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跟男孩講道理,他一句都聽不進去,你自己還挺感動

2020-12-27 楓糖媽媽

「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下來,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出來……那麼對不起,你想去的學校只能別人去,你想過的生活只能別人過。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必須吃生活的苦。」

有朋友轉發了這樣一段給孩子講道理的視頻,並留言說這位媽媽講得太好了!想來她是準備回去跟孩子也照樣演講一番。

說來好笑,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一位「口才不錯」的媽媽,每次給孩子長篇大論的講道理,比喻、排比、比興各種修辭用得爛熟,有時候把自己都感動得夠嗆,可是孩子卻只是低頭不語,也不知道他聽進去沒有……

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咱們的孩子都沒有聽進去這些道理,要不怎麼會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還惹得我們失控大喊「我跟你說了100遍了!」

家長們一定要明白,說了100遍還無效的道理,那一定是我們講道理的方式出了問題,而最常見的兩個誤區,相信許多家長都不陌生。

誤區一、總說「沒用的真理」

「上課要認真聽講!「

「考試的時候細心點!「

「學習要勤奮!「

「這次考試太重要了!「

那些咱們說了100遍的道理,有多少是這樣「沒用的真理」?哪一條孩子是真的能聽進去的?

說起來,這還真的不能怪孩子,因為這些「沒用的真理」都有幾個特點:

1、目標模糊:什麼是細心?什麼是認真聽講?

你有沒有說清楚,希望孩子達到怎樣的目標?目標都沒有,你讓孩子怎麼「聽話」?

2、沒有執行方法:怎樣做才能細心?怎樣做才能認真?

你有沒有告訴孩子如何達到目標?孩子也想細心,也想認真,可是「做不到啊!」

3、傳遞焦慮與壓力

更多的時候,你是否只是因為在群裡被點名、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績,用這樣沒營養的道理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那麼,您的大道理也的確對孩子有所影響,只不過是「負面影響」,您把自己的壓力和焦慮傳遞給了孩子。有些孩子平時很好,一考試就砸鍋,就是這個原因。

誤區二、長篇大論、自我感動

像文首那位媽媽,長篇大論、自我感動,孩子也低頭認錯,但這一幕怕是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總有一天,媽媽再也沒話說,要大吼出來:「道理跟你講了多少!你難道還不明白?」

有個孩子跟我說,每次他父母找他談話,他會在半小時左右說「對不起,我錯了」。

為什麼是半小時呢?

因為時間短了,他父母會覺得他態度不好,但如果他不道歉,父母能講上兩三個小時!

這種方法沒用的原因有三:

心理「超限效應」,聽得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孩子理解不了。男孩語言能力本來就弱,對於小學生而言,你的長篇大論,他往往只聽到幾個「非關鍵詞」,不信下次你說完一大段,問問孩子你說了什麼,一定會令你大吃一驚;隱形的否定。因為孩子不能準確理解長篇大論,他總是會把道理裡面跟自己相關的部分放大。您講了半天社會生存之道,孩子卻只理解了「媽媽說我不行,以後只能去搬磚,要吃生活的苦」……除了上面這些,如果您在講道理時再「夾槍帶棍」的評價、譏諷孩子,那麼所有的道理就都會被孩子自動屏蔽,他記得的只有您的疾言厲色,和「自己沒用」這兩點。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們希望孩子多多懂事兒,卻什麼道理都講不進去,而且往往孩子越大越是如此。

