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光榮與夢想》朱詠雷提四點要求 拉年輕人「入戲」導演劉江用心摳細節

2020-09-25 視聽廣電

時間跨度33年,涉及歷史人物400餘位,主演48位,會聚了侯京健、黃曉明、佟瑞欣、劉勁、張一山、高圓圓、李晨、黃覺、鄭愷、吳剛、關曉彤、高偉光、李小冉、大左、聶遠、王麗坤、王曉晨、李乃文、倪大紅、曹可凡、馬少驊、屠洪剛等老中青三代演員……



作為廣電總局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4+2」重點項目工程中唯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自7月1日開機以來備受業界關注,「豪華」的演員陣容更是引發網友期待。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金牌導演劉江執導,趙寧宇編劇。劇集背景從中共一大建黨開始,至抗美援朝獲得偉大勝利,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錯綜複雜恢弘壯闊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現了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英勇抗日,最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壯舉。


9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辦公廳主任吳保安,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等一行,來到《光榮與夢想》劇組探班,調研指導相關拍攝工作。



發揚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總局領導提出四點要求


在本次探班中,《光榮與夢想》主創團隊準備了一個多小時的片花和片段,重點呈現了孫中山的彌留之際、黃埔軍校的道路選擇、毛澤東和楊開慧的生死訣別,以及湘江之戰。看完片花片段後,朱詠雷表示「既欣慰又感動」。


面對總局領導的關切,劉江表示「整個劇組鬥志昂揚,大家士氣非常旺。」《光榮與夢想》7月1日在橫店開機,啟動3個組同時拍攝,目前已經完成三分之二的拍攝進度。接下來,劇組在完成橫店片場的拍攝工作後,將於10月中旬轉場北京、陝西、湖南、東北等地拍攝,預計12月前全劇殺青。「我們一定不松這口氣,『革命』尚未成功,我們仍需努力。」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詠雷


總局領導在對劇組工作表示認可的同時,也對《光榮與夢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朱詠雷在座談會上強調:


第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這部作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反覆強調,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是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文藝工作者有責任寫出中華民族的新史詩,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是最重要的中華民族的史詩。


第二,在創作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創作方向,提升思想內核。主創人員要先感動自己,再感動觀眾。要把握正確的歷史觀,反映真實的歷史。


第三,要提升藝術品質,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要努力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同志關於促進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的指示精神,儘可能把思想觀念浸透在故事的選取、情節的鋪展、藝術的渲染當中,對觀眾產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要實現這一點,前提是觀眾首先能夠被劇情吸引,才能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文藝創作要有構思、衝突、懸念,也有情節、細節、感情,只有增強藝術性、可看性,故事才有人看。


第四,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把握精品。過去有的電視劇演員不論演什麼,都要保持光鮮外表,服化道缺少真實性,觀眾批評化妝「塑料臉」、道具「淘寶貨」。要打造出真正的精品,每一個工種都要發揚工匠精神。



展現領袖的高光時刻

在現實的基礎上寫意


從中共一大到抗美援朝勝利33年歷史,濃縮在40集篇幅中,如何選擇和呈現歷史事件?成為擺在劇組面前的首道難題。


「生動呈現革命領袖的高光時刻」「鮮活展示中共一路走來的苦難輝煌」以及「儘可能帶給觀眾新鮮感」構成了劉江選擇素材的三個維度。他介紹,劇集故事線貫穿秋收起義、井岡山創立根據地、紅軍長徵、遵義會議、中共團結全國各階層取得抗戰勝利、三大戰役、抗美援朝等重大歷史事件,「基本上形成了黨史的格局,但電視劇畢竟不是黨史,不能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因此我們選擇講述重大歷史時期各領袖人物的高光時刻。黨史的故事過去已經有很多影視作品呈現過,我們會儘可能選用新事件、新角度或者新的表現手法。」


劉江是位喜歡挑戰的導演,縱觀他以往作品,既有《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歸去來》等都市劇、青春劇,也有《老酒館》《雪狼》《黎明之前》等年代劇、諜戰劇。對於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劉江表現出了極大的創作熱情。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



