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的味增湯:不要覺得平凡的生活是沒追求,那是多少人的奢望啊

2020-12-21 玫瑰夢GM

今天午休的時間看了幾年前就標記「想看」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因為好幾年前看過這個電影原型的故事,很觸動我,講的是一個患癌症的母親在自己離開人間之前教會4歲的女兒做飯,想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女兒也能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整個電影很溫暖,很有愛。女主千惠的男友在知道她得了乳腺癌,並因為抗癌治療的關係可能沒辦法生育的情況下,還是執意要跟她結婚,哪怕他跟前妻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前妻不想要孩子。兩個人結婚了,經過了艱難的抗癌治療,擊退癌細胞,過起了幸福的小日子。

結婚一年之後,女主懷孕了,她老公很開心,但兩人陷入了兩難,在很難懷孕的情況下懷孕很值得高興,但如果生孩子的話,癌症復發的可能性很高。千惠看得出來老公很想要這個孩子,自己也想要,但不能不考慮癌症復發的風險,她希望有人給他答案,支持她,這個時候,他患病多年的父親給她打電話讓她冒險生下這個孩子。

聽到他爸這麼說,我並不覺得他很絕情,只是覺得他可能希望女兒不在了後,還能有延續她生命的人,又或者給那麼愛自己的老公一個陪伴的人。但是我想錯了,我想的太膚淺了。

直到電影後段,女主癌症再次復發,也覺得自己可能快不行的時候,她跟妹妹(還是姐姐?)聊天,說爸爸真的很偉大,言下之意就是因為冒死生了女兒,女兒給了自己求生的決心,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也會為了女兒堅持,覺得患病多年的父親知道借著女兒的力可以讓自己生命力更旺盛。

女主的癌症復發了好幾次,他們試了各種方法,雖然成功了幾次,最後還是沒能撐到最後。

女主早已料到自己的結果,所以給女兒的4歲生日禮物是小圍裙和小菜刀,她一個個教女兒怎麼做他們常喝的味增湯,怎麼做營養豐富的飯菜,女兒小花也不負所望,學得很認真,做得更認真。在媽媽再次接受癌症治療的時候,她承諾會照顧好爸爸,並且真的做到了。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著未來我有孩子的話,我一定要早早地教他做飯,一日三餐是每個人的剛需,只要吃好了,吃飽了,大部分煩惱都不用擔心。希望孩子早早學會做飯,他去哪裡都不用擔心他會餓肚子。

昨晚跟老公聊的時候聊到絕症,我說我以前想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得了絕症,我不會住院,我不想把家裡人搞得錢都花光,天天待在醫院裡,還不如體面地死之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跟家人好好團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到哪一天了,應該捨不得吧,會留戀人間,想多活幾天吧。

在我兒子開始吃輔食的時候,我在兒子的飯上面特別用心,大家都說我是精細的媽媽,當時腦子裡都是怎麼讓兒子更健康,吃得更好,卻忽略自己的健康。因為顧兒子太累,有時候可能隨便吃點方便麵,隨便用饢填飽肚子,後來有一天我突然醒悟過來,要兒子健康成長沒錯,但我自己呢?萬一我的健康出了問題,我的兒子怎麼辦?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注重兒子的健康的同時,也會關心一下自己。

電影最後,女主為了圓女兒的心願,答應在朋友的音樂會上上臺唱歌,她在上臺之前跟老公說:「我是幸運的人吧,人生的百分之七十是運氣,要是這麼想的話,我這一生活得值了。」

他老公百感交集,只用滑稽的笑容回復。

回想她在平凡的一天的午後從沙發上醒來,看到老公,再看看女兒,感嘆地說:「真好啊 就這樣平平淡淡」

她可能覺得碰到這麼愛自己的老公,陪她一起抗癌,明明懷孕的機率小,還能懷孕生可愛的女兒,明明癌症復發了幾次,還是堅強地一次次擊退,所以覺得自己完成了原本不太可能完成的人生難題是很幸運的事情吧。她是該多麼渴望這種一家三口,一日三餐的平凡日子繼續過下去。

女主在臺上變成了美麗的歌手,臺上的樣子也變成她的追悼會上的圖片。女主去世了,老公依舊忙著工作和照顧女兒,而女兒呢,變成了那個能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好爸爸的一日三餐的小棉襖。

