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你跟媽媽約好了吧?味增湯由你來做。
萬一媽媽不在了...
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媽媽會非常難過。所以,要好好吃飯。要想好好吃飯,就要用心做飯。無論是吃飯、還是做飯,都不能糊弄。
媽媽呢,真的好想永遠跟你在一起。雖然這麼想...
你要努力做一個總對他人微笑,健康又堅強的好孩子。所以,首先你要做好味增湯。然後呢,再努力做出其他的東西。懂了嗎?」
昨天晚上想找一部輕鬆一些的電影看看就上了B站,點開這部《小花的味增湯》前以為是一部和《小森林》類似的日系溫情片,沒想到看了不到10分鐘就已經淚流滿面。
這個故事是由安武一家以自身為藍本撰寫的博客改編,女主人公於2008年去世,享年33歲。
瀧藤賢一(就是半澤直樹的好基友)飾演一個大大咧咧神經大條的報社記者安武信吾。
治療乳腺癌是要切除一側的乳房的,在手術前千惠突然拒絕手術,原因是洗澡時看到了癌症手術後的病人,一時間難以接受。
然後就是本片的第一個淚點,信吾一邊安慰千惠一邊就跟千惠求婚了。
說句題外話,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千惠交給女兒好好吃飯好好做飯,不是結尾千惠登臺唱歌的感動。而是丈夫在她患病多年依然不離不棄的照顧,沒有抱怨,依然很愛她。
千惠由於接受抗癌劑的治療,卵巢功能會逐漸喪失,醫生的建議是讓安武夫婦放棄要孩子。雖然信吾非常想要孩子,甚至是他和前妻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前妻不想生孩子,但他很堅定的選擇了千惠,並說服自己的父母接受千惠。
然而結婚後不久千惠卻意外懷上了,如果選擇生下來會導致懷孕期間雌激素上升,癌症的復發率也會增高。
千惠心裡有了選擇,決定不要孩子。只是面對得知有小孩後欣喜若狂的丈夫。面對得知消息後高興得嚎啕大哭的婆婆。面對父親讓她以赴死的決心生小孩。面對醫生建議她生下小孩。她最終決定生下這個小孩。
但是生完孩子沒多久,癌症又復發了。信吾沒有放棄,一邊賺錢養家一邊照顧千惠和小花。
故事的結局,千惠的病治好了嗎,並沒有。在經歷過幾次化療後擴散到了全身,去世了。
但是千惠在去世前交給了女兒做菜的方法,讓女兒和丈夫能在她走後也能繼續好好地生活下去。
本片還有一個淚點是千惠父親的這個角色。千惠的父親自己是一個慢性病患者,在結婚前和信吾的交談,反覆確認信吾是不是會堅定的選擇千惠。
在千惠發現懷孕後詢問父親的意思時,意外的情節出現了,父親表示,你應該以赴死的決心去生產。後來,千惠聽從了父親的意見,片名的主角——小花順利出生。
直到影片接近尾聲部分,才能明白父親當時逼千惠下這個決定的苦心。千惠的父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已經患病,支撐了那麼多年,就是為了給他們留下更好的東西,給他們面對自己生命時更好的禮物。是什麼支撐了父親熬過了那麼多個年頭,就是什麼支撐著千惠熬過了那剩餘的幾年光景。
父親長期患病最了解重病之人的心態。可以這樣說,如果千惠沒有生下小花,也許她的病情沒有復發,也許她的病情還是復發了,這個時候她沒有小花,誰能想像她的痛苦和無望,恐怕不用幾個月便折磨著辭世了。
電影在最開始就已經說了在人的一生中會敲起三次鐘聲,結婚,出生,死亡。所以結婚是和出生,死亡同等重要的人生大事。
讀懂這一句旁白,就可以理解這部電影。電影裡鐘聲一共出現了四次,一次是千惠和信吾結婚時的鐘聲,一次是小花出生時的鐘聲,一次千惠父親去世,最後是千惠去世。
本片沒有太無趣的過分煽情戲,用很平淡輕鬆的方式來描繪沉重的話題。
最喜歡的是千惠做完化療從沙發上醒來,看到丈夫趴在地板上看報紙,女兒小花在書桌上畫畫,開心的笑著說,真好啊,就這樣平平淡淡的。
最後的最後,感恩生命,對於擁有著當下,擁有著明天,擁有著夢想並能為之努力拼搏的我們,就像女主所說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知足常樂。
如果你喜歡這一篇,請轉發分享出去吧~
*以上文字均為原創,轉載本文請標明出處及原文連結
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