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完善立法,合理界定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邊界1對網絡謠言予以立法定義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對謠言的法律規制被納入其他違法行為之中。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謠言已經成為許多人藉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載體,通過造謠、傳謠實現其違法目的,所以有必要針對謠言予以專項法律規制。然而, 由於謠言作為現實生活中常有的一種現象,將其全部納入法律規制中是不現實的,況且法律僅僅是社會規範的一種,為此,需要通過立法對違法性謠言進行定義。
-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相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 網絡謠言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危害性。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完善立法合理界定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邊界1對網絡謠言予以立法定義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對謠言的法律規制被納入其他違法行為之中
-
什麼樣的行為能被界定為「散布謠言」?如何把握對謠言的法律規制?
對謠言的認知尚需細化和深化我國並不缺少對謠言的法律規制,從刑事規範領域的相關法律,如《刑法修正案(九)》,到公共社會生活領域的相關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再到關於網際網路信息內容和生態治理的各類法律文件,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
如何對人臉識別進行法律規制
基於此,有必要對人臉識別的法律規制予以深入研究,釐定人臉識別技術應遵循的法律底線,明晰人臉識別技術法律規制的基本要點。 人臉識別技術的特徵、收益與風險 人臉識別可簡單地概括為:機器對靜態或視頻中的人臉圖像進行特徵提取、分類識別,以達到身份鑑別的目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日漸豐富,其功能歸納起來主要是身份驗證和監控。
-
2020網絡謠言行業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2月11日,由「網民與網站間糾紛調解」和「網站與自媒體帳號網風評議」工作理事會主辦,北京網絡行業協會協辦的「探索謠言共治 打造清朗空間」2020網絡謠言行業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就網絡謠言現狀與危害、企業維權與法律規制、社會各方如何進行多維共治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共同探索治理網絡黑灰產,維護企業網絡商譽,淨化網絡空間的解決路徑。
-
評論員觀察|治網絡謠言要打「七寸」
近期,杭州的吳女士取快遞時被人偷拍視頻並造謠「出軌快遞小哥」,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趙某被人造謠中傷……這些網絡造謠事件都對當事人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引發人們廣泛關注。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網絡謠言違法成本極低,但治理成本卻極高。
-
網絡謠言遇到狙擊陣線 西安市成立闢謠聯盟
網絡謠言遇到狙擊陣線 西安市成立闢謠聯盟 2020-12-24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算法的法律規制
因此,應當對算法進行公開,使得算法能夠為人們所知曉。個人數據賦權的方式認為,影響個體的算法都是建立在對個人數據的收集與應用基礎上的,因此,應當對算法所依賴的對象——數據——進行法律規制,通過賦予個體以相關數據權利來規制算法。最後,反算法歧視的方式認為,算法中常常隱含了很多對個體的身份性歧視,因此應當消除算法中的身份歧視,實現身份中立化的算法決策。如何看待算法崛起對法律規制的挑戰?
-
網絡謠言治理輿情分析
日前,北京市公安機關對在網上編造謠言者依法予以拘留,對在網上傳播相關謠言的其他人員進行了教育訓誡;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一批傳播謠言的網際網路站依法進行了查處。4月8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向全國網際網路業界發出倡議: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
網絡謠言傷人,真的沒「法」管?
此後,郎某與何某分飾「快遞小哥」與「女業主」,編造不堪入目的微信聊天內容,並將短短9秒的視頻與聊天內容截圖發到車友群,後被轉發至小區業主群,「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等謠言隨即發酵。「造謠只用一張嘴,闢謠卻要跑斷腿」。在很多事件中,造謠者低成本炮製不實信息,一些人甚至花錢買熱度,為網絡謠言推波助瀾。
-
【網絡闢謠】涉疫謠言,勿信!
【網絡闢謠】涉疫謠言,勿信!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下面這些謠言已闢謠,需警惕!近日,隨著成都本輪疫情的出現網絡上流傳出四川洪雅瓦屋山景區暫停接待成都籍遊客的流言
-
「90後」網絡闢謠小分隊:粉碎謠言、消弭恐慌
兩人成了網絡闢謠小分隊A2N的創始人。楊慧傑告訴新京報記者,A2N的全稱是Anti-2019-nCov,寓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A2N的「闢謠」工作也越來越廣泛,囊括了編寫科普文章,翻譯國外疫情文獻、醫療器械資訊,查詢醫院、廠商信息等諸多方面。網絡闢謠小分隊A2N的志願者、程式設計師李大貓正在搭建網站。
-
「唐山男子尋子四年是謠言」劇情大逆轉|警惕最易中招的九類謠言
「不過,在這件事闢謠上起到作用的,還是陳士渠的那條微博,他確認這件事是真的,比我們說再多都管用。我們在他那條微博的基礎上,再將核實、調查的信息一起加進去,完成了闢謠工作。」 對「唐山男子尋子四年是謠言」進行闢謠,只是瀋陽網警闢謠工作的一類。
-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動漫闢謠小課堂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動漫闢謠小課堂 2020-09-2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謠言粉碎機丨石家莊闢謠「歐美神父在藁城傳教」
網絡謠言粉碎機丨石家莊闢謠「歐美神父在藁城傳教」 2021-01-10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 明確網絡謠言...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建議,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牽頭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明確網絡謠言的含義、適用條件、辦案程序以及法律責任等,確保網絡謠言治理依法實施。謠言匿名性增加確定被告信息難度彭靜表示,我國近年來在網絡謠言治理上取得重大進步,《民法總則》中對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的保護條款、《刑法修正案(九)》有關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規定以及《網絡安全法》中規定的民眾不得在網絡空間中發布和傳播網絡謠言的強制性規範的頒布實施,形成了民事、刑事與行政結合的網絡謠言法律治理體系
-
教你如何拯救沉迷網絡謠言的長輩
在社交網絡沒有火起來以前,不管是平面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都有章程條例約束,不會故意炮製謠言,頂多玩一下「標題黨」。社交網絡興起後,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源,人人都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發布消息,雖然社交平臺有舉報功能,但平臺知道謠言時已經晚了,只能進行封殺補救。中端:恐慌心理作祟。
-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關於「武漢肺炎」,這些謠言已被官方闢謠
「 近日,針對網絡上流傳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各種謠言,多部門紛紛闢謠回應。截至目前,界面新聞共整理了14條已被官方闢謠的謠言。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近日網絡上流傳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種謠言,多部門紛紛闢謠回應。截至目前,界面新聞共整理了以下14條已被官方闢謠的謠言。01謠言1:中國武漢爆發的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闢謠:中國疾控中心闢謠稱,引起武漢「神秘疾病」的病原體確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不是SARS病毒。
-
邱靜遠 | 從「作弊入刑」談國家考試的法律規制
這三項罪名入刑為整治和打擊考試作弊行為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刑法的威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廣大考生的利益和社會的公平。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細化了如何對組織考試作弊行為、非法出售和提供答案試題以及代替考試罪的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