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多爾袞的名字有何含義?皇太極雖然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2020-12-23 翔評史籍

一說到名字大家都知道是長輩起給孩子的,而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家長希望孩子成才就起得文藝一些,有的家長想讓孩子漂亮就起的唯美一點。那麼古代皇上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呢?今天就來說說清朝這些皇帝的名字。

清朝的十二位君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號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在皇太極以後每一位皇帝名字都是2個字,這12位君王中名字最霸氣的當屬皇太極了,最特別的名字應該是努爾哈赤,那麼他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努爾哈赤、多爾袞名字的特殊含義

努爾哈赤是皇太極的爸爸,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兩人的名字都是蒙古語。

努爾哈赤的名字直譯成漢語是「野豬皮」的意思,之所以起這麼怪的名字,是因為其父親塔克世希望努爾哈赤的身體能像野豬皮一樣,堅硬牢固、不怕刀槍、能時刻保護自己的生命。事實證明這個名字的寓意起作用了,努爾哈赤遭遇多次暗殺每次都能驚險逃脫,他強壯的身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多爾袞的名字直譯過來就是「獾」的意思,據傳說是因為多爾袞出生之時努爾哈赤正好帶回來一隻獾,他希望多爾袞能像獾一樣機敏靈活,而多爾袞武功高強動作敏捷,也和名字很相匹配。

皇太極的名字是乾隆起的?

皇太極的名字霸氣又尊貴,這個名字是誰起的呢?有人說他的名字是乾隆起的,但是兩人相差了五個輩分、時間又差了119年,怎麼會是乾隆起的呢?

其實皇太極原名叫做「黃臺吉」或「洪臺吉」,後來還有人說是「洪太主」和「紅歹是」,這個名字是努爾哈赤起的,洪和黃字在滿語裡是「好」的意思,而「臺吉」這個音的詞在蒙古、女真等等遊牧民族裡是一個爵位稱號,換成現在的話就是皇上的太子、王的王子等意思,所以努爾哈赤起的「黃臺吉」是想為了表示他是好的太子或者好的王子。努爾哈赤給他起了這個名字,也暗示了自己想要稱王的野心,由此可見皇太極多受努爾哈赤的喜愛。

到了乾隆皇帝著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已經很穩固,而且隨著文化的發展許多滿族人開始漢化,乾隆皇帝就將「黃臺吉」的名字直接漢譯成皇太極。後人也開始跟著叫,這個名字一直流傳至今,在許多電視劇和電影中出現的名字都是「皇太極」,所以說「皇太極」這個名字是乾隆起的一點也不為過。

科普小知識:

