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氣,難得拼一回!以13副鎧甲起兵,努爾哈赤如何擊敗千萬人口的大明?

2021-02-16 劉煥的書房

歡迎閱讀劉煥解讀星座名人,通過十二星座來解讀名人。

       白羊座:劉裕、宋太祖、嶽飛

       金牛座:諸葛亮、蕭衍、駱賓王、杜牧、康熙(其中諸葛亮、駱賓王和杜牧為轉載)(已完結)

       雙子座:宋仁宗、辛棄疾、成吉思汗、蒲松齡、曹雪芹(其中辛棄疾、蒲松齡和曹雪芹為轉載)(已完結)

       巨蟹座:曹操、楊堅、李治、李賀、劉伯溫(已完結)

       獅子座:漢武帝、劉備、歐陽修、完顏阿骨打(其中劉備、歐陽修和完顏阿骨打為轉載)

       處女座:劉義慶、宇文邕、竇建德、李密、李商隱(其中李商隱為轉載)(已完結)

       天秤座:元宏、陸羽、範仲淹、忽必烈、乾隆(已完結)

       天蠍座:柴榮、柳永、陸遊、王陽明、多爾袞(已完結)

       射手座:

       摩羯座:劉邦、劉秀、高歡、蘇軾、楊一清(其中蘇軾為轉載)(已完結)

       水瓶座:秦始皇、唐太宗

       雙魚座:楊廣、李清照、秦良玉、順治、金庸(已完結)

       其他星座仍在連載中,歡迎關注。

一.英雄少年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裡。他是建州女真人。那麼,建州女真人和金代的女真人,有什麼關係呢?我曾經在滿族源流一文中詳細論述過。

當時的建州女真,僅僅只有幾座城池,在偌大的明朝帝國中,這座城池壓根就不起眼,就是大象身上的一隻螞蟻!

遼寧屬於東北地區,這裡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生活在東北的明代女真人,崇拜太陽,尤其是那緋紅而噴薄的黎明,讓他們看到了昂然的生機。

生活在白山黑水間,難免要打獵捕魚,可是僅僅靠著這些無法填飽肚子,什麼最能填飽肚子呢?就是糧食。

長白山

赫圖阿拉城四面環山,有大小河流縱橫交錯,利於灌溉。而且土地肥沃,便於耕種。這麼好的環境,自然要用來種糧食了。於是女真人也開始學會了種地,在這塊不大的土地上種植著他們的夢想,也是他們賴以活命的唯一希望。於是黃土地也成為了女真人崇拜的神,因為這片土地可以種出莊稼,有了糧食,女真人才可以填飽肚子,才可以活命。

紅色、白色、藍色與黃色正是明代女真人最喜歡的四種顏色,後來努爾哈赤便在這四種顏色基礎上確立了八旗,這四種顏色便是女真人對於太陽、土地、藍天與白雲的崇敬,便是對於自然的深深敬畏。

可是,雖然學會了耕種,這個時候女真人的生產還是比較落後的,一般的生活用品都要到漢人的市場上購買,特別是鐵器。

大家都知道,文明發展的標誌便是煉鐵,這個時候,明代女真人還不會煉鐵,所有的鍋碗瓢盆都需要用到鐵啊,怎麼辦?只好向明朝購買。

於是,女真人辛辛苦苦地去深山採蘑菇,挖人參,然後扛著幾袋子的人參去漢人的市場上換取鐵器。

雖然東北物產富饒,可是蘑菇和人參能賣多少錢呢?幾袋子的人參或許才能換取一口鐵鍋,所以和明朝的貿易,女真人是吃虧的。明朝控制著女真族的貿易活動,不想女真族發展的太快,以免將來發展強大構成威脅。

即便是這樣,女真人也沒有怨言。

因為,他們是明朝的子民,他們需要活命。

努爾哈赤便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他的父親名叫塔克世,是明朝建州左衛的都指揮使,也就是明朝的官員。他管轄著幾座城池和近萬的人口,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建州衛合稱「建州三衛」,這三衛大概管轄了數萬人口,這幾萬人都是女真人,所以明朝稱他們是「建州女真」。

