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練詠春到教詠春,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2021-02-13 明範兒

「詠春,葉問。」

甄子丹的《葉問》系列電影,讓這句標誌性的開場白廣為人知,也讓從前無人問津的詠春拳成為了潮流。隨著《葉問 4》的開拍,「宇宙最強」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將會繼續以德服人,遠赴美國,對愛徒李小龍言傳身教,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練習武功的人,無論多大年齡才入的門,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像個孩子得到一件新玩具一樣,到處拿出來炫耀。因此,很多師傅在教功夫之前,先教如何收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武先習德」。

廖師傅全名廖永泉,70後,自小生活在廣州,算得上是老西關人。8歲開始習武。他所學的詠春拳,並非葉問一支的詠春,而是阮奇山—岑能一系,後來又接觸了太極拳等內家拳種,一直練到現在。1998年開始當詠春助教,後來自己獨立開拳社,已經十幾年過去。

廖師傅習武的初衷其實很「普通」。天生小個子的廖師傅,從小就是屬於「被欺負」的對象。遇到欺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例如有人選擇忍耐,有人選擇反抗,有的人選擇習武術來保護自己……再加上當年港臺武俠小說風靡,古龍、金庸筆下的一個個英雄,成為不少人心中的「愛豆」。所以也是那個時代,很多人覺得會「武功」是一件很潮、很型的事情。於是開始學習武術,練習功夫的熱潮。廖師傅,自然也是這個潮流中的一員。

在30歲以前的廖師傅,他覺得習武可以理解為「斯文版的古惑仔」。「儒以文亂法 ,俠以武亂禁」,習武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叛逆精神。「當時對俠的理解就是,我有「武功」這樣的技能在身上,我起碼可以有籌碼,向自己不滿意的東西進行對抗。」廖師傅坦言道。

但這個觀念在廖師傅30歲以後就發生了轉變。武術,不再是對抗的依仗,而是變成了心中的一股信念。即使面對社會的變化,面對生活的困難等問題,不會向普通人那樣彷徨無助。因為身懷武功,讓廖師傅面對一切困難都擁有信心去克服,面對一切困難,依舊如古井不波,從容不迫。

師徒關係的

轉變


從開館授徒至今,廖師傅可謂桃李滿天下。但他卻認為,自己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徒弟。

從前的師徒關係,那可真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既然拜師學藝了,師傅就要對徒弟負責到底,甚至徒弟沒飯吃的時候,師傅還要照顧或是。而徒弟在練得不好的時候,自然也會收到責罰,被師傅責罵已經是最輕的了。

廖師傅回憶道:「以前被師傅說一句『你最近好像沒什麼進步哦』,就要馬上道歉:『對不起師傅,我今天自己加練,晚上請你吃飯,實在抱歉……』」

但現在,不要說責罵,你兇一點,他都能馬上走人。所以現在很少有以前的師徒關係了,充其量也只是客戶的關係。而責罵式的教學方式,也逐漸改變成鼓勵式的,「這星期來了兩次哦,比以前更勤力了喲!」

而教學內容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以前就是在水泥地上訓練,摔在地上經常受傷。現在可不行了,木地板上面還要鋪上護墊,學員身上也要套上護具。以前訓練是單調地不斷重複一個動作,現在這一套教學方式也不行了,必須加上很多有趣的活動,讓整個訓練過程更類似做遊戲,而當中又必須保持其科學性,不偏離拳法的核心。

例如扎馬,我們以前什麼輔助的東西也沒有,一來到武館,師傅就叫我們先扎幾個小時馬,再練拳腳。現在我則使用有彈力的膠帶,讓他們在受到保護之下,科學用力,保持系統性的訓練。

從練

到教

練習詠春其實只是入門階段,而詠春的入門是十分容易的。只要把基本功練那麼一兩年,就略有小成的。但是如果要更進一步,再上一個臺階,就要開始教學。

教學的好處有很多。第一,你能夠從傳授的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可以有的放矢地重點練習。所以,練武之人,每日反省自己,或通過打坐,或通過冥想,在修煉過程中如何突破自己的弱點,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當你訓練出一個對手,這人功夫跟你差不多,又略遜你一籌,然後你在跟他對打的過程中,既能保持自己必勝的把握,又能從中有所領悟,這也算是師傅們的一點小心機。

