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最拿手的,真不是他的廚藝。
最近,張亮上了熱搜,不過理由之尷尬,引起一場全民圍觀。
幹啥啥都行,寵粉第一名。微博評論裡,張亮留下許多情。他的字典裡,沒有「謙虛」二字,被誇獎就要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中拒絕自拔。當然,對於評論中諸如「老」等不恰當的措辭,他委婉糾正,毫無威脅痕跡。
雖然評論回復率高到像是被盜號,不過,張亮並非來者不拒。宣傳《中餐廳》的微博評論裡,有人理性建議張亮管好自家「又Low又貴」的麻辣燙。結果吶?正面硬剛的他不廢話,直接建議對方「去吃楊國福」。
我本與你無緣,直到一個叫做亮的人出現。被突然Cue到的楊國福沒閒著,點讚評論轉發,還向張亮發出代言邀請。後續操作還是未解之謎,「人在家中坐,熱搜從天上來」的好事,板上釘釘。
講真,這樣的全民圍觀大可不必,類似段子只是張亮的平均水平。縱觀《中餐廳》,非常負責地告訴大家——張亮最拿手不是廚藝,是段子啊!
鬥嘴CP,穩了
時隔兩季,張亮終於回歸《中餐廳》。作為首發季成員,他為觀眾好好普及了一下「慢綜藝」的概念。不過當時的張亮,基本算是個「工具人」,依舊是大家眼中「最會做飯的模特」。給到的鏡頭裡不是在做飯,就是在去做飯的路上。即使在樓梯上滑倒,都不能阻止他奔向廚房的規劃路線。
許久不見後的首秀,看完的大家都在問:你哪位?畢竟,他這一季不再是人肉菜譜,反而蛻變成段子流水線。被問到「黑咖啡要不要加Tan」,他緊緊抓住普通話硬傷不放的樣子,就是老師眼中「接下茬」的典型。
本以為張亮遭遇林大廚,會是一場廚藝龍虎鬥。期待的硝煙沒出現,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嘴裡的「奇奇怪怪CP」。
只是出於好心地幫忙做杯咖啡,林大廚的貼心詢問卻遭到張亮的吐槽,定性是「不關心不了解自己」。
都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張亮向林大廚確認自己帥氣事實的期待,是在求證這句諺語的真實性嗎?
求證失敗過後,他們的關係基本鎖定。張亮重現自己首日過後累到抬不起腿的樣子,林大廚卻在「炫耀」自己毫無壓力。隨之接收到的不是掌聲,而是需要「看病」的確診證明。
「鬥嘴CP」的交戰,延伸到專業領域。林大廚嘗試全新的煎蛋方式,看過之後的張亮卻要拆臺,說是和昨天的那道一模一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後期團隊跟著添油加醋,有圖有真相,沒留下任何反駁餘地。
我煎了圓蛋,你拿了長碟。默契值為零的事實,被張亮上升到「性格不合」的高度。
火力全開的張亮,也會翻車。他嫌林大廚熱的奶太燙,對方反擊道他是「毛躁的孩子」。
林大廚最擅長的不止用憨笑回應張亮,還有實際行動。比如,一張有著傳遍全網潛質的「黑照」。
掛在嘴上的除了吐槽,還有關心。不要喝太燙的東西,是擔心你食道會被燙傷。不能這麼背包,是想讓你變得更時髦。《中餐廳》裡的愛,真的看不懂。
此刻,借用李浩菲這句:「你們倆的世界,我離開。」
坑娃的爹,上線
鬥嘴CP原地出道,歸功於張亮作為北京人骨子裡的「貧」。給他捧哏的選手,這次是林大廚,第一季裡則是周冬雨。
不確定他們是來開餐廳的,還是說相聲的,因此每次同框總有驚喜。張亮勸周冬雨不要買餐盒,他不認為有人想要打包徒弟做的菜。
試吃環節,周冬雨從張亮的表情裡讀出的評價是「噁心」和「不能吃」,一個會演,一個敢說,怪不得他們組成了師徒關係。
周冬雨其實很會挖坑,她想看張亮孩子的照片。女兒的一抓一大把,展示的時候滿臉老父親般的笑容。到了天天,翻了半天也只找到一張去年冬天拍的背影,就沒有然後了……
千萬不要被《爸爸去哪兒》迷惑,張亮對於天天的愛很迷幻。慶祝最後一個兒童節,張亮送的禮物是《七年級數學》輔導題。為了這個梗,他還特意早起做了雲朵蛋當鋪墊。看過天天漸漸消失的笑容和生無可戀,老父親露出了滿意的壞笑。
上《吐槽大會》,也不忘表達父愛。不僅提到是天天讓自己的職業到達新高度,還感謝兒子給了自己當天的登臺機會。
只是單純的貧,實則吶?想要逗笑大家,又不讓人覺得不適,這可是門真本事。不用替張亮擔心,畢竟他是一本「行走的情商教科書」。別人誇他的菜好吃,他卻說這是「中華美食的功勞」。
忙起來時摩擦在所難免,每次總有他出來打圓場,化解尷尬。連幫忙試菜後的誇獎,都是那麼獨特可口。趙薇臉上的不是甜笑,是買家的五星好評。
張雨綺的那句「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對於一起搭檔過電影的張亮同樣適用。採買食材,菜單設計,再到被鍋碗瓢盆和削皮刀塞滿的行李,難怪親力親為的張大廚會被累出心肌炎。無論廚師還是段子手,張亮都是認真又專業的。
最後,要給張亮一個差評:快帶天天出來和大家見見吧!別讓他繼續活在你吐槽的世界裡了,好嗎?
圖片來源
豆瓣 / 新浪微博
▽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