女真人曾經建立了金國

有人要問,金代女真人不是建立了金國了嗎?為何明代女真人還這麼原始貧窮呢?事實上,建立金國的女真人很多融入了中原,留守在東北的一部分女真人繼續過著很原始的生活,一直到明代末期。關於明代女真人,以及日後滿族和女真族的關係,可以看我寫的這篇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明代女真人分布圖

按理說,努爾哈赤算是官二代了,父親掌管著大明朝建州左衛,他將來也會承襲這一職位,一輩子不會愁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恐怕努爾哈赤一輩子就是邊疆的一個小官了,不會有太大的出息。畢竟建州左衛不算太大的官,充其量和一個集鎮差不多,塔克世的官雖然比村長大點,也就類似於一個鎮長。

芝麻小的鎮長與九重天的皇帝,那是天壤之別。

就在努爾哈赤10歲那年,他的母親喜塔喇氏不幸去世了,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女人,姓納喇氏,她也是一位女真人。

這位納喇氏便是努爾哈赤的繼母,也就是晚娘。

說到晚娘,大家想到的便是對於丈夫前妻孩子的虐待,不幸的是,這樣的事情真的就發生了。

努爾哈赤的繼母對他非常刻薄,經常向丈夫進讒言。

努爾哈赤在這樣的環境中便生活了9年。

少年努爾哈赤影視形象

9年啊,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9年,人的性格、脾氣都是在這9年中形成的,一轉眼,努爾哈赤不再是一個10歲的兒童,而變成了19歲的大人了。

努爾哈赤沒有怨言,畢竟這是他的親人,每天他還是照樣去山裡採集人參和蘑菇,然後去漢人的集市上販賣。雖然繼母對他不好,但是他明白,繼母是父親所愛的人,他作為孩子,不可以挑撥,只能使父母生活更美滿。

努爾哈赤身為女真人,經常去集市與漢人交易,漸漸地便結交了很多漢人朋友,認識的人廣了,視野也就開闊了。

赫圖阿拉城

努爾哈赤才知道,原來世界不是他想像的建州這樣一個山溝溝啊,在白山黑水之外,還有一片廣大的區域,叫做中原。這裡有著長江黃河的壯闊,有著青城峨眉的秀麗,有著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妖媚,也有著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雄奇。

原來,世界這麼大,而建州卻那麼小啊。努爾哈赤第一次發現,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了。

明朝,市民文學非常發達,小說異常繁榮,各處的市井都有說書人說評書。

這些說書人,持一把扇子,喝口茶,便開始天南海北地說起三皇五帝,開始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了。

當時的明朝,最暢銷的書就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一般的市集上說的都是這兩本書,還有一些《大明英烈傳》、《隋史遺文》等等。努爾哈赤去集市與漢人貿易,自然會去逛集市,也一定聽過說書,他一定會感嘆:居然有這麼好看的故事。

身為一個男人,喜歡的自然不是兒女情長,才子佳人。自然是那些英雄傳奇、戰爭演義。女真人只有一些「烏布西奔媽媽」的傳說,故事性當然不能與三國相比,聽到三國的故事,努爾哈赤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努爾哈赤會說漢語,但不一定會寫漢字。不過,通過說書,他聽懂了很多故事,聽說了桃園三結義的忠孝與節義,也領會了宋江招安的糊塗與無奈。

由於喜歡聽三國水滸,努爾哈赤也漸漸地喜歡上了看書,他不再是那個平時在叢林中四處尋覓人參的懵懂少年了,也不是那個空有一副好身骨,卻只用來獵殺貂狐的莽夫了。

當時的識字率不高,好多人都是不識字的,所以市集上有專門為不識字的人提供的畫畫書,就像小人書一樣。這些圖書雖然文字很少,大量的都是插圖,但是在敘述故事的精彩程度上,絲毫未減。

努爾哈赤看的便是這些畫畫書,從書裡,他第一次知道,他的國家——大明,有過很多年的歷史,歷史舞臺上有秦始皇一統六合的雄才大略,有漢武帝開疆拓土的霸氣豪情,有唐太宗禮賢下士的虛懷若谷,有元世祖一統乾坤的豐功偉績,也有明太祖從一戶貧民成長為睥睨天下雄主的傳奇經歷。

他知道了,原來歷史上有那麼多的英雄啊,特別是元世祖,與自己同為少數民族,居然可以一統乾坤,做全中國的主宰,真的了不起啊!

