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是如何崛起的?間諜戰起了很大作用

2021-02-13 歷史故事

明朝末期,女真族在東北崛起,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努爾哈赤。經過努爾哈赤的努力,女真各部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初步完成統一,從而有了與明朝一爭高下的資本。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雖與明軍有殺父之仇,卻能始終保持克制,極力避免與明軍直接交戰。由於策略得當,加上明政府的腐朽,明朝並沒有對努爾哈赤的統一進行幹涉,更沒有及時組織力量對其進行打擊。然而,當努爾哈赤建立起後金政權之後,與明軍難免會發生碰撞。

薩爾滸之戰:一個間諜贏得的戰爭萬曆四十七年(1619),明朝出動十萬大軍與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形成對峙,當時負責指揮明軍作戰的是兵部左侍郎楊鎬。楊鎬雖然熟悉遼東事務,其實是個貪生怕死之徒。萬曆二十五年(1597),因為他指揮不力,明軍在朝鮮之役中全線失利。明廷起用楊鎬,顯然屬於用人不當。

戰爭將要發起時,楊鎬拒絕了劉綎等人的合理建議,一意孤行地採用多路出擊的方式。在他的指揮下,明軍從4個方向對後金髮起進攻:馬林率北路軍從開原出發,經三岔口,過尚間崖,進攻蘇子河;杜松統領西路軍,出撫順關向西,直奔赫圖阿拉;李如柏率南路軍,由清河,從南面進攻赫圖阿拉;劉綎則率領東路軍,出寬甸,從東面進攻赫圖阿拉。楊鎬自己則坐鎮瀋陽,擔任總指揮。

據《遼廣實錄》記載,面對明軍聲勢浩大的多路圍攻,努爾哈赤採納了李永芳的"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方針,準備集中優勢兵力,逐個展開殲滅戰。他一面嚴密封鎖消息,防止軍情洩露,一面派出大量間諜,四處收集明軍情報。依靠紮實有效的諜戰,努爾哈赤掌握了明軍的作戰部署和行動計劃,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策略。
努爾哈赤決定以八旗精銳阻擊立功心切的杜松。三月一日,杜松不顧與其他諸路兵馬的約定,擅自率軍先出撫順口,很快就形成孤軍深入的局面。努爾哈赤得到前方間諜所提供的情報,得知清河之路的明軍已經出發,而且沒有協同作戰的部隊跟進,立即長舒一口氣。努爾哈赤決定立即抓住杜松孤軍深入而且清軍兵力分散、無法組織救援的機會,對杜松發起猛攻。勇而無謀、剛愎自用的杜松貪功冒進,大軍遭到伏擊後,很快就潰不成軍,杜松當場戰死。馬林率軍抵近尚間崖,聽到杜松潰敗的消息,他未戰先怯,與努爾哈赤甫一交手,便立即潰敗,隨後率領殘部倉促逃往開原。明軍已有兩路被擊退,努爾哈赤的軍隊士氣大振,繼續揮師南下,準備迎戰劉綎率領的東路軍。為了誘敵深入,努爾哈赤採納了皇太極的建議,一面嚴密封鎖杜松潰敗的消息,一面利用擊敗杜松時所繳獲的令箭,誘騙劉綎倉促出兵。努爾哈赤派出杜鬆手下的一名降卒前去劉綎大營行間。降卒手持令箭,來到劉綎大營說道:"杜將軍已兵臨赫圖阿拉城下,敬請將軍急速啟營,共同夾擊,必破後金軍。"劉綎並不知道杜松已經戰死,在看到令箭之後,對降卒所言信以為真,立即下令火速進兵。

當行間的降卒回到大營之後,努爾哈赤命令用剛剛繳獲的明軍大炮開始佯裝射擊,再次誘使劉綎上當。劉綎聽到炮聲大作,誤以為杜松大軍已經抵達赫圖阿拉,下令部隊加速前進,配合杜松作戰,沒想到就此進入後金軍的伏擊圈。在到達阿布達裡崗時,劉綎的隊伍遭到突然襲擊,劉綎當場陣亡。努爾哈赤僅用了5天時間就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瓦解了明軍聲勢浩大的多路進攻。"薩爾滸之戰"以明軍的完敗而收場。
努爾哈赤雖是塞北少數民族出身,卻深諳兵法三昧。在與明軍作戰過程中,他的指揮之法與《孫子兵法》有頗多契合之處。比如,他重視"情報先行"、力求"並敵一向"等,這些戰法都可從《孫子兵法》中找到出處。尤其是他重視收買間諜、重視收集情報的做法,與明軍的多路進攻、盲目分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努爾哈赤的指揮之法和用間策略對戰爭結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薩爾滸之戰失敗後,朱明王朝驚慌失措,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急研究東北地區的防務。隨後,熊廷弼被保舉經略遼東防務。在後金方面,努爾哈赤在取得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之後,便計劃進一步奪取沈、遼。因此,沈遼之戰已經在所難免。努爾哈赤首先計劃奪取開原、鐵嶺等戰略要地。開原是明軍在遼東的主要軍事重鎮,本該由重兵把守,沒想到明廷只是派遣沒有指揮能力、剛剛在薩爾滸之戰中狼狽逃回的馬林擔任守城將領。努爾哈赤得到這一情報之後,立即率領4萬大軍直撲開原。為了打好開原之戰,在抵達開原之前,努爾哈赤已經派出大量間諜悄悄地潛入開原城內。開原城內明軍的行動規律和虛實情況等重要情報,被後金間諜悉數掌握。努爾哈赤從間諜口中得知,開原城內的明軍缺糧少餉,士氣低落,戰鬥力低下,故此開原的防務形同虛設。

