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味清歡
最近看到許多人在誇網絡電影《美人皮》,於是我去看了一下,然後……
就,挺失望的。
我很想問問那些把它誇得不行的人:你們的誇獎,是認真的嗎?
話不多說,直接來吐槽。
《美人皮》改編自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連城篇》,講述的是窮書生喬生(韓棟飾),與史舉人千金連城(張予曦飾)和貓妖賓娘(王藝曈飾)的三角戀。
賓娘被降妖師追殺,在緊急關頭,被喬生所救,於是不由自主地愛上他。
但喬生並不喜歡賓娘,他喜歡的是容貌絕美的連城,可史舉人嫌他窮酸,把連城許給了有權有勢的王化成。
連城喜歡喬生,很是拒絕這門親事,無奈無論她怎麼勸說懇求,史舉人都不同意退親,於是她決定與喬生私奔。
賓娘以為喬生喜歡的是連城的美貌,便假意提出代連城成親,說服連城與自己換皮,但換皮後她就背叛了連城,跟喬生說自己才是連城。
好在喬生沒被賓娘所魅惑,堅定地與連城在一起。賓娘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最後犧牲自己成全了他們。
看這故事情節,你熟不熟?
換皮,妖精插足書生和小姐的愛情,最後還成全了他們,像不像《畫皮》裡的情節?
好吧,這電影就是《連城》與《畫皮》的結合體。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聊齋志異》早已被改編了許多版本,很難再改出新意,將兩個故事結合在一起,未嘗不是一個套路。
只是套路歸套路,能將套路拍出精品,才見功力,而《美人皮》顯然還沒到火候,缺點十分明顯。
一、男性角色全員工具人是敗筆
一部電影能否成功,人物形象是否豐滿立體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美人皮》在人物設計上明顯是有缺陷的。
片中共5個重要角色:女一連城、女二賓娘、男一喬生、男二王化成和男三降妖師,兩位女性角色的形象還算立體,但三位男性角色卻有些扁平,幾乎全淪為了工具人。
先來說說喬生,喬生在原著中是一個善良正直的書生,他經常做善事,為了朋友散盡家財,在當地文人中很受尊敬。
他對連城很痴情,連城患了怪病,需要一錢男子胸前肉做藥引,他毫不猶豫就把自己的胸前肉剜了出來。後來連城病死,他還殉情追到地府,把連城救了回來。
電影沿襲了原著喬生的人設,仍將他塑造成一個善良正直、痴情專一的書生,但由於將原著地府的情節改為了連城賓娘換皮,導致喬生在剜肉後就淪為了工具人,後半部分存在感很低。
男一都淪為了工具人,男二男三更不必說。
原著中男二王化成的筆墨很少,只說他是富家公子,在連城需要一錢男子胸前肉做藥引時,他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後來連城喬生還陽,他還賄賂官員打贏官司,把連城搶了回來,只是連城抵死不從,他沒辦法才成全了兩人。
電影稍微豐滿了王化成的人設,把他塑造成一個好色花心、一心想把貌美的連城娶到手的反派。
但由於賓娘承擔了大部分阻止男女主在一起的反派功能,導致他這個小反派存在感有些弱,淪為了工具人。
男三降妖師是原著沒有的人物,因為父母為了降妖與妖精同歸於盡,他對妖精恨之入骨,把除妖當作自己的信仰。
當發現妹妹與賓娘哥哥相愛時,他狠心逼妹妹去殺賓娘哥哥,使得兩人雙雙殉情。
之後他滅了賓娘的全族,還一直追殺賓娘,後來被賓娘為愛舍盡修為的情意所感動,改變了對妖精的看法。
影片中降妖師大部分的戲份都是與賓娘的打戲,妥妥的工具人。
精彩的電影,往往會塑造各種各樣豐滿立體的人物,可《美人皮》的男性角色,沒有一個出彩,真的挺扣分的。
