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蘇百鈞工作室

2020-12-22 蘇門畫苑

蘇百鈞簡介

1951年出生於廣州市。1987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留校任教。2003年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調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兼任中國工筆畫學會藝術顧問、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名師介紹

晚唐以來,花鳥畫賡續不斷,從容精進,以曼妙綺麗之美盡展中華文化的優雅情致。回望歷史,花鳥畫壇巨擘輩出,遐跡或工或意,法度謹嚴,技藝精湛。其堂堂之成,如高山峨峨,若大河湯湯,嘆為觀止。

百年近世,西風漫捲,畫壇格局陡變。時人蔽惑于波譎雲詭的歐美潮流,或亦懼怯內功歷練的艱辛,以致多借端革舊維新,規避國畫進取的常規正途,紛覓旁門外道左奔右突。一番折騰,萍蹤浪跡,炫巧鬥妍,志力雖費,於國畫自身功夫卻所得聊聊,遑論增益貢獻。

時尚潮流中,蘇百鈞先生堅定自持,卓爾不群。他擇循主流正道,登堂入室,虔敬正誠、不求聞達地默然苦修傳統功課。面對工筆花鳥的輝煌厚積,他廣採博取,研精究微,緣遐跡文脈徑探畫道堂奧。長期以來,其遠師宋元,近承嶺南,始終不慍不躁地思考畫理、錘鍊筆墨、推敲章法、琢磨技巧,殫精竭慮,用功極勤,

以至汲百家滋養而大成自我,筆下形態,煥然開新。他善以豁達活潑、細銳敏感的文心,體察感悟生活自然的蓬勃生機和倏然情態,善以體貼內心情思的手法變化和豐富技巧(即如「蘇式」撞水撞粉、渴筆疏線等),將生命節律和精神情志融變為繪畫形質,從而創造出明麗典雅、清幽杳渺的畫境和神遇跡化、超然象外的盎然意趣。蘇百鈞先生取向「裡面」的這般作為和成就,具有一種無言的雄辯,讓「傳統桎梏論」不攻自破;而他本人也如儼儼高峰超拔於當代工筆花鳥畫壇,是為當代創作皈依畫道正途的表率。

蘇百鈞先生匠心獨運、畫藝卓然,其畫作既有精純的花鳥畫品格又有鮮明的藝術個性。這種非深厚功力所到而不可獲具的「裡面的魅力」,每每感動畫壇,引得無數晚生後學崇仰追隨。這樣的匠心傳承,加上先生善教,於國畫創作正本清源是莫大好事。由此展望,擇循主流正道、登堂入室、做足內功的事藝作風,可期發揚光大,蔚然成勢。

代表作品

《和平頌》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常委會議室
《圓寂》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

蘇百鈞工作室簡介

中央美術學院蘇百鈞工作室·中國工筆花鳥畫高研班開辦多年來秉承學院的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教學大綱,實施蘇百鈞先生完整的花鳥畫教學方案,本著「取法乎上」的原則,將繼承、實踐、探索相結合的花鳥畫教學從廣度與深度的藝術內在聯繫切入到藝術教育中。使其教育體系環繞於對藝術創作主體的關注,包括繪畫對象的主體情懷、人文精神素養藝術形式表達等。在具體教學的環節中,將傳統文化之根氣與現代教育觀念進行對接,形成整體的人文教育觀。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實現教育目標。對傳統工筆畫研究、重彩材料和技法的研究與創作、造型及寫生的實踐到探索性作品創作、構圖研究等一系列內容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與創作能力。堅持從寫生到素材收集、構思構圖、主題確定底稿完成、

表現方法等再到表現語言的確定,最後到作品的完成,使學生們循序漸進地體驗完整的花鳥畫創作過程。

蘇百鈞教授強調人品與畫品的相互作用,秉承以師造化與施心源並舉,堅持在藝術創作中追求心靈之美的崇高境界。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員們的作品在傳承傳統與師學的同時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與新氣息。

