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睿智與堅韌,從這一部電影就可看出《小花的味增湯》

2021-01-10 行走的影碟機

原創

我很喜歡小朋友的電影。

《小花的味噌湯》,初以為是關於小朋友的電影,卻未想到,小花背後的故事,竟是那麼地動人。

影片一開始,男主人公信吾就將日本人那種獨有的浮誇式搞笑發揮地淋漓盡致,並且,從一而終。

我以前習慣把韓國電影跟日本電影做比較,總覺得日本電影道行太高,高在哪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風格上韓國電影也喜歡搞笑,但往往走的路線是前半段搞笑後半段悲痛,以強烈的心情落差給人以震撼的情感衝擊,如《殺人回憶》等。

而日本電影,若要講悲痛,總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就像女主角廣末涼子的另一部代表作《入殮師》也同樣給人這樣的觀影感受。

生死之事,其實很大,會讓人感覺很沉重,而影片則通過信吾這一形象貫穿始終的搞笑感,將痛苦降低,將愛凸顯。克制地釋放,最令人著迷。

再來說說節奏。

剛看的時候,開了彈幕,有些人表示節奏太慢便棄之而去了。那些人,可能沒太理解節奏這事吧。這片子節奏不慢,而且很多時候會覺得節奏是快的。

電影本來講述的就是好多年中發生的事,從女主人公千惠未發病,到發現生病,到結婚,到生孩子,到復發,到治療,到康復,到擴散,到再次治療,再到最後離去,這麼漫長的生命歷程只有兩個小時來呈現,還要體現出複雜的人物情感,多難啊。

長時間線的人物故事就怕拖沓,而本部電影恰巧做得很好。

千惠答應和信吾在一起 發現腫瘤 兩個情節,只用了四十秒——

你現在能夠腦補常見的國產都市電影中類似情節的畫面嗎……

這兩個完全可以再展開些的部分,影片只用了少到不能再少的臺詞,就把所有的內容和情緒都拋給你了。

再說生孩子的部分,說實話,我都沒做好準備,就感覺上一秒還體驗著千惠生產的痛苦,下一秒小花就將生了,一點也不拖沓。

而且你看這兩個鏡頭,兩個人的手 接 新生兒小花,溫暖的寓意不由言說——

對於新生命的出現,依然是一句臺詞也沒有。一個信吾憨傻的鏡頭,足夠了——

所以啊,不是節奏慢,而是影片把那些不需要說出來的話省略掉,安安靜靜地推進罷了。只要你願意用心去看,一切都有千斤般的重量。

當千惠有點賭氣地說不生孩子的時候,她爸爸說了一句:「生吧,以赴死的決心生下來吧。」——

一開始我也有點驚訝。難道真的所有人都不考慮千惠生孩子有復發的風險嗎?難道所有人都只在乎孩子嗎?

我沒輕易下結論,繼續看下去,便體會頗深。

癌症本就是很難人為預測的事,生了可能復發,不生也可能復發,不生可能不復發,生了也可能不復發。

那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我總在想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價值觀當然不是結婚生孩子這些,但我的價值觀裡有一個理念是,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觀,而這個價值觀的前提是穩定的。

對於千惠等所有片中出現的家人來說,可以感受到,他們是以結婚生子為人生核心價值觀的,不生孩子的話,包括千惠在內的所有人都會不開心和遺憾。

所以,明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其他的東西就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既然復發與否是很難確定的事,而生孩子是自己明確想要的,當然就是生了。而爸爸那一句「以赴死的心生下去」在此就凸顯出分量了,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盡頭,就是「死」,知道最壞的結果,那就去做吧。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與千惠爸爸的價值觀是一致的,認定了一件事就去做,想好最壞結果,做好最壞打算,一切便都很簡單了。

影片結尾,千惠對姐姐說:「爸爸真的好偉大啊,就是那個說讓我以赴死的決心生下小花的人。在我們幾個懂事前,爸就已經病了,活下去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幫助,他都是知道的。抗癌劑治療讓我覺得,不如死了算了。但只要一想到小花,就覺得這都不是事了。我自己也很吃驚。」——