從三國演義中,努爾哈赤更是第一次見識到了兵法的厲害!

遊牧漁獵民族經常需要圍追獵物,所以自然知道,當面對一個強悍的獵物時,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很多人將獵物分割,再包圍起來,這樣才可以一舉殲滅。

這就是遊牧漁獵民族兵法的雛形。比如說金代女真人打仗的戰法就來自於打獵時期的「圍獵」,把獵物圍在中間,逐漸收縮包圍圈,全部獵殺,打仗的時候,幾萬人就可以絞殺十幾萬。

可是這些兵法還是非常原始的啊,通過聽戰國以及三國的故事,努爾哈赤第一次聽到了那麼多排兵布陣的技巧。

原來,當自己舉國出徵,老家空虛,使得敵人來趁虛進攻的時候,自己完全可以不回去救火,轉而進攻別人的老巢,這一招叫做「圍魏救趙」。

原來,當自己包圍一座城池,敵人率軍來支援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必驚慌。這個時候,自己只需要守住城池,然後殲滅來救援的軍隊,這一招叫做「圍城打援」。

原來,當敵人大舉進攻,自己完全可以分出很多兵力,將敵人引向四面八方,然後把碎成好幾片的敵人各個擊破,這一招叫做「分割包圍」。

原來,當敵人舉國出徵,與自己決戰的時候,這個時候完全可以趁虛而入,攻別人的老巢,然後迅速地會師,與失掉巢穴的敵人再決戰,這一招叫做「趁虛而入」。

太多太多的兵法了,更別提那些反間計、空城計、美人計、苦肉計、連環計了,還有什麼欲擒故縱、調虎離山、聲東擊西等等。

努爾哈赤完全驚呆了,那麼炫麗神奇的世界,令他眼花繚亂。可以說,《三國演義》就是努爾哈赤兵法形成的導師。

兩宋之間出使金國的馬曠曾經記載過金國的軍事戰術,發現他們很像打獵時期用過的「圍獵」戰術,,把獵物圍在中間,逐漸收縮包圍圈,全部獵殺,打仗的時候,幾萬人就可以絞殺十幾萬,所以打仗也是從生活中領會到的。

誰也沒想到,一場飛來橫禍突如其來,由於繼母的一再挑撥,努爾哈赤的父親把他趕出了家門,只分給了他一點財產,便讓他去闖蕩天下。

一個19歲的年輕人,變得一無所有。

努爾哈赤後來開始了數年的流浪生活,甚至投奔過遼東將軍李成梁,後來被謠傳為認李成梁作了義父,但努爾哈赤那幾年確實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

二.統一女真

在努爾哈赤25歲那年,因為建州女真的王杲和明朝交惡,襲擊明軍,明朝將軍李成梁率軍攻打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為了減少建州城的傷亡,進城談判,卻被建州女真的叛徒尼堪外蘭所害,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死於戰火,他怒不可遏,於當年五月,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明,以黑旗為幟,同時解開了女真統一戰爭的序幕。

努爾哈赤起兵,報仇固然是一部分,但統一建州女真也是重要的因素,努爾哈赤一方面安撫明朝,一方面逐漸統一了建州女真。

明朝為了安撫他,開放了互市,努爾哈赤交易貂皮、馬匹等,建州女真有了大量的資本。建州女真的強大引發了其他女真各部的驚恐,同時他們恐懼被努爾哈赤統一,海西女真的葉赫部聯合野人女真、科爾沁蒙古等組成九部聯軍浩浩蕩蕩殺向建州女真,來到了渾河邊。

在古勒山的決戰中,努爾哈赤臨危不懼,利用說書提到的,各個擊破,首先擊敗聯軍中的哈達、輝發等部落,打開薄弱環節後,大敗九部聯軍,經過這場大戰,海西女真四部落中的哈達、輝發徹底衰落,僅剩下葉赫部和烏拉部仍然強盛,與建州女真三足鼎立。

