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影視虛擬空間設計專業教師
一級註冊建築師
公派訪問學者
個人簡歷
1998年獲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士學位;
2004年獲央美建築學碩士學位;
2002年附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交流學習;
2004年至今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專業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電影美術製圖與置景、建築環境設計及其理論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參加展覽:
2006「死與生」裝置,日本,橫濱國際現代藝術展;
2005「壽司」圖片,北京,2005屆國際數碼設計藝術大獎(IDAA);
2004「壽司」圖片,日本,橫濱國際現代藝術展;
2004「壽司」裝置,2001級央美畢業聯展;
2004「杭州濱江區地鐵站城市設計」 北京,中國,首屆為中國設計大
展優秀獎;
2005「北京規劃展覽館國際展廳設計」 北京,中國,首屆為中國設計大展優秀獎;
2009,參與張紀中版《西遊記》電視劇的美術設計工作;
2010, 參與孔笙導演的《生死線》電視劇的特效設計工作;
論文:
1、《砌築之美——磚石構造形態與建構文化》2004央美碩士畢業論文集;
2、《淺談大學校園規劃中的人文環境營造》,《藝術科技》雜誌 2017第8期;
3、《「感覺的邏輯」——影視虛擬空間素描基礎教學初探》,《東方教育》雜誌 2017第2期
4、《淺談融合教育與特殊學校規劃設計》,《美術觀察》2017第11期。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任教以來,主要從事電影場景設計與虛擬空間設計基礎教學。與王硯晉教授合著有《電影美術製圖》教材,獲得院精品教材二等獎。主編電影美術設計參考書《楊佔加作品集》。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人物造型教研室 教師
個人簡歷
2001年獲天津工業大學服裝藝術設計系學士;
2003年獲中戲戲劇影視人物造型藝術與理論專業碩士;
2015 年獲中劇戲劇影視人物造型藝術與理論專業博士
2003年至今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影視人物造型、戲劇人物造型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論文:
2008年 獨立完成學術論文《開闊思維的視覺盛宴——淺析〈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人物造型設計》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2010年 獨立完成學術論文《多媒體戲劇中的人物造型設計——愛丁堡戲劇節參演劇目〈仲夏夜之夢〉服裝化妝造型設計闡述》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著作:
2018年出版專著《武俠電影人物造型的特徵元素與風格》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9年寫作並出版著作圖書《中老年女性服裝搭配技巧》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年1月一版ISBN978-7-5087022930-1;
科研:
2011年獨立完成北京電影學院科研項目《現代題材電影人物造型設計研究》;
2014年獲批北京市教委人文面上項目《中國傳統服飾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研究》;
2015年獲批北京電影學院校級規劃項目《武俠電影人物造型的特徵元素與風格》;
創作:
2018年5月入圍演繹服飾設計周 參展中國當代優秀戲劇服裝設計師展;
2015年11月作品《孔子》入選並參加第三屆舞臺美術展作品收錄於《第三屆舞美展作品集》;
2014年作品參展北京作品收錄於《2014PALM展--「2014中國舞美創意.SHOW」》作品集;
2013年11月作品《仲夏夜之夢》入選和參加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三年展;
2013年作品《仲夏夜之夢》入選英國世界舞臺設計展100人(WSD2013)作品收錄於《World Stage Design2013》作品集;
短片《不醉不歸》(服裝造型設計)入圍第五屆新人電影節 第25屆昂熱歐洲新人電影節 法國巴黎影像論壇。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美國哥倫比亞芝加哥學院訪問教授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常務理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評審專家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評審專家
個人簡歷
博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電影電視虛擬空間設計專業負責人/教研室主任;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特效數字虛擬實驗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電影創作及理論前沿、 虛擬空間藝術創作與理論、 跨媒體敘事、 全沉浸式交互、新技術應用與藝術創新、電影視覺效果前瞻性研究、 交叉學科的藝術研究與教學。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個人研究:
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電影創作:
視覺效果指導電影10餘部,獲得金雞獎最佳特技獎1項,華表獎優秀電影技術獎3項,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5項,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4項,東京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獎1項,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獎1項,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1項等。
藝術作品:
虛擬交互藝術作品參展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等。主持國慶六十周年《錦繡中華》大型LED影像設計與製作。
個人榮譽:
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特技獎;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院長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副會長
個人簡歷
198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電影美術設計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5年至2005年工作於內蒙古電影製片廠,任電影美術設計師;
2005年至今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學院教師,歷任電影美術設計教研室主任、美術系副主任、美術系主任;2015年美術系轉制美術學院後,任院長、黨總支副書記至今,並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電影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電影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視覺文化與傳播;
所授課程:《電影美術設計》、《電影視覺設計》、《鏡頭畫面》、《新媒體藝術》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主持完成《「2008北京北京殘疾人奧運會火炬傳遞」創作研究》、《當代電影美術前沿問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山海經」的視覺化研究》、《塔克拉瑪幹的鼓聲-數字調色創作研究》;
出版專著《電影色彩》;主編《中國電影美術教育50年》、《感覺的基礎-電影∙美術∙人》、《景物∙角色-影像語言的建構與拓展》、《視像∙再現-視覺空間的重構與置換》及專業教材十餘本。
曾任多部電影的美術設計師,其中:
電影《悲情布魯克》(擔任美術師)該片獲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提名、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第四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
宣傳片《北京2008年帕運會火炬傳遞宣傳片》(擔任導演);
宣傳片《北京2008年帕運會火炬傳遞路線發布宣傳片》(擔任導演);
紀錄片《天風海濤—鼓浪嶼》(擔任執行導演)該片獲中國政府「華表獎」最佳紀錄片獎、「金雞獎」 優秀紀錄片提名;
電影藝術片《我的夢》(擔任導演)該片獲希臘第二屆國際殘疾人藝術電影節「原創與創新獎」、獲中國政府「華表獎」優秀紀錄片提名獎;
MV作品《嘎達梅林》(擔任導演)該片獲中央電視臺第七屆「金格碼」杯中國電視音樂大賽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獎;
電影《塔克拉瑪幹的鼓聲》(擔任視效指導)該片獲「華表獎」最佳農村題材故事片獎;
電影《音樂家》(擔任視效總監)該片獲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獎。
此外,曾獲得首都「教育先鋒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北京電影學院師德十佳先進個人」、「北京電影學院學風建設標兵」、「北京電影學院優秀教師」 、「北京電影學院優秀黨員」、並多次獲得「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作品)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副教授
美國電影視覺效果學會會員(VES)
個人履歷:
2000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 獲學士學位
2007畢業北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獲碩士學位
2007至今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期間:
2013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 學術訪問主持《中美國際電影大師課》
2014年年: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 電影科學與技術系 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
電影美術設計 電影視覺特效創作
主講課程:
《電影特效概論》《電影特效創作與拍攝》《電影美術概論》
學術論著:
《電影視覺特效的數字製作》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2014年年出版
《視覺的故事—精絕古城視覺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2016年年出版
論文:
學術論文《隱蔽在現實中的虛擬--VR視覺影像創作談》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6年第三期發表
學術論文《虛擬實境與電影視覺特效》2016年獲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科技論壇優秀論文獎
學術論文《影片【大明王朝】的視覺特效設計》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6年發表
學術論文《淺談影片「東歸英雄」的視覺效果設計》 在2006年CG雜誌發表
學術論文《談數字視覺效果在科教影片中的藝術表現》 在2002年《世界⼴播影視》發表
學術活動:
2013年-2014年年
連續三年代表北京電影學院與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 策劃主持《中美國際電影大師課》
2012年年5⽉12⽇
中國電影博物館-演講嘉賓及學術主持 [電影造型的美學追求]學術論壇
