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恨,努爾哈赤用來進攻大明的理由,自己咬牙切齒,實際強詞奪理

2021-02-13 楊角風發作

明朝初期,女真一族分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跟明朝交往密切,受到明朝的支持。到了明朝後期,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使用十三副鎧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

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國號金,史稱後金,兩年後,發布「七大恨」,誓師伐明,拉開了跟明朝全面戰爭的序幕……

那麼努爾哈赤發布的「七大恨」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1618年正月的一個清晨,天空懸月未消,東方晨日已升,一位雙眼充滿仇恨且全副武裝的男子,注視著前方將士,拔劍怒指南方:

「汝等勿疑,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

既然要打仗,師出有名才是根本,最好是天意所為:

「有青黃二色氣,直貫月中。此光約寬二尺,月之上約長三丈,月之下約丈餘。」

這就是努爾哈赤所謂的天意,當時的女真族信奉薩滿教,薩滿教歷史悠久,曾經盛行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像印第安人對巫師的稱呼,就是「shamman」,翻譯一下,就是薩滿。

該教傳到中國,主要在北方,比如金朝的完顏希尹,就是因為天賦異稟、通曉巫術,在金國被奉為大薩滿:

「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通便如神。」

到了女真這裡,薩滿是可以驅邪治病、消災除難、佔卜預言、祈求豐收的,甚至結婚、生子、起名都需要薩滿來主持。薩滿教崇尚「天」,認為天神主宰了世間一切,所以會通過天象來指引眾人。

所以,努爾哈赤每次出徵之前,和得勝回師都會祭天,向天神表達崇高的謝意。

在進攻明朝之前,努爾哈赤曾經進攻烏拉部:

「忽見東南有氣,藍白二色,直衝兀喇城北。」

兀喇城就是烏拉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次異常天象,結果努爾哈赤大獲全勝,得勝而歸。而這次打算進攻明朝,再次出現了「有青黃二色氣」,此徵兆在他看來是大吉。

但光有天意還不行,還需要激發一下眾人的怒氣:

「朕與大明國成釁,有七大惱恨,此外小岔難枚舉矣,今欲徵大明。」

關於努爾哈赤「七大恨」版本,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天聰四年告諭》版、《滿洲實錄》版和《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版。但是三個版本的內容相基本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七恨,讓努爾哈赤憤而伐明?

第一恨,殺祖父殺父之仇: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他的祖父和父親在明國禁邊,是寸土不擾,一草不折,秋毫未犯,但是明朝呢,無故生事,硬是越過「邊境」殺害了祖父和父親。

實際上這所謂的第一恨是一樁懸案,當時明朝任命王杲為建州右衛都指揮使。但是這個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朝廷出兵徵討他,他死後,他兒子阿臺佔據古勒城繼續抗爭。當時的努爾哈赤父親和祖父奉命跟李成梁的明軍一起進攻古勒城。

戰鬥最後,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一個被燒死,一個被明軍誤傷,至於是不是陰謀陷害,已經無從得知。

或許明朝朝廷出於同情,畢竟他們是為大明所犧牲,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衛代理司令官。這才使得努爾哈赤有了統一女真,統一蒙古的資本,他的霸業也從這裡開始。

但實際上,努爾哈赤父親和祖父死亡於1583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是1618年,中間隔了整整35年。如果真的有殺父之仇,跟明朝不共戴天,為什麼當初會接受明朝任命,為什麼等到知情人都差不多死光了,才想起來報仇?

第二恨,偏袒他族,欺壓建州女真之仇: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雖然明朝跟自己有殺父之仇,但是本著和平共處原則,他沒有怪罪。可惜明朝得寸進尺,竟然幫助葉赫、哈達等女真族,對別人進攻建州女真坐視不管。

「癸巳年,南關、北關、烏剌、蒙古等九部,會兵攻我,南朝休戚不關,袖手坐視,仰庇皇天,大敗諸部。」

實際上是努爾哈赤四處侵略,欺壓弱小,其他部落忍無可忍,聯合起來進攻努爾哈赤。卻怪罪明朝沒有出兵保護他,幸虧上天保佑,這才打退了其他部落。

努爾哈赤為什麼不仔細反思一下,如果不是他自己肆意挑釁,為什麼其他部落會聯合起來進攻他呢?更過分的是,你不恨自己,不恨別人,偏偏恨一個躺著也中槍的明朝?

