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2020-08-07 新劇觀察

作者 / 喬苗兒


「大家在一起,就沒有過不去的鬼門關。」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光榮與夢想》的片花,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紅旗招展的德勝門。這部由廣電總局牽頭,獻禮建黨一百周年的作品,在開機拍攝一個多月後,終於以片花、劇照的形式,向期待已久的觀眾露出史詩篇章的一角。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劉江執導、趙寧宇編劇,領銜主演多達48位,匯聚了目前業內表演功底紮實又兼具國民度的優秀演員群體。


這也是導演劉江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如何用影像對歷史進行「復現」,如何辯證處理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之間的關係,如何講好主旋律故事,令其為更多觀眾接納、喜愛?透過這段時長2分半左右的片花,我們看到了這位秉承現實主義創作態度的導演,在面對新題材時的創新與堅守。


將歷史裝進類型劇的套子裡,解決到達率問題

《光榮與夢想》從中共一大召開講起,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錯綜複雜、恢弘壯闊的歷史進程進行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現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英勇抗日,最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壯舉,以及建國初期美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毛澤東毅然決定出兵朝鮮,最後戰勝敵人,從此新中國傲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偉大詩篇。可以說,該劇繪就了半本黨史、半部中國近代史的恢弘長卷。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是國產劇中發展歷史長、較為特殊的一類題材。早在1987年,已經專門成立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審查小組。在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前,此類劇被更細地劃分為重大革命題材和重大歷史題材,總體來說的表現內容是:反映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黨領導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和共和國成立之後的重大事件,反映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生涯和光輝事跡。

《光榮與夢想》正屬此列。由於題材的特殊性、表現內容的厚重性,此類作品通常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牽頭進行創作,並且需要相關史學方面的專家參與指導,行業內通常將其稱作「任務劇」或是「命題作文」,可見其創作難度之高。另一方面,如何讓歷史「會說話」,以講故事的形式走進大眾視野,是創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我們來講,在保證《光榮與夢想》的思想性無比正確的前提下,它的可看性以及未來的到達率才是這個政治任務的重中之重。」劉江在導演闡述中如此說道。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從曝光的片花來看,《光榮與夢想》用了三個層面的策略解決「到達率」的問題。

首先,片花採取了編年體的形式,1921年、1926年、1927年等黨史上重要的時間節點、歷史事件展現得十分清晰。對於任何觀眾而言,曾經歷史課本上學過的內容,變成影像呈現在螢屏上,既是全劇脈絡的縮影,也無形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令觀眾可以很快沉浸到戲劇情境中。

其次是找準塑造人物的角度。在劉江看來,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最需要理清的問題是如何拍「偉人」。「把「偉人」用「凡人」的視角來拍,觀眾才會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偉人」在做出「不平凡的選擇」時的不易,從而真正明白「偉人」的偉大。」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推動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歷史課本早有記錄,對於普通觀眾而言並不陌生。而領袖人物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卻並不為觀眾熟知。「當觀眾發現過去概念裡的「偉人們」也會哭也會笑,也會痛苦也會無奈,中彈了也會疼,急了也罵娘的時候,觀眾的代入感就慢慢建立了。」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光榮與夢想》全劇涉及的真實歷史人物超400人,領銜主演達48位。由多位演員接力塑造不同時期的偉人形象,也是該劇的一大特色,意義在於能夠捕捉到不同階段偉人們的神韻,更好地詮釋人物。

既然是電視劇,就要遵循戲劇的創作規律,不僅要有史,更要有戲。在夯實歷史背景、找準人物塑造角度後,再將這些「真實的偉人」放進觀眾們更樂於接受的類型劇的套子裡,那麼,原本在觀眾的概念裡「枯燥」的黨史,就變成了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逆襲故事。

「《光榮與夢想》裡面有諜戰戲,戰爭戲,愛情戲,有千鈞一髮,有絕處逢生,有妻離子散,有國破家亡,有忠誠與背叛,有投機與信仰,有平凡與偉大。」劉江導演這席話,恰是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創作者敘事策略的凝練概括。此類劇意識形態較強,又受到實事求是創作原則的限制,有時候很難保證劇作的吸引力。這些不同元素的融入,能夠令廣為人知的歷史加入很多偶然和變數,在突轉中製造驚奇,在未知中融入緊張感,大大增強了全劇的戲劇衝突,令觀眾暫時忘掉宏大主旨而專注於具體人物的命運。