短短幾句話,千惠對於生命的總結與感悟,令人動容。

影片結尾設計的「千惠」視角能夠讓觀者感受到,和一家人在一起是她離開這個世界後最留戀的事,也就說明,這是她一生最渴望的事,最幸福的事。

為了一生最想要的東西,付出任何努力,不都是最值得的麼。

當年看《輝夜姬物語》的感受,令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部我認為最動人的動畫片,它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即便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有一天離去時依然會不舍,而正是那些與人世間藕斷絲連放不下的東西,才是生活的意義。

回想《小花的味噌湯》這個名字,用得多好啊。

教小花做味噌湯,是千惠最幸福的時光。而要求小花做味噌湯,一是為小花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乳腺癌有遺傳的風險 而味噌湯在第二次治癒千惠中發揮了作用),二是為小花樹立生活信念,即便有一天媽媽不在了,小花也能夠照顧好自己。

味噌湯,是整部影片最核心的力量。

此時的味噌湯,已成為了連接千惠與小花之間的橋梁,我相信在日後漫長的成長歲月裡,小花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喝起那一份媽媽教會的味噌湯,就仿佛媽媽一直在身邊,就會充滿愛與力量。

寫至此,我已淚流滿面。

人世間那些牽絆啊,輝夜姬物語,看得太透了……

這些年,看過很多日本電影。

我的感觸是,日本人真的是有一種獨特的民族精神,就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磨滅的那種骨子裡的堅韌勁兒。

和吉卜力動畫一直以來傳遞的核心信念一樣:無論如何,都要努力活下去。

不過有意思的是,前段時間北野武拍了一個鼓勵日本年輕人努力拼搏的廣告,這也凸顯了日本社會現存的一些問題。

我們現在所謂的「佛系」、「獨身主義」其實日本早就開始了。

對於日本這種獨身率日漸增高、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國家來說,這種電影在社會角度上還挺有利的。

再來說說片中人物塑造。

信吾是一個很討喜的角色,影視作品中這樣的好「爸爸」,上一次見應該是《美麗人生》。

雖然由於篇幅有限,信吾的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但幾個小細節足以打動人心。

比如收到千惠「復發」那條簡訊後的低頭悲傷,不需要什麼言語,就展現出了極致的痛苦、無奈和對千惠的在意之情以及責任感——

還有千惠上臺演唱前對千惠的「奚落」,也真應該算日本影史的最佳片段之一了。

那種平平淡淡中蘊含的巨大幸福與悲傷、丈夫對妻子的全部愛意與關懷,全在看似搞笑無禮的言語之中氤氳開了,讓人笑著落淚,痛徹心扉,更感念家庭的美好、人性的善意。

有人說,信吾知道千惠得了癌症還和她結婚,真偉大。是啊,偉大。

可仔細想想,難道不是本應該就這樣嗎?

你想要跟一個人在一起,跟她生不生病,有什麼關係。

所以啊,婚姻本就是個概念不明確的東西,正因為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婚姻都如同它誕生於這個世界最開始的面目一樣——經濟契約,所以才顯得那種因為喜歡一個人而跟她在一起的「結婚」——偉大。

這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大家愛幹嘛幹嘛,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和選擇,就是最舒適的一種狀態。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我們社會什麼時候能夠把獨身生活的各種保障做到日本社會那般呀,要努力~

關於演員。

每次看到廣末涼子,總會想起我看得她的第一部片子,《戀愛寫真》。

它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做「唯美」,也讓我在日後的歲月裡,即便身邊萬千美少女都瘋狂痴迷於悽悽慘慘戚戚的各種虐戀韓劇時,都無動於衷……

《戀愛寫真》,還是中學時在電視上看的,情節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冬日裡凜冽的風,明亮的橘子,和如夢一般的廣末涼子。