這次戰役讓努爾哈赤認識到了渾河的重要性,渾河,以前是遼河的支流,現在已不再是其支流,這條河流古代又被稱為小遼水,因為水流湍急,裡面石灰巖較多,呈現出渾濁顏色而叫渾河,也叫瀋河,「沈」古代和「沉」是一個字,意思是顏色很沉重的一條河流。

 

今天的渾河,昔日汙染嚴重的河流已經經過了十年治理

 

 

明代女真分布

 

在統一東北後,公元1616年,努哈赤於老家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金,史稱後金。建立後金的同時,努爾哈赤採取金代女真猛安謀克制度,建立了八旗制度。後金建立的消息震驚了明朝,明神宗怒不可遏。

在女真族還比較弱小的200年前,1467年,明憲宗朱見深曾經派兵絞殺建州女真,命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當時還十分弱小的建州女真首領被殺,全部落被斬首1700人,遭到滅頂之災,史稱成化犁庭,所以女真和明朝本來就有世仇,如今努爾哈赤起兵,算上新仇舊恨,頒布了「七大恨」,正式討伐明朝。

七大恨是一次檄文,更是一次凝聚女真族的宣言,檄文寫道:

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雖起釁,我尚修好,設碑立誓,凡滿漢人等,無越疆土,敢有越者,見即誅之,見而顧縱,殃及縱者,詎明復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此恨二也;明人於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裡方吉納,脅取十人,殺之邊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留獲,遣兵驅逐,此恨五也;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遺書詬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擋之,脅我還其國,己以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之相徵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今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剖斷,此恨七也!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徵之。

就此,努爾哈赤開始了徵討明朝的過程。

建國初期的後金國

三.薩爾滸血戰

聽到努爾哈赤建國的消息,明朝怒不可遏,開始徵討大軍要消滅努爾哈赤。

來吧,既然終究要面對,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當時的明朝早已經腐朽,明神宗長期不親自上朝,利用僥倖贏得了幾場戰爭,還給自己封了所謂的「萬曆三大徵」,可是此次徵討努爾哈赤,一下子現了原形,不僅分兵,而且整個軍隊效率極低。

努爾哈赤看到了明朝的外強中乾和腐朽,下定決定要通過一戰痛擊明朝。

明朝,看我如何通過一戰,掀翻你。

努爾哈赤影視形象

面對朝廷的催促,經略遼東的兵部右侍郎楊鎬不得不被迫出兵,分兵四路齊頭並進:杜松率領最為精銳的西路軍約4萬人自瀋陽出發,經撫順關一路向東攻擊;馬林率領北路軍2萬人自開原出發,從渾河上遊由北向南攻擊;李如柏率領南路軍2萬5千人自清河堡方向向東北方向攻擊;劉綎率領1萬明軍匯合1萬餘朝鮮軍隊組成東路軍,經寬甸沿董家江向北攻擊。

面對明朝的八萬大軍,努爾哈赤採取「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思想,各個擊破。

四路明軍氣勢洶洶的向著赫圖阿拉方向推進。率領西路軍主力部隊的杜松推進速度最快,在到達薩爾滸一線之後分兵兩路,兩萬餘人留守薩爾滸,自己則帶著一萬多人進攻吉林崖。

努爾哈赤一直在等待著明朝的分兵,終於等到了,他趁此機會集中了近4萬優勢兵力一舉擊潰了駐守在薩爾滸的明軍,後金騎兵用極快的速度切割包圍,隨後在包圍圈將明軍全部殲滅,回過頭又將杜松的這一萬餘人全部吃掉,明軍西路軍被殲。

接下來努爾哈赤直接集中6萬部隊,以騎兵衝陣的方法衝開了北路明軍的火槍戰車防禦,這是整場戰役的硬骨頭,最為艱難的一場戰役。從朱棣開始,明軍擅長的就是火器,這次冒著明軍的火器衝鋒,八旗兵一個個倒下,身邊人都勸說努爾哈赤撤兵,別的人似乎也會動搖,此刻的努爾哈赤也陷入了沉思。