難道是怪明朝沒有提前進攻努爾哈赤,阻止他的侵略行為?

第三恨,強令遣返罪犯之仇: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他們跟明朝劃定的有疆域範圍,可是明朝人總是越境,有採參的,有過路的,有打獵的,他們這屬於侵略,於是殺了他們。可是明朝朝廷竟然向我們「勒要十夷償命」,這不是明晃晃的侵略嗎?

天吶,努爾哈赤真是人才,在他還沒有起兵之前,還在年年給大明朝寫工作總結的時候,他就夥同遼陽副將吳希漢,私自立了一塊界碑:

「漢人私出境外者殺,夷人私入境內者殺。」

在明朝地界明目張胆劃勢力範圍,殺了人還不肯償命,這不就是流氓行為嗎?

而明朝沒有發兵進攻,僅僅是索要罪犯,如果這都能激起仇恨,那麼努爾哈赤你是鬥雞嗎?

第四恨,葉赫老女轉嫁蒙古之仇: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葉赫族本來把一女子聘給努爾哈赤,結果由於明朝的幹涉,導致該女子轉嫁了蒙古,這是奪妻之仇。

這個仇恨更是來的莫名其妙,為什麼葉赫女子從妙齡硬拖成了三十多歲的老女,轉嫁蒙古?

這個北關老女也叫葉赫布寨之女,她的哥哥是布揚古貝勒。努爾哈赤本來和葉赫有婚約,結果翻臉不認人,為了利益進攻人家,殺害了女子的父親。這還不算,人家兒子要父親屍體,努爾哈赤喪心病狂,把屍體砍成兩半,還了一半給人家。

但凡是一個有血性的人,這殺父之仇如何不報,沒把這個列為葉赫一族「一大恨」就不錯了,即使這樣也是忌憚努爾哈赤,硬生生把年輕女子拖成了老女。

而且,這事跟明朝沒有半毛錢關係,就因為明朝朝廷同情葉赫一族,就招致仇恨,這努爾哈赤的恨點有點低啊。

第五恨,惡意驅趕之仇: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他們建州女真世世代代在柴河、三岔、撫安三處生活,結果明朝惡意驅逐。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

實際上此三處隸屬哈達轄區,歷來是明朝疆土,努爾哈赤這個流氓團夥四處侵略,把這塊佔為己有。明朝朝廷當然不能容忍這種行為,必然發兵前來阻止,結果又成了一大恨。

第六恨,替葉赫侮辱建州女真:

按照努爾哈赤的說法,邊外的葉赫是有罪的,結果明朝聽信他的讒言,竟然遣人來責備我們,而且用盡了不善之語,羞惡我努爾哈赤!

這個其實跟第二恨和第四恨有重複,說到底還是怪罪明朝向著葉赫一族,對建州女真一族的侵略行為進行了譴責和幹涉。

這個不用解釋了,明朝作為天下主宰,面對不公的地方必然要糾正,這正是朝廷履行義務的正常行為。如果努爾哈赤遵紀守法,安分守己,又怎麼會招致朝廷的譴責,何恨之有?

第七恨,明朝派人到建州之仇:

實際上第七恨有點濫竽充數,有好幾個版本,兩個實錄中說的是滅葉赫是天意,結果明朝硬是逆天而行,阻礙努爾哈赤替天行道,所以這也是一恨,另外一個版本則說的是:

「明朝遼東政府派蕭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這是啥意思,明朝正常派官員過來監管建州,何恨之有?

後來估計努爾哈赤也覺得這條實在是算不上一恨,想了想又刪掉了,再次找了一個明朝幫助葉赫一族的事充當一恨。

「太祖列入七大恨中,亦自覺無事生事,後各本皆刪此條,而析別條以足其數。」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為了所謂的師出有名,除了利用天象異常以外,也是絞盡腦汁,羅列明朝的罪狀,尋找藉口,而這些藉口,除了第一條尚有爭議以外,其他的都是無中生有、偷梁換柱、強詞奪理!

但,即使努爾哈赤收集齊了「七顆龍珠」,即使他也找到了所謂的「天象」,他還是無力跟大明朝抗爭的。可惜,歷史不會重演,大明朝也已經進入到了暮年,天災不斷,加上內鬥頻繁,又趕上了李自成起義,最終給了滿清機會,問鼎了中原。

七大恨,就是一個披著狼皮的謊言!

