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百鈞簡介
1951年出生於廣州市。1987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留校任教。2003年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調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兼任中國工筆畫學會藝術顧問、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名師介紹
晚唐以來,花鳥畫賡續不斷,從容精進,以曼妙綺麗之美盡展中華文化的優雅情致。回望歷史,花鳥畫壇巨擘輩出,遐跡或工或意,法度謹嚴,技藝精湛。其堂堂之成,如高山峨峨,若大河湯湯,嘆為觀止。
百年近世,西風漫捲,畫壇格局陡變。時人蔽惑于波譎雲詭的歐美潮流,或亦懼怯內功歷練的艱辛,以致多借端革舊維新,規避國畫進取的常規正途,紛覓旁門外道左奔右突。一番折騰,萍蹤浪跡,炫巧鬥妍,志力雖費,於國畫自身功夫卻所得聊聊,遑論增益貢獻。
時尚潮流中,蘇百鈞先生堅定自持,卓爾不群。他擇循主流正道,登堂入室,虔敬正誠、不求聞達地默然苦修傳統功課。面對工筆花鳥的輝煌厚積,他廣採博取,研精究微,緣遐跡文脈徑探畫道堂奧。長期以來,其遠師宋元,近承嶺南,始終不慍不躁地思考畫理、錘鍊筆墨、推敲章法、琢磨技巧,殫精竭慮,用功極勤,
以至汲百家滋養而大成自我,筆下形態,煥然開新。他善以豁達活潑、細銳敏感的文心,體察感悟生活自然的蓬勃生機和倏然情態,善以體貼內心情思的手法變化和豐富技巧(即如「蘇式」撞水撞粉、渴筆疏線等),將生命節律和精神情志融變為繪畫形質,從而創造出明麗典雅、清幽杳渺的畫境和神遇跡化、超然象外的盎然意趣。蘇百鈞先生取向「裡面」的這般作為和成就,具有一種無言的雄辯,讓「傳統桎梏論」不攻自破;而他本人也如儼儼高峰超拔於當代工筆花鳥畫壇,是為當代創作皈依畫道正途的表率。
蘇百鈞先生匠心獨運、畫藝卓然,其畫作既有精純的花鳥畫品格又有鮮明的藝術個性。這種非深厚功力所到而不可獲具的「裡面的魅力」,每每感動畫壇,引得無數晚生後學崇仰追隨。這樣的匠心傳承,加上先生善教,於國畫創作正本清源是莫大好事。由此展望,擇循主流正道、登堂入室、做足內功的事藝作風,可期發揚光大,蔚然成勢。
代表作品
蘇百鈞工作室簡介
中央美術學院蘇百鈞工作室·中國工筆花鳥畫高研班開辦多年來秉承學院的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教學大綱,實施蘇百鈞先生完整的花鳥畫教學方案,本著「取法乎上」的原則,將繼承、實踐、探索相結合的花鳥畫教學從廣度與深度的藝術內在聯繫切入到藝術教育中。使其教育體系環繞於對藝術創作主體的關注,包括繪畫對象的主體情懷、人文精神素養藝術形式表達等。在具體教學的環節中,將傳統文化之根氣與現代教育觀念進行對接,形成整體的人文教育觀。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實現教育目標。對傳統工筆畫研究、重彩材料和技法的研究與創作、造型及寫生的實踐到探索性作品創作、構圖研究等一系列內容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與創作能力。堅持從寫生到素材收集、構思構圖、主題確定底稿完成、
表現方法等再到表現語言的確定,最後到作品的完成,使學生們循序漸進地體驗完整的花鳥畫創作過程。
蘇百鈞教授強調人品與畫品的相互作用,秉承以師造化與施心源並舉,堅持在藝術創作中追求心靈之美的崇高境界。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員們的作品在傳承傳統與師學的同時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與新氣息。
當今,蘇門學生們活躍於中國當代工筆花鳥畫壇,他們在傳承老師藝術精髓的同時,努力繪畫、重視創新,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不斷地對高雅格調的當代中國畫進行探索分析、研究並追求。2013年以來舉辦師生學術展覽17場,師生藝術結集15本,學生作品參加國家級展覽獲獎、入選約320件,考取博士生7人,碩士生10餘人。
教學現況
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