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版「女人公敵」,原配張幼儀:林徽因才是徐志摩的女朋友

2021-01-10 紫翹書桌

文/鈕鈷祿·若若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總想要實現一些目標、得到一些東西,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特質,決定了我們將度過怎樣的一生。

林徽因,被譽為民國第一「女神」,但或許過多的「女神」光環,掩蓋了她身上的重要特質,而正是這種特質,使她在那個時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一生。

張幼儀曾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複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這位女士便是林徽因。

一、「雙腳完全自由」的林徽因

到底林徽因是不是徐志摩曾經的女朋友,真相併不重要,結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幼儀認可林徽因活得漂亮!

思想複雜,即是有想法,想法多,愛想法,可以視為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深度思維和思想輸出的能力,這是褒獎。當然,另一個角度看,也有貶低之嫌,心思複雜的女人,在其他女人眼裡大多避而遠之。

長相更漂亮,林徽因的美貌是公認的出眾。一個更字,從相貌平凡的張幼儀嘴裡說出來,確是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然而,讓張幼儀更為驚訝的是,林徽因的「雙腳完全自由」,她留過洋、留個學,因為建築理想從東北到西南穿越大半個中國去考古、或任教,又或不拘泥於中國傳統婦女的框框條條,敢於去做,敢於表達,敢於嘗試,造就了林徽因高度的行動力,讓她擁有了參與社會活動的個人魅力。女人看女人,張幼儀看林徽因,一下子看到了內裡,實屬不簡單,也是有思想有頭腦的。

在「情敵」眼裡,林徽因是一個生活得很好的女人,不但活出了自我,也找到了自我。而這一切,則取決於林徽因「女神」光環下的一個不容小覷的特質。

二、林徽因的「好奇心」

有人說,天生樂觀的人,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林徽因即是這樣的人,而說起林徽因的好奇心,不得不從小時候的一件有趣事談起。

六歲時,林徽因出了「水痘」,這本是一種會讓人全身奇癢難忍的傳染病,生病期間可謂苦不堪言,但小病人的她卻樂在其中,甚至將「出痘」生出了榮譽感。

因為「水痘」又名「水珠」,這美麗的名字讓林徽因覺得無比神秘,認為出「水珠」的孩子是被上蒼眷顧的。當有人經過她的窗前問一句:「出水珠嗎?」這時,林徽因會無比自豪、驕傲地回道:「我出「水珠」啦!」

歡愉不言而喻。這件小事,被她記錄在散文《一片陽光》中。

還有一件事,不但激發了林徽因的好奇心,更是不知不覺中影響、改變了她的一生。

1920年4月,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去了歐洲遊歷,剛到英國倫敦時,特別孤單寂寞,倫敦的陰雨連綿連著空氣中一直溼漉漉,讓她的心中著實不爽利,人都有種快要「發黴」的感覺。

但不久後,林徽因就找到了打發日子的好辦法,悶的時候就去住家附近的劍橋大學寫生,同去的還有熱愛繪畫的女建築師、也是房東太太。

劍橋大學周邊是一帶景色別致的建築群,也是人文氣息最濃烈的地方,新派的學院、古老的教堂、傳神的雕塑……散落各處錯落有致的建築物,林徽因對它們充滿了好奇,滿心喜歡,特別是在女建築師對建築歷史的娓娓道來中,享受到了建築藝術帶來的美感和氛圍,至此後,林徽因對建築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興趣最終讓她改變了梁思成以及自己的未來選擇。

三、無處安放的「好奇心」

有人說,有著美好嚮往的人,一定會有一顆無處安放的好奇心,林徽因亦是。

有一次林徽乘坐火車經過榆次時,遠遠地,望見列車所經途中有一座藏在山中林間的建築物,在林徽因眼前稍縱即逝,一眼看過去,心生異樣的感覺,總覺得這個建築與眾不同,濃厚的好奇心吸引著她。

後來,林徽因親自去考察後得知,這座建築叫雨花宮,始建於公元1008年即宋代初期,而且由此考據這座建築的風格正是由唐到宋的過渡時期,在建築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風雨千年還能保存至今,算是中國建築上的一個奇蹟了。

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林徽因自然對世界充滿好奇,賦予了生活更多的亮麗。

四、每個「林徽因」

提起林徽因,我們或許只能想到她是一名傑出的詩人與作家、只能想到她美麗的臉龐和眾多的追求者。

冰心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還說:比較林徽因和陸小曼時,更以為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

而「情敵」、梁思成的續弦林洙則是這樣描繪林徽因的:「是我一生中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美感,充滿了生命力。她的形象一直都深深地印在我心裡,這是我的幸福」。

林徽因的才情和美貌,吸引了很多才子紳士:

譬如詩人徐志摩,因林徽因與張幼儀離婚,因林徽因讓張幼儀打掉腹中胎兒,又因要參加林徽因的講座而殞命於去北平的飛機墜毀上。

譬如紳士金嶽霖不願做紳士了,只願做林徽因隔壁家的「老金」。

關於林徽因愛情、親情、友情與成長曆程等,這本《林徽因:做一個才情的女子》講述了她智慧、優雅、淡然、自信、堅毅的一生,許多不為外知的生命故事,書中一一為你揭秘。喜歡它,可以打開下面連結,只需要一杯咖啡錢。

但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林徽因一生都在變化之中,而真正使她為人所熟知的原因,正是這種不斷的變化所帶來的新鮮感。

許多人在步入社會前是懵懂的,好奇心促使著自己探尋這個世界,直到對這個世界的運轉規則了如指掌後,好奇心便被放在一旁。

但曾經懵懂的他們,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目標,而對世界了如指掌後,這種夢想與目標所組成的初心,早已遺忘。

或許在某個夜晚時,他們還能回憶懵懂時的初心,重燃起早已遺忘的熱愛,但他們早已在物慾中「雙腳不再自由」。

以堅持初心過一生,林徽因為後輩做好了榜樣,只要能找到初心,每一個人也可以活成林徽因「雙腳自由」那般漂亮。

在《靜下來,找到初心》一書中說:初心是什麼?是好奇心,是包容心,是善心,是天真、簡單、純淨的心,是本真的心,是堅定目標後的追求心,是赤子般對生活熱愛的心。

這本書講述了現實生活中的40多個初心故事,告訴處於浮躁、焦慮、茫然、無助中的人,以清靜心看世界,一切都有美的韻味,惟有靜下來,方能找到我們的初心,在慌亂的世界中變得更加自在、充實、優雅、淡定。如果喜歡它,點擊上方連結了解。