如何讓孩子愉快的接受你的「道理」?把正確的價值觀輸入孩子的頭腦?您需要學會選好一個時機、用好三個講道理方式。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錯了事,你不吼不叫地講道理給他聽,就一定是好媽媽?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很強烈的自尊心,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首先意識到的是自己的錯誤,但是很快,他會更關心是不是有太多的人看到了他的錯誤而恥笑他。他的媽媽看著小男孩的表情,發覺到小男孩想要離開,就繼續拽著他的手:「你還沒有給媽媽承認錯誤啊!」小男孩掙脫不開,繼續低頭不語。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好像所有的爸媽都會跟孩子講道理。我也是如此,以前還跟三歲的兒子定過一個規矩:你講道理,爸爸就講道理,你如果胡鬧,那么爸爸也就不講道理了,會懲罰你。可是我發現,很多的時候,講道理幾乎是沒有用的。所以,在美好的童年裡,不要跟一個充滿冒險衝動,說要去找恐龍的男孩說「恐龍都死光了,你不要做夢了。」更不要跟一個女孩說「你不可能是公主,因為你爸爸不是國王。」也不要在孩子畫了一個藍色太陽的時候,急著去告訴孩子「太陽是紅色的」。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我也是如此,以前還跟三歲的兒子定過一個規矩:你講道理,爸爸就講道理,你如果胡鬧,那么爸爸也就不講道理了,會懲罰你。 可是我發現,很多的時候,講道理幾乎是沒有用的。 因為對一個充滿了生命活力,情感迅速發展的孩子來說。用理性的方式去講道理,是最無趣的體驗。所以他們面對喋喋不休的父母,內心往往在想著如何逃離。
  • 魚缸法則: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
    在這個故事裡,媽媽沒有講一句沒有感情的大道理,而是陪著孩子去實際體驗,讓他自己用眼睛看,用心體會,然後他自己理解了,就成為了屬於他自己的道理,因此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父母「掏心掏肺」的道理,其實是害娃元兇1)講道理是拉開親子關係的元兇
  • 不要跟媳婦講道理,能氣死你
    晚上吃飯時,我就給她講了一個故事,是我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說是法國一個王妃,特別敗家,花錢如流水,最後她跟她老公都被送上了斷頭臺。媳婦聽了,點點頭,然後就說了一句——你說我要不要再買個羽絨服呀,這幾天太冷了。我氣得差點蹦起來,我拍桌子質問她,你不是有好幾件羽絨服嗎!
  • 我不跟孩子講道理了,還是讓圖書幫我們講,比做嘮叨父母強!
    文:養育男孩,魚爸1我發現,逢年過節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有那麼一群大人,喜歡圍著孩子們,給他們不停地講道理。好像所有的爸媽都會跟孩子講道理。我也是如此,以前還跟三歲的兒子定過一個規矩:你講道理,爸爸就講道理,你如果胡鬧,那么爸爸也就不講道理了,會懲罰你。
  • 其實,我不喜歡聽你講道理
    她是這樣講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有一天受了委屈,或是和誰生了氣。因為很難受所以去找身邊人抱怨,可是他卻開始給你分析道理,然後勸你大度點,別生氣,不至於。其實他們也沒有錯。可是他卻說,沒事的,你自己出來。其實,你只是想讓他來洞裡接你,告訴你「別害怕,有我呢」,告訴你「沒關係,我來了」。我其實也特別討厭受了委屈之後,你給身邊人訴苦,想聽他的安慰。
  • 女友不講道理很崩潰?要是她一直跟你講道理,你真的會好些嗎?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要是你的女友總喜歡跟你講道理,你真的會好很多嗎?01:女友為什麼不喜歡你講道理?先分享一個案例:小美因為工作問題在公司被領導罵了,然後下班路上突然下暴雨全身都被打溼了。
  • 跟一個背叛你的人講道理,只會有3種結果,每一種都不是你想要的
    那麼根據人自私的本性來細說,這就等於,你跟一個背叛者在怎麼講道理也是沒有用的,即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很難打心裡承認錯誤,因為背叛讓他們嘗到了某種甜頭,所以他們為了甜頭,硬是把自己的錯認為了是對的。就像你做一份不正當的工作得到了豐厚的收益,但你明知道你這份工作是不對的,但是豐厚的回報卻告訴你這件事是對的,於是你聽不進去任何人的好言相勸,直到受到懲罰才能後悔。
  • 「你閉嘴吧!」黃磊被女兒懟: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所以,往往很多時候父母跟孩子講了一大堆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原因就在於此。不過想想也是,好多事我們自己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的,怎麼能指望這麼個小不點,就能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呢?正如心理學家皮亞傑說的:「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顯然,在孩子尚未形成足夠成熟的思維前,父母講再多的道理都是無用功!