我在普魯士的崛起一文中寫到過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他就是水瓶座的,拿破崙評價他,越是萬分危急的時刻,越是有條不紊地冷靜。水瓶座的努爾哈赤也是如此,如果北路坍塌了,沒有打下來,整場戰役的部署就會被打亂。

不,這絕對不行。努爾哈赤咬了咬牙,堅持衝鋒,八旗騎兵一批一批地衝鋒向前,努爾哈赤也身先士卒,女真士氣極大地被鼓舞。又堅持了兩個時辰,終於八旗突進到了明軍陣營旁,八旗騎兵突破防線,把明軍全部砍瓜切菜般砍殺,擊潰了北路明軍殲敵大部,北路明軍被奸。

西路、北路兩路明軍已然潰敗,但是劉綎的東路軍卻尚未得到消息。

戰鬥還未結束,必須咬緊牙關。

努爾哈赤運用計謀對付東路軍,他派人扮成明軍假傳消息,稱西路軍主力已經逼近赫圖阿拉,讓其迅速北進。

東路軍的統領劉綎聞言果然信以為真,急於爭功的他竟然命令部隊輕裝急進,一頭鑽進了後金軍布下的埋伏圈,此時的努爾哈赤雖然經歷了殲滅西路、北路兩路明軍的血戰,卻鬥志昂揚,後金戰士也是士氣高漲,緊接著發動攻擊,包圍明軍,並屠殺之,最終劉綎兵敗身死,東路明軍被奸。

十萬明軍,四路並進,數日之間三路全歿,只剩下孤零零的南路人馬倉皇后撤,努爾哈赤下令猛追不舍,又殲滅一萬多人,南路軍瘋一般逃跑了。

這場薩爾滸之戰,明軍傷亡45800人、文武官吏死者達310人,丟失馬、騾、駱駝等獸28000匹,損失火器大小槍炮21000件,明朝不僅沒能滅掉後金,反而後金經歷這場血戰被鍛造得更加厲害,著名的「薩爾滸之戰」就此落下了帷幕。

至此,努爾哈赤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明軍戰死4.5萬人,損失慘重。所謂的「萬曆三大徵」的泡沫被戳破,明朝現了原形。

影視劇中的修羅場——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讓努爾哈赤更加認識到了渾河的重要性,於是,在努爾哈赤定都傳統遼寧政治中心遼陽、修建東京城後,為了方便統一全遼東,毅然遷都瀋陽,那個時候,和遼陽相比,瀋陽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城邑。

努爾哈赤跟王公貝勒們一起議事時,突然提出遷都瀋陽的主張。這突如其來的決定使大家十分意外,《清史稿》記載了努爾哈赤為何會選擇瀋陽,他說:「瀋陽乃形勝之地,西徵明,由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徵蒙古,二三日可到;南徵朝鮮,可由清河路以進;而且在渾河、蘇克蘇滸河的上遊,伐木順流而下,用來造宮室,燒柴,都不可勝用。時而外出打獵,山上獸多,河中水族,也可捕而取之。朕籌劃此事已經成熟了,你們不要再考慮了。」

 

原來努爾哈赤看中了瀋陽的絕佳地理位置,它位於渾河以北,背後有水流湍急的渾河作屏障,可以保證不受明朝的侵擾,在那裡建都,西可以進攻大明,北可以攻打蒙古,南可以徵服朝鮮,地理位置絕佳,至於那個時候的小城邑,只是暫時的,城市在於人的建設,只要加以建設,有朝一日會成為大城市。

 

瀋陽主要市區在瀋河以北,山南水北叫做陽,故名瀋陽

 

民間傳說,努爾哈赤要遷都瀋陽時,突然有一隻五彩的大鳥飛到瀋陽,大家都傳說這是鳳凰,努爾哈赤覺得是祥瑞之象,更加覺得要遷都瀋陽,就這樣努爾哈赤開始建造瀋陽城,因為是鳳凰落腳之地,所以取名「鳳天」,後來又改為「奉天」,意思是「奉天承運」。經過一段時間的營造,終於建成了瀋陽城。同時,開始營建瀋陽故宮,瀋陽故宮雖然規模不能和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也建得頗有關外特色。瀋陽故宮佔領6萬平方公裡,有房屋300多間。

