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3元一斤的「進口」水果鳳梨,在大陸賣出了90元一斤的天價!

2020-12-23 貝貝vlog

臺灣對於向大陸銷售農產品的心態是:大陸「進口」臺灣水果,理所當然,也不會感謝。如果大陸拒絕「進口」臺灣水果,臺灣會對大陸可是埋怨帶攻擊。

這不,在臺灣3元一斤的鳳梨,在上海就賣到了90元一斤的天價!僅在2018年大陸就吃掉了臺灣97%的鳳梨,創歷史新高,臺灣果農高興壞了,紛紛表示今年會加大種植面積,反正不管多少大陸都會買單……

那麼臺灣的鳳梨你們還會買嗎?

雖然臺灣的鳳梨不錯,但是雲南的鳳梨也不差!

為了幫助果農,最近一市長直播帶貨金鑽鳳梨,短短2小時,就賣出700000斤鳳梨,直播的時候市長稱讚道:鳳梨酸甜可口,脆爽多汁,香氣四溢,吃起來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海南的鳳梨,遠離城市,陽光充足,雨水充沛,這樣的環境很適合水果生長,培育出來的鳳梨肉質脆嫩,口感美味倍棒!

鳳梨含有多種天然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保護皮膚、緩解疲勞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價格很實惠,海南金鑽鳳梨,10斤只要39.9,都是現摘現發,保證新鮮,比臺灣鳳梨更便宜,更好吃,更實惠!