相關焦點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見到陸小曼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裡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再別康橋》。徐志摩是民國新月派代表詩人,論才華從這首《再別康橋》也能看出一二,這首新詩也成了學生時「必背」課文之一。
  • 都說林徽因綠茶?逼原配離婚,轉身愛上陸小曼的徐志摩才是真渣男
    直至今日,林徽因綠茶一類的話題還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博得流量,吸引人的眼球。可若是仔細研讀那段過往,就會發現,兩人之間的愛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美好浪漫,而林徽因也並非是大家想像中的綠茶,與之相反,富有才情又浪漫帥氣的才子徐志摩,才是最該承受抨擊的人。 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這三個女人曾走入過他的生活之中,也因徐志摩而飽受詬病。
  • 三個女人一臺溫情戲,徐志摩的痴,成就民國最經典葬禮
    黃磊版徐志摩三個女人一臺戲,一個遇難的男人與三個活著的女人葬禮上的一臺大戲,民國最痴最純粹的一個男人與最知性、最溫柔、最奢靡的三個女人在葬禮上文字裡的一臺生死大戲。以此悼念徐志摩去世89周年。民國傳奇的愛情故事很多,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有梅蘭芳與孟小冬,有張愛玲與胡蘭成,最具傳奇的莫過於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分分合合。不了解徐志摩的人,認為徐志摩是花心、濫情、渣男,殊不知有一種人就是因其痴、其純粹而被世人所不解。
  • 林徽因臨終為何執意要見張幼儀?只說18個字,卻讓張幼儀終身難忘
    林徽因與張幼儀,兩個經常被寫在一起的名字,她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徐志摩的始亂終棄,這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女子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實際上,她們之間從未上演過狗血的原配撕小三戲碼,甚至從未見過面,直到歷盡千帆後,林徽因臨終之際。
  • 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為何爭搶徐志摩「遺產」八寶箱?
    徐志摩給我感覺一直是一個為情而生為情而死的男人,是一個民國的超級渣男,拋棄原配(張幼儀)、奪取朋友的妻子(陸小曼)、並且與凌叔華和林徽因都有感情糾葛,私底下還有木有其他的女人這個還不好說。在那個年代,當紅明星除了是高官權貴之外,就屬這類文人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街頭小巷熱議的話題。給他們帶來無限熱度也給他們帶來無盡的煩惱。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徐志摩崇尚自由,倡導自由戀愛,痛恨包辦婚姻;張幼儀相反,她認為父母指定的結婚對象不代表產生不了愛情,這是「孝順的另一種體現」,默默付出後會日久生情,感化對方。徐志摩用長久的沉默,對抗著這場舊式婚姻。他提議「自由之償還自由」,喜歡的是風情萬種的女文青,而面前的這個女人卻是舊時代傳統的簾中婦。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徐志摩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而已。1920年冬,在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對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沙士頓。 1921年,張幼儀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她給二哥張君勱寫信求救,她來到巴黎,後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不予理睬。 直到1922年要辦理離婚手續時,才找到柏林。
  • 林徽因為何選擇了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這裡藏著女人最深的秘密
    林徽因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師、詩人、作家,也是民國著名的一代才女。她與丈夫梁思成一起為我國古代建築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的書籍《你是人間四月天》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位「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先後與哪位才女戀愛,而他們之間又寫了怎樣的情詩呢?才子徐志摩的原配也就是大家閨秀張幼儀,儘管兩人遵從古禮三媒六聘的結了婚,但是這段婚姻可以說是毫無愛意可言,所以當徐志摩在劍橋遇到了林徽因時,就覺得自己遇到了人生伴侶,迫不及待的向張幼儀提出離婚。
  • 觀徐志摩、張幼儀婚姻故事有感:蓄謀已久的離婚談何文明?
    這是民國時期的真事兒,男女主人公算是門當戶對的才子佳人。她家庭顯赫、善良溫婉,他才華橫溢卻紈絝風流。他就是我們教科書裡的大詩人——徐志摩,而她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更何況是溫柔傻萌的張幼儀和陸小曼呢?她們完全淪陷於他的蜜語甜言中,被他蒙蔽、上了賊船。可徐大才子從不是什麼鍾情的美男子,他心裡一直惦記著清秀才女林徽因,把她視為女神。
  • 徐志摩既然並不喜歡張幼儀,為何還讓她生了兩個孩子?
    對於張幼儀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對於她的丈夫徐志摩,卻是人人皆知的,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兩人的家庭環境都是比較優秀的,當初是屬於中父母之命,兄長保媒達到的一段婚姻,這段婚姻無論是對於徐家還是張家來說,似乎都是完美的,大家都十分的滿意,唯有徐志摩。
  • 民國才女林徽因,徐志摩轟轟烈烈瘋狂的追求
    得到了是我的幸運,得不到也不過是枉費了這條性命,這番輪迴,這句話說出口容易,做到卻是極難的,可是徐志摩註定要成為那個情痴,註定一生念著那個溫婉的女人,也終究如願以償喪身於追尋她的道路。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女人從古至今生活都很艱難。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
  • 林徽因去世前見徐志摩前妻,只說了18個字,竟讓張幼儀難忘一生
    徐志摩雖然是一代才子,但他的感情生活卻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汙點。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是包辦婚姻,他與家庭條件不錯的張幼儀歲結為了夫妻,但徐志摩並不喜歡她,還覺得她是個土包子,婚後不久就出國了。
  • 徐志摩遇難現場:四肢燒成焦炭,半邊身軀折斷,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引言:「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機毀人亡,他半邊身軀折斷,頭上被砸出個洞,原配妻子送來輓聯,輓聯上寫的東西卻意味深長。」徐志摩看到張幼儀的照片,第一句話就是「鄉下的土包子」,可以看出他並不滿意將要過門的未婚妻,張幼儀的婚姻從這註定不幸福。 1922年,虛弱的張幼儀在德國剛生下次子彼得,徐志摩趕到德國,不過他不是來看張幼儀母子的,而是為了方便追求林徽因來提離婚,張幼儀萬萬沒想到次子才剛出生,徐志摩沒有喜為人父的高興,而是要離婚,她心灰意冷,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下字。
  • 那個被徐志摩嫌棄的原配夫人,離婚後逆襲成了女富豪
    這部平實的二重回憶,將20世紀瞬息萬變的東西方文化與性別角色的轉變經由一個女人奮鬥揭示出來。她說出的並不只是她自己的聲音。那是從清末響徹到民國,又從上海尾隨到紐約,至今纏繞的聲音。 苦過來的人1900年,張幼儀出生在江蘇省寶山縣。
  • 林徽因、陸小曼2位風華絕代的民國美人,為何最終結局截然不同!
    林徽因永遠會是徐志摩心中愛而不得的白月光,而陸小曼則是徐志摩心中的硃砂痣與蚊子血。徐志摩在倫敦愛上了當時只有16歲的林徽因,可徐志摩當時已經有了原配張幼儀。但徐志摩是一個將愛情、浪漫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他提出要與原配離婚,要和林徽因在一起。
  • 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
    一代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著無數少男少女,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故事也是讓許多人感慨,對於林徽因,評價她的人分成了明顯的兩派,不然就是誇她誇上了天,再就是對她的愛情不齒,貶低到了極致。
  • 徐志摩對懷孕2個月的張幼儀說離婚,看她怎麼辦?毅然決然籤字
    引言說起民國時期的名人,我們自然會想起大詩人徐志摩與林徽因,林徽因與梁思成,徐志摩與陸小曼,林徽因與金嶽霖,冰心與林徽因。這些才子佳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用自己的才華和學識,徵服了許多人,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大明星」。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家裡的氣氛始終沉悶。無數次的清晨,她倚著客廳那扇大大的落地窗,望著屋旁一條灰沙的小路。天邊是霧茫茫的,風中傳來教堂曉鍾和緩的清音,當,當,當,把人的心都敲碎了。女人的直覺告訴她,她的丈夫,這麼一早匆匆出去,一定在外面有了人,他將要娶個二太太了。她不斷安慰自己:我替他生了兒子,又服侍過他父母,我永遠都是原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