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臺吉等稱呼出現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臺吉」。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在《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烈」的名字登場。三田村泰助將《仁祖實錄》中的「黑還勃烈」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烈」(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一種稱號。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努爾哈赤、多爾袞等名字是啥意思?皇太極名字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比如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他的叔父舒爾哈齊,它的弟弟多爾袞,用漢語的字面解釋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而如果用滿語音語義去解釋的話,名字的意思就比較清楚了,而且在我們看來很好笑,比如皇太極父親努爾哈赤的名字在滿語中的意思
  • 阿濟格受到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三朝寵愛,為何最終被毒殺
    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既是皇親貴胄,又是滿清建國的開國元勳,他能徵善戰,智勇有謀,拼得累累戰功,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包括後來的多爾袞所器重。
  • 皇太極逼死阿巴亥,為何不連其兒子,多爾袞多鐸一同除去
    既然皇太極已經逼死阿巴亥,為何不連其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一同除去呢?要知道,努爾哈赤在臨終之際,已經將正白、鑲白兩旗交給了多爾袞、多鐸兄弟。皇太極等人逼死他們生母,等將來他們長大,羽翼漸豐的時候,不怕遭到報復嗎?其一,皇太極找不到理由努爾哈赤當初創業的時候,是一步步將其他部落打服氣,才有了後來的後金政權。
  • 努爾哈赤16個兒子,最寵愛多爾袞,為何讓皇太極繼位
    努爾哈赤屍骨未寒,後金內部就發生皇位繼嗣之爭。努爾哈赤共16個兒子,當時四大貝勒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小貝勒為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這一場承嗣汗位淘汰賽就這樣拉開帷幕了。
  • 多爾袞的母親不僅年輕還有三個孩子,為何被逼著給努爾哈赤殉葬?
    正是因為阿巴亥有三個兒子,所以他必須為努爾哈赤殉葬!在女真族傳統中,的確有父子子繼或者父死兄繼的傳統,大妃阿巴亥當時只有37歲,貌美出眾,完全可以再嫁,但是以皇太極為首的奪嫡派堅定不移的要求阿巴亥殉葬,其中緣由不外乎牽制大貝勒代善與她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 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為何被四大貝勒逼著殉葬
    一、阿巴亥想要拉攏代善,幫助多爾袞奪位置。努爾哈赤有很多老婆,也有好幾任大妃,大妃相當於皇后的意思,是正妻。作為努爾哈赤當時的大妃,阿巴亥給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只要除掉阿巴亥,就等於是除掉了多爾袞三兄弟的大靠山。因此皇太極等人,便偽造詔書,讓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阿巴亥一個女人,又失去了努爾哈赤和代善的照料,自然是無法跟四大貝勒相抗衡,所以只有選擇一死來解決所有問題。三、阿巴亥的條件是什麼?
  • 為何牌面佔優的多爾袞輸給了毫無靠山的皇太極呢,代善去哪了?
    歷史上的代善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但是哪怕代善再好,繼承人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還是不團結。沒有辦法,努爾哈赤只好頒布汗諭——死後由八旗首領確定繼承人。這樣就暫時將各方勢力間的角力壓了下來。於是在1626年9月30日,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八旗首領就開始討論大汗的人選。雖然努爾哈赤沒有確定繼承人,但是他的心裡是不是有中意的人選呢,對於繼承人他是不是有傾向性呢?
  • 皇太極死後,為什麼豪格會同意多爾袞當攝政王,自己卻不爭不搶?
    在皇太極死後,皇位繼承人的最熱門人選是皇長子豪格和多爾袞,但最後的結果是皇太極的九子福臨繼承皇位,多爾袞當了攝政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局,其實是當時清朝內部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對此豪格是無能為力的。剩下兩黃旗、兩紅旗和鑲藍旗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這是豪格和多爾袞都要爭取的。說白了,他們誰能爭到皇位,就看誰的拳頭大了。從名義上來說,豪格佔了極大的優勢,他是皇太極的長子,從皇統上來說他更有資格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只是他的基本盤明顯不如多爾袞,他只有正藍旗一旗是基本盤,而多爾袞擁有兩白旗為基本盤。
  • 「努爾哈赤」和「多爾袞」在滿語中啥意思,你知道嗎?全是動物名
    但其實啊,少數民族的這些名字都有一些特別的含義的。努爾哈赤這個名字雖然在字面上是野豬皮的意思,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意義,意義就是,在滿族裡象徵著勇猛善戰、逢兇化吉、健康茁壯的意思,起這個名字也是包含著對出徵打仗的戰士的美好祝願。努爾哈赤也沒有辜負這份期望,在二十五歲的時候起兵,憑藉著驍勇善戰的民族特性,一舉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也被稱為清太祖。
  • 皇太極去世時,弟弟多爾袞、長子豪格都盛年,為何卻立6歲順治