  •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朋友氣呼呼地跟我訴苦,說他剛剛遇到了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不守規矩騎電動車走反道,差一點就要撞到人,朋友跟他理論,對方竟然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喜歡走反道,關你屁事。」
  • 鄭爽強迫孩子睡覺引熱議:對孩子「講道理」是最沒道理的教育
    孩子需要的不是道理,是共情很多父母都喜歡和孩子講道理,道理說的似乎都很對,但是,孩子卻總是聽不進去。苦口婆心的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他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親子內戰」,最終兩敗俱傷。講道理還要做到共情,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太難了!」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則國外搞笑視頻,就把「共情溝通」展現得淋漓盡致。
  • 講道理和訓斥都不如這樣有效
    在育兒計劃中,當一個孩子不得不吃飯時,他不得不在飯桌上搭起一塊積木。爸爸媽媽說服他說他吃東西後會再玩。出乎意料的是,男孩突然發脾氣,把玩具扔在地上踩了一下,然後藏在門後and叫。哭,沒有說服力。母親把男孩帶到沙發的邊緣,男孩的第一句話說:「孩子,你能聽到什麼嗎?」
  • 為什麼孩子不聽你講道理?原來《盜夢空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加上這麼一層濾鏡,連準備重映的《盜夢空間》這樣的科幻電影,也能看出其中關於育兒的關竅。你看懂了嗎?01、為什麼孩子不聽你講道理?放在育兒的環境中,我們很多家長也不理解:為什麼這些道理都是公認的,我自己也犯過這些錯,好好的人生經驗告訴了孩子,怎麼他就不聽呢?讓孩子聽話,實際上就相當於給孩子植入一個想法。
  • 孫儷:聰明的爸媽從來不急於講道理,您可以這麼做
    電影《小孩不笨》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小主人公傑瑞和哥哥湯姆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高頻率說教。傑瑞通過旁白說出了孩子們為什麼屢教不改的原因: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
  • 49歲黃磊被5歲女兒當眾回懟: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所以,往往很多時候父母跟孩子講了一大堆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原因就在於此。不過想想也是,好多事我們自己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的,怎麼能指望這麼個小不點,就能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呢?正如心理學家皮亞傑說的:「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顯然,在孩子尚未形成足夠成熟的思維前,父母講再多的道理都是無用功!
  • 「低層次」的家長,只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很多孩子說,一聽到家長給自己嘮叨,講一些大道理他就煩。不妨父母可以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有人跟自己這樣嘮嘮叨叨,講一些大道理,你們煩不煩?所以,只會講道理的家長,是最低級的教育方式,也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只跟孩子講道理到底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呢?
  • 你又不是我媽,我不想聽你講道理,我只想聽你說一句:我愛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次,我在單位因與同事有一點小摩擦受了一點氣,回家向他抱怨,他就開始擺起領導的架子,給我上綱上線,講起了大道理:你這樣是不對的,同事之間要講團結,要以大局為重。「重你個頭啊!」我向他翻了一個白眼就進屋了,鬼去聽他嘀嘀咕咕地講道理。還有一次,我們在家吃晚飯,因為我個人口味最近有一些變化,所以有一些菜不喜歡吃,結果好了,他又開始給我講道理:挑食是不對的,蔬菜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多吃一點對身體好。講到一半,我突然放下筷子溜進房間裡,留他一人在餐廳氣得鼻子冒煙。
  • 「養大你,你翅膀硬了會頂嘴了」:不跟父母講道理,才是真正的孝
    不聽後輩的話,那總應該聽醫囑吧。但是,我公公偏不。就算醫生跟他說,糖尿病患者少吃精米麵條,注意少吃多餐等,他也只會不屑地說:「醫生的話,也不能全信。」公公他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算外界怎麼跟他反饋,他都把耳朵捂住,把大腦封閉起來,就是選擇不聽。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