努爾哈赤偵察得知,開原的守軍會定期開城牧馬,他便抓住這個機會,突然出兵包圍開原。馬林率領守軍倉促登城布防,但已於事無補。預先潛入開原城裡的後金軍間諜則乘亂打開城門,使得後金軍隊得以順利進入城內。守城的明軍忽然發現城裡布滿後金的軍隊,一時間驚慌失措,戰鬥力驟降,開原城就此淪入後金軍之手。
由於努爾哈赤出色的諜戰策略,後金軍未費很大力氣就佔領了開原。曾任明朝遼東經略的王在晉就這樣認為:"開原未破而奸細潛伏於城中,無亡矢遺鏃之費,而成摧城陷陣之功。"可以說,開原之戰中明軍的失利,固然與明廷用人不當有關,同時也是努爾哈赤巧妙行間的結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努爾哈赤次子、四大貝勒之首代善,為何會放棄皇位?
    代善不得不說,「時來天地皆同力」的確有其道理,明朝末年,關外的女真人在努爾哈赤率領下崛起之後,識字率低到可忽略不計的女真人集團內部,卻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也不例外,他的兒子中間先後湧現出了褚英、代善、皇太極、多爾袞、多鐸等一大批軍事才華橫溢的將領。
  • 建州女真被滅族後,是如何崛起的?
    建州女真遭遇種族滅絕後,又是如何崛起的呢?(影視劇中的董山)提到建州女真的滅絕,就不得不提努爾哈赤的五世祖愛新覺羅.董山。史料記載,董山驍勇善戰,計謀多端。當時,清朝對東北的女真族實行民族自治政策,就是用建州女真的管連管理建州女真的居民。
  • 努爾哈赤為什麼要殺死長子褚英?
    褚英真的頭腦簡單,這話前腳說完後腳他們就向努爾哈赤挑明了,從此努爾哈赤開始削弱褚英的勢力。開國五大臣和四大貝勒在努爾哈赤的徵服和統一戰爭中,除了褚英外阿出了很大力外,五大臣也起了很大作用,他們分別是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因為是開國功臣,所以五大臣在當時也是有很高的政治軍事地位的,而且輩分也是比較高的。
  • 一代努爾哈赤:滿清能夠迅速崛起,都是一個軍事制度的功勞
    正是努爾哈赤,一個動蕩時期的英雄,推動了這個卑微的組織,使它變得可怕。當時,女真人生活在山川水鄉,沒有足夠的耕地來幹活,所以大多數人只能打獵。在山林中,一個人總是很難應付各種突發事件,需要很多人把他們團結在一起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自發的小團體的領導人變得越來越默契。  這樣一個小團體基本上是一個部落裡所有強壯的勞動者的集合。
  • 歷史人物|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烏碣巖之戰進一步地削弱了烏拉的實力,而且也打通了建州通往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黑龍江中下遊之路,對後來招撫野人女真起到了作用。      不久,褚英、代善等率五千兵再克烏拉之宜罕山城。萬曆四十年(1612年)九月,布佔泰聯合蒙古科爾沁部率兵攻打建州所屬的虎爾哈路。同年十二月,努爾哈赤率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親徵烏拉,建州兵沿烏拉河南下,連克河西六城後,兵臨烏拉城下。
  • 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如何?金庸:從成吉思汗開始,四百年只有一個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93,閱讀約2分鐘滿清開國元勳努爾哈赤最大的功績是建立了八旗制度,創造了一支軍政統一,效率極高的兵團,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如今,人們提起滿清王朝的崛起,往往要從努爾哈赤的十三副鎧甲說起。經過30多年的徵戰,他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努爾哈赤縱橫交錯東北時,最關鍵的一戰是大敗11萬明軍的薩爾祜之戰。後來乾隆回遼東祭祖時,也由衷感慨,「太祖一戰與王季開,太宗一戰與皇帝定義。」薩爾虎之戰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至三月之間。
  • 瘋丟子的《戰起1938》
    最先看的是瘋丟子2014年寫的《百年家書》,但今天不推這篇,只簡單介紹一下,它和《戰起1938》一樣類型都屬於愛情戰爭,愛情兩個字基本可以去掉,感情戲很少,主要是國內抗日戰爭時期的描述和人物的塑造。《戰起1938》是講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和猶太人之間的屠殺,作者採用了大量史實來堆積,儘可能的貼合真實歷史的發展,所以我在介紹的時候會把二戰時期的一些時間節點標註出來,就當是了解歷史。女主和男主都是從中國現代穿越過去的,男主女主即使是現代人,但也不帶任何金手指,該虐還是得被虐。
  • 《楚喬傳》間諜徒手撕狼?古代真實的間諜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看到屏幕上打打殺殺的特工那都是為了博您一笑的,實際上真實特工最重要的依仗在於隱蔽而不在於007或者楚喬的花式殺人能力,而且特工最重要的作用從來都不是殺人,而是獲取情報。一個特工一旦暴露身份,第一選擇是爭取逃命,第二選擇是爭取完成任務,實在無路可走了才是能殺幾個是幾個。
  • 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為何被四大貝勒逼著殉葬
    努爾哈赤有很多老婆,也有好幾任大妃,大妃相當於皇后的意思,是正妻。作為努爾哈赤當時的大妃,阿巴亥給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這三個兒子年紀都不大,最大的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才13歲。可這三個兒子,從法理上來說,是努爾哈赤的嫡子。