瀋陽故宮

四.寧遠孤城

努爾哈赤南徵北戰,從未遇到敵手,且都是以少勝多,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蹟,在遼東一帶的此役明軍大敗,王化貞與熊廷弼退保山海關,遼西土地盡失。

就此,努爾哈赤基本上統一了遼東和遼西,就等著入山海關,進入關內大地了。

誰也沒想到,在寧遠(今屬於遼寧葫蘆島市),努爾哈赤居然遇到了對手,他就是袁崇煥。

一直到今天,袁崇煥都很受爭議,他是漢奸還是英雄?皇太極的反間計是否就是他主要的死因?這些都有待進一步考證。

袁崇煥長得很醜,張岱在《石匱書後集·袁崇煥列傳》說得更加明白:「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他是廣東東莞人,那個時候的人並不喜歡廣東人,朝廷中的人說他個子矮,長得像猴子,性格暴躁。

袁崇煥大器晚成,35歲才中了進士,在福建當了三年地方官,但是心系遼東,他請求守衛遼東。

袁崇煥

袁崇煥跟薊遼督師孫承宗請求,修築寧遠城,保衛山海關,建議得到了採納,袁崇煥強調了寧遠一城對於控制遼西走廊有多麼重要的意義。欲守關門,必固遼西;欲復遼東,必固遼西。

1626年,明朝天啟六年正月十四,努爾哈赤乘遼東明軍易帥和匆忙撤軍之機,出瀋陽,進攻遼西,大軍抵達寧遠城,努爾哈赤威脅袁崇煥投降,但袁崇煥的回答擲地有聲:「吾修治寧遠決守以死,豈肯降耳。」 

袁崇煥堅守城池的同時,還堅壁清野,燒去了城池邊一切糧草,不肯女真騎兵得到補給。

正月二十四,出兵十天之後,努爾哈赤命令攻城,後金軍推楯車、運鉤梯,步騎蜂擁攻城西南角,萬箭齊發中,袁崇煥命令西洋大炮開炮,一下子炸退了後金軍。

努爾哈赤可不會遇到困難就退縮,不然一路起兵,也不會有此成就,他命令轉而攻打城南,這一次幾乎攻破城池,袁崇煥命令軍民縛柴澆油並摻火藥,放到城下去,燒死後金軍無數。努爾哈赤只能收兵。

第二天,努爾哈赤繼續指揮攻城,從早晨至晚上,雙方激戰一天。又是依靠火炮,明軍擊退後金軍,此後兩天,努爾哈赤都未能攻城,雖然女真騎兵野戰厲害,但是攻城並不擅長,袁崇煥指揮士兵,以火炮弓箭猛烈還擊,戰況空前激烈。西洋大炮轟擊中,無數女真騎兵被打死,但是當時的火器並不先進,炮管溫度太高就會自己爆炸,在守城中,明軍的火炮也爆炸了,炸死了幾十個明軍。

努爾哈赤連攻兩天,犧牲太多,便分兵進攻覺華島。 

此次攻城,女真犧牲一萬七千人,努爾哈赤回去後,身患毒疽,八個月後去世,是否跟這次戰役有關,不得而知。

努爾哈赤堅持了一輩子,也驕傲了一輩子,但是晚年在寧遠的折戟沉沙令他十分惱火,他的兒子皇太極最終取得了對明作戰的勝利,並且除去了袁崇煥。

努爾哈赤


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前往瀋陽的天壇拜祭天地,正式稱帝,改瀋陽為「盛京」,改國號為「大清」,改民族為「滿洲」,清朝和滿族就此誕生,努爾哈赤後來也被追封為「清太祖」。陳舜臣評價清朝開國史時說過,清朝開國史有一種難得的昂揚奮發的精氣神。

努爾哈赤的一生詮釋了一句話,人可以窮,但不可以咽下這口氣,人活一口氣,難得拼一回!