2012年12月20日
中國電視劇導演⼯作委員會年會 特邀演講嘉賓 演講主題[中國電視劇視覺藝術創作的美學追求]
藝術創作
電影:
電影《趙氏孤⼉兒》視覺特效總監
電影《特殊⾝份》視覺效果總監
電影《我願意》視覺效果總監
電影《星空》視覺特效總監
電影《李獻計歷險記》視覺特效總監及聯合美術設計
電影《天下無賊》視覺效果指導(CG DIRECTOR)
電影《一九四⼆》分場視覺效果指導
電影《生死羅布泊》視覺特效總監
電影《催眠⼤大師》聯合視覺效果指導
電影《時空戀人》 視覺效果總監
電影《鐵血嬌娃》視覺效果總監
2011 電影《北川重⽣》視覺特效指導
2011 電影《烏魯⽊齊的天空》視覺特效總監
2010 電影《倖存日》 視覺特效總監及聯合美術設計
2010 電影《雲下的日子》視覺特效總監
2008 與藝術家張培力實驗電影作品《陣⻛風》 視覺導演
2004 電影《天下⽆賊》視覺效果指導(CG DIRECTOR)
2003 電影《孔雀》視覺特效項⽬目總監
2002 電影《驚濤駭浪》視覺特效設計
2002 電影《周恩來萬隆之⾏》視覺效果設計
2003 電影《紫日》視覺效果設計,
2003 電影《聊聊》視覺特效設計
2002 電影《中華文明》視覺效果設計
2002 電影《大腕》視覺效果設計和製作
2001 電影《尋槍》視覺效果設計
2000 電影《英雄鄭成功》視覺特效設計及製作
2000 電影《拯救愛情》視覺效果設計製作
電視劇:
騰訊劇版《⻛風聲》美術指導及視覺效果總監
劇版《女兒國》美術指導及視覺效果總監
《鎮魂》美術指導及視覺效果總監
2016
《林海雪原》視覺效果總監
《不負如來不負卿》美術指導 / 視效總監
《大話西遊》視覺效果總監及聯合美術設計
2015
《山海經》視覺效果指導
《黎明之戰》分場導演、視覺效果指導
《魔都⻛風雲》視覺效果指導
2013
大型電視劇《大江東去》視覺效果總監
大型電視劇《四⼗十九日祭》視覺效果總監
2011 《開天闢地》視覺特效總監
2010 電視連續劇《孔子春秋》視效總監
2010 電視連續劇《孔子》視效總監
2009 電視劇《孫⼦大傳》視覺特效總監,
2009 電視劇《生死線》視覺特效總監.
2008 電視劇《天地⺠⼼》視覺特效總監,
2007 電視劇《中國往事》視覺特效總監,
2006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視覺特效設計
2005 電視劇《喬家大院》視覺特效設計 導演 胡玫
2005 電視劇《東歸英雄》視覺效果設計以及聯合美術設計
獎項:
2016年年 獲25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獎
2014 指導學⽣生完成的電影《夢開始的地方》提名VES美國視覺效果⼯會⼤獎
2013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電影《1942》
(聯合視覺效果總監)
2012 香港國際電影節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視覺特效獎提名
2012 第14屆臺北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電影《星空》)
2010 第⼀屆中國電影特效高峰論壇最佳視覺合成獎(北京電影學院)
2009 獲29屆飛天獎--最佳視覺特效獎(《臺灣1895》)
2013 指導學⽣創作的視覺效果電影《逝》獲得⼤學⽣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情⽚提名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簡歷
1987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附中;
1990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並留校任教;
1993年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進修故事片攝影;
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獲碩士學位;
2010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電影視覺設計
講授課程:《影像構成基礎》、《電影特效短片創作》、《視聽構成-圖片攝影》《視聽構成-故事片攝影》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論文:
1、《關於美術系虛擬空間設計方向基礎課<素描>的教學思考與探索》,《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
2、《電影特技特效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3、《攝影與繪畫的距離》,《美苑》2014年第4期;
4、《電影敘事中的場景造型設計與呈現》,《裝飾》雜誌,2015年第5期;
5、《虛擬拍攝中總體視覺造型觀念的應用研究》,《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
6、論文《論影視片的廣告宣傳》刊錄於《景物.角色:影像語言的建構與拓展》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7、論文《當代觀念攝影對中國傳統繪畫的重構研究》刊錄於《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論文集》2018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著作:
《影像構成基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4月出版。
科研:
《虛擬拍攝中總體視覺造型觀念的應用研究》,北京電影學院2015年科研項目。
創作:
作為攝影師參加多部影視片、紀錄片、廣告宣傳片的拍攝,其中包括:
紀錄片《中國有個暑立裡》(擔任攝影)該片獲第26屆金鷹獎優秀電視紀錄片獎、第29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榮譽獎等獎項;
微電影《疼痛無聲》(擔任攝影指導)該片獲得第3屆亞洲大學生電影節金獎和Star Channel特別獎、獲得第1屆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入圍第69屆坎城電影節短片角單元;
紀錄片《我的夢》(擔任攝影)該片獲2009年第13屆華表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紀錄片《重讀大黃河》(擔任攝影);
電視連續劇《校園先鋒》(擔任攝影)該片獲1997年第17屆飛天獎最佳電視劇獎;
電視連續劇《我們倆的婚姻》(擔任攝影);
萬科公益廣告片《保護母親河》(擔任攝影);
廣告片《北京2008年帕運會火炬接力》(擔任攝影);
廣告片《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擔任攝影);
廣告片《濰柴動力》等。
展覽:
油畫作品《牛二》、《女子肖像》2015年參加北京電影學院65周年校慶美術作品展覽;
油畫作品《中國山水》2018年2月參加「藝術蘇州」2018國際藝術交流展。
獲獎:
被評為2014年度北京電影學院優秀專業課教師。
博士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首屆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
韓國世宗大學(Sejong University)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主要研究方向:
電影美術歷史與理論、實驗藝術創作與理論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著作:
2018年《所在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7年《虛擬構象——當代藝術中的數字媒體藝術》(上冊:實驗與互動;下冊:創意與表達)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6年《夢中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4年《新媒體藝術》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年《中國電影美術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7年《中國電影美術史》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7年《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美術卷》中國電影出版社;
論文:
2018年《中國電影空間造型格局》,《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六期;
2018年《中國電影美術造型的美學特徵》,《文化傳播》一期;
2016年《中國當代電影中的裝置藝術》,《中國電影的跨文化製作與海外傳播研究》(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5年《夢中之夢》,《裝飾》第五期;
2014年《中國早期表現主義電影布景》,《電影研究》一期;
2014年,<A Critique of the Artistic Production of Chinese Films>,<TECHART> No.1, Feb.2014
2013年《中國電影美術的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戰:中國影視的國際傳播》(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8年《池寧:中國電影美術語言的探索者》,《電影藝術》第一期;
2008年《論中國電影美術之「意象」與「造境」》,《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五期;
2004年《曲徑通幽——電影空間造型三論》,《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二期;
2000年《意象合一與夢幻影像——中西電影色彩比較》,《當代電影》第三期。
個展:
2016年「宮林」,保羅·瓦萊裡博物館(Museum Paul Valery),法國,塞特(Sete);
2011年「冰人——宮林作品展」,瑞典,斯特羅姆斯塔德(Stromstad);
2006年「宮林的作品」,法國,拉羅舍爾(La Rochelle)。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美術學院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教研室主任
個人簡歷
1989年本科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畢業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影視廣告導演創作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2001年執導新天葡萄酒電視廣告《培育篇》,此電視廣告片獲得首屆CCTV—AD盛典最受電視觀眾喜愛的廣告片獎,並被收錄在日本出版發行的《KINGS OF ADS》中;
上海申辦世博會宣傳片執行導演;
執導的CAPRICE 果汁電視廣告片獲莫斯科廣告節導演銀獎;
執導的上海特奧會電視廣告《吳方淼篇》《趙曾曾篇》《王守棟篇》獲中國廣告長城獎銅獎;
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宣傳片導演,此片入圍2009年義大利米蘭國際體育電影節競賽單元;
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閉幕式視頻影像總設計;
執導SONY HD電視廣告片《 KAKA篇》;
第一屆中美文化論壇做《一場數字時代的開幕式》的主題發言,並在會議專刊發表《一場數字時代的開幕式》論文;
鳥巢版歌劇《圖蘭朵》視頻影像設計;
愛丁堡藝術節做話劇《仲夏夜之夢》影像設計;
執導華清池多媒體故事片《玄境長生殿》;
執導CCTV-13公益廣告片《看見焦點背後默默奉獻的人們》;
執導BOBBI BROWN粉底《能量喚醒光採篇》《新年祝福篇2019》;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分工會
個人簡歷
2006.9——2007.7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碩博連讀;
2007.9——2011.7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工學博士;
2009.9——2010.1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計算機科學專業,聯合培養博士;