最後

很喜歡千惠唱的那一句

翻譯得真好——

命運復無常 明日無歸處

灼灼盡歡顏 絢爛無需顧

微信公眾號:【行走的影碟機】

原創劇評

嚴禁抄襲挪用

轉載請提前告知

相關焦點

  • 《小花的味增湯》:一部電影,一場關於飲食文化和愛的禮讚
    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小花的味增湯》果然刺激了我,不僅讓我食慾大增,更讓我眼淚模糊! 第一次看到《小花的味增湯》這個名字,覺得很好玩,本著胃吃不下眼睛也要吃的決心打開了這部電影。 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帶來了驚喜!
  • 《小花的味增湯》——用一碗湯教會愛和離別
    這是一部充滿脈脈溫情的日本電影。故事取材於一個日本家庭的真實故事——由廣末涼子飾演女主千惠,瀧藤賢一飾演一個大大咧咧神經大條的報社記者安武信吾,也就是千惠的丈夫。電影沒有過分煽情的戲份,用很平淡輕鬆的方式來描繪沉重的話題。小花的媽媽,有種從容不迫歲月靜好的感覺。小花和媽媽一起做料理的一些鏡頭,很溫情很吸引人。
  • 《小花的味增湯》,是癌症母親給予小花的最好禮物
    《小花的味增湯》這是一部比較老的電影,由廣末涼子和瀧藤賢一主演,說的是一個癌症患者的故事。故事很平淡,但又似乎很容易戳中淚點。 本文從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膽地追求理想和微笑著對待生活中的苦難這三個方式,告訴你小花的味增湯裡有著母親怎樣的祝福。
  • 小花的味增湯
    所以,首先你要做好味增湯。然後呢,再努力做出其他的東西。懂了嗎?」昨天晚上想找一部輕鬆一些的電影看看就上了B站,點開這部《小花的味增湯》前以為是一部和《小森林》類似的日系溫情片,沒想到看了不到10分鐘就已經淚流滿面。這個故事是由安武一家以自身為藍本撰寫的博客改編,女主人公於2008年去世,享年33歲。
  • 《小花的味增湯》|深沉的愛,濃縮為一碗湯
    《小花的味增湯》,由廣末涼子和瀧藤賢一溫情出演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用愛讓他們希望的「種子」發芽,在淚水與歡笑中體會生命的價值。在這麼多人的支持和期盼下孩子降生了,是個女兒,取名小花。小花生日的時候,夫妻倆送給小花一個圍裙和一把小刀作為禮物。千惠開始教小花做味增湯,並約定今後的味增湯都由小花來做。千惠還交給小花她寫的料理菜譜,教小花彈琴、疊衣服。當千惠再次住院時,小花肩負起給爸爸做飯的責任。出院的千惠看到小花把生活打理的很好,非常欣慰。
  • 日本人愛喝的味增湯,有啥講究?
    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此時日本本土已經有了味噌製造業者,到此時味噌才得以普及到民眾。元祿10年(1697年)刊行的《本朝食鑑》曾記載:以味噌制湯,每天不可或缺,因其可養顏、活血、排毒……云云。可見,那時的日本人就已經認識到了味噌汁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日本的國民湯——味增湯味噌作為一種調味品,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開頭提到的味噌湯了。日本味噌湯與韓國大醬湯齊名,是日料中必不可少的佐餐湯類。
  • 【心靈雞湯】小花的味增湯
    媽媽說,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做什麼,都能活下去。一年後,媽媽走了,5歲的阿花學會做所有便當。「每天早上做味噌湯,是阿花跟媽媽的約定」。阿花爸爸希望通過《小花的味噌湯》,讓一家三口的時光留在女兒心裡。。。。。。
  • 日本的國民湯,味增湯
    但,湯則不同,色調溫潤味道踏實的味增湯,可說是代表著每個家庭媽媽的味道。作為日本的「國湯」,味增湯可謂名至實歸,無論是早飯、午飯還是晚飯,家裡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而日式餐館,更是少有不供應味增湯的店家。這味增湯究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好喝到日本人每餐都離不開它呢?那可是要從味增開始說起呢。
  • 生命 母親 味道——《小花的味增湯》
    命運最後還是和這對年輕人開了個玩笑,沒錯,千惠得了癌症——乳腺癌。本來就喜歡孩子的信吾因為前妻不想生育才選擇了離婚,但在聽到千惠不能生育的消息的時候,信吾沉默了一會兒,他就決定要結婚。結婚?雙方父母都感到意外的答案。最終,他們結婚了,伴隨著千惠的假髮、婚禮上的遲到。      電影說,人的一生會聽到三次教堂的鐘聲——出生、死亡、結婚。
  • 看到這篇之前,別說你懂日本的味增湯
    印象裡,日本人是最會吃飯的民族,一餐一飯也能變成藝術。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
