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北京人才配給我發微信語音

2021-02-13 山口三姨太


大家好,我是喵小姐。

不熟的人別發微信語音是當代網聊禮儀,微信長語音何時被取消早就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

 

能給我發微信語音的人大體可以歸類成三類人:見過我裸體的男人,不會打字的長輩,以及說話不帶太多兒化音的北京人。

 

儘管如此,無論跟你聊天的人是誰,接到一連串60s的語音消息還是像被判了刑

 

任何一段超過30s的語音都是在拱火,結巴和組織不好語言的人就是火上澆油。

不難發現中國人在不面對面講話時普遍廢話賊多,打電話時習慣說「誒誒誒好的誒誒拜拜」的人,講語音的時候就一定會把「然後」和「內個」貫穿其中。

但凡在公共場所,你總能遇見一個人把一句話變著法地對手機說了無數遍,你都聽明白了,他還沒理順呢。

30s的語音停頓共計10s是基本,耗時5分鐘才把事兒講清楚已經是個人新紀錄,一條語音反反覆覆說3遍,說完3遍聽3遍。

強姦旁人耳朵不說,這舉動不禁讓我懷疑發語音的初心到底是不是為了省事兒。

一張微信頭像送給不愛聽語音的你們

有人願意發,沒人願意聽是微信語音這項雞肋功能的現狀。

網友甚至總結出了一套#如何應對長語音#的話術來避免一長串語音+紅點的聽覺和視覺災難。

暫且是把話接上了,但實用性只能給60分,畢竟你不能這麼跟你媽說話。

由此一來,轉文字就成了長語音的歸宿,只有擁有一口流利普通話的人,才能配得上這項功能。

只有北京人才配給我發微信語音,其他地區的人都是扯淡。

博主@紙做的 說:「微信發送時長30s以上的語音用戶需上傳本人手持普通話一甲證書照片」。

北京人的普通話標準程度,主要就展現在語音轉文字時的一字不差,見者感動。

方言轉文字就是從一種狗屁不通到另一種狗屁不通,從包郵地區輻射到福建廣東,有些話說出來都找不到對應的字,轉文字對於南方人民普遍無解。

舉個例子吧,大學的時候室友是閩東人,普通話裡的「你要什麼自行車」,閩東話文字版是「噢地那拉卡拉茄」,有些方言天生就帶著加密功能,你不得不respect。

只有北京人才能讓你暫時忘記60s語音帶來的恐懼,甚至會為你帶來一絲絲嚴謹的快感。

方言VS北京話

當你擁有一個北京朋友,打字和語音的區別就在於一鍵轉文字。

倘若你沒試過,你大可以讓北京人給你隨便發一段語音測試一下。

儘管北京境內東城還會嫌棄通州的有口音,但整體在微信語音上沒什麼差別,前提是把話說清楚了,別吞字兒。

有段時間女孩邊走邊發微信語音成了一種特颯的表現,仿佛踩著高跟走在三裡屯拿著手機發語音就成了都市名媛。

但當你成為被發語音的那個人,就會發現在街頭髮的語音大風的收音比人聲高多了,發完語音的人完事兒了,收到語音的人必須找個安靜的地方來來回回聽好幾遍,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覺得自己說話清楚的大可以試試微信的另一個功能,叫語音輸入。不用考證,它就是你普通話的照妖鏡。

論語音輸入的弊端

何況資訊時代,發語音看似方便實則是在吞沒信息。

對接工作聽錯了咋辦?過後想查一下重要信息咋辦?想回顧一下跟男友某段浪漫對話咋辦?吵架了想翻舊帳撕逼咋辦?

我本人除非想表達吐槽或者憤怒情緒的時候真的很討厭語音,一是我不能短時間內組織好語言表達我的真正意思,二是有些信息後續真的很難檢索得到,即便還記得時間,想從一長串語音裡挑出想要的那段還是比登天還難。