    當時最有資格的是豪格和多爾袞。豪格,皇太極嫡長子。早年受努爾哈赤賞識,隨皇太極徵討蒙古各部,頗有威名。23歲時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為貝勒,27歲被皇太極封為親王。豪格戰場上勇猛無敵,立下赫赫戰功,且時值壯年(皇太極駕崩時豪格34歲)。在朝廷重臣和諸位皇子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 他是皇太極長子,被多爾袞無情冤殺,後代卻出了位家喻戶曉的女子
    眾所周知,清太祖皇太極一共有11個皇子,其中早夭的有3位,而在世活到成年的共有8位,這8位皇子中福臨最終繼承大統,做了順治帝,說起來,順治帝能成為皇帝也算是一個巧合,當時在皇太極死後,所有皇子中,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其實是皇太極的長子,名為豪格。
  • 背後藏著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鬥爭
    雖然八旗制度對於中原百姓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但它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現在一些人依舊自居為「旗下人」。那麼,這個縱貫整個清代的滿洲八旗,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八旗設立八旗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601年,當時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族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 多爾袞為什麼不稱帝?雖然實力超強,但他卻有一個消滅不了的對手
    」這是乾隆對睿親王多爾袞的評價,意味著順治帝以來人們對多爾袞的負面評價告一段落。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大權在握。他為什麼不稱帝,而不立一個6歲的福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歷史總讓人深思。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一樣,死前也沒有指定繼任者。皇太極一共有十一個兒子。
  • 皇太極五十二歲無疾而終,是多爾袞派人下毒,還是孝莊親自動手?
    就連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死,也是雲遮霧繞——有人說是睿親王多爾袞派人下毒,還有人說是孝莊親自動的手。按照《清史稿·卷三·本紀三·太宗本紀二》的記載,皇太極確實死得很突然:「(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有二。」
  •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
    清太宗皇太極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間無疾而終,由於在他生前並沒有指定過接班人,新皇帝的人選一下子變的敏感起來,而最有競爭力的無疑是多爾袞和豪格,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皇位爭奪,甚至幾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但是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 皇太極11個兒子,多爾袞為何立排名第9的順治?他和孝莊有感情嗎
    多爾袞,帶領滿清大軍入關的第一位攝政王。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也是順治皇帝的皇父攝政王。孝莊太后,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太后。她是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生母。而三人當中,又以多爾袞馬首是瞻。另外一邊則是皇太極的兒子豪格團隊。豪格這邊雖然只有一個旗的兵力,可是擁護皇太極兒子登基的團隊,卻也很強大,代表人物有索尼、鰲拜等人。這麼一來這雙方人馬就要起來幹架了,滿清王朝剛建立沒多久眼看著就要土崩瓦解了。
  • 清太宗皇太極的汗位到底是怎麼來的?
    天命十一年(1626),努爾哈赤突然病逝。一時間風雲變幻,暗流湧動。誰是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答案很快就出現了,九月一日,皇太極成為汗位繼承者。按照當時的史料記載,皇太極之所以獲得汗位是因為有努爾哈赤的臨終遺命,但在後世史學家抽絲剝繭的分析之下,卻有了另外的聲音。
  • 她是清朝最慘皇后,嫁給努爾哈赤狂生三胎,卻被皇太極殺光全家
    清朝就有一位皇后,生下了三個兒女,但包括這位皇后在內的全家卻落得被清洗的結局,這位皇后便是袞代皇后。    其實,一開始,袞代的丈夫並不是努爾哈赤,而是努爾哈赤的堂兄,名為戚準。袞代的丈夫戚準很早就去世了,當時滿洲有「兄死弟妻其嫂」的習俗,於是乎,袞代便帶著兒子昂阿拉改嫁給了努爾哈赤。  雖然袞代曾為人婦,但卻受到了努爾哈赤的寵愛,結婚不久便坐上了努爾哈赤大福晉的位子,即為繼妃。當時,努爾哈赤正值艱苦的創業階段,袞代則起到了賢內助的作用。
  • 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真的有一腿?
    努爾哈赤、皇太極、康熙、乾隆這些能力遠遠高於順治的皇帝,本紀中均沒有異象描述。史學家寫史料不會自己瞎編,總會有某種依據。順治出生的異象描述最早的來源只能是生母孝莊皇后,哪怕起初僅僅是口頭傳說。孝莊從順治出生時就營造這種特殊的氛圍,和她本人的政治想法是有直接關聯的。從她之後的表現看,她有這種想法毫不出奇,因為她的政治能力不遜色於任何帝王。
  • 皇太極猝然崩逝,弟弟多爾袞和兒子豪格爭位,最終都沒有成功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極猝然離世,還沒來得及指定皇位繼承人,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遺詔,宗室在各大旗主的支持下劍拔弩張,一場皇位爭奪戰就此拉開序幕。最具實力的競爭者有兩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另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