此前劉江在參加《綜藝報》活動時曾表示,在他過去拍攝的戲裡,但凡有一點口碑和影響力的作品,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這些作品裡都有一些不一樣的超前的東西,它們不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當被問及《光榮與夢想》中「不一樣」的地方是什麼?劉江稱,「這部劇在詩意、美學,以及年輕人都在講的『燃度』上,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他以劇中「楊開慧英勇就義」的場景為例,滿樹粉紅梅花與森冷刑場形成鮮明對比,楊開慧中槍倒地後,劇組以一組浪漫且悲情的鏡頭,實現了楊開慧與愛人毛澤東在訣別時刻的「重逢」,「這是一組楊開慧與毛澤東兩人攜手前行的意境畫面,是在現實基礎上的寫意。這一嘗試兼顧現實主義與浪漫情懷,也為悲壯的劇情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亮色。」此外,劇集還通過大量戰爭場面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沙場豪情進行了復現,譜寫熱血燃情的革命奮鬥史詩。


摳細節講好故事

以凡人視角刻畫偉人


「年輕人一定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兒走過來的。」相較當代劇,劉江坦言革命歷史題材劇的創作更難,但歷史是「更有必要學習、學習起來更有意義的事情」。



在劉江看來,要與年輕人建立情感連結,唯一的辦法就是「拉他入戲」。「真實是與觀眾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橋梁。」劉江表示,要照顧年輕觀眾的喜好,但不必刻意迎合。《光榮與夢想》在做好宏大時代格局展現的同時,要掌握好故事邏輯表達,在細節上下功夫,「摳細節講好故事,年輕人才會買帳。」


「劇中涉及400餘位歷史人物,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劉江介紹,該劇著力刻畫偉人群像,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主線人物。「有一條主脈絡,又『自成單元』。」為了擺脫群像戲配角人物「臉譜化」、角色相對單薄的「工具人」設定,在主線脈絡之外,團隊著力刻畫了楊開慧、方志敏、瞿秋白、楊靖宇等人的高光時刻,「我要留下他們的光輝形象,他們的某些言論、某些行為,至今仍鼓舞人心,人民應該記住他們。」這些優秀共產黨員的言行,構成了「共產黨的靈魂」。

「真實不是目的,感染人才是。」如何做到感染人?劉江表示,要把「偉人」拉到「凡人」的視角來拍攝。以楊開慧為例,她只要宣布同毛澤東脫離關係就能活下來,她的三個孩子就不用失去母親。但她堅定拒絕,最終英勇就義。犧牲前,她雙眼噙著淚水自白:「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希望中國能有一個清朗的明天。」劉江稱,他首先把楊開慧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來刻畫,而不僅僅是革命烈士。「讓觀眾意識到,她是和我們一樣的人,觀眾才會感同身受她做出『不平凡選擇』時的艱難,進而真正了解她的偉大之處。」平凡人的不平凡選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能引發觀眾共鳴。


針對近年來觀眾吐槽一些主旋律創作「內容假大空,臺詞欠打磨,人物行為缺乏邏輯,多半靠喊口號」等雷區,劉江表示,自己對此「極其注意」,喊口號的臺詞全都改,「劇中人物言行必須符合此時此刻的規定情境,符合人物的內心世界,符合人物動機,絕不允許夾帶私貨『喊口號』。」


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做——在創作過程中,劉江時時刻刻拿著這把尺子檢驗劇中每個細節的處理,「就像騎自行車要有正確的騎姿一樣,『動作三要素』是我們創作的基本,沒有巧勁,只有笨功夫。」