但總體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能然自己和學員都能在互相切磋中一齊成長,而且這樣的關係可以穩定地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在古代,有很多師徒關係中都流傳一句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這樣的關係,在詠春的傳承中是不存在的。因為詠春,正是通過相互對練,一齊提高的關係,一直傳承下來的。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在武俠小說中,我們經常見到一句近乎「開掛」的術語,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在《葉問》系列電影中,我們也經常看到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以拳速極快的「日字衝拳」擊倒對手。那麼,詠春是否也屬於「唯快不破」一類的武功呢?

(拳館中廖師傅手寫的武功秘笈)


「嗯,不存在的」。廖師傅的一句簡短回答,讓採訪進入了謎之尷尬的尷尬當中。

隨後,廖師傅這樣解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實際上不適用於詠春,詠春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詠春拳的訓練機制已經將你的身體變成了武器。這種訓練方式,實際上就是把招式變成身體的條件反射,無論對手的招式出招有多快,早已練就的條件反射機制已經植根於肌肉記憶深處,自己不用想如何出招,對手的招式自動被破解。


大家都知道,把感覺從手傳到大腦,經過思考,然後把指令再從大腦傳到手,這是需要時間的。而經過這樣雖然短暫的停滯,在生死一線的搏鬥中就足以致命。所以詠春的練習方法,是把拆解的招式變成條件反射,單憑感覺就足以制敵。

結語:

返璞歸真


現在和初始學習詠春有和不同,廖師傅說起了他的靜心之路,詠春帶給他的除了技能方面,最大是讓他養成了沉穩,泰然自若的平靜態度。

年輕氣盛,很多事情難免由著性子來做,換到現在,一件事情這種方法如果不能做,嘗試換一種方式也未嘗不是一種好方法,另外持之以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堅信的,淡然,平和的態度是目前師傅最滿意的生活狀態。

打個比方,之前就像一個熊孩子,遇事總是任性。隨著習武之後,心態發生轉變,人越來越沉穩。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是真正的長大了。

(END)