整個電影沒有太多表達愛意的臺詞,最多是「謝謝」,但依舊能感受到平凡的日子多麼珍貴,多麼浪漫,多麼動人。我們每一個厭煩的平凡的一天,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奢望啊。

相關焦點

  • 《小花的味增湯》,是癌症母親給予小花的最好禮物
    本文從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膽地追求理想和微笑著對待生活中的苦難這三個方式,告訴你小花的味增湯裡有著母親怎樣的祝福。於是,味增湯、糙米飯、梅幹和鰹魚乾成為這個家庭的一日三餐。千惠還有意識地教還在保育院的女兒小花學會獨自做味增湯。作為一個癌症患者,千惠經常受到身體的不適,於是更加能夠渴望擁有健康的身體,也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戰勝病魔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丈夫和女兒。
  • 《小花的味增湯》|深沉的愛,濃縮為一碗湯
    千惠覺得生孩子會加大癌症復發的風險,信吾雖然很想讓千惠把孩子留下,但他還是將妻子的身體放在第一位。夫妻二人去醫院檢查,看著小寶寶的心臟跳動,看到丈夫激動的笑顏,父親也打來電話讓女兒抱著赴死的決心生下孩子,主治醫生也勸說千惠,如果她成功生下孩子也會給更多的癌症病患帶去希望。在這麼多人的支持和期盼下孩子降生了,是個女兒,取名小花。
  • 小花的味增湯
    所以,首先你要做好味增湯。然後呢,再努力做出其他的東西。懂了嗎?」昨天晚上想找一部輕鬆一些的電影看看就上了B站,點開這部《小花的味增湯》前以為是一部和《小森林》類似的日系溫情片,沒想到看了不到10分鐘就已經淚流滿面。這個故事是由安武一家以自身為藍本撰寫的博客改編,女主人公於2008年去世,享年33歲。
  • 《小花的味增湯》——用一碗湯教會愛和離別
    她開始教四歲的小花做味增湯,洗襪子,晾衣服,希望在自己離開後,女兒能獨自應對生活,好好走下去。四歲的小花很乖巧地跟著媽媽學習各種生活技能,還答應媽媽承擔起照顧爸爸的責任。小花的媽媽,有種從容不迫歲月靜好的感覺。小花和媽媽一起做料理的一些鏡頭,很溫情很吸引人。全劇沒有一句我愛你,但是處處都是愛,無聲勝有聲,看完後小喵久久不能從電影的情緒中出來。
  • 生命 母親 味道——《小花的味增湯》
    電影說,人的一生會聽到三次教堂的鐘聲——出生、死亡、結婚。鐘聲響起,他們步入婚姻殿堂,也一起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     沒過多久,本以為不能懷孕的千惠懷孕了。在要與不要孩子的困境中苦苦掙扎,因為生孩子,就意味著癌症會復發。這一刻的千惠充斥著對孩子到來的喜悅和病痛的折磨之間的矛盾。最後,是父親給了她信心,那就生吧。
  • 《小花的味增湯》:一部電影,一場關於飲食文化和愛的禮讚
    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小花的味增湯》果然刺激了我,不僅讓我食慾大增,更讓我眼淚模糊! 第一次看到《小花的味增湯》這個名字,覺得很好玩,本著胃吃不下眼睛也要吃的決心打開了這部電影。 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帶來了驚喜!
  • 【心靈雞湯】小花的味增湯
    媽媽說,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做什麼,都能活下去。一年後,媽媽走了,5歲的阿花學會做所有便當。「每天早上做味噌湯,是阿花跟媽媽的約定」。阿花爸爸希望通過《小花的味噌湯》,讓一家三口的時光留在女兒心裡。。。。。。
  • 日本人鍾愛的味增湯,一道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一碗樸實無華的湯,卻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重要成員,隱藏著日本人對生命的熱情款待。
  • 日本國湯「味增湯」,傳說是日本的國民湯,健康營養
    如果大家有經常看日本動漫或者日劇的朋友就大概就會奇怪,日本有各種各樣的壽司和飯糰,當然也有看起來非常好吃的拉麵,但是,還會有一種事物,會讓我們摸不著頭腦,那就是味增湯。這時候大家就會問了,味增湯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是增加味道的湯嗎?
  • 日本味增湯,一場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一碗樸實無華的湯,卻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重要成員,隱藏著日本人對生命的熱情款待。
  • 日本人愛喝的味增湯,有啥講究?