  • 日本味增湯,一場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對於經常看日劇、日本動漫和電影的小夥伴們來說,對於裡面的日本美食恐怕是再熟悉不過了。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
  • 日本人鍾愛的味增湯,一道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對於經常看日劇、日本動漫和電影的小夥伴們來說,對於裡面的日本美食恐怕是再熟悉不過了。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一碗樸實無華的湯,卻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重要成員,隱藏著日本人對生命的熱情款待。
  • 日本國湯「味增湯」,傳說是日本的國民湯,健康營養
    如果大家有經常看日本動漫或者日劇的朋友就大概就會奇怪,日本有各種各樣的壽司和飯糰,當然也有看起來非常好吃的拉麵,但是,還會有一種事物,會讓我們摸不著頭腦,那就是味增湯。這時候大家就會問了,味增湯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是增加味道的湯嗎?
  • 日本人無法抗拒的愛,味增湯的正確做法來了
    說到日本的湯料理,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味噌湯了。味噌湯是日本具代表性的傳統料理,要說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味噌湯,日本家庭基本上一日三餐都會有,並且因為所使用的方法用量還有時間不同,每家每戶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 需要很多年才能懂的日本料理——我與味增湯的情緣 | 日本料理
    再加上我們旺盛的好奇心,也沒有對味增湯的賣相做過多的嫌棄,一桌人都爭相兩眼一閉,把這土黃色的渾濁液體猛灌下一口。喝下一口才知道——原來味道才是味增湯的致命傷。味增湯的味道,是那麼的缺乏特點,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平凡得難喝。硬要拿我們熟悉的味道做類比的話,個人感覺有點兒接近兌了熱水的醬油,不過味增湯又更加曖昧不清,說鹹不鹹,說淡不淡,說濃不濃,說稠不稠。
  • 小花的味噌湯
    電影《小花的味增湯》,2015年上映於日本的福岡縣,據說影片的題材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女主安武千惠是一位33歲身患癌症的媽媽,有一個靠譜又負責的丈夫,和一個以赴死的決心生下的可愛女兒。被包裹在平淡又令人欣羨的幸福裡,卻睜眼就能看到隨時會帶她離開的死神。電影的立意很小,故事的線索也只是一碗味增湯。
  • 日本味增湯,一場關於愛與飲食文化的傳承
    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讓我對一碗平凡的味噌湯又有了新的認識。癌症復發的小花媽媽在有生之年教導剛剛4歲的女兒學做味噌湯,她說:『只要學會做味噌湯,就一定可以活下去的。』『首先,你要做好味噌湯,然後再努力做出其他東西。』一碗樸實無華的湯,卻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重要成員,隱藏著日本人對生命的熱情款待。
  • 小花的味增湯:不要覺得平凡的生活是沒追求,那是多少人的奢望啊
    今天午休的時間看了幾年前就標記「想看」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因為好幾年前看過這個電影原型的故事,很觸動我,講的是一個患癌症的母親在自己離開人間之前教會4歲的女兒做飯,想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女兒也能好好吃飯,好好生活。整個電影很溫暖,很有愛。
  • 電影分享:小花的味噌湯
    一部電影,一個人生,陸續分享全世界的電影,您可以隨時在這裡獲得想要的電影,,別忘了關注哦,我一直在努力!她們擁有了一個快樂可愛的女寶寶,一家三口過上了令許多人欣羨的幸福人生。無奈這樣的幸福如同夢幻泡影,沉睡已久的病魔獰笑地開始重新荼毒千惠的身體。經大夫的診斷,千惠的時間所剩無幾。她竭力隱藏著自己的悲傷與絕望,反而愈加擔心離開後孩子和丈夫該如何生存下去。為此她嘗試著教女兒小花學做飯菜和家務。從最簡單的味噌湯開始,小花在媽媽的守護下獨立成長起來。
  • 本想一輩子都能喝到乖女兒做的味增湯,5個月後33歲的媽媽患癌症去世...
    2008年,女兒小花5歲生日的時候,和母親千惠在位於福岡的家裡拉鉤保證,以後每天早晨的味增湯都由小花來做。描述當時這一家人故事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在2015年與日本上映。母親千惠是由廣末涼子飾演的。現在已經上初中的小花,依舊遵守著與母親的約定,每天早晨都做味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