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中覓良機

2021-01-08 騰訊網

從去年各項數據來看,儘管受到疫情衝擊,福建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在不斷地向中高端邁進,高技術製造業依舊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後期向後工業化時期轉型階段,製造業內部結構呈現高技術化特徵,以技術密集為特徵的尖端工業逐步興起,支撐了製造業良性健康發展,也成為製造業結構升級的必然趨勢。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尤其是逆全球化浪潮,讓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都面臨巨大風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尤其對福建的高技術製造業而言,更是如此。

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其核心是構建「國內大循環」。一方面,是激發消費內循環,提升國內供給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這對福建現有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高技術產品和品牌而言,將面對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催生科技及應用內循環,即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產業的再造,加快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這對福建的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通信設備、醫療儀器等高技術製造業而言,同樣是可以拓展的領域。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應該持續在為高技術製造業保駕護航上發力,如藉助項目帶動不斷填補產業鏈缺失和薄弱環節;又如通過加快製造業創新中心培育、推動科技資源與企業相結合、進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等舉措,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更明確的政策導向,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生態,驅動製造業向高端化發展。

相關焦點

  • 解碼電子菸全球產業鏈,上中下遊覓良機
    目前終端銷售環節在電子菸價值鏈中佔比達72%,其中經銷商環節佔比24%,終端零售商環節佔比48%,在電子菸行業發展尚未成熟的短期,該趨勢有望延續。4.解碼全球產業鏈,上中下遊覓良機。國內眾多企業在新型菸草上中下遊均有參與,電子霧化煙和HNB的快速發展有望給上中下遊產業鏈帶來投資機會,我們認為上遊技術壁壘較高的環節中已形成一定優勢的企業有望受益,中遊製造端國內頭部代工企業有望迎來發展良機,下遊銷售渠道生產煙標等產品的企業有望獲益。5.風險提示:電子菸技術升級不及預期,政策推進速度、消費者教育不及預期。
  • 智庫論壇|黃奇帆、龍永圖、魏建國、賀鏗等談「雙循環」
    本屆峰會匯聚20餘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中國經濟的韌性」、「變革期的中國與世界」、「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重振」等議題,深入探討疫情後經濟態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共話發展新思路,尋求發展良機。
  • 雙循環新格局下 天九共享在變局中開新局
    今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後「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在國家級重要會議中被屢次提及,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
  • 國泰君安證券周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核心觀點:3100-3500震蕩,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調整後便是布局良機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循環」後,12月政治局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我們認為圍繞擴大內需已形成新的政策思路與政策儲備,有望在未來逐步落地,推動內需的有效擴張。
  • 雙循環的學習和思考
    我們十四五規劃的重點或重心,就是雙循環,就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年我們的大躍進超英趕美,空有熱情,但不符合歷史規律,反而浪費了歷史機遇,拉大了與歐美的差距。今天我們做好雙循環,就把握了天人合一的大道,就順應了歷史規律,就可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雙循環有深刻的內涵和歷史意義,對我們民族的今天和未來都將有重大影響,值得我們下功夫學習研究。
  • 形成「大循環」 構建「雙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下一步,我們要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有更大作為。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目前,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2019年,零售市場規模超過40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57.8%。
  • 「雙循環」是中國經濟鋼琴的「黑白鍵」
    「雙循環」是中國經濟鋼琴的「黑白鍵」 吳健/「新民晚報」微信公號 2020-08-06 17:10
  •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所有文章站在時代的高度,聚焦經濟社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從不同的維度提出有現實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對策。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涵都十分豐富。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兩個循環概念的提出是中央的全局性戰略從「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這兩個概念不斷清晰、完善、深入的時間線上,可以看出中央的決策部署是全局性戰略。採訪中,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化繁為簡地把握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核心脈絡,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這一新格局的本質內涵、全局思路和戰略定位。
  • 「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確保雙循環背景下「菜籃子」產業安全
    原標題:確保雙循環背景下「菜籃子」產業安全   由中國農業
  • 暢談雙循環下產業鏈 建言「十四五」布好局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新的戰略轉變。石化產業應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把創新作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產業結構升級作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點。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創新進取、共克時艱,為實現石化強國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
  • 管清友: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有六個關鍵詞
    9月17日,在2020華映資本年度大會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發表了主題演講《雙循環與新基建》,管清友表示,在雙循環、新基建的背景下,我們正處於一個變化的新時代:1.國內環境發生了變化。未來發展方式轉變不是「要不要幹」,而是「怎麼幹好」的問題。
  • 內外資企業為融入「雙循環」各顯神通
    在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中,無論需求側的消費行為,還是供給側的產品製造,都與企業密不可分,因此企業的融入顯得尤為重要。面對中國下一階段的重點發力方向,在近日舉行的2019-2020年度受尊敬企業年會上,無論在華發展的外資企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期待貢獻驅動「雙循環」格局的企業力量。
  • 發展、雙循環、科技 詳解五中全會關鍵詞
    如何「雙循環」?公報中再次出現了受到市場密切關注的「雙循環」,公報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一張圖帶你了解雙循環戰略的WHY、WHAT、HOW
    關於國內國際雙循環相關的報導和消息,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會看到和了解過。從首次提出至今,已過半年時間,那麼到底為什麼要構建這樣的格局,怎樣才算是這樣的雙循環格局,以及怎麼構建這樣的格局呢?有答案了!昨天我們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布了署名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分別從科技創新、供需互動、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提高收入水平、高水平對外開放六個方面詳解了雙循環的實施路徑。
  • 【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悽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 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早上的冷風寒意。
  • 結合雙循環發展深化中日韓經貿合作
    雙循環格局下,中國不斷展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能力,為深化中日韓經貿合作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11月12日,在遼寧對外經貿學院舉辦的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日韓經濟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第二屆中日韓經貿合作論壇上,與會專家就上述觀點達成共識。專家們分析認為,「泛安全化」心理和思維催生及塑造的「普遍風險型社會」成為未來一個時期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 【重磅】馬光遠:雙循環戰略下,下一個10年中國財富的八大趨勢
    高層把「雙循環」提高到發展新格局的高度,意味著這個戰略最早也要管到2035年。 「雙循環」的八個戰略基點 對於「雙循環」戰略提出以後出現的種種誤解,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論述。
  • 瞭望丨一卡助推「雙循環」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旺盛的消費需求是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基石。    信用卡作為銀行消費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在提升消費規模、改善消費結構、培育科學消費觀等方面作用顯著,在當下我國構建「雙循環」尤其是在國內大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