換句話說,文字才是最準確最冷靜也應該是最浪漫的表達方式,對自己越重要的人我會越捨不得發語音,不想讓對方費勁。

站在愛發語音的角度說,沒人想要在傾訴的時候被敷衍,但敷衍不是本意,被莫名其妙塞來的語音才是問題。

換句話說,沒有朋友會拒絕信任和善意。下次發語音前跟對方說一句「我現在不方便打字,你可以聽語音嗎?」,就相當於是「按頭給我聽」的意思了。

真正聰明的朋友會換一個禮貌的方式對你苦苦相逼,還讓你不知不覺因為被在意而樂在其中。

- END -

合作聯繫

Email:money@xinliyoushu.com

相關焦點

  • 夜聽 | 嘿,別給我發微信語音了!
    去年回老家過年,跟老媽發了條語音:「媽,我買了大年二十九晚上七點半的飛機。」老媽也是回復神速,立馬回了個「知道了。」大年二十九,下了飛機,發現天空都飄起了小雪,一過安檢就看到老媽朝我揮手。老媽一臉著急地問我:「下雪晚點了吧?你說七點到的飛機,怎麼到現在十點多了才到啊。
  • 微信溝通,應該發語音還是文字?
    現在大家在工作中和同事或客戶溝通時經常會用微信,那麼在與同事或客戶溝通時,我們應該發語音還是發文字?首先請大家都參與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在和同事/客戶溝通時發語音多還是發文字多?1.語音2.文字3.都可以想必大家還是以發送和接收文字居多,當然也有習慣接收語音的。我個人的習慣也是以文字居多,時間緊急我個人的習慣也是以文字居多,時間緊急情況下會打語音電話;而同事發給我語音消息時,我一般會要求對方發文字。
  • 微信好友注意啦,別再用微信發語音了!!!
    語音轉文字是個好東西但你別講方言呀我只想說,那個聽不懂寶雞話而選擇用微信語音翻譯的外地男生,你失去了脫單的機會!一條59秒的消息,聽到49秒,突然又進了一條語音,一切需要重頭再來……終於找到機會逐條聽完,發現1分鐘的語音裡,關鍵信息只有幾秒。想把信息分享給另一個相關人,但既沒辦法截圖也沒辦法轉發。兩天後,再想找這幾秒的關鍵信息,發現消失在茫茫語音中根本找不到!
  • 微信發語音難聽怎麼辦?學會這樣發語音才會好聽,快去嘗試吧
    大家平時都會使用微信與好友進行聊天,在不方便打字的情況下,就會給好友發語音消息,可是每次自己聽自己的語音時,總是很詫異,聲音非常難聽,那麼你知道如何發語音才會變得好聽嗎?發語音有哪些技巧呢?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發語音的誤區,下面阿熊就來跟大家講解下,如何發語音才會好聽吧。
  • 微信語音留言,為什麼讓我煩?
    娟妹一陣風似的衝進來坐下:「淼哥、淼哥,我昨天給你發了微信,你為什麼不回?」淼哥放下書打開手機,搜索一番,笑了:「這事兒怪你,我一般不聽微信語音留言的,嫌煩!」娟妹嘟囔著嘴說:「淼哥,你是癩蛤蟆上公路---愣充迷彩小吉普。為什麼不聽語音留言呢?這個功能很方便呀!有什麼事兒,我按下語音鍵,噼裡啪啦說上一段,手一松,語音就發過去了。
  • 發微信語音的時候,怎麼說才能讓聲音更好聽?
    這個段子被很多網紅都翻拍過,每一條點讚量都非常高,大概是大家都在這樣誇張的劇情裡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年少無知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給別人發語音,但點開那些自己自信滿滿發過去的語音之後,傳來的聲音簡直令人自我懷疑:「本來以為自己聲音還挺好聽的,為什麼在微信語音裡聽起來這麼怪啊!」
  • 「別再給我發語音啦,打字吧!」
    、電話到打字、語音、視頻,溝通變得如此方便,於是有些人為了更好地表達情緒,或者純粹是為了圖個方便,總喜歡在微信發語音消息給別人。但是當我們在不方便的時候收到語音消息,是聽呢?還是不聽呢?有時候真想告訴對方「別再給我發語音啦,打字吧」!越來越多的人對微信語音消息產生抗拒,原因卻各有不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討厭收語音?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討厭微信發語音?這幾個原因一定要正視
    作為一款國民級的社交軟體,現在微信上面也有支付功能,像日常的一些消費或者朋友之間的轉帳啊,都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完成,並且在節假日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裡,朋友之間還可以發紅包慶祝,這樣也使得使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用戶使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不過雖然微信有很多的優點,但在微信的不斷成長中,也慢慢的出現了一些用戶不喜歡的地方,比如微信語音。
  • 微信社交禮儀:你又不是我爸爸,憑什麼給我發59秒語音?