2012.8——2013.Boston College 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4.7——今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計算機視覺、計算美學、交互藝術與技術
個人科研與獲獎
科研:
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基於解析模型的不同場景下行人異常行為的識別與跟蹤」,已結題;
主持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基於情緒控制的自然互動設計應用研究」,在研;
主持北京市教委自然類項目「目標跟蹤與分割算法在電影摳像中的應用與研究」,在研。
著作:
《數字圖像程序基礎——從一個矩形畫起》,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10 (教材)
論文:
薄一航,姜揚,從交互技術的角度看交互藝術的發展——淺析交互語言與交互形式,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9.5(4期)(國內核心);
Yihang Bo,Jinhui Yu, Kang Zhang,Computational aesthetics and applications,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Art(2018)1:6(國際期刊);
薄一航,計算美學+X,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論文集,2017.12 (國際會議);
薄一航,Hao Jiang,視頻中旋轉與尺度不變的人體分割方法,自動化學報 第vol.43卷第No.10期pp:1799-1809,2017.10(國內核心、EI檢索);
Kang Zhang,Yihang Bo,Yi Yhang,Towards a Design Generation Methodology, VINCI 2017,Bangkok, Thailand, 14-16 August(國際會議,EI檢索);
薄一航,用另一種方式去繪畫,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7.4(國內核心);
Yihang Bo,Hao Jiang,Multiple Object Segmentation in Videos using Max-Flow Decomposition,IEICE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Sciences,Vol.E99-A, No.12, P2547-2557, 2016.12(SCI檢索)。
獲獎:
2015.5北京電影學院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2015.5北京電影學院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最佳教案獎;
2015.5北京電影學院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最佳教學展示獎;
2015.6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簡歷
1999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雙學士);
2010年獲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博士學位;
2001年——2012年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教師,兼任團總支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學生輔導員;
2012年至今任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聯合直屬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廣告傳播、廣告策劃、影視廣告發展史、電影衍生品;
《廣告策劃》、《市場營銷》、《廣告傳播學》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曾主持或參與《影視廣告創作發展研究》、《中國電影衍生品創意與策劃研究 》、《影視藝術「慕課」課程建設研究》、《中國公益廣告發展與對策研究》、《中國公益廣告年鑑》等各級科研項目;
曾在《國際品牌觀察》、《電視研究》、《中國電視記錄》等雜誌發表論文若干;著有《中國影視廣告創作發展研究》、《廣告學》等專著和教材。
曾獲北京電影學院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北京電影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北京電影學院優秀黨員、北京電影學院奧運志願者優秀個人、中國優秀廣告作品年鑑獎最有眼光學術界評委、 「首都教育先鋒先進集體」稱號、北京市優秀輔導員、北京電影學院「師德十佳」、北京電影學院育人標兵等獎項。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高級美術師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副會長
中國電影美術家學會 副理事長
個人簡歷
1989年獲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電影美術設計方向文學士;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設計方向學科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
電影美術設計、電影美術創作實踐。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刊物發表多篇影視美術方面論文及理論研究
學術著作:
《<狼圖騰>視覺設計與敘事語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2015年3月出版;
《電影美術設計語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2016年8月出版。
學術活動:
應邀參加由法國影視中心(CNC)法國大使館文化處主辦: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創意共享論談----中法電影人經驗分享》;
法國影視中心(CNC),法國電影委員會和巴黎大區等機構邀請參加第15屆巴黎國際影像節;
央視電影人物獨家專訪。
藝術創作及獲獎:
鄂爾多斯《蒙古源流》影視城總設計師;
蓬萊《新仙境—登州追憶》影視旅遊板塊設計總設計師;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非洲街道」總設計師;
電影作品《硯床》獲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提名獎;
電影作品《衝出亞馬遜》獲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設計獎;
電影作品《狼圖騰》獲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設計獎。
北京電影學院院副校長 教授
學歷、學位:
1984畢業於中工 學士學位
1988畢業於央工 碩士學位
2003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8年-2005年,北京服裝學院,歷任工藝美術系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
2012年起,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負責行政、基建、國有資產和校辦產業、安全保衛、計劃生育,分管行政處、基建處、保衛部(處)、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家委會,聯繫單位為攝影學院。
參加學術團體: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理事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室內設計專業委員會會員
社會兼職:
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纖維藝術研究研究員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資助項目」評審專家
北京市高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專家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策展人、秘書長
出版著作:
1、《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1989年,遼寧美術出版社
2、《室內設計基礎》,2004年,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年再版。
3、《室內設計形式語言》,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北京胡同四合院類型學研究》,200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主編《科技進步與纖維藝術發展》2010年,國際纖維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科研及發表論文:
1、《環境•藝術與環境藝術》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藝術版《飾》 1998年
2、《略論現代建築的產生與發展》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藝術版《飾》 1999年
3、《歷史的回眸與人性的復歸》 藝術類核心期刊《裝飾》2000年3期
4、《建築裝飾的意義》 藝術類核心期刊《裝飾》2001年2期
5、《概念的柔性邊界》 藝術類核心期刊《裝飾》2002年10期
6、《科學•藝術---人類共同的榮譽》
清華大學科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7、《雄關漫道從今越》
中國纖維藝術教育與手工文化建設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集,獲優秀論文獎,2002年
8、《室內設計與文化消費》 《裝飾裝修天地》2004年
9、《在圖形的詩意中暢遊》 汕頭大學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學術論文集2005年
10、《進入後現代時期的北京城市建築》
第三屆「為中國而設計」 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賽暨學術論壇優秀論文集,2006年5月
11、《北京四合院的歷史命運》 藝術類核心期刊《裝飾》2008年第三期
12、主持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北京胡同四合院類型學研究》,2007年
13、《類型學視野下的北京四合院改造》
第四屆「為中國而設計」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賽暨學術論壇優秀論文集,2008年
14、主持中國科協資助項目《科技進步與纖維藝術發展》國際學術論壇,2010年
藝術創作及獲獎情況:
1、1993年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2.1995年主持《第二屆全國工業企業技術進步成就展》紡織館展覽設計 獲最佳設計裝修獎
3.1997年雕塑《生命 運動 陽光》(合作)獲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優秀作品獎
4.2002年纖維藝術作品《窗的意象》獲第二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特別獎
5.2002年論文《雄關漫道從今越》獲2003年中國纖維藝術教育與手工文化建設理論研討會獲優秀論文獎
6、2004年纖維藝術作品《翱翔》獲第三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特別獎
7、2006年纖維藝術作品《浮動的住宅》獲第四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特別獎,2009年該作品入選美國聖何塞紡織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改變中的景觀——中國當代纖維藝術》 作品被博物館收藏
「Changing landscape」 Chinese Contemporary Fiber Art Exhibition, hosted by San Jose Quilts and Textile Museum 2009.