相關焦點

  • 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一塊石頭」落地了
    四點要求和希望:使命感、方向感、故事性、工匠精神總局領導一行的探班,也對《光榮與夢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朱詠雷也站在觀眾的角度,肯定目前《光榮與夢想》拍攝的品質同時,向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重點項目,不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 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一塊石頭」落地了
    《光榮與夢想》集合了最優秀的導演、最優秀的編劇和演員,以及最優秀的服化道團隊,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和案頭工作。作品的品質與創作者的水準和付出的心血正相關,即使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導演劉江用作品積累起的口碑也足以令「石頭落地」更多幾分把握,「劉江導演拍的東西好,我特別欣賞《黎明之前》。」來自朱詠雷的肯定,無疑為全組主創注入強心劑。
  • 專訪|導演劉江:《光榮與夢想》讓「偉人」回歸「凡人」
    近日,記者在橫店片場專訪該片導演劉江,追求「藝術真實」的劉江將這一原則貫徹到了《光榮與夢想》拍攝的方方面面。為12場戲搭建「黃埔軍校」北青報:《光榮與夢想》的拍攝進展怎麼樣?:《光榮與夢想》於今年7月1日橫店開機, 為了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啟動了3個組同時拍攝,目前已經完成將近三分之二的進度。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將「偉人」回歸「凡人」,用「藝術真實」架起通往觀眾內心的橋梁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表示,雖然新冠疫情一度影響了拍攝計劃,但這一變故讓自己和整個團隊能夠沉下心來鑽研黨史,理清框架細節,思考如何將歷史真實轉化成藝術真實。「劇中真實歷史人物超400人,場景多達700多個,還有反季節拍攝,這些都增加了拍攝難度。但整個劇組鬥志昂揚,因為這是給黨的百年誕辰獻禮之作。」劉江說。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將革命題材講成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
    最近,繼導演劉江發布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於2020年7月1日開機的訊息後,這部宏大巨製又以預告片的形式揭開了神秘面紗的一角。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劇+金牌大導+強悍陣容,《光榮與夢想》生來便自帶光環。如何讓觀眾的期待落地,成了導演劉江的壓力與動力。
  • 劉江導演新劇開拍,如何譜寫百年黨史的《光榮與夢想》?
    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多個國內電視劇拍攝的優秀團隊正在抓緊時間創作建黨百年主題電視劇,其中就包括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光榮與夢想》的導演劉江,拍出了眾多國民級電視劇作,如關注當代家庭生活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國產諜戰劇標杆之作《黎明之前》,聚焦都市男女情感的《咱們結婚吧》以及年代大戲《老酒館》等作品,劉江既有對現實主題題材的精準把握,也有對影視藝術的追求。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對我們來講,在保證《光榮與夢想》的思想性無比正確的前提下,它的可看性以及未來的到達率才是這個政治任務的重中之重。」劉江在導演闡述中如此說道。 「《光榮與夢想》裡面有諜戰戲,戰爭戲,愛情戲,有千鈞一髮,有絕處逢生,有妻離子散,有國破家亡,有忠誠與背叛,有投機與信仰,有平凡與偉大。」劉江導演這席話,恰是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創作者敘事策略的凝練概括。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搭建現代觀眾與古老歷史之間的橋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完美蓬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寧伏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劉江執導、趙寧宇編劇,領銜主演多達48位,匯聚了目前業內表演功底紮實又兼具國民度的優秀演員群體。 這也是導演劉江首次執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
  • 《光榮與夢想》讓「偉人」回歸「凡人」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橫店片場專訪該片導演劉江,追求「藝術真實」的劉江將這一原則貫徹到了《光榮與夢想》拍攝的方方面面。在實操中,劉江帶領創作團隊希望創作出一個讓觀眾相信的「真實的故事」,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領袖人物們藝術地真實化,試圖將「偉人」回歸「凡人」。
  • 國家廣電總局領導探班《光榮與夢想》,「這一定是部精品佳作!」
    另外,在當下年輕人扛起劇集主流受眾大旗之時,獻禮劇如何找到年輕化表達語態,也成為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難題。正在熱拍的《光榮與夢想》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對劉江導演以及整個劇組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認可。他說,跟劉江導演在去年12月底初次見面,就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在廣電總局主抓的建黨100周年重點創作裡,《光榮與夢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