微博:明範兒MF

微信:mingshuo-media

【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

轉載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QQ:290212929 

電話:13760638845

郵箱:gdcaokun@163.com

相關焦點

  • 《尋問詠春》-香港行!
    影視明星唐文龍、張智霖等都拜於門下研習詠春功夫。其弟子唐文龍主演的《葉問*九龍城寨》,將於暑假上演。片中的動作做到有百分之八十的詠春手法。敬請密切留意上映期。在詠春體育會,向節目主持人介紹了詠春體育會的歷史,還展示了詠春木人樁的打法和講解了演練木人樁的目的。
  • 功夫英雄聯盟:從詠春到葉問
    為了避免被不軌之徒騷擾,詠春乾脆把自己扮成個男人的模樣。電影《詠春》中有這樣的情節:女扮男裝的詠春太過兇霸,導致豆腐店生意清淡,為了招攬顧客,她不得已僱傭了一個超級性感大美女,每天半袒著酥胸站櫃檯,局面果然大為改觀。這時,梁伯韜回來尋親,看到風騷豔美的女售貨員,誤把她當成了詠春,不由得心旌搖曳。那女子本來開放,樂得有人獻殷勤,對梁秋波頻送,使得真詠春醋海生波。
  • 林正英不會詠春長橋,洪金寶出山授徒,這部電影堪稱詠春教科書
    林正英不會詠春長橋,洪金寶出山授徒,這部電影堪稱詠春教科書!《敗家仔》是由洪金寶執導並編劇,洪金寶、元彪、陳勳奇、鍾發、陳龍、林正英、田俊、午馬、狄威、李海生、王俠等人主演的一部功夫電影!一番波折之後,梁二梯終於被梁贊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決定收他為徒,但是梁二梯因為天資所限,只能練詠春的短橋,於是梁二梯決定讓會全面性詠春的洪金寶教梁贊。
  • 《敗家仔》這部電影,堪稱詠春的教科書,所有詠春門人都應該收藏
    《敗家仔》這部電影,堪稱詠春的教科書,所有詠春門人都應該收藏!一番波折之後,梁二梯終於被梁贊的誠意所打動,於是決定收他為徒,但是梁二梯因為天資所限,只能練詠春的短橋,於是梁二梯決定讓會全面性詠春的洪金寶教梁贊。個人感覺這劇本、動作、細節真的完爆現在的所謂大片!劇情邏輯自然,戲劇衝突合理,搞笑橋段恰到好處又毫不誇張,人物性格鮮明,是一部很好的功夫片。
  • 讓詠春傳人告訴你《葉問3》裡的詠春到底值多少斤兩
    有意思的是,功夫巨星李小龍在葉問門下並未學到六點半棍,李小龍在葉問門下學完尋橋之後,就前往美國留學。木人樁李小龍曾經見過師傅和師兄練習,自己並未練過。在形意和太極門就有利用長白蠟杆練內勁的傳統,六點半棍也正好起到了同樣的作用。大部分六點半棍的練習者並未經過對打的訓練,自然也就無法以棍來格鬥。六點半棍在影視中很少出現除了因為很少人會用之外,也與其本身太長有關。兩個持棍者對打至少需要一個直徑達10米的圓圈場地才能容納,從視覺上來看未免過於空曠。
  • 詠春,葉問與梁挺
    她得知嚴氏父女的命運後,便義無反顧地帶詠春至山上,向她傳授一種以訓練藕手為主的拳法。此拳系五枚師太對少林拳法的革新。為了讓詠春學拳事半功倍,五枚保留了少林拳的剛猛、沉雄、迅疾的風格,訓練中著重借力、步法輕盈、不失穩重,改變了原訓練中繁複、死板的動作,將百餘種招式經過拆解後,形成精銳動作,簡短確當、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因五枚教之以秘,詠春學貴以專,不到一年,便功夫上身。五枚讓其回到孤單的老父身邊。
  • 「詠春」、「武館」、張天志和逝去的武林
    之後又接觸武術,對武術非常痴迷,練完基本功後陳勳奇開始練白眉拳,可以說也是一位武功高手。提到陳勳奇一定會想到就是王家衛,他幫助王家衛籌備那部獲獎無數的《一代宗師》,遍訪全國武術宗師,還幫著訓練幾位主演:逼著張震每天幾小時在樹林裡練八極拳;帶著李小龍的師弟,把木人樁裝在梁朝偉家裡,每天教他詠春拳;至於開機前一周才進組的章子怡,更是「魔鬼式訓練,練到她叫苦連天」,在他自己的專訪中也表明了王家衛將與他在《一代宗師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生在武術之鄉,但是學功夫也不是想學就能學,當時詠春在佛山是一門「紈絝子弟功夫」,非有錢人家的子弟難以學成,因為學詠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黐手,必須單對單教,單對單練,這樣師傅帶徒弟,人數就不能太多,學費自然就貴很多,而且學功夫,也需要投入很長時間,才能學有所成,所以整個過程的開支,一般人家往往負擔不起,毋庸置疑,葉家的富裕,給了葉問學習詠春的機會,經濟允許,周圍武學氛圍又濃厚,加上葉問勤學刻苦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生在武術之鄉,但是學功夫也不是想學就能學,當時詠春在佛山是一門「紈絝子弟功夫」,非有錢人家的子弟難以學成,因為學詠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黐手,必須單對單教,單對單練,這樣師傅帶徒弟,人數就不能太多,學費自然就貴很多,而且學功夫,也需要投入很長時間,才能學有所成,所以整個過程的開支,一般人家往往負擔不起,毋庸置疑,葉家的富裕,給了葉問學習詠春的機會,經濟允許,周圍武學氛圍又濃厚