8、2008年纖維藝術作品《窗的意象》入選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獲銀獎
9、2010年纖維藝術作品《都市交響曲》入選第六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獲優秀獎
10、2009年纖維藝術作品《關山迢遞》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合作)
11、2011年纖維藝術作品《對話與交流》參加首屆中國當代纖維藝術展
12、2011年作品《窗的意象》參加文化部主辦的赴烏克蘭、白俄羅斯中國文化年邀請展
13、2011年八件作品參加北京「今日美術館」《殊途同歸》主題展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電影人物造型 教研室主任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副秘書長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電影服裝造型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
個人簡歷
1996年獲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文學學士;
2003年獲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電影美術創作及理論碩士;
2003年至今在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任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電影人物造型設計、電影美術設計
個人創作、研究、獲獎
藝術創作:
電視電影《太冷》美術設計;
電視電影《愛你有幾分》美術設計;
電影《來不及愛你》特技模型製作;
20集電視連續劇《哭也不掉淚》美術設計;
20集電視連續劇《玻璃愛情》美術設計;
高清數字電影《八月的嚮往》導演、編劇;
電影《關於愛情與那些魔鬼》美術指導;
電影《東海霞光》美術指導;
電視劇《如花似火》人物造型指導。
科研理論:
《影像的造型——論「第五代電影」的電影美術創作》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年2期
《香港有個好萊塢?——造型淺析》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3期
《世界的邊緣》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6期
《銀幕影像的造型藝術》副主編,並有多篇文章收錄,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教授教學成果系列叢書——葛維墨油畫寫生》主編之一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時尚服裝與電影人物造型》收錄於《2013北京高等院校人物造型設計教學聯盟活動彙編》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7中國電影美術報告》收錄於《2017中國電影藝術報告》,中國電影出版社。
個人榮譽:
北京市工會活動積極分子;
北京電影學院學風建設先進個人;
2015——2016年度北京電影學院師德十佳;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北京燕京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泰國曼谷吞武裡大學特聘教授
泰國曼谷東方大學特聘教授
新加坡亞視傳媒藝術學院 學術委員會委員
新疆自治區政府《天山學者》特聘教授(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莫斯科國立電影大學訪問學者
俄羅斯國立列賓藝術科學院訪問學者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美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展示協會會員
俄羅斯美術家協會會員
俄羅斯設計家協會會員
個人簡歷
1987年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 學生;
1988年於央工裝潢系 學生;
1992年於莫斯科國立工藝美術大學工業設計系 學生;
1998年於莫斯科國立工藝美術大學工業設計系獲學士及碩士學位;
2002年於莫斯科國立工藝美術大學建築學系獲哲學藝術博士學位;
2003年至今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科研立項(電影特技模型);
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科研立項(電影特技模型);
2007年全國靜態模型大賽評委;
2008年全國靜態模型大賽評委。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電影特技模型及理論,工業產品設計學,建築設計學,當代水墨藝術研究
所授課程:《電影特技模型製作》、《電影模型與置景》
個人創作研究及社會實踐
論文:
1. 2005年 在《CG雜誌》上發表文章《電影特技模型與材料》80-81;
2. 2006年 在《CG雜誌》上發表文章《看埃圾艷后-特技模型》95;
3. 2008年 在《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上發表文章《漆彩人生》22-24;
4. 2008年 在《模型世界》上發表《1/20北洋水師「致遠」艦特技模型製作介紹》30-35;
5. 2017年 在《藝術科技》上發表《帕米爾高原油畫創作研究》;
6. 2017年 在《全國首屆高校特效化妝教學研討會成果集》上發表《當代影視特效化妝的發展進行審視反思》16-18。
著作:
1.2014年《電影特技模型製作》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6月出版;
2.2015年《電影機械模型製作》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出版。
科研:
2005-2008國際學術交流 北京市委組織部科研項目;
2010-2012《影視特技模型應用研究》北京市科研項目;
2014-2017《影視特效塑形創作研究》 北京市科研項目;
2015-2017《電影機械模型創作研究》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項目;
創作:
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新視像-新媒體藝術節 影像裝置《時間-空間》;
2005-2007年於北京電影學院特技實驗室模型工作室指導並完成《東歸英雄》《大明王朝》《碧海深沉》等多個大型電視劇中的模型製作及合成製作;
2007年多次參加影視廣告的策劃與拍攝《五糧液》、《道口燒雞》;
2008 "用愛心搭建溫暖的家"大型直播賑災義演,藝術總監;
2008 有愛就有希望大型直播賑災義演藝術總設計;
2008 傅中人書法賑災義展,策展人;
2008 "奧運會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畫冊藝術總設計;
2008年12月電視劇《守著陽光守著你》任藝術總監;
展覽:
2004年參加日本橫濱北京電影學院新學院方式視像群赴日展覽;
2015年 北京生命現象學邀請展;
2015年 新疆烏魯木齊美術館(新疆自治區成立60周年邀請展);
2015年 北京文化中心藝術研究院「墨跡」當代水墨八人聯展;
2016年 中國當代藝術大展《天工開悟》北京今日美術館;
2016年 新疆藝術學院美術館收藏《無題系列作品》;
2016年 新疆中亞五國藝術家交流展;
2016年 中國藝術院校研究生導師優秀作品全國巡展;
2016年 新疆烏魯木齊,聶春輝帕米爾寫生展。
獲獎:
2007年《大明王朝1566》模型倭寇海盜船,獲全國模型大師賽特別獎;
2008年《電影特技模型製作及合成的拓展應用》獲重慶市優秀科研一等獎;
2008年任中華慈善總會及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頒發的"用愛搭建溫暖的家"大型賑災義演直播活動"榮譽證書;
2008年中華慈善總會及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頒發的慈善大使;
2008 《臺灣1895》模型致遠號,獲全國模型大師賽特別獎;
2015年 北京電影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導師;
2016年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優秀指導教師。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雕塑學會 會員
個人簡歷
1999年獲央美雕塑系學士;
2002年獲央美雕塑系碩士;
2002年至今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美術學院任教;
2018年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
雕塑藝術創作,電影特效塑形,當代藝術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展覽:
2001年 參加日本金澤國際雕塑展 ;2003年 參加《今日美術館首屆青年美展》;2004年 參加北京海洋館第三屆《藍色空間--2004迎奧運構築生態文明主題雕塑展》;參加《視像群—中國當代藝術的新學院方式》橫濱展 日本;2005年 作品《傷》參加「2005國際數碼藝術家聯合會北京巡迴展」;作品《坐看雲起》參加「自然的恩惠――當代藝術展」(日本 橫濱);2007年 《生活在宋莊》宋莊美術館;2008年 《心房》藝術展 北京龍德軒當代藝術中心;2009年 《她們》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 環鐵時代美術館;2011年《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家聯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我信--中國當代藝術展》 宋莊美術館;《無恆之在》群展 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2012年 《時尚之巔--首屆當代女性藝術邀請展》798悅美術館;2013年 《語言的飛揚--2013中國雕塑年鑑展》國家大劇院 北京。
創作:
2001年 參與設計製作中國航天機電集團標誌雕塑《航天新一頁》(不鏽鋼)、參與設計製作諸葛亮廣場標誌雕塑《諸葛亮像》(紫銅煅造)湖北襄樊市設計製作、《程茂蘭像》(鑄銅)天文臺興隆觀測站設計製作、《莊子坐像》(青銅)山東東明莊子書畫院;2002年為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設計、製作紀念保護藏羚羊組雕;設計製作《範仲淹像》及《姚雪垠像》(鑄銅) 河南鄧州花洲書院;設計製作廣場標誌雕塑《奮起》(鑄銅) 上海寶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製作《吳印鹹像》(鑄銅)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2006年 設計製作《一江山島戰役紀念群像》(鑄銅) (鑄銅) 江蘇宿遷雪楓公園;2009年--2011年為北京電影學院設計製作校園雕塑《暢想》《晨功》《創始人系列》等等;2011年設計製作《朱厚澤像》 貴陽清華中學;2017年為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設計製作校園景觀雕塑《水滴》《電影拍攝場景群雕》等;2012年至今陸續為北京電影學院ISFVF國際學生作品影展,導演學生作業獎,攝影系先力獎,表演學院獎,攝影學院金駒獎等設計製作獎盃。
影視:2004年 為電影《無極》設計王城場景雕塑;2009年《新西遊記》塑型指導
獲獎:
2002年畢業創作《肖像系列》獲央美崗松家族藝術教育基金獎;
《女郎與白色的狗》等三件作品被央美美術館收藏;
2004年赴山東臨沂參加《紅色雕塑創作之旅》活動,作品獲優秀獎;
2006年獲得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2007年編著《電影美術設計造型基礎-雕塑》出版 (山東美術出版社) 獲北京電影學院院級精品教材二等獎。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個人簡歷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1982年畢業留校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電影鏡頭畫面造型語言、影視廣告視聽語言、影視特技、紀錄片語言研究
所授課程:電影鏡頭畫面、影視廣告創意創作、特技影視、紀錄片創作研究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專著和論文:
《葛維墨油畫寫生》主編之一,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水木境天」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三年展》主編,由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電影美術設計系列教程》主編之一,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交互中——橫濱新煤體藝術節》主編之一,由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
《印象麗江》主編之一,由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
《喬家大院》主編之一,由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
《銀幕影像的造型藝術》主編之一,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北京水彩25年》主編;
《影片分析透視手冊》主編之一,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銀幕造型----與當代電影美術師的對話》主編之一,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創作成果:
紀錄片《禪武合一少林功》 任導演,獲2009年東京短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巨屏影像,任主任設計師;
舞臺文獻紀錄片《我的夢》 任編劇、總導演。該片2008年獲希臘第二屆國際殘疾人藝術電影節「原創與創新獎」,2009年獲中國華表獎「優秀紀錄片提名獎」;
實驗電影《先有嵩山,後有禪宗》任導演。在澳大利亞國際數碼藝術大展參展;
30集電視連續劇《大明王朝——海瑞》任特效視覺指導;
水彩作品《六月雪》入選「中國水彩百年」大展;
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新媒體藝術影像部分)任總導演;
30集電視連續劇《東歸英雄》任特效視覺指導;
30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任特效視覺指導,該片獲2006年「金鷹獎」最佳電視連續劇;
創意導演實驗電影《360º﹢1》和《一的方式》,在日本橫濱參加「視像群」現代藝術展;
編導完成大型數字電影紀錄片《少林功夫》。為「少林功夫」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央視「魅力城市」《崑山城市形象片》,任導演,獲大賽銀獎;
拍攝高畫質電視MV《花木蘭》任導演;
2003年榮獲「金雞獎」優秀紀錄片提名。《天風海濤——鼓浪嶼》;
2003年榮獲「華表獎」最佳紀錄片獎。《天風海濤——鼓浪嶼》;
水彩作品《時空》入選亞洲水彩畫大展;
水彩作品《晨》入選亞洲水彩畫大展,在韓國釜山市展出;
2001年9月創建「影視特技實驗室」任主要負責人;
水彩作品《黃河入海口文化之二》入選《中國水彩畫全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4年創意導演央視春節晚會總片頭;
水彩作品《入海口之三》入選中國青年水彩畫大展,並獲學術獎;
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水彩畫展,作品《贔屓之二》《盼》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王鴻海水彩畫集》主編,由河美術出版社出版;
山東青島市舉辦個人畫展;
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水彩畫展;
繪畫作品「無題」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繪畫作品「江南雨」、「對話」等先後在中國青年報、中國美術報發表;
電影文學劇本《趙城金藏》任編劇;
任電視劇《小鞋匠與大音箱》導演;
作品「霽」等入選中國水彩畫赴土耳其展,被收藏;
作品「生——升」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任短故事片《過去·我是夢》導演;
任短故事片《中彩》編劇之一,該片獲87年奧斯卡大學生電影節銀獎;
繪畫作品「憶江南」等入選中國水彩畫赴菲律賓展;
繪畫作品「幽谷芙蓉」獲北京市青年美術、攝影作品展優秀作品;
繪畫作品「赤——青島印象」等入選北京市水彩畫赴香港展;
任故事片《我們的田野》副美術設計師;
任故事片《鄰居》美術設計師。該片獲本年度「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道具獎」。
影視廣告作品:
「秦池系列」 「美菱集團」 「金長城電腦系列」 「燕京啤酒」 「中國石化」 「紅領西服」 「創維電視」 「力帆摩託」 「親親八寶粥」「沱牌麯酒」 「潔萊雅」 「生態美系列」 「山花地毯系列」
「三利毛線系列」 「三星木地板」 「澳柯瑪掌上電腦」等百餘部廣告片。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高級會員
個人簡歷
1989年至1993年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特種工藝系中專畢業;
1993年至1996年北京金漆鑲嵌廠工作;
1996年至1990年央美壁畫系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1991年至今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基礎繪畫 、影視美術特技製作、影視美術設計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個人展覽:
1990年在香港中僑藝廊舉辦《故宮情思》個人油畫展;
2001年在新加坡客藝廊舉辦的《天馬行空》個人系列油畫展;
2008年在上海海鯨畫廊舉辦的《臆想》個人油畫展。
影視作品及獲獎:
2003年電視劇《漢武大帝》任美術指導;
2005年電視劇《喬家大院》任美術指導;
2008年電視劇《故夢》任美術指導;
2009年電影《孔子》任美術指導,該片獲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
美術指導提名獎;
2015年電影《大轟炸》任美術指導;
2016年歌舞電影《你美麗了我的人生》任美術指導;
個人榮譽:
北京電影學院金燭獎。
專業教師-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電影衍生產業研究院 執行院長
中國包裝聯合會教育委員會 副主任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印刷創意設計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
中國電影美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曾任上海工業設計協會 副理事長
個人簡歷
1990年本科畢業於蘇州絲綢工學院工藝美術專業;
2009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學位;
1998年破格評聘為副教授,2001年破格評聘為藝術設計專業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專家;
參加工作後歷任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學院院長,2001年人才引進至北京印刷學院工作、任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現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電影衍生產品設計及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研究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美術作品複評入選「第12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主持央財項目「工業設計專業與人機工學實驗室建設」,設計作品獲中國(崑山)國際創意設計大賽「金獎」、 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創意設計大賽「金獎」、中國包裝設計大賽「金獎」等,導演「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宣傳片、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撰著《中國高等院校本科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發表「民國時期美術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分析」等論著、項目、專利、藝術創作及設計作品100餘篇幅項。