相關焦點

  • 七大恨,努爾哈赤用來進攻大明的理由,自己咬牙切齒,實際強詞奪理
    到了明朝後期,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使用十三副鎧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國號金,史稱後金,兩年後,發布「七大恨」,誓師伐明,拉開了跟明朝全面戰爭的序幕……那麼努爾哈赤發布的「七大恨」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歷史不是寫小說,清朝真的僅靠十三副鎧甲就能攻克明朝?
    很多自媒體總是在說清軍僅靠十三副鎧甲就能攻克三徵後的明朝,然而事實真是這樣麼?很多人以為明朝的女真人都是野人,啥都不會,還在過著啃樹皮的日子,然而恰好相反,努爾哈赤是漢化程度較深的女真人,結合女真的實際情況,又琢磨除了具有自己特點的軍事組織形式。
  • 有種強詞奪理,叫做「努爾哈赤《七大恨》」
    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正式宣布起兵反明。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努爾哈赤是個能夠以「十三幅鎧甲起兵」的英雄人物,再加上他的「七大恨」把他渲染成了一個飽含屈辱、飽含無辜的受害者的形象,故而,努爾哈赤的起兵就被賦予了一些「正義」色彩。
  • 歷史人物|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噩耗傳來,年方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本想起兵索報父仇,但勢孤力單,怎能與擁兵百萬的大明「天皇帝」交鋒。無可奈何,努爾哈赤乃諉過於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指責其唆使明兵殺害父、祖,奏請明臣執送。
  • 大明最後守衛者,是個朝鮮人,卻成為清朝皇帝的乾爹
    萬曆二年,李成梁率兵攻打一個叫王杲的人,王杲是建州女真的都指揮使,相當於酋長。最近這段時間,王杲有點暴走的意思,竟然殺害明朝的大臣。這是向大明的挑釁,李成梁當然不能忍,率大軍攻打王杲。在這場戰爭中,李成梁俘虜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王杲是親家,兩族是聯盟的。
  • 【多維閱讀】當你穿越到大清朝——遇見努爾哈赤(1)
    正文:當你來到大清朝,你可能作為一個小人物,遇到的會有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有些人,你可以不用面對面,但是你一定得知道。他們就是清朝的皇帝們。孩子們,你們都聽過《小魯講歷史》,有朝代歌一定記得清清楚楚吧。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東西晉,南朝北朝是對頭。
  • 揭秘:努爾哈赤為何要親手殺掉自己的長子褚英?
    元1615年,也就是大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下令處死已經被自己囚禁了2年之久的親兒子褚英,褚英死去時年僅36歲。
  • 鎧甲刀槍不入
    但金軍只有不足六萬餘眾,在短短的五天之內給明軍造成了近五萬多人的傷亡,以努爾哈赤勝利告終,奠定了進一步南下的基礎。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論是完顏阿骨打的兩千五百人誓師還是努爾哈赤的十三副遺甲起兵,他們的崛起都是看似以卵擊石而又能以少勝多。
  • 努爾哈赤討明檄文「七大恨」中的一個鬧劇,讓人啼笑皆非
    ——大明王朝叫板,於是煞費苦心地編撰出了一個,為後來歷代清朝統治者津津樂道的討明檄文「七大恨」來。這個榜文中所記載的七大恨內容,最接近於奴爾哈赤起兵反明時的原狀。而木刻揭榜中「七大恨」的第七恨是其他版本所沒有的,所以特別值得我們關注。這第七恨的原文是:「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御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
  • 讓努爾哈赤窮兵黷武的葉赫族美女
    努爾哈赤發布的討明檄文《七大恨》,其中一條是,「葉赫由於得明朝的支持,背棄盟誓,將其『老女』轉嫁蒙古」。其中所說的老女便是女真族第一美女東哥。雖然被尊稱為罕王,但努爾哈赤同樣也難過美人關,這位娶不到手的美女,成為了努爾哈赤心中的一抹永久的遺憾,但冥冥之中也成全了他,成為他徵戰海西四部最重要的藉口。葉赫(意為盔頂)所屬十五部部民皆勇猛,善騎射。
  • 薩爾滸之戰的真相:擊敗明軍的不是八旗軍,而是「自己人」