  •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死因非常尷尬,史書不敢記載
    隨著時間推移,到努爾哈赤父親這一代,儘管今夕不同往日,卻也是小部落的酋長,吃喝不用愁,生活條件優越。十歲之前,努爾哈赤衣食無憂,但由於母親病死,他的好日子就結束了,繼母對他十分刻薄,後來只給他分了極少的家產,讓他自生自滅。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努爾哈赤體會到人情冷暖,為了生存下去,經常跟著親友採摘野菜,運氣好的話,也能挖到一些人參。
  • 有種強詞奪理,叫做「努爾哈赤《七大恨》」
    當時場面混亂,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死於非命。這就是努爾哈赤後來為何一定要殺死尼堪外蘭的原因,也是李成梁處處提拔努爾哈赤的原因——他是有愧的。努爾哈赤父輩被殺之後,朝廷接受李成梁的建議,給了努爾哈赤豐厚的賞賜: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自此歲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而努爾哈赤也欣然接受了。
  • 努爾哈赤腳踏七星的來歷
    李成梁與努爾哈赤反目成仇,是因為腳底的紅痣,還是另有隱情?逃離李成梁身在李成梁帳下的努爾哈赤著實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雖說依然是奴隸身份,但因為戰功顯赫,又善於見風使舵,所以能討的李成梁的歡心,頗受李成梁的器重,在明軍 大營裡的日子倒也逍遙。不過這個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
  • 韓國「間諜」鄭國,為秦國修的鄭國渠,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修建鄭國渠本來是韓國派「間諜」鄭國進行的一個「疲秦自保」、「多活幾年」的陰謀。結果適得其反,陰謀變陽謀,這項巨大的灌溉渠工程,為秦朝滅韓乃至滅其它五國都帶來很大作用。戰國末年,東周列國走向大一統的趨勢已成,國力強大的秦國正在實施著這個宏偉計劃。韓國將是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第一個犧牲品。
  • 努爾哈赤是誰的後代?
    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依靠其祖、父所遺留的十三副鎧甲,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落的戰爭,他的目標是統一女真,興師討明,以報明朝殺其祖、父之仇。那麼努爾哈赤家族到底與明朝有什麼樣的恩仇呢?往上追溯,我們會發現,努爾哈赤家族幾乎與明朝是處於相愛相殺的一種特殊狀態。
  • 清太祖努爾哈赤一生有多少女人?
    實際上,根據歷史記載,努爾哈赤有16個。  但和這個偉大的男人一起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也就兩個。其一是葉赫那拉·布喜婭瑪拉,即東哥,她是努爾哈赤求而不得的女人。其二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從她12歲起就一直陪伴在努爾哈赤身邊,直到努爾哈赤去世之前,也只讓她一人隨侍在旁。甚至因為她,而讓皇太極繼承汗位有了很大的變數。
  • 努爾哈赤、多爾袞的名字有何含義?皇太極雖然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清朝的十二位君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號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 以13副鎧甲起兵,努爾哈赤如何擊敗千萬人口的大明?
    這位納喇氏便是努爾哈赤的繼母,也就是晚娘。說到晚娘,大家想到的便是對於丈夫前妻孩子的虐待,不幸的是,這樣的事情真的就發生了。努爾哈赤的繼母對他非常刻薄,經常向丈夫進讒言。努爾哈赤在這樣的環境中便生活了9年。
  • 韓國「間諜」鄭國,用10年為秦國修鄭國渠,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修建鄭國渠本來是韓國派「間諜」鄭國進行的一個「疲秦自保」、「多活幾年」的陰謀。結果適得其反,陰謀變陽謀,這項巨大的灌溉渠工程,為秦朝滅韓乃至滅其它五國都帶來很大作用。 戰國末年,東周列國走向大一統的趨勢已成,國力強大的秦國正在實施著這個宏偉計劃。韓國將是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第一個犧牲品。
  • 「名人百科」傲視天地天命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這片群山環繞的蘇子河谷,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比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居住的地區更為優越,它比鄰撫順,接近漢族聚居地區,便於和漢族互市通商,輸進鐵製農具、耕牛和先進技術,加快了建州女真經濟發展的步伐,成為努爾哈赤崛起的基地。努爾哈赤生於公元1559年,祖父覺昌安是寧古塔部落六貝勒之一,時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
  •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