曾獲2001年入選新世紀湖南省社科類「百人工程」專家、2009年獲「中國十大包裝設計師」、2012年獲「中國國際包裝印刷創意教育突出貢獻工作者」、 2013年獲「中國印刷創意策劃大師」等稱號。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2013年入選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北京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 會員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 會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 會員
第二屆、第三屆年度國際手機電影節 評委
個人簡歷
本科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導演系影視廣告導演專業;
碩士畢業於 北京電影學院 導演系故事片導演創作及理論研究方向;
2002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影視廣告導演專業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影視廣告創作、微電影創作、MV創作
講授課程:《影視廣告概論》、《影視廣告創意寫作》、《影視廣告導演創作》《影視廣告製作》、《商業影像創作》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著作:
《影視廣告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該書獲北京電影學院「精品教材」);
《影視廣告導演專業優秀案例解析--短片卷》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2011年助理廣告師、廣告師職業水平考試參考教材--影視廣告(廣告師)》中國工商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微電影廣告創作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微電影廣告營銷與製作》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論文:
論文《影視廣告的全新視聽語言》發表於《電影藝術》;
論文《手機電影與影視廣告的融合》發表於《當代電影》;
論文《淺談影視廣告創意寫作教學中創意思維的培養》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該論文2013年獲北京高校第八屆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論文評審優秀獎)。
科研:
2005 年負責《影視廣告概論》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課題;
2013年負責《微電影廣告創作研究》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2014年負責《微電影廣告營銷與製作》北京市教委科研課題;
2017年負責《軍民融合展視頻》與清華大學橫向聯合項目。
學術獲獎:
《影視廣告創意寫作》獲北京電影學院優質課程;
《影視廣告概論》一書2013年獲北京電影學院優秀教材。
創作獲獎:
動畫電影劇本《中國公主圖蘭多》 獲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劇本徵集優秀獎;
MV《熱帶魚的郵件》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 學會獎三等獎、獲中國數碼剪輯大賽二等獎;
《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片頭》 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 學會獎創意獎及二等獎;
短片《都市遊俠之垂涎欲滴》獲韓國釜山亞洲短片電影節競賽單元提名;獲中國新銳青年導演邀請賽專業組 最佳新銳導演獎;
導演作品:
《上海世博會北京交通宣傳片》、《2008北京奧運會交通宣傳片》、《2008北京奧運會安保宣傳片》、《平安交通100集系列公益動畫片》、《北京12345市長熱線宣傳片》、《北京音樂臺-朗朗系列》、《歐派電動車-蔣雯麗篇》、《豐谷酒業-公益廣告賑災篇》、《鳳靈小提琴-呂思清篇》、《農業普查宣傳片》、《平安北京》、等幾十部。
美術系新媒體藝術實驗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58年出生於北京
2004年獲得清華大學美術學博士學位
1996年東京藝術大學油畫系當代藝術研究室講師
1995年日本國立琦玉大學、東京藝術大學留學獲得碩士學位
1988年赴日本留學
藝術創作及展覽情況
2008年,群展《意派: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帕爾馬La Caixa Forum美術館,巴塞隆納La Caixa Forum美術館,馬德裡La Caixa Forum美術館,西班牙
2008年,群展《中國當代抽象藝術展》,Louis Stern Fine Arts,好萊塢,美國
2007年,群展《意派: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北京觀摩展》,牆畫廊,中國北京
2007年,群展《無形--張羽、梁銓、劉旭光聯展》,蘇河藝術,中國北京
2007年,群展《傳統與現代"延承、演繹、滲透"當代藝術展》,坂本小學舊校址,日本東京
2007年,群展《中國當代藝術部落邀請展》,大山子環鐵時代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7年,群展《成都雙年展--重新啟動》,成都會展中心,中國成都
2007年,群展《線--中國當代藝術抽象展》,蘇河藝術空間,中國上海
2007年,群展《水墨敘事》,ZAIMU美術館,日本橫濱
2007年,群展《痕跡與氣質》,紅門畫廊,中國北京
2007年,群展《意志的水墨》,深圳美術館,中國深圳
2007年,群展《環鐵時代ART 首屆當代藝術家提名展》,環鐵時代ART,中國北京
2007年,群展《2007青島第一屆音樂和藝術博覽會(M.A.X 2007)》,創意100,中國青島
2006年,個展《2006痕跡》雅巢畫廊,中國 上海
2006年,群展《Asian相質》,橋舍畫廊,中國 北京
2006年,群展《變異》,井畫廊,中國 上海
2006年,群展《渡·當代水墨方式》,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 天津
2006年,群展《水墨再生 2006新水墨藝術大展》上海朱屺瞻美術館,中國上海,
2006年,群展 《觀念水墨》天津美術館,中國天津,
2006年,群展 《冥想與敘事--當代水墨藝術展》香港現代藝術中心,中國香港,
2006年,個展《自然的聲音》SOL畫廊,日本東京,
2005年,群展 《自然的恩惠――虛擬、現實的語意?2005》新媒體藝術展,橫濱Bank ART1929馬車道,日本橫濱,
2005年,群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北京TS1當代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形而上黑與白》上海美術館,中國上海,
2005年,群展《北京電影學院與澳大利亞IDAA新媒體藝術互動展》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書非書》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杭州,
2005年,群展《第二屆成都雙年展》中國,成都,
2005年,群展《85←→致敬》多倫美術館,中國上海,
2005年,群展《中國上墨:當代實驗水墨特別展》瑞月宮,裡爾,法國,
2005年,群展《"質換"的位移》震旦畫廊,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質性:實驗水墨報告》紅門畫廊,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透明的盒子--有限空間的無限蔓延》北京"建外SOHO"底商商鋪及公共的替代空間,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體驗與知覺--北京電影學院新視像、新媒體藝術節》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北京,
2005年,群展《北京的春天》美國紐約PUFFIN空間,美國紐約,
2004年,群展《深圳水墨雙年展》深圳美術館等,深圳
2004年,群展 '2004 橫濱國際電影節《視像群――中國當代藝術學院新方式》新媒體藝術展,橫濱Bank ART1929馬車道,日本橫濱
2004年,群展《無關現實》中國當代藝術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中國上海
2003年,群展《北京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3年,群展《與大海的碰撞》中國當代藝術家展,橫濱21世紀港口未來藝術中心,日本橫濱
2003年,群展《異域方式》中國當代藝術家展 淺川畫廊,日本金澤
2002年,群展《洛杉磯第十次國際藝術節》,洛杉磯美術館,美國洛杉磯市
2001年,個展《字畫同源》,東京SOLO藝術畫廊,日本東京
2001年,群展《發生的場》,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日本東京
2001年,群展《知識就是力量》,北京圖書大廈,中國北京
2001年,群展《藝術與科學》,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參展作品《懸空界》獲金獎
2000年,群展《就在這兒沒錯》中國當代藝術家展,東京仙川藝術畫廊
1999年,個展《懸空界》,東京SOLO藝術畫廊,日本東京
1998年,群展《流動博物館》,日本東京新宿高島屋,日本東京
1998年,群展《立川市藝術節'98》,日本東京立川市
1998年,群展《98·福州亞太地區當代藝術邀請展》,中國福州
1997年,個展《雷》,kobuti藝術畫廊,日本相模原
1997年,群展《平澤當代國際藝術展》,韓國平澤市
1997年,群展,洛杉磯《"東西"國際藝術展》,洛杉磯美術館,美國洛杉磯市
1997年,個展《天地間的接點》,橫濱美術館,日本橫濱