相關焦點

  • 柚子上市遭冷落,一水果卻備受歡迎,50元一斤,農民為何不敢種
    如今已是秋季,很多水果迎來了上市,農民也在不斷的忙碌著,將那些水果採收回家,從而賣出比較不錯的價格。不過今年的柚子行情並不是太可觀,從中秋前就已經上市,不過收購價也不過才1元左右,而到了如今已迎來了集中上市,收購價依舊沒有上漲,反而跌到了8毛一斤,這讓果農很是無奈。
  • 菠蘿一斤2元,鳳梨賣9元,為何農民不選擇種植鳳梨?
    自從水果市場越做越大,在人們需求的驅使之下,水果的品種也是層出不窮,越來越豐富,但在豐富的品種之後,也出現了那麼幾種讓人混亂不清、不易區分的水果,比如葡萄和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櫻桃和車釐子、桂圓和龍眼等等,以及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對,菠蘿和鳳梨,這些水果都是同一物種卻不同品種,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 水果價格降了!草莓10元一斤,安排!
    來源:央視水果價格降了!草莓10元一斤,安排!草莓因為甜膩的口感,一直受到很多人歡迎。入春以來,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草莓大批量上市,草莓的市場價格一路下行,批發價格最低跌至1元多一斤。經過詢問,這裡的商鋪草莓價格普遍在每斤10元以下。果品批發商:大的草莓最好的時候,早上賣個十元八元一斤,現在五六元一斤、七八元一斤都有了,現在沒價錢,就是便宜量大。那時候賣三十多元一斤、二十七八元一斤,是貴,沒有量,現在便宜是因為有量了。
  • 【關注】臺灣水果專家"秘笈"提質瀏陽金橘 能賣到20元一斤
    普通金橘收購價幾角錢一斤,「金橘之鄉」沿溪種植面積大幅縮減 臺商詹梁丙攜「秘笈」種精品金橘賣20元/斤,帶領橘農走出困境
  • 長得像樹莓,維C超橙子3倍,價值珍貴市場需求高,一斤賣80元
    市場上的水果品種有很多,除了常見的蘋果、橘子、草莓外,近年來很多進口水果也進入國內,備受市場的需求,比如說山竹就是其中一種,其食用口感獨特,汁水足,儘管賣出了40元一斤高價,但依舊有不少人都會去購買品嘗。
  • 人稱「水果之王」,長得像棗子,原產中國卻在國外大火,一斤百元
    很多人都喜歡吃獼猴桃,畢竟它的食用口感很是獨特,其中的維C成分也非常高,營養價值獨特,因此多年來一直深受喜歡,它的市場價也賣出了8元左右的高價,但依舊深受認可。而紐西蘭、義大利等國也注意到了這種新型水果,並將其引入國內進行商業化的種植,從而讓其在國外大火起來。奇異莓一般在闊葉林、雜木林中最為常見,喜歡在土壤肥沃的向陽地方種植,它喜歡溼潤、清涼的環境,栽種起來並不困難。
  • 南方果子,盯上北方人,換個名字價格大漲,北方超市一斤12元
    隨著電商購物的興起,大家在購物上更方便了,很多南方的水果也被大量賣到北方,比如說砂糖橘到了北方價格大漲,一斤賣出了6元左右,不過在產區卻便宜了一半。其實這種水果原本並不叫這個名字,它名叫「印度棗」或「臺灣青棗」,吃起來十分甘甜清爽,和冰糖雪梨一樣,吃起來汁水比較足,肉質也十分細膩,它也有著蘋果一般的質感。很多人認為棗子是在溫帶地區生長的,其實並不然,印度棗更喜歡在亞熱帶、熱帶地區生長,對水分、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光照足量的環境下果實才能長得更大一些,如同小蘋果一樣,個頭飽滿,讓人看了就有食慾感。
  • 媒體:大陸菠蘿已滯銷 為什麼還要採購臺灣鳳梨?
    然而,近期徐聞菠蘿繼2016年後再次滯銷:即便價格由往年每斤1元左右跌至2毛,依舊無人問津。與此同時,臺灣的水果也出現了大量滯銷的現象,特別是鳳梨也同樣暴跌。恰逢此時,曾經集體訪問大陸的「泛藍八縣市」之一的臺東縣長黃健庭到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向福建省臺辦推銷臺東鳳梨並獲得了500噸訂單的消息也出現了在我們眼前。一個是徐聞菠蘿滯銷,一個是採購臺灣鳳梨,兩相比較下似乎很難讓人接受。
  • 水果價格降了!10元一斤,上海草莓大量上市價格下行
    入春以來,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草莓大批量上市,草莓的市場價格一路下行,批發價格最低跌至1塊多元一斤。早上八點,記者來到上海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現果品區的許多商鋪擺滿了草莓。經過詢問,這裡的商鋪草莓價格普遍在每斤10元以下。
  • 碼頭人山人海 紅頭魚2元一斤螃蟹10元一斤左口120元一斤
    漁船靠近港口,漁民們趕緊挑揀皮皮蝦,剛上岸的皮皮蝦價格在15-25元之間,不挑揀量大的話一斤15元,如果分類售賣,中等偏上的一斤可賣到25元。出海打撈上來的紅頭魚,3元錢一斤,要10斤以上按一斤2元即可售賣。紅頭魚燉豆腐是一道美味。岸上售賣的鰻鱗,為暖水性的底層魚類,一般喜棲息於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區,有季節性洄遊。一斤售價20元。