當今,蘇門學生們活躍於中國當代工筆花鳥畫壇,他們在傳承老師藝術精髓的同時,努力繪畫、重視創新,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不斷地對高雅格調的當代中國畫進行探索分析、研究並追求。2013年以來舉辦師生學術展覽17場,師生藝術結集15本,學生作品參加國家級展覽獲獎、入選約320件,考取博士生7人,碩士生10餘人。

教學現況

學生作品

廖卉珏《新絲路》
翁毓衍《竹魂》
劉煜《驚夢》
林洪《素月流天》
張洪軍《南國果香》
蘆春梅《花到秋深果才豐》
華靈《獨立》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趙嶽作品欣賞
    趙嶽,1995生於北京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1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學士學位。202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導師王曉輝教授。2018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獎學金。2017年獲「學院風--首屆全國研究生藝術作品大展」 金獎。201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創作展優秀作品三等獎。2016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社會實踐寫生李尚大獎學金。
  • 中央美術學院學報丨《美術研究》2020年總目錄
    中央美院藝訊網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資訊網是中國藝術院校中,第一個由學院官方主辦的純學術性藝術資訊網站。網站於2009年1月開通,依託於中央美術學院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藝術資源,充分運用前沿學術眼光,傳承藝術經典,促進當代藝術創作,關注藝術教育及研究現狀。來源:藝訊網
  • 扶智 扶技 扶藝——中央美術學院對口幫扶劍川縣紀事
    在中央美術學院對口傾情幫扶下,劍川傳統工藝發展迅速,活力滿滿,呈現新氣象。  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在劍川名匠董志明的工作室裡,記者看到展示廳裡,茶具、甲馬、大大小小的陶罐等工藝品琳琅滿目,造型優美。
  • 中央美術學院素描教學及現場
    《三個男人體》 楊辰 200cm×160cm 2008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近十年的素描教學馬路>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的素描教學,是以徐悲鴻先生從法國帶回的巴黎美院具有古典主義特點的素描、留學蘇聯的各位前輩帶回的現實主義的寫實素描和以延安魯藝為代表的富於中國本土特色的素描,相互結合而形成的;以「盡精微,致廣大」為追求的方向,具有嚴謹、樸素、深厚、莊重的學術品位。
  •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有多野?「莫比烏斯環」造型引關注
    青島訊近日,隨著最後一榀鋼桁架到達預定位置,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大跨度連橋首跨桁架合龍圓滿成功,離「莫比烏斯環」造型完美呈現更近一步。中央美院青島校區位於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南岸,由教學綜合樓、藝術家工作室綜合樓、學生公寓綜合樓、禮堂綜合樓等組成。其中,教學綜合樓以「莫比烏斯環」造型呈現,通過大量的曲線,傳遞往復循環的整合理念,經典的建築藝術形態,從躍然紙上華麗轉身到拔地而起,給人以結構力學視覺上的衝擊感。
  • 美術觀察|中央美術學院鄧依林、李文鈺國畫作品賞析
    鄧依林1996年生於浙江溫州2012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2016年保送至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202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花鳥專業畢業作品展示作品名:《濠上觀魚》尺寸:138cm×69cm材質:紙本水墨指導老師:陳相鋒 嶽黔山 謝青 張弓
  • 丨中央美術學院日本駐地實踐展開展
    中央美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王少軍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王少軍教授談到,「創造一個條件,一個機會,讓青年藝術家、青年教員們有機會交流,能自由地把想做的作品生長出來,非常難得,我祝賀這件事情做成了!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於凡致辭中央美術學院教師代表、雕塑繫於凡教授談了自己觀看駐地藝術家匯報展的最大感受,就是藝術語言的跨界。與教學展不同的是,這次駐地展有一種更加朝氣蓬勃的狀態。「我們在哪兒?」
  • 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高分卷
    【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高分卷】1、首先要說明的是,
  • 藝術升|2020 年中央美術學院政策解讀
    沒錯,就是中央美術學院。本篇內容對央美報考情況做一個分析介紹,可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報考時參考。而一般情況下畫室會在臘月二十九放假,正月初二迎來學生,這個年對於所有準備校考的美術考生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查看近年中央美術學院的校考情況,考點發生了很大變化。2018年校考考點除了央美的望京校區和燕郊校區外,還有在青島、鄭州、成都、深圳設考點。