  • 《光榮與夢想》全景展示中共,感知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程
    重大革命歷史劇《光榮與夢想》目前正在浙江橫店進行拍攝。該劇導演劉江日前在拍攝間隙接受了媒體的集體採訪,談及該劇的創作歷程、藝術審美和創新之處。作為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獻禮劇《光榮與夢想》全景式展現了從中共一大到抗美援朝勝利的歷史進程,內容包含北伐戰爭、秋收起義、紅軍長徵、重慶談判等眾多歷史事件,突出展現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據劉江介紹,該劇從去年10月起籌拍並進行劇本創作,於今年7月1日開拍,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的拍攝。
  • 獻禮劇《光榮與夢想》創新演繹百年黨史,力求激發觀眾情感共鳴
    明年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多部獻禮劇被提上了日程,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歷程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就是代表作之一。該劇由著名導演劉江執導,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之中。如何讓這樣一部鴻篇巨製的主旋律作品更深入地走入觀眾內心,劉江表示,影視作品比拼的是審美,充分了解當代受眾的審美喜好和價值追求,把內容做實,把呈現形式做新,打造更好的視聽燃點和情感共鳴點,是《光榮與夢想》創作的重點,也將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 《光榮與夢想》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正在嘗試一條路: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  導演劉江說:「這是劇作上的約定。  《光榮與夢想》以發生在中國大地上舊日換新天的歷史為主線,全景式手筆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過程。
  • 實現電視劇界 「導演獎」大滿貫,導演劉江不止是「幸運」
    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收入囊中,劉江實現了金鷹、飛天、白玉蘭三項電視劇界分量最重的單項獎大滿貫,目前獲此殊榮的,僅有導演鄭曉龍和劉江兩人。 在憑藉《老酒館》拿到優秀導演獎的單項獎之前,劉江導演的作品已經數次獲得飛天獎。
  • 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光榮與夢想》這樣講述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然
    至少這部劇對所有相關演員的要求是:偉人亦凡人,在神似基礎上調用內心感悟,為特型表演注入生命力,而非僅僅肢體語言的模仿。百年前,首批中國共產黨人擔負起救亡圖存的重任。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故事還能怎樣講?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正在嘗試一條路:築史詩、見人性、重細節。導演劉江說:「這是劇作上的約定。
  • 《光榮與夢想》:以真實化的表達演繹百年黨史
    《光榮與夢想》作為代表作之一,不僅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名單,也是廣電總局「4+2」重點項目工程中唯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劉江介紹說,在創作方向上,《光榮與夢想》遵循三點原則:第一,該表現的重大歷史事件,一個也不能少;第二,在一些新發現的史料或者以前影視劇表現不足的地方進行拓展;第三,用新時代的藝術創作手法對歷史事件進行解讀,在典型化、類型化和通俗化之間找到平衡點
  • 實現電視劇界「導演獎」大滿貫,導演劉江不止是「幸運」
    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收入囊中,劉江實現了金鷹、飛天、白玉蘭三項電視劇界分量最重的單項獎大滿貫,目前獲此殊榮的,僅有導演鄭曉龍和劉江兩人。在劇本的基礎上,劉江還把自己和妻子王彤的生活細節融入到創作中,將個體經歷與集體記憶融為一體,營造出令觀眾熟悉又新奇的「擬態環境」,由此產生共鳴和互動。
  • 《光榮與夢想》陣容強大,高圓圓、李小冉、王彤搭飾演宋家三姐妹
    《光榮與夢想》這部紅色歷史劇,由劉江導演在浙江橫店拍攝中。劉江導演很多部優秀電視劇題材,都非常受觀眾喜愛與好評。他執導的多部電視劇如《媳婦美好時代》,獲得過飛天獎。還有電視劇《咱們結婚吧》,獲得過金鷹獎最佳導演獎等。
  • 《光榮與夢想》首曝片花,「偉人劇」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劉江導演和主創圍讀劇本  扛起這份重擔的導演劉江,首次拍攝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卻展現出了高辨識度的類型敘事和極富時代感的美學風格。  《光榮與夢想》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北京完美影視傳媒、北京完美蓬瑞影視、德清完美蓬程影視、海寧伏榆文化、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聯合出品。自7月1日開機後,該劇已經火熱拍攝了一個多月。  全景展現半個世紀光榮奮鬥史  《光榮與夢想》講的是什麼?
  • ​《老酒館》成飛天獎大贏家,導演劉江緣何成為「品質劇代言人」
    為何劉江導演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在這樣的成功之後,他的新作《光榮與夢想》又將創造怎樣的品質新高度?劉江是懂戲之人,更是愛戲之人,他不容許自己導演的作品有任何一點瑕疵、糊弄,從每個鏡頭、每句臺詞、每個燈光的投射,劉江都追求極致、做到最好,從劇本籌備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導演都親自下場把控,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覆推敲。甚至在片場,自己看著監視器,眼淚就忍不住流下來。他將全部的感情投入到一部戲的拍攝當中,他說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