藝術真實是創作團隊的生命線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紀念。「所以,總局領導希望,拿一部描寫我黨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來,寫黨史的史詩劇,給黨的100歲生日獻禮,以響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旨。」談及《光榮與夢想》的創作初衷,劉江解釋道。

對於創作者來說,尋找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之間的平衡點,既是講好這部黨史故事的關鍵,也是創作力得以延續的起點。劉江導演對此有自己的堅持和體悟,他認為,創作者要有兩種能力,一種是「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辨別能力,另一種是將「藝術真實」執行下去的能力。「這兩個方面都需要創作者掏心掏肺掏隱私,拼天份拼學識拼經驗,拼對人性的挖掘,拼對藝術的理解。」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劉江導演堅守的藝術真實創作準則,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思辨精神,正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呼籲的。仲主席在2000年發表的文章《關於塑造革命領袖藝術形象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創作者要對領袖人物精神實質、理想信仰、人格魅力、革命經歷非常熟悉,一定要有歷史科學的文化根基,在學習歷史、感知歷史的基礎上,融入個人審美創造的體驗和感悟,才能講好領袖故事,奠底越紮實,創作越自由。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光榮與夢想》的片花用更直觀的視聽語言展現出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水乳交融。連天炮火,燃燒的戰壕,裝彈退膛的炮筒,硝煙近在咫尺,該劇用大量的戰爭場面完成了對歷史的「復現」。從整體風格來看,《光榮與夢想》的粗礪質感還原了時代風貌,貼合真實的歷史環境,能夠將觀眾帶回到那段戎馬倥傯的崢嶸歲月。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雖僅有數秒鏡頭,從片花中仍能窺見《光榮與夢想》在創作上的用心。如開篇提到的,德勝門招展的紅旗,符合歷史真實,「紅旗」也是革命勝利的隱喻;又如白色恐怖下仁人志士被槍殺、坑埋,再現了戰爭的殘酷,展現了革命者的犧牲;再如楊開慧英勇就義的場景,滿樹粉紅櫻花與刑場形成鮮明對比,在鏡頭語言的雕琢下,「犧牲」被賦予了悲壯而崇高的色彩。


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通向現實思考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內蘊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歷史本體,創作者需要藝術地再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氛圍,氛圍尤其重要,應該是「事之法天」,就是效法自然,越真越好。還有一個層面是弦外之音,通向今天又啟迪今人對現實的思考。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透過《光榮與夢想》的片花,我們能夠看到導演劉江一貫堅持的現實主義創作筆法,在這部劇中具體體現為進步的歷史觀、深刻的歷史眼光。「中國的軍隊被中國的軍隊俘虜,這是怎樣的天下奇聞,這是喪心病狂的反動醜劇。」周恩來拍案而起的劍拔弩張,既是戲劇的高潮,又是進步史觀的彰顯。

創作者站在歷史的高度回溯過往,予以的反思和關切,體現的是《光榮與夢想》的思想深度,同時也向觀眾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歷史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帶領全民族從被壓迫、被侵略到走向獨立自強的中流砥柱,是民心所向,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從創作角度來說,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仍在困境中摸索前行,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盛行,琳琅滿目快餐式的文化消費品,對於追去歷史真實和精神弘揚的此類電視劇來說,如何將娛樂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滿足不同審美興趣的觀眾仍是難題。