    元祿10年(1697年)刊行的《本朝食鑑》曾記載:以味噌制湯,每天不可或缺,因其可養顏、活血、排毒……云云。可見,那時的日本人就已經認識到了味噌汁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日本的國民湯——味增湯味噌作為一種調味品,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開頭提到的味噌湯了。日本味噌湯與韓國大醬湯齊名,是日料中必不可少的佐餐湯類。味噌湯味道鮮香濃鬱,顏色是奶白偏黃。
  • 看到這篇之前,別說你懂日本的味增湯
    印象裡,日本人是最會吃飯的民族,一餐一飯也能變成藝術。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
  • 日本的國民湯,味增湯
    但,湯則不同,色調溫潤味道踏實的味增湯,可說是代表著每個家庭媽媽的味道。作為日本的「國湯」,味增湯可謂名至實歸,無論是早飯、午飯還是晚飯,家裡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而日式餐館,更是少有不供應味增湯的店家。這味增湯究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好喝到日本人每餐都離不開它呢?那可是要從味增開始說起呢。
  • 本想一輩子都能喝到乖女兒做的味增湯,5個月後33歲的媽媽患癌症去世...
    2008年,女兒小花5歲生日的時候,和母親千惠在位於福岡的家裡拉鉤保證,以後每天早晨的味增湯都由小花來做。描述當時這一家人故事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在2015年與日本上映。母親千惠是由廣末涼子飾演的。現在已經上初中的小花,依舊遵守著與母親的約定,每天早晨都做味增湯。
  • 需要很多年才能懂的日本料理——我與味增湯的情緣 | 日本料理
    估計大多數有良知的人,見我們當時的情形,都會把我們當作崇洋媚外的「哈日族」的典型,一棍子打死。不過,即便是這般的對日料的愛意,也沒能讓我們盲目到喜歡上味增湯。味增湯讓我們知道了:日本料理,想說愛你不容易。不得不說,光是來自「顏值」的第一印象,味增湯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味增湯的賣相,實在不敢恭維,要不是用來盛它的小木碗還算古樸典雅,恐怕都要被誤認作漂有菜葉子的,稠乎乎的刷鍋水了。
  • 小花的味噌湯
    女主離去的悲傷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看到小花踩著梯子做好一碗味增湯時的欣慰。就像廣末涼子在看完劇本後對觀眾說的那句話:「悲傷、艱辛,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痛苦的眼淚,希望觀眾也能這麼認為。無論是花還是在天國的媽媽都能夠在淚中帶笑。」的確,淚中帶笑,是這部影片帶給人的感受。
  • 日本味增湯,一場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一碗樸實無華的湯,卻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重要成員,隱藏著日本人對生命的熱情款待。
  • 日本人無法抗拒的愛,味增湯的正確做法來了
    說到日本的湯料理,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味噌湯了。味噌湯是日本具代表性的傳統料理,要說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味噌湯,日本家庭基本上一日三餐都會有,並且因為所使用的方法用量還有時間不同,每家每戶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 日本人的睿智與堅韌,從這一部電影就可看出《小花的味增湯》
    生死之事,其實很大,會讓人感覺很沉重,而影片則通過信吾這一形象貫穿始終的搞笑感,將痛苦降低,將愛凸顯。克制地釋放,最令人著迷。再來說說節奏。剛看的時候,開了彈幕,有些人表示節奏太慢便棄之而去了。那些人,可能沒太理解節奏這事吧。這片子節奏不慢,而且很多時候會覺得節奏是快的。
  • 好書推薦:小花的味增湯
    >這是一本在日本佳評如潮,讓人們在淚水與歡笑中看見生命的價值的好書最難熬的時光,一家三口的手,握得更緊密……味噌湯──媽媽留給5歲女兒一生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小花和天國媽媽的約定.  故事從小花的剛出生時說起:小花就像天使般,來到了安武家。可惜懷了小花沒多久,母親千惠的癌症竟然復發了。在和先生攜手對抗病魔的同時,千惠不免做了最壞的打算,想到必須為小花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