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下來,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出來……那麼對不起,你想去的學校只能別人去,你想過的生活只能別人過。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必須吃生活的苦。」
有朋友轉發了這樣一段給孩子講道理的視頻,並留言說這位媽媽講得太好了!想來她是準備回去跟孩子也照樣演講一番。
說來好笑,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一位「口才不錯」的媽媽,每次給孩子長篇大論的講道理,比喻、排比、比興各種修辭用得爛熟,有時候把自己都感動得夠嗆,可是孩子卻只是低頭不語,也不知道他聽進去沒有……
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咱們的孩子都沒有聽進去這些道理,要不怎麼會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還惹得我們失控大喊「我跟你說了100遍了!」
家長們一定要明白,說了100遍還無效的道理,那一定是我們講道理的方式出了問題,而最常見的兩個誤區,相信許多家長都不陌生。
誤區一、總說「沒用的真理」
「上課要認真聽講!「
「考試的時候細心點!「
「學習要勤奮!「
「這次考試太重要了!「
那些咱們說了100遍的道理,有多少是這樣「沒用的真理」?哪一條孩子是真的能聽進去的?
說起來,這還真的不能怪孩子,因為這些「沒用的真理」都有幾個特點:
1、目標模糊:什麼是細心?什麼是認真聽講?
你有沒有說清楚,希望孩子達到怎樣的目標?目標都沒有,你讓孩子怎麼「聽話」?
2、沒有執行方法:怎樣做才能細心?怎樣做才能認真?
你有沒有告訴孩子如何達到目標?孩子也想細心,也想認真,可是「做不到啊!」
3、傳遞焦慮與壓力
更多的時候,你是否只是因為在群裡被點名、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績,用這樣沒營養的道理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那麼,您的大道理也的確對孩子有所影響,只不過是「負面影響」,您把自己的壓力和焦慮傳遞給了孩子。有些孩子平時很好,一考試就砸鍋,就是這個原因。
誤區二、長篇大論、自我感動
像文首那位媽媽,長篇大論、自我感動,孩子也低頭認錯,但這一幕怕是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總有一天,媽媽再也沒話說,要大吼出來:「道理跟你講了多少!你難道還不明白?」
有個孩子跟我說,每次他父母找他談話,他會在半小時左右說「對不起,我錯了」。
為什麼是半小時呢?
因為時間短了,他父母會覺得他態度不好,但如果他不道歉,父母能講上兩三個小時!
這種方法沒用的原因有三:
心理「超限效應」,聽得越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孩子理解不了。男孩語言能力本來就弱,對於小學生而言,你的長篇大論,他往往只聽到幾個「非關鍵詞」,不信下次你說完一大段,問問孩子你說了什麼,一定會令你大吃一驚;隱形的否定。因為孩子不能準確理解長篇大論,他總是會把道理裡面跟自己相關的部分放大。您講了半天社會生存之道,孩子卻只理解了「媽媽說我不行,以後只能去搬磚,要吃生活的苦」……除了上面這些,如果您在講道理時再「夾槍帶棍」的評價、譏諷孩子,那麼所有的道理就都會被孩子自動屏蔽,他記得的只有您的疾言厲色,和「自己沒用」這兩點。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們希望孩子多多懂事兒,卻什麼道理都講不進去,而且往往孩子越大越是如此。
如何讓孩子愉快的接受你的「道理」?把正確的價值觀輸入孩子的頭腦?您需要學會選好一個時機、用好三個講道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