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女真族在東北崛起,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努爾哈赤。經過努爾哈赤的努力,女真各部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初步完成統一,從而有了與明朝一爭高下的資本。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雖與明軍有殺父之仇,卻能始終保持克制,極力避免與明軍直接交戰。由於策略得當,加上明政府的腐朽,明朝並沒有對努爾哈赤的統一進行幹涉,更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對其進行打擊。然而,當努爾哈赤建立起後金政權之後,與明軍難免會發生碰撞。
薩爾滸之戰:一個間諜贏得的戰爭萬曆四十七年(1619),明朝出動十萬大軍與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形成對峙,當時負責指揮明軍作戰的是兵部左侍郎楊鎬。楊鎬雖然熟悉遼東事務,其實是個貪生怕死之徒。萬曆二十五年(1597),因為他指揮不力,明軍在朝鮮之役中全線失利。明廷起用楊鎬,顯然屬於用人不當。
戰爭將要發起時,楊鎬拒絕了劉綎等人的合理建議,一意孤行地採用多路出擊的方式。在他的指揮下,明軍從4個方向對後金髮起進攻:馬林率北路軍從開原出發,經三岔口,過尚間崖,進攻蘇子河;杜松統領西路軍,出撫順關向西,直奔赫圖阿拉;李如柏率南路軍,由清河,從南面進攻赫圖阿拉;劉綎則率領東路軍,出寬甸,從東面進攻赫圖阿拉。楊鎬自己則坐鎮瀋陽,擔任總指揮。
據《遼廣實錄》記載,面對明軍聲勢浩大的多路圍攻,努爾哈赤採納了李永芳的"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方針,準備集中優勢兵力,逐個展開殲滅戰。他一面嚴密封鎖消息,防止軍情洩露,一面派出大量間諜,四處收集明軍情報。依靠紮實有效的諜戰,努爾哈赤掌握了明軍的作戰部署和行動計劃,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策略。
努爾哈赤決定以八旗精銳阻擊立功心切的杜松。三月一日,杜松不顧與其他諸路兵馬的約定,擅自率軍先出撫順口,很快就形成孤軍深入的局面。努爾哈赤得到前方間諜所提供的情報,得知清河之路的明軍已經出發,而且沒有協同作戰的部隊跟進,立即長舒一口氣。努爾哈赤決定立即抓住杜松孤軍深入而且清軍兵力分散、無法組織救援的機會,對杜松發起猛攻。勇而無謀、剛愎自用的杜松貪功冒進,大軍遭到伏擊後,很快就潰不成軍,杜松當場戰死。馬林率軍抵近尚間崖,聽到杜松潰敗的消息,他未戰先怯,與努爾哈赤甫一交手,便立即潰敗,隨後率領殘部倉促逃往開原。明軍已有兩路被擊退,努爾哈赤的軍隊士氣大振,繼續揮師南下,準備迎戰劉綎率領的東路軍。為了誘敵深入,努爾哈赤採納了皇太極的建議,一面嚴密封鎖杜松潰敗的消息,一面利用擊敗杜松時所繳獲的令箭,誘騙劉綎倉促出兵。努爾哈赤派出杜鬆手下的一名降卒前去劉綎大營行間。降卒手持令箭,來到劉綎大營說道:"杜將軍已兵臨赫圖阿拉城下,敬請將軍急速啟營,共同夾擊,必破後金軍。"劉綎並不知道杜松已經戰死,在看到令箭之後,對降卒所言信以為真,立即下令火速進兵。
當行間的降卒回到大營之後,努爾哈赤命令用剛剛繳獲的明軍大炮開始佯裝射擊,再次誘使劉綎上當。劉綎聽到炮聲大作,誤以為杜松大軍已經抵達赫圖阿拉,下令部隊加速前進,配合杜松作戰,沒想到就此進入後金軍的伏擊圈。在到達阿布達裡崗時,劉綎的隊伍遭到突然襲擊,劉綎當場陣亡。努爾哈赤僅用了5天時間就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瓦解了明軍聲勢浩大的多路進攻。"薩爾滸之戰"以明軍的完敗而收場。
努爾哈赤雖是塞北少數民族出身,卻深諳兵法三昧。在與明軍作戰過程中,他的指揮之法與《孫子兵法》有頗多契合之處。比如,他重視"情報先行"、力求"並敵一向"等,這些戰法都可從《孫子兵法》中找到出處。尤其是他重視收買間諜、重視收集情報的做法,與明軍的多路進攻、盲目分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努爾哈赤的指揮之法和用間策略對戰爭結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薩爾滸之戰失敗後,朱明王朝驚慌失措,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急研究東北地區的防務。隨後,熊廷弼被保舉經略遼東防務。在後金方面,努爾哈赤在取得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之後,便計劃進一步奪取沈、遼。因此,沈遼之戰已經在所難免。努爾哈赤首先計劃奪取開原、鐵嶺等戰略要地。開原是明軍在遼東的主要軍事重鎮,本該由重兵把守,沒想到明廷只是派遣沒有指揮能力、剛剛在薩爾滸之戰中狼狽逃回的馬林擔任守城將領。努爾哈赤得到這一情報之後,立即率領4萬大軍直撲開原。為了打好開原之戰,在抵達開原之前,努爾哈赤已經派出大量間諜悄悄地潛入開原城內。開原城內明軍的行動規律和虛實情況等重要情報,被後金間諜悉數掌握。努爾哈赤從間諜口中得知,開原城內的明軍缺糧少餉,士氣低落,戰鬥力低下,故此開原的防務形同虛設。
努爾哈赤偵察得知,開原的守軍會定期開城牧馬,他便抓住這個機會,突然出兵包圍開原。馬林率領守軍倉促登城布防,但已於事無補。預先潛入開原城裡的後金軍間諜則乘亂打開城門,使得後金軍隊得以順利進入城內。守城的明軍忽然發現城裡布滿後金的軍隊,一時間驚慌失措,戰鬥力驟降,開原城就此淪入後金軍之手。
由於努爾哈赤出色的諜戰策略,後金軍未費很大力氣就佔領了開原。曾任明朝遼東經略的王在晉就這樣認為:"開原未破而奸細潛伏於城中,無亡矢遺鏃之費,而成摧城陷陣之功。"可以說,開原之戰中明軍的失利,固然與明廷用人不當有關,同時也是努爾哈赤巧妙行間的結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