  • 石斑魚兩年來最便宜 一斤最低不足30元
    一年前,如果你想在百元內買到一隻三四斤重的養殖石斑魚,可能難以實現。今年,養殖石斑魚價格卻有「奔二」的趨勢。由於市場供應量大,養殖石斑魚市場持續低迷。不過,記者採訪魚苗戶獲悉,由於今年的倒春寒氣候對魚苗造成影響,預計下半年養殖石斑魚價格會回升,所以吃石斑要趁「早」。
  • 味道堪比檸檬,卻賣500元一斤火遍網絡成網紅水果,但很少有人種
    導讀:味道堪比檸檬,卻賣500元一斤火遍網絡成網紅水果,但很少有人種說到味道很酸的水果,大多數人第一個想起來的估計是檸檬。檸檬是水果大家族之中的奇葩,酸得不能入口,但卻是製作飲料、酒品的絕佳配料,因此銷量也很可觀,在國內有不少專職種檸檬的果農。
  • 臺灣的金鑽鳳梨,只要39.9元,就送到你家裡..
    大陸因為它的顏色亮黃,跟菠蘿蜜相似,所以習慣叫它「菠蘿」。而臺灣因它「果生於葉叢中,尖端有綠葉似鳳尾」,所以得名「鳳梨」;所以菠蘿和鳳梨其實只是同一種水果的不同名稱。不過後來臺灣對鳳梨進行培育,生產出新品種金鑽鳳梨,也叫「無眼菠蘿」,我們現在說的鳳梨一般指的就是這種無眼菠蘿。
  • 這水果「鈣」含量高,被稱為「補鈣之星」,種子一斤都500元
    這水果「鈣」含量高,被稱為「補鈣之星」,種子一斤都500元說實話,每一次聽鈣果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哪種鈣片的名字呢,結果是一種水果,因為其中含有比其它水果都高的鈣,所以又稱鈣果,又有「補鈣之星」的說法。鈣果學名叫歐李,一是種小灌木果子,比我們一般的李子要小,和車釐子個頭差不多,果實朱紅色小球形,酸甜可口,營養豐富,由於它特別的高鈣含量,產地運到各地又不耐存儲,所以算是一種小眾水果,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100元大概能買2-3斤。
  • 進口美國豬肉一斤6-7元,美國不賠錢嗎?養豬成本為何如此低?
    其實我國有9000年的養豬史,按理說有很多成熟的養殖經驗,養豬成本應該不會太高,實際上並不然,從市場上的豬肉就能看出,一斤動輒30元左右,養殖成本為8-9元一斤。
  • 曾被稱為「廣東人參」3元一斤沒人要,現在40塊一斤被瘋搶
    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誤解為它是一種水果,但它卻是一種可以入藥的食材,它是桃屬桑科類植物,雖然稱為五指毛桃,但其實跟桃子沒多大聯繫,因為它的葉子展開後有五瓣,跟人展開的手掌相似,而且葉子還有細毛,所以叫它五指毛桃。
  • 豬價大面積上漲,豬肉20元一斤無望?2個好消息
    截止到目前,豬價迎來了大面積上漲,其中有20個省份上漲,3跌3平。其中東北地區漲勢較為強勁,據豬販子稱,目前350斤的肥豬收購價格已經達到了16.5元/斤,遠超上面的數據,由此可見,市場上面的豬源仍然很緊張,缺豬仍然存在。既然如此缺豬,是不是意味著今年20元一斤的豬肉要「泡湯」了?別急,有2個好消息。
  • 這水果渾身是寶,3元一斤,維C比梨多,春天吃它潤燥又降火
    這水果渾身是寶,3元一斤,維C比梨多,春天吃它潤燥又降火長假後的南方,漸漸變得熱鬧起來,市場旁邊的水果攤位幾乎是出部開張了,在眾多從外地批發來的水果當中,有一種長得又小又醜的本地水果倒是更加的受歡迎,它的名字叫作荸薺,馬蹄,地梨。
  • 黑老虎水果售價18元一斤,種植有沒有發展前景
    其實「黑老虎」是一種水果,別名叫布福娜,原生於我國西南部原始森林,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於一體的新型水果,也是一個待開發而又極具開發潛力的多用途珍稀植物。因此,很多果農都在詢問,種植黑老虎有沒有發展前景?能賺錢嗎?關於種植黑老虎水果賺不賺錢?今天為大家分析這個問題,接下來看正文分析,一起看看吧。
  • 這種水果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沙梨王」,一斤賣30元,供不應求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這種水果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沙梨王」,一斤賣30元,供不應求。我國地域遼闊,農村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一說起水果,大家都能想到自己家鄉的特產,由於水土、天氣等因素,可能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山頭產出來的水果味道就是不一樣,因此就有那裡的水果最好吃的說法,價格也能好賣,於是很多農民就會對水果進行嫁接,跟風種植,在農村,農民對橘子、柚子、蘋果、柿子等水果嫁接是最多的,但是這些水果嫁接成活率很高且普遍,導致賣不出好價錢,如今有人花14年的時間反覆嫁接研究出一種嫁接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