1996年,個展《接點1》,東京藝術大學,日本東京
1996年,個展《接點2》相模川野外裝置,日本神奈川
1996年,群展《夏倉康二與十四位畫家》,野村藝術中心,日本橫濱
1996年,個展《接點3》古北口長城野外裝置,中國北京
1996年,個展《接點4》東京藝術學校STA畫廊,日本東京
1996年,個展《接點5》東京小田原畫廊,日本東京
1996年,群展《本源的精神》,琦玉近代美術館,日本琦玉
1996年,個展《天籟2》東京銀行畫廊,日本東京
1995年,群展《語言的三種方式》,川口現代美術館,日本川口
1995年,個展《天籟》,東京huihui畫廊,日本東京
1993年,個展《劉旭光素描展》,琦玉近代美術館,日本琦玉
1991年,個展《劉旭光油畫展》,東京新宿小田急美術部畫廊,日本東京
1989年,個展《劉旭光油畫展》,東京銀座四季畫廊,日本東京
1987年,群展《北京油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1985年,群展《首屆北京青年美術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簡歷
2003年,獲英國倫敦藝術大學聖馬丁藝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碩士;
2003年至今,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實驗影像、影像裝置、交互式影像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實驗紀錄短片《安魂曲》入選英國倫敦ICA(當代藝術研究所)青年影展;
影像裝置《燒》參加日本橫濱「視像群」當代藝術展;
實驗短片「The Balance」入選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理工大學舉辦的05國際數碼藝術展;
實驗片《嘉年華》參加2009年北京國際獨立電影展實驗片展映單元。
擔任北京保利劇院大型多媒體音樂戲劇《豔遇》多媒體設計;
擔任北京蜂巢劇場多媒體戲劇《08版戀愛中的犀牛》多媒體設計;
擔任09年英國愛丁堡戲劇節北京電影學院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合作多媒體音樂劇《仲夏夜之夢》多媒體設計。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電影美術設計教研室 主任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副秘書長
個人簡歷
1997年獲北京電影學院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 學士學位;
2003年獲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碩士學位;
2003年至今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電影視覺設計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論文:
《電影先期視覺化——電影鏡頭畫面設計》,2005.09,《銀幕影像的造型藝術——電影美術設計理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鏡頭畫面先期視覺化的歷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10;
《創造的真實-美術指導霍廷霄談<唐山大地震>》,《電影藝術》2010;
《創造性地再現歷史的厚重-易振洲談<建黨偉業>的美術創作》,《電影藝術》2011;
《大巧不工——霍廷霄談<白鹿原>美術造型設計》,《電影藝術》2012,
《數位化電影美術設計研究》,《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7。
著作:
《電影鏡頭畫面》,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國電影美術教育50年》,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年出版。
藝術創作:
電視短劇《我們結婚吧》,美術師;
電影《鬼子來了》前期美術場景設計工作;
紀錄片《天風海濤--鼓浪嶼》,美術助理;
電影《極地彩虹》,美術師;
電影《旅程》,美術師;
電影《遭遇阮玲玉》,美術師;
電視刷《與我同行》,美術師;
以團隊形式承接電視劇《西遊記》電影鏡頭畫面設計工作;
青年電影製片廠《不成問題的問題》,藝術指導。
參加慶祝北京電影學院65周年「感覺的基礎-電影、美術、人」美術作品展。
獲得獎勵:
2005年獲北京電影學院「院級優秀教師」;
《電影鏡頭畫面》2010年獲北京電影學院院級精品教材一等獎、2011年獲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10年獲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舞臺影視藝術(美術設計)二級職稱;
2011年獲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支持。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電影特技教研室主任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常務理事、視覺特效專業委員會會長
個人簡歷
1987年 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電影美術設計專業 本科;
1991年 畢業分配至原機械工業部中國機電廣告公司;
1998年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講授課程
《電影特技鏡頭畫面構成》、《影視特技創作》、《影視特技設計與製作》、《現代廣告設計與製作(影視)》、《影視虛擬空間設計》、《電影特技鏡頭畫面構成》、《電影特技概論》、《電影特技設計》(2007年評為北京電影學院優質課程)、《電影特技製作》、《電影特技創作》(2007年評為北京電影學院優質課程)、《現代廣告設計與製作(影視)》、《影視虛擬空間設計》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專著:
《電影特效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2018年出版;
《2012年北京市財政專項教育教學教改-立項項目》
《中國電影美術教育五十年》,中國電影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中國電影科技論壇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18年出版(獲優秀論文獎);
《銀幕造型——與中國當代電影美術師的對話》 ;
《影視特技效果設計與創作》 (北京市教委科研項目);
《影視特技模型與合成》(北京電影學院科研項目);
《數字領域》編譯。
論文:
《視覺特效;將不可見的變為可見(VISUAL EFFECTS)電影<天地英雄>特效創作回眸》,《CG雜誌》2005年1期;
《微縮模型在影微縮模型在影視特效製作中的應用》,《現代電影技術雜誌》(獲優秀論文獎);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視覺藝術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發揚」》;
《論數字時代洪流中的電影美術》,《銀幕影像的造型語音》;
《將幻覺變為可視----視覺特效》,《銀幕影像的造型語音》;
《培養中國特技業的弄潮兒》,《視覺同盟》(VisionUnion_com)。
科研:
2012年北京市財政專項教育教學教改-立項項目《中國電影美術教育五十年》(專著),北京市教委2014年;
《電影特技模型仿真技術研究》,北京市教委2014年;
《電影特技合成研究》,北京電影學院2007年。
電影創作:
電影《音樂家》任特效指導;
電影《監獄犬計劃》任美術指導;
3D舞臺藝術電影《白毛女》任美術指導、視覺效果總監(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局最佳技術進步獎);
電影《夜夜夜》任視覺效果總監;
電影《時光戀人》任視覺效果總監;
電影《驚天動地》任視覺效果設計(獲2010年金雞獎優秀影片獎);
電影《緊急援救》任視覺效果總監(該片獲勝者08年金雞獎最佳影片獎);
電影《桌球小子》任美術設計、視覺效果設計;
電影《高天厚土》任視覺效果設計;
電影《美麗的大腳》任視覺效果設計(該片獲勝者04年金雞獎最佳影片獎)
電影《天地英雄》任視覺效果設計(該片獲勝者03年華表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電影《青春作證》任美術設計(該片獲94年文化部最佳影片獎)
電影《日光峽谷》任美術設計(該片獲95年西班牙,塞班斯第安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電影《頭髮亂了》任美術設計;
電影《大紅的燈籠高高掛》任美術(該片獲92年奧斯卡電影節最佳造型設計獎提名)。
電視劇創作:
《唐山大地震》、《北平戰與和》、《關中風雲》、《軍旗飄揚》、《士兵突擊》、《暗算》、《血色殘陽》、《長恨歌》、等電視劇任視覺效果總監;《玉觀音》、《關中匪事》、等電視劇任視覺效果指導;《金博虎》、《像風像雨又像霧》、《等你歸來》、《風暴眼》、《浮華背後》、《手心手背》等電視劇任特技設計和包裝設計製作總監。
影視廣告創作:
《揚子電氣》、《北京吉普車》、《黃山電視》、《北京麗源日化》、《嘉陵摩託車》、《濟南輕騎》、《德芙巧克力》、《P&G系列日用品》等廣告任導演。
主要社會活動:
2018年創辦中國電影美術學會視效專委會,並擔任會長;
2016年赴美國好萊塢與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進行交流洽談舉辦「中國電影特效製作現狀」講座;
2015年北京電影學院當代國際影像展擔任評委 ;
2014年至今中國電影技術學會「金帆獎」評委;
2013年被聘為中國電影集團視效總監;
2013年應韓國大使館邀請,在韓國大使館舉辦中韓電影交流活動,並進行專題講座;
2011年應邀參加韓國電影節,進行專題講座;
2010年赴美國電影、電視廣播學會考察交流;
2006年赴日本國際國際電影節、橫濱新媒體藝術節交流;
2003年赴美國電影電視廣播學會考察交流;
2002年赴美國參加好萊塢NAB考察交流會;
1996年任首屆中國國際研討會策劃、組織者之一 。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簡歷
1991年本科畢業於央工
1995年至2000年在央工附中任教;
2003年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04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實驗影像藝術、新媒體藝術、跨媒體藝術