二、配角演技太令人出戲
這裡所說的配角,指的是男二王化成和男三降妖師。
先來說說男二王化成,他的設定是好色花心、壞到骨子裡的富家少爺。
可演員長得太正,再加上演技還有些稚嫩,以至於沒演出角色的壞,總給人一種他是個好人的錯覺。
他調戲連城時,不像個好色的少爺,反倒像在撩心上人。
他喝花酒時,不像流連花叢、沾花惹草的花心大少,反倒像把喝酒當雅趣的君子。
他跟父親提起連城,不像貪圖美色的色狼,反倒像飽受暗戀之苦的痴情人。
反派做著壞事,卻不像壞人,這太讓人精分了,看著很出戲。
至於男三降妖師,他的問題主要在於有點面癱臉,一些該演的地方沒演出來。
降妖師的妹妹與賓娘的哥哥相愛,但降妖師不同意,逼妹妹親手殺死賓娘哥哥,妹妹不從,與賓娘哥哥殉情。
可親眼看著親妹妹墜崖死亡,降妖師竟然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還有閒心去撿妹妹遺落的東西,挺讓人出戲的。
除此之外,降妖師這個角色其實有一個心態轉變的過程,只可惜演員完全沒演出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結尾他與賓娘打鬥時,突然提出讓賓娘跟他回去修煉,還在賓娘捨棄妖丹救喬生時,試圖阻止她。
可按照之前降妖師一直恨不得殺死賓娘的表現,這裡怎麼看都不合理,除非在追殺賓娘的過程中,他一心除妖的信仰發生了變化。
聯想到他妹妹與賓娘哥哥殉情的事,這個變化是合理的。
妹妹殉情,這對降妖師來說,應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的內心應有悲痛、仇恨、不解以及懷疑自己一心除妖是否錯了的動搖。
後來他一路追殺賓娘,親眼看到賓娘對喬生產生了情意,甚至為了兌現對喬生的承諾,不再濫殺無辜,此時他對妖精的印象應有所轉變,一心除妖的信仰開始鬆動。
最後當賓娘為了救喬生捨棄自己的修為,永遠成為一隻普通的貓時,他的心態已完全轉變。
這麼一想,降妖師這個人物就變得豐滿立體了,降妖師最後對賓娘突如其來的憐憫之心也合情合理。
只可惜我看不到電影中降妖師心態的變化過程,以至於看到結尾他跟賓娘打著打著,突然提議讓賓娘跟自己回去修煉時,我還以為是劇本的漏洞,瞬間出了戲。
三、雙女主太驚豔是亮點
雖然《美人皮》在劇本、人物和演技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有個亮點挺值得誇的,那就是雙女主太驚豔。
張予曦在這部電影中演技明顯有所提高,無論是換皮前的千金小姐連城,還是換皮後的貓妖賓娘,張予曦都演得栩栩如生。
當她是連城時,她既有著千金小姐的美麗端莊,又有著小女兒的清新可愛,還有著對愛情的忠貞不二。
而當她是賓娘時,她一改之前的氣質,變得又媚又妖又狠,真的像個妖精一樣,很令人驚豔。
另一位女演員王藝曈,屬於耐看型的演員,一開始覺得她平平無奇,可越看越有味道。
她的演技也不俗,將貓妖被降妖師滅門後的憤怒,對喬生的有情有義,以及後來步步設計連城的心機,都拿捏得準確恰當。
她的貓妖與張予曦的貓妖是截然不同的,她的貓妖更多的是狠辣與憤怒,對總想佔她便宜的男人狠辣,對降妖師滅了自己全族憤怒。
她唯一的柔情全給了喬生,無奈喬生不喜歡她,這柔情後來就變成了佔有欲。
連城與賓娘,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兩位女演員的表現很令人驚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的來說,《美人皮》是部缺點很明顯,優點也很明顯的電影,作為一部網絡電影,能拍成這樣,算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