  • 傳奇詠春文化的探訪之旅
    這是詠春! 子承父業,岑師傅幼年承續詠春緣 熱熱鬧鬧的恩寧路永慶坊,人潮人往。其中藏著一個功夫夢.岑兆偉,廣州岑能詠春拳傳承基地主理人,著名詠春拳宗師岑能之子。其父被譽為「廣州詠春之父」,也有「閃電手」的美名。岑師傅繼承了父親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發揚詠春拳文化。
  • 專訪:詠春講手王黃淳梁大師
    黃淳梁生平照片(4)  後來經父親朋友介紹之下到一位名師處習武。這位名師不論甚麼武藝皆樣樣精通,無論想學甚麼,他都能教,就如一個武術超級市場一樣。黃淳梁亦學得十分認真,依足這位名師所指點的一板一眼刻苦的練。
  • 海峽兩岸高中生福州學「詠春」練「搭橋」
    海峽兩岸高中生福州學「詠春」練「搭橋」 2017-07-17 19:05: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 十大詠春功夫影片
    影片開章處贊先生和找錢華在薄霧輕繞的竹林溪澗習練拳腳功夫,完美的遠景長鏡頭緩緩給人展開一幅美輪美奐的功夫「水墨畫」。梁家仁窄馬短橋的詠春掌法和卡薩伐大開闊合的洪拳外加揮灑自如的跆拳道腿法打得可謂是相得益彰。詠春嫡人梁贊精習武功、深諳醫理。他簡居佛山授徒行醫、懸壺濟世,深得鄉民敬重,人稱「贊先生」。
  • 葉問詠春十大功臣
    承前啟後,我們在致力傳揚詠春功夫。感恩前輩們的耕耘。我們致力推動詠春,不過是做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
  • 梁挺詠春最強者——Tassos(一)
    「七十年代,我接觸到詠春,九十年代正式學習。那時的學習情形與當今大不相同,一因消息閉塞,只有通過師傅的言傳身教才能學得;二是學費昂貴,更有甚者,需要向師傅送紅包,才能學得詠春的精要。」回憶起當時學詠春的「盛況」,江志強先生如此感嘆到。1991年,他拜師區志成師傅,學習詠春拳。「由於區師傅教學方面比較嚴格執著,練不好不會教第二式,對門派的功夫好有研究同心得,在他身上學會了很多東西。」
  • 【拳門逸聞】詠春拳史:葉問一分鐘擊敗日本高手 教出李小龍
    解說:詠春拳是一門實而不華,簡單直接和實用的功夫,葉問對初入門者的基本訓練,十分重視,比如當傳授詠春的基本功時,從正確手法,腰馬配合,到發力運用,都沒有設時間限制,只有學習者能達到要求,葉問才會教授新的課程,從不苟且
  • 莆田形意詠春會館《秋季詠春、散打搏擊、武術套路、女子防身術、短兵格鬥密訓班》
    到了現代社會,由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況,所以武術的技擊價值不容忽視。通過練習技擊動作,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學習到一定的攻防格鬥技術,掌握防身自衛的知識和方法。對小孩而言,學點武術,可以增強體質,開啟智慧,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品格。
  • 詠春獨門絕技再現江湖 十二藤圈手訓練功法!
    揚子哥教你格鬥防身」一鍵關注詠春拳藤圈手為大多詠春門人所忽略的基本功法。從而使詠春拳手能潛意識應用子午線攻防技巧的習慣。為以後練習小念頭,沉橋,標指,木人樁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掌握了藤圈手,就基本領會了詠春拳的主要思想。就可在近身搏擊中發揮強大的作用。望諸君珍之,惜之,習之…… | 視頻時長:52分17秒 |總式   代表了整個藤圈手的主要思想,詠春拳術的手法的主要難度都包含在內,只要練好總式,基本解決詠春拳術的招式的定型問題。
  • 詠春不只有拳法,獨特的八斬刀,宗師葉問只教過幾名親傳弟子
    中國刀,是古代最常用到的一種單刃兵器,由刀身和刀柄組成,刀身比較長,刀背厚,刀刃薄,適用於劈砍等動作。在遙遠的原始社會中,原始人類就已經會將獸骨、石頭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刀了。青銅器時代,也有青銅刀的存在。
  • 看巾幗英雄成長之路,《詠春鐵娘子》正在熱拍中
    近期,由河南光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瀚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浙江大叔影業有限公司製作,杭州雲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發的大型民國電影《詠春鐵娘子》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隆重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