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風》是一首由上海中福會少年宮手風琴指導萬一鍾老師在學生時代改編完成的手風琴作品。萬一鍾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獲手風琴專業碩士學位,師從於上海音協手風琴學會會長王從餘副教授。萬一鍾曾獲2009年第64屆CIA世界盃手風琴錦標賽成人流行組第三、2012年哈爾濱之夏國際手風琴藝術節成人自由低音組第一,多次舉辦個人獨奏及室內樂音樂會,他能夠熟練駕馭多種風格的手風琴作品,對流行手風琴音樂的演奏和創作,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這首《望春風》便是由他改編自臺灣地區廣為流傳的一段民間歌謠。
曲中採用變奏曲式,根據主題旋律和聲進行發展。大幅度的民族調式音階的跑動,音量由弱漸強,仿佛陣陣清風從遠處襲來,慢慢引出主題;主題的伴奏部分採用無低音的和弦鋪墊以突出旋律的悠揚。
第一變奏使用三連音的和弦分解,在保留高音旋律的同時,猶如潺潺流水般的旋律進行也加強了整體音樂的流動性,為之後的段落進行了鋪墊。
在使用低音變音器將主題再次分解變奏之後,樂曲由抒情流暢轉而變為了歡快詼諧的節奏律動,左手輕巧的低音節奏型配合右手變化的重音,展現了春回大地後廣袤無垠的綠色中一片繁忙的景象。
末段大範圍流動的琶音加上高音的旋律與第一變奏形成呼應,作者用嶄新的調性和大量的柱式和弦,展現了在春風的糅合下,人與自然似乎融為一體,讓聽者仿佛置身於一種渾然天成的自然盛宴中。最終,在一連串音階的跑動中,旋律歸於沉寂,作者用這種手法,目送著這股清新的春風散去,讓聽者隨著漸漸飄逝的音符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久久回味。
全曲音樂性格變化豐富,節奏、音型極為多樣,尤其對於手風琴變音器的使用很好的發揮了樂器的特色,同時對演奏者的風箱運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樂曲中也運用了相當多的經過音、過渡音階,發揮了手風琴在快速演奏中也能保持流暢旋律的特色。讓觀眾在對旋律保有深刻印象之餘,同時對手風琴的豐富表現力所深深吸引。
《望春風》手風琴視頻 時璇演出版
相關推薦:美麗的時璇又驚豔了我的朋友圈——時璇手風琴視頻推薦
甘肅手風琴教學成果展演手風獨奏《望春風》: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望春風》班多鈕演奏
中央民族樂團演奏《望春風》
《望春風》手風琴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