相關焦點

  • 有種強詞奪理,叫做「努爾哈赤《七大恨》」
    ·先汗忠於大明,心如金石,恐因二祖被戮,南朝見疑,故同遼陽副將吳希漢宰馬牛,祭天地,立碑界銘誓曰"漢人私出境外者殺;夷人私入境內者殺"。後沿邊漢人,私出境外,挖參採取。念山澤之利,系我過活,屢屢申稟上司,竟若罔聞,雖有怨尤,無門控訴。不得已遵循碑約,始敢動手傷毀,實欲信盟誓、杜將來,非有意欺背也。
  • 以13副鎧甲起兵,努爾哈赤如何擊敗千萬人口的大明?
    努爾哈赤第一次發現,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了。明朝,市民文學非常發達,小說異常繁榮,各處的市井都有說書人說評書。這些說書人,持一把扇子,喝口茶,便開始天南海北地說起三皇五帝,開始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了。當時的明朝,最暢銷的書就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一般的市集上說的都是這兩本書,還有一些《大明英烈傳》、《隋史遺文》等等。
  • 努爾哈赤討明檄文「七大恨」中的一個鬧劇,讓人啼笑皆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問答視頻探究音頻闢謠作者|我方團隊覃仕勇《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且說,清太祖努爾哈赤要跟自己曾經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於是煞費苦心地編撰出了一個,為後來歷代清朝統治者津津樂道的討明檄文「七大恨」來。
  • 《明史》中刪掉的軍事強人,努爾哈赤最恨他,還被清朝封禁300年
    引言袁崇煥曾經說努爾哈赤:「奴夙知兵,今又屢戰屢勝,熟於用兵。」能夠得到自己對手這樣的評價,可以看出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確有奇才。那麼在明金戰爭中,努爾哈赤真的就是百戰百勝麼?當然不是。而且袁可立對努爾哈赤最大的威脅是他的戰略,袁可立積極推進海上防禦,遏制努爾哈赤向西發展,逼迫得努爾哈赤不得不加派重兵防禦袁可立,減弱了對西邊的進攻。03再加上遼西還有孫承宗,袁孫二人相互配合,一人主守,一人主攻,將努爾哈赤緊緊困住。
  • 大明最後守衛者,是個朝鮮人,卻成為清朝皇帝的乾爹
    這是向大明的挑釁,李成梁當然不能忍,率大軍攻打王杲。在這場戰爭中,李成梁俘虜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跟王杲是親家,兩族是聯盟的。其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因為努爾哈赤長期在他身邊,相當於自己的心腹,有一種信任感。其二,他畢竟冤殺了努爾哈赤的父親跟祖父,有內疚感。第三,更重要的是,李成梁希望利用努爾哈赤打壓遼東的那些不滿明朝管理的蒙古或者女真部落。拉一個,打一個,向來是李成梁的策略,他的這個策略也是成功的,在他主政遼東的時候,遼東永遠都不會成為大明朝的威脅,大明皇帝更擔心東南那些打劫性質的倭寇。
  • 努爾哈赤那麼能打,為何在寧遠之戰被明軍擊潰?
    戰敗後,努爾哈赤每每想到寧遠之敗,都會咬牙切齒,憎恨袁崇煥。他沒有找到真正的戰敗原因,又或許以他睿智知道內因,但礙於顏面不肯說出來。其實,寧遠之敗並非是偶然,後金與大明之間的戰爭也並非全是勝利。這次失敗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輕視明軍。
  • 歷史人物|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噩耗傳來,年方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本想起兵索報父仇,但勢孤力單,怎能與擁兵百萬的大明「天皇帝」交鋒。無可奈何,努爾哈赤乃諉過於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指責其唆使明兵殺害父、祖,奏請明臣執送。
  • 揭秘:努爾哈赤為何要親手殺掉自己的長子褚英?
    元1615年,也就是大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下令處死已經被自己囚禁了2年之久的親兒子褚英,褚英死去時年僅36歲。
  •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死因非常尷尬,史書不敢記載
    嘉靖三十八年,大明皇帝正在忙於修道煉丹,已經許久沒有上朝,大臣想見嘉靖帝一面都相當困難。
  • 努爾哈赤:我是清太祖,不叫野豬皮