此類作品的創作至今已有三十餘年歷史,隨著作品不斷豐富,仍需發掘新素材,在同樣的歷史情節和人物塑造上實現突破,《光榮與夢想》是開端。

相關焦點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劉江執導、趙寧宇編劇,領銜主演多達48位,匯聚了目前業內表演功底紮實又兼具國民度的優秀演員群體。 這也是導演劉江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將「偉人」回歸「凡人」,用「藝術真實」架起通往觀眾內心的橋梁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表示,雖然新冠疫情一度影響了拍攝計劃,但這一變故讓自己和整個團隊能夠沉下心來鑽研黨史,理清框架細節,思考如何將歷史真實轉化成藝術真實。「劇中真實歷史人物超400人,場景多達700多個,還有反季節拍攝,這些都增加了拍攝難度。但整個劇組鬥志昂揚,因為這是給黨的百年誕辰獻禮之作。」劉江說。
  • 劉江導演新劇開拍,如何譜寫百年黨史的《光榮與夢想》?
    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多個國內電視劇拍攝的優秀團隊正在抓緊時間創作建黨百年主題電視劇,其中就包括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光榮與夢想》的導演劉江,拍出了眾多國民級電視劇作,如關注當代家庭生活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國產諜戰劇標杆之作《黎明之前》,聚焦都市男女情感的《咱們結婚吧》以及年代大戲《老酒館》等作品,劉江既有對現實主題題材的精準把握,也有對影視藝術的追求。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將革命題材講成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
    最近,繼導演劉江發布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於2020年7月1日開機的訊息後,這部宏大巨製又以預告片的形式揭開了神秘面紗的一角。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劇+金牌大導+強悍陣容,《光榮與夢想》生來便自帶光環。如何讓觀眾的期待落地,成了導演劉江的壓力與動力。
  • 專訪|導演劉江:《光榮與夢想》讓「偉人」回歸「凡人」
    明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即將到來, 多部主旋律獻禮影視作品也被提上了日程,《光榮與夢想》就是代表作之一,不僅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名單,也是廣電總局「4+2」重點項目工程中的唯一重大革命歷史題材
  • 《光榮與夢想》:以真實化的表達演繹百年黨史
    《光榮與夢想》作為代表作之一,不僅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名單,也是廣電總局「4+2」重點項目工程中唯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劉江介紹說,在創作方向上,《光榮與夢想》遵循三點原則:第一,該表現的重大歷史事件,一個也不能少;第二,在一些新發現的史料或者以前影視劇表現不足的地方進行拓展;第三,用新時代的藝術創作手法對歷史事件進行解讀,在典型化、類型化和通俗化之間找到平衡點
  • 探班《光榮與夢想》朱詠雷提四點要求 拉年輕人「入戲」導演劉江用心摳細節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金牌導演劉江執導,趙寧宇編劇。
  • 《光榮與夢想》讓「偉人」回歸「凡人」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橫店片場專訪該片導演劉江,追求「藝術真實」的劉江將這一原則貫徹到了《光榮與夢想》拍攝的方方面面。在實操中,劉江帶領創作團隊希望創作出一個讓觀眾相信的「真實的故事」,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領袖人物們藝術地真實化,試圖將「偉人」回歸「凡人」。
  • 獻禮劇《光榮與夢想》創新演繹百年黨史,力求激發觀眾情感共鳴
    明年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多部獻禮劇被提上了日程,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歷程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就是代表作之一。該劇由著名導演劉江執導,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之中。如何讓這樣一部鴻篇巨製的主旋律作品更深入地走入觀眾內心,劉江表示,影視作品比拼的是審美,充分了解當代受眾的審美喜好和價值追求,把內容做實,把呈現形式做新,打造更好的視聽燃點和情感共鳴點,是《光榮與夢想》創作的重點,也將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 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一塊石頭」落地了
    作品的品質與創作者的水準和付出的心血正相關,即使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導演劉江用作品積累起的口碑也足以令「石頭落地」更多幾分把握,「劉江導演拍的東西好,我特別欣賞《黎明之前》。」來自朱詠雷的肯定,無疑為全組主創注入強心劑。
  • 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一塊石頭」落地了
    《光榮與夢想》首曝片花,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從類型敘事、藝術真實、現實關切三個層面拆解導演劉江及其團隊的創作真章。作品的品質與創作者的水準和付出的心血正相關,即使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導演劉江用作品積累起的口碑也足以令「石頭落地」更多幾分把握,「劉江導演拍的東西好,我特別欣賞《黎明之前》。」來自朱詠雷的肯定,無疑為全組主創注入強心劑。  總局領導一行的探班,也對《光榮與夢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 國家廣電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這一定是部精品佳作!」