    Q1:北北,怎麼看待那些經常發59秒語音,動不動就給你打語音電話的人啊?甘北:巧了,我早段時間剛拉黑了一個。但是這姑娘很有意思,每回有問題不懂,她就會給我發59秒語音,密密麻麻地一整屏,看起來都膽顫心驚。並且!只要我超過1分鐘沒有回覆,她就會給我打語音電話!語音電話,什麼概念?老梁喊我吃飯,都不敢給我打語音電話,她敢!!!
  • 「女朋友」發撒嬌語音借錢?可能是定製的語音包
    微信中的語音功能大家都用過,非常方便。但你知道嗎?你的微信「好友」發來的語音信息,很可能並不是出自他本人之口。最近有媒體報導,南京的陳先生遇到了這個事,他的微信好友向他借錢,他聽了好友的語音確認,就相信了,結果被騙5000元。那騙子怎麼假裝「好友」發語音的呢?
  • 為什麼微信的語音留言這麼討人厭?
    》  或許你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啊~xxx又給我發來一大堆語音,好煩!」「沒事能不能不發語音,逐條聽很累誒!」 2014年,紐昂斯通訊公司曾經對1000名年齡從18歲到65歲不等的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進行了一項調查,有27%的受訪者表示聽語音消息是一種負擔。
  • 微信語音轉文字(附三款語音輸入法)
  • 「我只不過發條微信語音,就被老闆辭退了」職場小事更顯情商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消息,是一個老闆在論壇上吐槽自己的員工,說自己的員工總是給自己發微信語音消息。 而且,每次這個員工在給自己發消息的時候,都要首先打字問一下:「領導在嗎?」如果他回了在,接著就一連串的語音來了。
  • 不光語音進度 微信還應彌補這些不足
    公司的同事或者家裡的長輩和我們聊天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發一大串語音過來,我們聽的時候遇到有時走神或者不小心碰到屏幕,又要重新聽一遍。自2011年微信語音功能上線,到2018年,微信語音不能滑動收聽的問題,終於解決。有趣的是,前端時間微信大版本更新,還為我們帶來了「雙開」以及發現頁標籤關閉的功能。看上去,微信似乎朝著更人性化的道路進發。不過遺憾的是,就現階段的微信來說仍有很多不人性的地方急待解決。
  • ​「我在非洲挺好的」,他逝世近兩年,為何還會給老母親發語音
    「我在非洲挺好的,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吃好我就放心了。」在全國第五屆平安中國「三微」比賽頒獎活動的現場,主持人播放了這樣一段語音。福建省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長楊春犧牲兩年後,母親還經常收到他發來的語音,內容大多是這種報平安的消息。
  • 如何在多群同步轉發微信語音呢?一鍵教你搞定多群微信語音轉發
    相信很多微商朋友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因為在朋友圈打廣告容易引起反感,但是在微信群中對一些意向客戶進行推廣對方容易接受的多。建立微信群的好處多多,但是維護微信群卻讓不少微商犯了難,如果維護不好,很容易變成為水群和死群,那麼,微商們該如何維護好微信群呢?那是因為你還沒學會微信語音轉發!首先,如何維護好一個微信群呢?
  • 微信新騙局!本溪老鐵注意!朋友發語音借錢,竟是假的!聲音卻一模一樣!
    「我是本人」竟是新騙術 在武漢生活的田智(化名)就遭遇了此類騙局。8月2日晚,他突然收到了一個同學的微信消息,對方聲稱需要300元應急。為了打消他的戒備,對方還特意發送了一段語音,內容為「是我本人」,並且連發兩次。
  • 「白問」聊天發語音聲音難聽?小白教你正確發語音姿勢
    一鍵找出微信好友中誰刪了你「白問」萬萬沒想到  支付寶居然以這樣的方式來蹭七夕的熱點「白問」手機上的這個小孔很重要 千萬不要亂捅它!「以下為圖文版」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這個經歷:自己平時說話時聲音很好聽,但是每次發微信語音都會覺得聲音很奇怪。每當作死去點開自己的語音,就會雞皮疙瘩掉一地,「次奧!
  • 微信新騙局,語音都能「克隆」!已有人中招……
    在網絡詐騙橫行的時代,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防騙意識,比如遇到微信上有好友跟你借錢,第一反應都會很謹慎,要求核實身份,然而這時如果對方給你發來幾秒鐘的語音內容是「我是本人」,而聲音也確實是好友本人,你會不會就此放鬆警惕呢?
  • 為什麼我建議微信取消掉發送語音功能,你們怎麼看?
    作為一款國民級應用軟體微信主打社交,除了微信支付、小程序、看一看等附加功能之外,它的主要功能還是用於聊天的,文字、語音、視頻通話功能都是早期能夠讓微信迅速壯大並且佔領社交領域一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關於微信發送語音的功能,大家對其確實是褒貶不一,爭議比較大。如果說是要建議微信取消掉發送語音功能的話,我覺得我會非常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