    努爾哈赤後來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成為其軍隊中的侍從。李成梁善於用女真各部落得矛盾鞏固自己的地位,他的軍隊在當時東北地區算的上是最重要的軍事力量。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在為明朝軍隊作嚮導時,在戰亂中被明軍誤殺了。努爾哈赤聽到消息後,就質問指責明兵,但是明軍覺得他是無理取鬧,他想起兵為父報仇,卻勢孤力單,只能緊緊地抱住李成梁的大腿了。
  • 努爾哈赤腳踏七星的來歷
    李成梁與努爾哈赤反目成仇,是因為腳底的紅痣,還是另有隱情?逃離李成梁身在李成梁帳下的努爾哈赤著實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雖說依然是奴隸身份,但因為戰功顯赫,又善於見風使舵,所以能討的李成梁的歡心,頗受李成梁的器重,在明軍 大營裡的日子倒也逍遙。不過這個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
  • 明朝松錦之戰剛敗,皇太極就主動提出與大明和談,崇禎卻拒絕了?
  • 大明將領李成梁,戰功顯赫,卻養虎為患,死後成千古罪人
    成年後的努爾哈赤還將自己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嫁到李成梁家,成為李成梁二兒子——後來大明遼東總兵李如柏的如夫人。在努爾哈赤起兵前後。李成梁曾經多次出兵徵剿當地蒙古部落和其他女真部族,那些勢力強大、有能力和努爾哈赤相抗衡的女真部落,曾經或多或少地遭受過李成梁的軍事打擊。
  • 努爾哈赤是誰的後代?
    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依靠其祖、父所遺留的十三副鎧甲,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的戰爭,他的目標是統一女真,興師討明,以報明朝殺其祖、父之仇。那麼努爾哈赤家族到底與明朝有什麼樣的恩仇呢?往上追溯,我們會發現,努爾哈赤家族幾乎與明朝是處於相愛相殺的一種特殊狀態。
  • 如果明神宗末年大明對女真的薩爾滸之戰勝了,中國歷史走向會如何
    1619年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五,大明集中8.6萬部隊外加朝鮮與葉赫部2.3萬人,與女真人努爾哈赤領導的6萬後金部隊,在薩爾滸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最終由於大明統帥楊鎬指揮無能,統兵將帥互相掣肘,將領之間自行其事、缺乏配合協調,加上奸細向後金洩露了大明的軍事動計劃,導致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陣亡近5萬人。
  • 劉邦、朱元璋、努爾哈赤:「腳踏七星」的,為何是他們仨
    當然,我們對這三位帝王也都非常熟悉,劉邦就是建立大漢王朝的漢高祖,朱元璋則是開創大明基業的明太祖,而努爾哈赤就是後金政權的開國之君、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清太祖是也;可以看到,這三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某一個朝代的「領路人」。
  • 努爾哈赤是如何崛起的?間諜戰起了很大作用
    經過努爾哈赤的努力,女真各部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初步完成統一,從而有了與明朝一爭高下的資本。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雖與明軍有殺父之仇,卻能始終保持克制,極力避免與明軍直接交戰。由於策略得當,加上明政府的腐朽,明朝並沒有對努爾哈赤的統一進行幹涉,更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對其進行打擊。然而,當努爾哈赤建立起後金政權之後,與明軍難免會發生碰撞。
  • 「名人百科」傲視天地天命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在那裡建都,西可以進攻大明,北可以攻打蒙古,南可以徵服朝鮮。況且瀋陽山青水秀,林子深,野獸多,魚蝦肥,是一個難得的好地方。」君臣們各持一端,一時難以達成共識。正在這難解難分之際,忽然門軍報告說有一老人前來求見。努爾哈赤傳令請進。這位老人剛剛踏進殿門,就大聲向罕王報喜:「王爺,我家住在瀋水南邊的奉集堡。前天村東頭的樹林子裡忽然飛來了一隻鳳凰。
  • 夜黑老女,不祥至極:沾之即滅族亡國,大明大清全都中招
    在一些野史雜說裡,「夜黑老女」與大明的滅亡、滿清的興起衰落都有關係,這人可算是個不祥至極,神秘至極的女人。要撩開她頭上這層厚厚的面紗,還得從努爾哈赤小時候說起。01中國皇帝,沒有一個是人種滿清繼承了漢族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傳統,將自己的祖先描繪成仙女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