《裝置藝術與公共空間》、《策劃與方案》、《跨媒體藝術研究與實踐》、《新媒體藝術創作》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論文:
《論公共藝術發展的新方向》發表於中國素質教育期刊;
《試論新媒體藝術與城市信息的優化》發表於中國城市期刊。
創作:
2019年創作實驗影像藝術作品《太極插畫師》獨立完成;
2018年創作當代攝影藝術系列作品《綠》獨立完成;
2017年創作實驗影像藝術作品《晉書 金石志》獨立完成。
著作:
《公共藝術》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科研:
《裝置藝術語言研究》北京市教委2016年科研項目。
展覽:
2017年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國際三年展;
2018年上海融藝術空間個展;
2019年北京時間博物館群展《虢山桐韻》;
2019年第十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獲獎:
《論公共藝術發展的新方向》獲中國素質教育研究中心「全國教研成果獎一等獎」;課程建設新媒體藝術專業獲北京電影學院第二屆本科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獲北京市教委「中青年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陶藝作品《青瓷》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評比優秀獎。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個人簡歷
2002年獲湖北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同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
2017年獲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方向博士學位;
作品涉及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領域;
曾在央美展覽館、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湖北美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TS1當代藝術中心、北京索卡藝術中心、上海原弓美術館、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成都紅美術館、橫濱Bank ART1929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重要藝術機構展出;
2016年參加第5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單元。
主要研究方向
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展覽:
「維度的結構——當代藝術的場域」藝術展,嘉裡·海碧臺藝術中心;
「迭代與交融」——第四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三年展;
第5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共享·再生」平行展,義大利,聖卡特琳娜教堂/禪宮;
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央美展覽館;
「新映像」光影藝術展,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廣東XI當代藝術中心;
「動態之再」動態影像展,央美展覽館;
「AV@AR化身世外3.0——「幻境」中法數字藝術展,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
「自律與思辨」第三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
「回顧與展望」湖北油畫藝術展,湖北美術館;
「軌跡與質變」第二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
「確認的經驗」,北京橋舍畫廊;
「新動力-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上海 原弓美術館;
「新動力-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北京邀請展,北京TS1當代藝術中心;
「國際數碼藝術家聯合會北京巡迴展」,北京 今日美術館;
「自然的恩惠——虛擬、現實的語意´2005」新媒體藝術展,橫濱Bank ART1929馬車道,日本橫濱;
「視像群——中國當代藝術學院新方式」新媒體藝術展,橫濱Bank ART1929馬車道,日本橫濱;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北京展區展」,央美陳列館;
「今日美術館首屆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湖北青年藝術家繪畫展」,北京索卡藝術中心;
「第九屆湖北省美術作品展」,湖北武漢。
獲獎:
擔任梅峰導演電影作品《不成問題的問題》藝術指導,該片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第35屆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最佳藝術指導獎」、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藝術探索獎」;
擔任中國/馬來西亞合拍影片《星溪的三次奇遇》美術指導,該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日單元、獲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氣球獎」、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火鳥電影大獎」(提名)、第2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中國新生代單元最受歡迎影片(提名);
先後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
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優秀學位作品指導教師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長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高新科技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影視製作者分會(聯盟)副理事長
北京市長城學者
享受國務院津貼
個人簡歷
1985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附中;
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附中任教期間主要代課:素描.色彩.速寫;
1987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本科;
199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部美術創作室任影視美術設計師,一級美術師;
2011年轉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課程
研究方向:電影美術設計
講授課程:《電影美術創作理論研究》、《美術創作與社會調查》、《電影美術設計與創作方法》等。
個人研究、創作、獲獎
論文:
1、《中國傳統文化與電影美術造型》,《民族藝術研究》2018年第5期;
2、《2017年中國電影美術之全視覺創作》,《電影藝術》2018年第3期;
3、《參電影色彩之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著作:
《電影美什麼》,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再塑白鹿原》,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寫意——英雄》,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楊佔家電影美術設計作品集》,後浪出版社出版。
科研:
《虛擬拍攝中總體視覺造型觀念的應用研究》,北京電影學院2015年科研項目。
創作:
作為電影美術指導,參加多部電影的拍攝,其中包括:
《炮打雙燈》、《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沒事偷著樂》、《美麗的大腳》、《武士》、《英雄》、《十面埋伏》、《太行山上》、《滿城盡帶黃金甲》、《麥田》、《蘇乞兒》、《唐山大地震》、《白鹿原》、《進京城》、《新紅樓夢》、《至勝時刻 溫故1949》等。
獲獎:
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指導獎《唐山大地震》(獲獎)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麥田》(提名)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滿城盡帶黃金甲》(獲獎)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太行山上》(提名)
第38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十面埋伏》,(獲獎)
第5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美術指導《十面埋伏》(提名)
第9屆美國金衛星獎最佳美術指導獎,十面埋伏,(獲獎)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大獎《十面埋伏》(獲獎)
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大獎《英雄》(獲獎)
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英雄》(獲獎)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美術貢獻獎《荊軻刺秦王》(獲獎)
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炮打雙燈》(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