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休的時間看了幾年前就標記「想看」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因為好幾年前看過這個電影原型的故事,很觸動我,講的是一個患癌症的母親在自己離開人間之前教會4歲的女兒做飯,想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女兒也能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整個電影很溫暖,很有愛。女主千惠的男友在知道她得了乳腺癌,並因為抗癌治療的關係可能沒辦法生育的情況下,還是執意要跟她結婚,哪怕他跟前妻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前妻不想要孩子。兩個人結婚了,經過了艱難的抗癌治療,擊退癌細胞,過起了幸福的小日子。
結婚一年之後,女主懷孕了,她老公很開心,但兩人陷入了兩難,在很難懷孕的情況下懷孕很值得高興,但如果生孩子的話,癌症復發的可能性很高。千惠看得出來老公很想要這個孩子,自己也想要,但不能不考慮癌症復發的風險,她希望有人給他答案,支持她,這個時候,他患病多年的父親給她打電話讓她冒險生下這個孩子。
聽到他爸這麼說,我並不覺得他很絕情,只是覺得他可能希望女兒不在了後,還能有延續她生命的人,又或者給那麼愛自己的老公一個陪伴的人。但是我想錯了,我想的太膚淺了。
直到電影後段,女主癌症再次復發,也覺得自己可能快不行的時候,她跟妹妹(還是姐姐?)聊天,說爸爸真的很偉大,言下之意就是因為冒死生了女兒,女兒給了自己求生的決心,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也會為了女兒堅持,覺得患病多年的父親知道借著女兒的力可以讓自己生命力更旺盛。
女主的癌症復發了好幾次,他們試了各種方法,雖然成功了幾次,最後還是沒能撐到最後。
女主早已料到自己的結果,所以給女兒的4歲生日禮物是小圍裙和小菜刀,她一個個教女兒怎麼做他們常喝的味增湯,怎麼做營養豐富的飯菜,女兒小花也不負所望,學得很認真,做得更認真。在媽媽再次接受癌症治療的時候,她承諾會照顧好爸爸,並且真的做到了。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著未來我有孩子的話,我一定要早早地教他做飯,一日三餐是每個人的剛需,只要吃好了,吃飽了,大部分煩惱都不用擔心。希望孩子早早學會做飯,他去哪裡都不用擔心他會餓肚子。
昨晚跟老公聊的時候聊到絕症,我說我以前想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得了絕症,我不會住院,我不想把家裡人搞得錢都花光,天天待在醫院裡,還不如體面地死之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跟家人好好團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到哪一天了,應該捨不得吧,會留戀人間,想多活幾天吧。
在我兒子開始吃輔食的時候,我在兒子的飯上面特別用心,大家都說我是精細的媽媽,當時腦子裡都是怎麼讓兒子更健康,吃得更好,卻忽略自己的健康。因為顧兒子太累,有時候可能隨便吃點方便麵,隨便用饢填飽肚子,後來有一天我突然醒悟過來,要兒子健康成長沒錯,但我自己呢?萬一我的健康出了問題,我的兒子怎麼辦?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注重兒子的健康的同時,也會關心一下自己。
電影最後,女主為了圓女兒的心願,答應在朋友的音樂會上上臺唱歌,她在上臺之前跟老公說:「我是幸運的人吧,人生的百分之七十是運氣,要是這麼想的話,我這一生活得值了。」
他老公百感交集,只用滑稽的笑容回復。
回想她在平凡的一天的午後從沙發上醒來,看到老公,再看看女兒,感嘆地說:「真好啊 就這樣平平淡淡」
她可能覺得碰到這麼愛自己的老公,陪她一起抗癌,明明懷孕的機率小,還能懷孕生可愛的女兒,明明癌症復發了幾次,還是堅強地一次次擊退,所以覺得自己完成了原本不太可能完成的人生難題是很幸運的事情吧。她是該多麼渴望這種一家三口,一日三餐的平凡日子繼續過下去。
女主在臺上變成了美麗的歌手,臺上的樣子也變成她的追悼會上的圖片。女主去世了,老公依舊忙著工作和照顧女兒,而女兒呢,變成了那個能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好爸爸的一日三餐的小棉襖。
整個電影沒有太多表達愛意的臺詞,最多是「謝謝」,但依舊能感受到平凡的日子多麼珍貴,多麼浪漫,多麼動人。我們每一個厭煩的平凡的一天,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奢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