    另外,在當下年輕人扛起劇集主流受眾大旗之時,獻禮劇如何找到年輕化表達語態,也成為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難題。正在熱拍的《光榮與夢想》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劇中真實歷史人物超400人,場景多達700多個,還有反季節拍攝,這些都增加了拍攝難度。但整個劇組鬥志昂揚,因為這是給黨的百年誕辰獻禮之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對劉江導演以及整個劇組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認可。他說,跟劉江導演在去年12月底初次見面,就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在廣電總局主抓的建黨100周年重點創作裡,《光榮與夢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 《光榮與夢想》首曝片花,「偉人劇」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在電視劇《光榮與夢想》發布的片花中,陳獨秀(吳剛 飾)與青年毛澤東(侯京健 飾)的這番對話令人印象深刻。它勾連了歷史與當下,也為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與年輕觀眾對話做了情感連接。劉江表示,「總局領導希望,用一部描寫我黨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來的史詩劇,給黨的100歲生日獻禮,以響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召。」
  • 《光榮與夢想》全景展示中共,感知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程
    重大革命歷史劇《光榮與夢想》目前正在浙江橫店進行拍攝。該劇導演劉江日前在拍攝間隙接受了媒體的集體採訪,談及該劇的創作歷程、藝術審美和創新之處。作為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獻禮劇《光榮與夢想》全景式展現了從中共一大到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進程,內容包含北伐戰爭、秋收起義、紅軍長徵、重慶談判等眾多歷史事件,突出展現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據劉江介紹,該劇從去年10月起籌拍並進行劇本創作,於今年7月1日開拍,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的拍攝。
  • 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官宣陣容,黃曉明、高圓圓、李晨、張一山…超...
    「開天闢地、天翻地覆……」一問一答之間,9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仿佛瞬間躍然眼前……8月5日上午,由著名導演劉江執導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正式官宣了主創陣容和首個片花。超過50位明星組成的主演陣容,火速成為了網友們的熱議話題。
  • 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光榮與夢想》這樣講述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然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正在嘗試一條路: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導演劉江說:「這是劇作上的約定。在獻禮建黨百年的重要節點,我們帶著敬畏心而來,希望以共產黨人的偉大靈魂為戲的靈魂,塑造一組群像。同時,也希望在表演上尋找普通人的邏輯,讓觀眾看見偉人凡人化的一面,如此,更能以常人之心度量出偉大之處,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能得民心、得天下,讀懂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然性。」
  • 實現電視劇界 「導演獎」大滿貫,導演劉江不止是「幸運」
    另一方面,飛天獎與金鷹獎、白玉蘭獎評獎分屬不同的評價體系,金鷹獎是觀眾獎,代表觀眾的喜愛;白玉蘭則是專業獎,代表行業認可。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收入囊中,劉江實現了金鷹、飛天、白玉蘭三項電視劇界分量最重的單項獎大滿貫,目前獲此殊榮的,僅有導演鄭曉龍和劉江兩人。
  • 比起電視劇界導演獎「大滿貫」,劉江讓人期待的永遠是下一部作品
    劉江導演通過老酒館興衰變化與人物蛻變,呈現出個體在歷史、在時代洪流中的恢弘敘事。讓觀眾看到了一群可親可敬的人,在歷史的畫面中行走,無數人在與命運進行著不懈的抗爭,流淌著民族血脈中的那份自尊與自強正是該劇的血肉和靈魂。
  • ​《老酒館》成飛天獎大贏家,導演劉江緣何成為「品質劇代言人」
    為何劉江導演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在這樣的成功之後,他的新作《光榮與夢想》又將創造怎樣的品質新高度?在諸多高品質作品持續向觀眾輸出之後,如今提到現實題材作品,很多觀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電視劇,一定是劉江導演的作品,而「劉江執導」也儼然已經成為精品現實題材作品的重要標籤。
  • 實現電視劇界「導演獎」大滿貫,導演劉江不止是「幸運」
    在劇本的基礎上,劉江還把自己和妻子王彤的生活細節融入到創作中,將個體經歷與集體記憶融為一體,營造出令觀眾熟悉又新奇的「擬態環境」,由此產生共鳴和互動。本屆飛天獎,劇目分為不同主題垂直競技,而單項獎則是整個電視劇內容領域所有創作者之間的競爭,能夠從眾多聞聲業內、精品等身的優秀導演提名者中突圍,劉江在《老酒館》中所承擔的導演職能也無形中成為優秀導演的參照系:紮實的創作能力、獨到的審美、具備能夠凝聚全組人心的組織力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