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恭喜你
終於忙完了上半年·
·
·
忙 下 半 年 啦假如上半年混的不好千萬不要氣餒因為七一建黨,八一建軍、十一建國偉大的事業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下半年,我們一併收割嘍忙忙忙忙忙現在,確實有件大事,要開始忙了2017年6月5日
芒種節氣來臨
北方,磨鐮忙收麥子
南方,則是忙稻子插秧
你是不是可以感受到
這個節氣的忙乎勁兒了
其實,做人呢,多麼忙不重要
忙什麼?才重要!☟
每天花一點時間養生
你就可以越活越增值
要想健康?你得這麼忙!
芒種時節,人體的散熱和保暖功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汗腺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變得活躍,而瀋陽的六月又多是陰雨天氣,寒溼之氣很容易侵入人體,如果你是迷你裙、小吊帶兒控,露肉可要悠著點兒嘍!
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來了,人難免懶散,男士們壓力大、工作忙,都會進入倦怠期。所以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午休可助恢復疲勞,體胖還需勤跑步,此外,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芒種後,天熱容易出汗,特別是小孩兒多動,更容易汗溼,為了避免中暑或起痱子,衣衫要勤洗勤換,而且要選擇優良透氣材質的衣服,家長們還要注意,在出汗時不要立即給孩子洗澡哦!
光這點功夫還真不行
因為農曆五月俗稱毒月
其中更有九天
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
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
農曆五月初五(5月30日)
初六(5月31日)
初七(6月1日)
十五(6月9日)
十六(6月10日)
十七(6月11日)
二五(6月19日)
二六(6月20日)
二七(6月21日)
這幾天是
一年中最毒的時候
看看未來一個月的天氣
非陰即雨,還伴隨著高溫
↓
毒日、陰雨怎麼破?
答:防暑、防溼邪
防暑的正確打開方式
夏季炎熱高溫,人體大量排汗,鉀元素會隨汗液大量排出。而人體一旦缺鉀,不僅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也會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四肢酸軟無力,嚴重時還會伴有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等。大量出汗後,可以喝些果汁或糖鹽水,防止血鉀過分降低,既可以預防「夏打盹」又可以防止血壓上升和血壓過低。
夏天日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減少,而午睡是適當的補充,既能預防「夏打盹」,還有利於養護心臟。中醫認為,午睡是養心好方法。在中午陽氣偏盛的時候,需要休息來養陰,達到陰陽調和的目的。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注重午休,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甚至會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險。當然,午睡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半小時為宜。因為白天睡得時間過長的話,晚上就會睡不著,造成不良循環,影響健康。
防曬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皮膚、保護我們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該如何有效防曬呢?
07:00:簡單梳洗後,在面部及裸露的胳膊、腿部,塗抹SPF15的防曬露。防曬露較清爽透氣,適合清晨使用。
09:00:如果在戶外,除了塗抹防曬產品,遮陽傘(帽)是必要的,除了局部抵擋紫外線對皮膚的侵襲,還可抵擋對秀髮的損害。具有UV功能的太陽鏡也必不可少,它能為你有效地擋住相當部分的紫外線對嬌嫩眼角的灼傷。
10:00-16:00:這是一天中陽光最集中、最傷皮膚的時段。午休時間,應重新化一個防曬妝。如果是在戶外,記得胳膊和腿部也要隔兩個小時就塗抹一次防曬霜。
17:00-18:00:此時陽光差不多已收回威力,但地面、建築物、汽車等反射的陽光對我們的皮膚,同樣具有不可小覷的殺傷力。不要忘了遮陽傘與太陽鏡,此時到戶外,必須再塗抹上一層防曬霜。
19:00以後:天色已暗,皮膚將重獲自由。回家洗個舒服的淋浴,讓皮膚卸下負擔,再塗抹上清爽的乳液。如果日間皮膚被曬傷了,則一定要塗上曬後修復霜或面膜,讓皮膚減輕灼熱、發紅等症狀,迅速恢復到健康狀態。防溼呢?要健胃補脾!
芒種時節通過飲食防溼邪是個好方法
飲食上以清補為主
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
可以多吃一些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夏季陽氣最盛,紅色為陽
相對應的紅色食物就入心入血
因此,夏季護心,就要多吃些紅色的食物
紅棗
中醫養生認為夏季飲食宜清補
食勿過鹹、過甜
由於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
耗氣傷津之時
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
So小編要推薦
炎炎夏日,多少瀋陽人
是在吹空調和洗澡的循環中度過的
可你知道嗎
出汗時不能立刻用冷水衝澡
芒種過!天氣炎熱,人們易出汗,氣溫升高,很多人都會通過勤洗澡來給自己降溫,但是,大汗後不可立即洗澡!
因為大汗後,流經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過熱,會加速血液流動,使身體本來就膨脹的血管和毛孔擴張,同時又增加了皮膚及肌肉的血流量,使血液不足以供應心臟和大腦等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機體缺氧,導致眩暈!
記住,這五種情況再熱也不能洗澡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
酒後不宜洗澡 ×
飽餐後不宜洗澡 ×
大汗不宜立即洗澡 ×
發燒時不宜洗澡 ×
芒種:一年中最忙的節氣
你在忙些什麼呢
是忙著備戰高考?
忙著跑客戶、寫材料?
還是忙著戀愛?忙著旅行?
如果人生可以不這麼忙
你會做些什麼呢
來【評論區】說說吧
▍內容來源:瀋陽網綜合網絡
▍圖文編輯:瀋陽網(交流聯繫小編微信號:2540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