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阿巴亥有三個兒子,所以他必須為努爾哈赤殉葬!在女真族傳統中,的確有父子子繼或者父死兄繼的傳統,大妃阿巴亥當時只有37歲,貌美出眾,完全可以再嫁,但是以皇太極為首的奪嫡派堅定不移的要求阿巴亥殉葬,其中緣由不外乎牽制大貝勒代善與她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多爾袞:子憑母貴深受賞識
阿巴亥14歲時就位努爾哈赤生下了長子阿濟格。阿巴亥本人又是一個極具智慧與溫柔的女子,努爾哈赤十分喜歡,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在阿巴亥生下的三個孩子當中,年少的多爾袞成為了努爾哈赤最看好的一個。為此,努爾哈赤準備了兩黃旗的65牛錄和兄長阿濟格的一旗人馬,總數超過其他候選人勢力。
只是可惜,在努爾哈赤徵討袁崇煥時負傷,接著在短暫休息後又徵討蒙古,最終病逝。雖然對多爾袞百般喜愛,但是僅有15歲的他還不能獨自領旗,倉促離世的努爾哈赤也沒有做出任何皇儲安排。此時此刻,奉命陪伴努爾哈赤的只有大妃阿巴亥一人。
大妃阿巴亥的極度受寵招來了庶妃德因澤的嫉妒,她曾告發大妃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眉來眼去,而且時常夜裡前往代善家中,還給代善送食物,另外還揭發阿巴亥私藏金銀之罪。努爾哈赤下令徹查,發現確有此事,但是也可以理解。努爾哈赤已經年邁,當時代善作為大貝勒是極有可能承襲汗位的,阿巴亥尚且年輕,通過拉攏代善,後傳統被續娶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私藏金銀則是為了自己三個兒子未來的生存,誰能說的上一輩子平安無事呢?
家醜不可外揚,努爾哈赤只能以私藏金銀之罪將阿巴亥休棄,阿巴亥只能在小木屋裡面帶著三個兒子自力更生。但是,聰明的女人總是能抓住男人的心。努爾哈赤在一年後又恢復了阿巴亥名位,繼續讓她陪在自己身邊。
皇太極:事發突然威脅深重
皇太極是四大貝勒之一,努爾哈赤第八子,生母葉赫那拉氏,在四大貝勒之中文武雙全之最,頗有韜略心機。在代善失寵之後,努爾哈赤將目光投向了多爾袞,這引起了皇太極警覺。現有人稱德因澤告發阿巴亥就是受到皇太極指示。皇太極本人也曾經收到過阿巴亥的食物,但是為了避嫌而被送還。
努爾哈赤突然離世的消息傳開之後,皇太極立刻帶著四大貝勒衝到了阿巴亥面前,聲稱有先帝遺命,讓阿巴亥殉葬。老狐狸代善很清楚自己很難跟現階段的皇太極對壘,遂轉而支持皇太極。阿巴亥為了自己的孩子推三阻四的不願意殉葬,四大貝勒卻咄咄逼人。
「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太祖武皇帝實錄》
阿巴亥知道此時的她非死不可,於是提出了條件:「我從十二歲跟隨先帝,現在已經二十六年過去,我不想離她而去,因此我想隨先帝於地下。我的兒子多爾袞與多鐸還很年幼,你們答應我善待他們!」四大貝勒哭泣的回答道:「我們如果不善待兩個弟弟,那我們就是無父之人!」在聽到承諾之後,阿巴亥自縊而亡。
還有一種說法是:阿巴亥遲遲不願意自縊,四大貝勒之一的莽古爾泰拿起先帝的大弓,用弓弦將阿巴亥勒死。總而言之,阿巴亥是被逼死的,不是自願的。被逼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努爾哈赤的過分疼愛抬升了其子多爾袞的政治地位,從而威脅到了皇太極奪位。皇太極也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對多爾袞多鐸很好,像親父親一樣善待他們。多爾袞這位睿智的政治家能屈能伸,在皇太極手中逐漸成長為滿清政治精英,最終成為無冕之皇。多爾袞曾在出任攝政王時多次言及阿巴亥之死,對於母親的慘死,多爾袞無一例外的償還給了四大貝勒。皇太極長子豪格就是一步步被多爾袞玩弄致死,也算是為其母親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