    努爾哈赤有韓信之才嗎,依據史料的記載,顯然沒有,那麼,他為何還敢選擇在刀尖上跳舞。當時,八旗軍創立不過三年、女真各部尚未統一,努爾哈赤貿然選擇在刀尖上跳舞無異於自取滅亡,可是,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這種戰術,想必在此之前一定有人給了他底氣,並告知他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給了努爾哈赤底氣的人肯定不會是李永芳、范文程之流,極有可能是大明內部的「自己人」。
  • 大明將領李成梁,戰功顯赫,卻養虎為患,死後成千古罪人
    萬曆二年,李成梁帶著部隊去攻打一個叫王杲的人,王杲是建州女真的都指揮使,相當於酋長。為什麼要打他呢?這個王杲有點失控,有點暴走的意思,竟然殺害明朝的大臣。這是顯然是對大明的挑釁,李成梁自然不能聽之任之了,於是就率大軍來攻打王杲。在這場戰爭中,李成梁俘虜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王杲是親家,兩族是聯盟的。
  •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死因非常尷尬,史書不敢記載
    嘉靖三十八年,大明皇帝正在忙於修道煉丹,已經許久沒有上朝,大臣想見嘉靖帝一面都相當困難。
  • 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如何?金庸:從成吉思汗開始,四百年只有一個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93,閱讀約2分鐘滿清開國元勳努爾哈赤最大的功績是建立了八旗制度,創造了一支軍政統一,效率極高的兵團,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如今,人們提起滿清王朝的崛起,往往要從努爾哈赤的十三副鎧甲說起。經過30多年的徵戰,他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努爾哈赤縱橫交錯東北時,最關鍵的一戰是大敗11萬明軍的薩爾祜之戰。後來乾隆回遼東祭祖時,也由衷感慨,「太祖一戰與王季開,太宗一戰與皇帝定義。」薩爾虎之戰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至三月之間。
  • 努爾哈赤那麼能打,為何在寧遠之戰被明軍擊潰?
    清太祖努爾哈赤自25歲起兵開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不管是女真各部、還是蒙古各部乃至大明朝,無不對他深感畏懼。可是素有「戰勝」之稱的努爾哈赤在寧遠城被一個文弱書生袁崇煥給打敗了,而且人家是在孤城無援的情況下,以區區兩萬軍民硬是打退了十幾萬的八旗鐵騎。
  • 努爾哈赤腳踏七星的來歷
    這位皇帝自從大明首輔張居正去世後,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裡從未上朝。(應該在張居正剛死的時候)在某一天晚上,萬曆皇帝做了一個夢:一個身著黃袍的龍頭人腳踏北鬥七星,從乾字門走入自己的寢宮,硬說自己睡在了他屬於的龍床上。萬曆皇帝醒來讓大臣給解夢。一大臣解夢說這是有真龍天子出現,乾門是東北方,這個人腳踏七星。
  • 努爾哈赤是誰的後代?
    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依靠其祖、父所遺留的十三副鎧甲,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的戰爭,他的目標是統一女真,興師討明,以報明朝殺其祖、父之仇。那麼努爾哈赤家族到底與明朝有什麼樣的恩仇呢?往上追溯,我們會發現,努爾哈赤家族幾乎與明朝是處於相愛相殺的一種特殊狀態。
  • 如果明神宗末年大明對女真的薩爾滸之戰勝了,中國歷史走向會如何
    1619年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五,大明集中8.6萬部隊外加朝鮮與葉赫部2.3萬人,與女真人努爾哈赤領導的6萬後金部隊,在薩爾滸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最終由於大明統帥楊鎬指揮無能,統兵將帥互相掣肘,將領之間自行其事、缺乏配合協調,加上奸細向後金洩露了大明的軍事動計劃,導致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陣亡近5萬人。
  • 夜黑老女,不祥至極:沾之即滅族亡國,大明大清全都中招
    在一些野史雜說裡,「夜黑老女」與大明的滅亡、滿清的興起衰落都有關係,這人可算是個不祥至極,神秘至極的女人。要撩開她頭上這層厚厚的面紗,還得從努爾哈赤小時候說起。01中國皇帝,沒有一個是人種滿清繼承了漢族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傳統,將自己的祖先描繪成仙女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