕人會越來越多。糖尿病主要形成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等原因造成的,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代謝性疾病。而且這種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
  • 鞋子不合腳、站立時間長,「雞眼」的痛你經歷過嗎?
    四處奔波、長時間站立以及華而不實的鞋子……這一系列的「因」往往會造就「雞眼」這個「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陳喜雪介紹,「雞眼」的學名為肉刺,是足部皮膚受到長期積壓或摩擦,導致皮膚局部圓錐形增厚所致,行走或穿鞋時易出現疼痛。
  • 得了糖尿病,就一定會有糖尿病足嗎?這裡告訴你
    劉先生今年55歲了,半年前他就感覺自己的腿有麻木和冰涼的感覺,而且他雙腳還患有雞眼。但劉先生不以為意,平時總是自己拿刀片刮,認為這樣可以緩解不適。但3個月前,他在颳了雞眼之後,傷口出現了潰爛,還持續流膿水,並且散發出惡臭。
  • 雞眼是怎麼形成的?這個習慣,讓年輕人成為「高發區」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雞眼」吧。雖然沒有在自己的身上發現,但是在身邊多多少少都會有人長雞眼。一旦長雞眼就會使人出現走路不適的感覺,而且很有疼痛感,那麼賤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歸根結底,雞眼大多數會發生在青年人的身上,主要是因為鞋子不合腳或者是穿高跟鞋導致的。
  • 女子誤將治療雞眼的藥水當成潤眼的眼藥水 險些失明
    日前,廈門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因為眼睛乾澀難受,誤將治療雞眼的藥水當成潤眼的眼藥水滴入眼睛,結果導致右眼眼角膜中度燒傷,險些失明。  6月2日上午,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專科來了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她急匆匆走進診室,用手捂著右眼,表情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