  • 藝術家楊燁炘「不說話演講」驚現中央美術學院
    2018年7月14日,藝術家楊燁炘走上中央美術學院講臺,再次上演了備受矚目的「不說話演講」,同學們為之好奇的演講主題
  • 正道高致的表率——讀懂蘇百鈞
    在與蘇百鈞先生的幾次交談中,他談得最多的就是生活、感受、意境、當代人特有的形式美感等詞彙,而從來沒有言及那個在當代學術陣營中最為常用的詞彙——體系。或許,在蘇百鈞先生看來,一切的體系都是有局限性的,哪怕是西方人最為推崇的康德與黑格爾的諸般體系。但在筆者看來,他窮盡心力的努力與生命的投入,無形中已經構建起一個豐沛而成熟的體系。
  • 中央美術學院開設「移動圖書館」,師生可在校外訪問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2月2日,中央美術學院宣布,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師生在校外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進行學習研究,圖書館及網絡信息中心依託校園VPN開通校外訪問服務。中央美術學院稱,基於安全考慮,通過VPN校外訪問電子資源的方式暫限本次疫情防控期間使用。師生返校後VPN的開放方式以網絡信息中心和圖書館的通知為準。同時,學校提醒師生,訪問資源時勿連續、系統、集中、批量地下載文獻,避免被系統判斷為惡意下載而被凍結機構權限,進而影響其他師生使用。
  • 【收藏】中央美術學院校考攻略·央美設計之美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生的最高求學殿堂之一 書寫著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的重要篇章。 央美,作為千萬美術生魂牽夢縈的最高求學殿堂 中央美術學院現設有中國畫-學院、造型學院、 設計學院、建築學院、人文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實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八個專業分院, 並設有造型藝術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和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 2020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中央美術學院排第1,北京電影學院第8
    2020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均為「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誕生於1918年,初名國立北京美術學校,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
  • 中央美術學院宣布線上進行畢設展和畢業典禮
    微博@北京五道口校園 出品 聚焦北京和五道口高校校園新鮮事 ■中央美術學院2020屆畢業生畢業作品展、畢業典禮線上進行
  • ...考生|健康情況登記表與承諾書|招生|中央美術學院|支付寶帳戶|...
    2017周達畫室學子「狀元及第」◎2017年周達學子斬獲中央美術學院全國第1名,第2名!2018周達畫室學子「精兵悍將」◎2018年周達學子蟬聯中央美術學院全國第1名,第3名!2019周達畫室學子「戰功赫赫」◎3人斬獲中央美術學院全國第2名,5人斬獲單科全國第1名。166人參考,斬獲105張合格證!
  •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馬路:無心抽象反而抽象(附作品)
    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後赴德國漢堡造型藝術學院自由藝術系深造。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第四工作室主任和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長。
  • 說說中國的九大美術學院
    在中國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八所獨立建制的專業美術院校,通常稱為"八大美院"。另外,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於1999年11月20日併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加上原來的八大美院,行業裡認可的美術學院共有九所。
  • 中央美術學院「虛擬策展實驗項目」 獲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
    北京市教委認定結果公示「虛擬策展實驗項目」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實驗室主任餘丁擔任項目負責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實驗室副主任康俐組成核心團隊
  • 中央美術學院老師教你畫石膏像素描
    在美術學院造型基礎訓練中,經典石膏像寫生課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一源自西歐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習者通過研究古典藝術傑作中的秘密,習得前人的藝術智慧。從文藝復興熱衷於發掘古物的傳統到普桑、大衛推崇的新古典主義作品,這些代表著人類文明精華的傳世之作成為美術史上的典範,吸引著一代代人研習和膜拜。例如米開朗琪羅的《大衛》《被縛的奴隸》《摩西》等經典之作,既是取用無盡的藝術寶藏,也是一塊塊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