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答疑|疫情結束後,教培機構如何把線上積攢的粉絲轉到線下?

2020-12-24 教育家頭條

以下是2月14日【朗培陪你打贏疫情戰專場答疑直播】,校長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的解答,後續其他的問題與解答我們將持續在百家號【教育家頭條】進行分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

王銘老師解答

這是這段時間劉導和我們幾個老師都碰到比較多的問題,包括今天直播前我們各個群裡面還在討論,我看到有的校長又在發最新的消息,各地教育局的一些開學通知,也是很撲朔迷離啊,所以大家難免也會很焦慮。

我就接到上面這個劉璞老師和劉導他們的一些想法,然後綜合我個人的一些建議以及這兩天跟幾個在一線的校長所接觸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所以我把它總結一下吧,其實有2個關鍵點,第1個你的本事夠不夠多,第2個你的本事夠不夠好。如果這兩個你都具備的話,我認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對吧?

一、我們先來做用戶粘性

結合剛才劉璞老師給大家講的,我們可以和家長做更深度的連結,更深度的連結千萬不要以為就是我們的直播課,或者說錄播課去放了,家長就能體會到。

其實在這個階段,我覺得還是就像劉導在直播課裡面講的,差異化的服務將決定我們和粉絲的粘性,其實你反過來想,這也是很難得的機會,真正以後疫情過去了,我們未必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和時間去培養和家長的感情,所以這段時間是一定要比較好的,去深度連結的時機。

這地方我舉兩個案例給大家來做一下啟發,因為有的時候觀點是觀點,大家可能光聽觀點信心不足。

案例一

我們在福建的一個校長,他這段時間就是專門去安排全員每天1對1的去跟家長做交流,其實剛開始花的時間很長,但後面花的時間就很短,甚至到後面就是微信連結,但是他這幾天的反饋就是陸續已經有家長在開始去諮詢他們春季班的課程,以及去年的續費,這個在我們群裡面都分享過,所以我覺得,就是你只要把這些動作都做到位,那我覺得是完全可以增加粘性的。

案例二

在我們的宏觀策略上,我建議各位做一個思考,昨天晚上我和一個早教方面做得特別好的一個大機構在一起交流,當然他不是我們的會員啊,但是他做的規模特別大,然後跟他們幾個高層在一起聊的時候,他們提出說,在疫情中如果你沒有時間一對一打電話的話,那你可以在網上去做直播,就像我們今天這樣YY會議一樣,或者說你用小鵝通類似這樣的工具去和我們的家長做深度的互動,不需要你去分享什麼具體的知識,但是用情感連結的方式與家長保持接觸的話,那勢必你的粉絲的質量會提高很多。

所以我覺得這是第1個大家可以去思考的點,就是如果我們現在的流量池裡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粉絲的話,大家一定就是除了去抓數量之外還要去抓我們的這個質量,這是第1個方面,我們叫做粉絲的粘度。

二、轉化過程中如何設置課程

我覺得呢,在課程設置上我比較建議各位做長遠打算。雖然目前各項政策都定不了,但是我相信一旦疫情有了好轉的情況下,我們的學生會陸續回歸到機構學習,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整個社會會慢慢的去正常運作。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不管是文化課類還是非文化課類,都可以從收心班的這個角度去切入。

我個人對招生的認識就是我們看的更遠方的才能更好地去布局。大家現在與其焦慮,不如去思考下我們能不能整合一套課程體系,這個上次直播課我講了之後,至少有3位校長已經在認真落地。他們現在不管後面的疫情發展如何,目前這個階段線上無限暢學,只要宣布線下恢復的話線下收心班立即開課。

我們這段時間的線上免費課程,再加上線下將近8節課,相當於重新把課程包裝成了一個課程包。那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第一個你會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的收費理由,畢竟你是有線下課程的。第二個是真正關注到了家長學生的需求。經過這一輪之後,學生在習慣、心態、學業方面都勢必需要做能量的補充,都需要滿血復活。

在疫情稍微淡一點的情況下,大家完全都可以去做的。我這邊有的校長已經開始在做了,而且昨天有人反饋已經開始在招收新生,收錢了。目前雖然我們不提倡大家過早的進入商業階段,但是他會有信心這麼做,是有3個家長來問他,什麼時候開始開課。所以說我們不去管其他,我們只看家長的需求。後面不管是學校要佔用學生時間也好,還是學生要歸校也好,這些我們考慮不到,與其去考慮這些不如去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

三、我們堅持的態度

有的老師說王老師您說一千道一萬,像我們舞蹈啊跆拳道呀類似這些,線上課確實不行嘛,線上課不管怎麼搞,我們可以植入習慣,但是課程體驗還是不行,那我覺得你可以學我們上海的一個校長,他呢是做了2件事,第一個他是給當地的政府去發了連結,爭取到了房租免租,然後在這個情景下他又再次給他的所有老生去發送一個通知,比較篤定了線上課的價值和意義,然後堅持他們校區的價值,告訴所有家長說你們只要耐心等待我們恢復課程,我們一定會把最好的課程給到大家,這段時間希望大家在家裡面耐心的去等待。這段時間,我們也會有老師給大家來服務。這個做法也很不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確實無法開展線上課,那我們來捍衛自己的價值觀,也是我們可以思考的角度。

四、粉絲的影響力

就是說,如果你手裡現在只有100個粉絲,那你可能很慌,那如果現在手裡有1000個,5000個,在疫情期間做好了維護,可能也會比較踏實。當然如果有好的活動,對我們引流會比較好。

以上是關於問題「疫情結束後,教培機構如何把線上積攢的粉絲轉到線下?」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的解決方式,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疫期討論!

相關焦點

  • 教培機構如何搭建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的聯合運營?
    2020年受疫情影響,教育行業是受到衝擊的行業之一,線下教培機構紛紛被按下暫停鍵,在線教育逆勢上揚,視頻課、音頻課、直播課等在線教育場景受到家長、學生、職場人士等群體的認可和喜愛,線下教培機構轉型線上成了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
  • 後疫情時代,K12教培機構如何彎道超車?
    本文將解讀分析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給K12教培機構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及疫情之後這類機構如何彎道超車、線上教育產品未來會如何進化。希望對大家提升對K12教培行業的理解有所幫助。
  • 如何利用矩陣思維,讓教培行業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面對線上教育,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其教學質量,這一點對教育機構是個很大的挑戰,這篇告訴我們短短時間教培行業是怎麼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分析正確融合模式的道路,建議給剛剛學習OMO模式的朋友閱讀。忽如一夜春風來。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線下教培機構轉戰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是未來風向嗎?
    如何「自救」?諸多線下教培機構在緊急關頭選擇線上,或藉助外力合作,或自主研發探索,進行轉型,踏入了自己原本不熟悉的線上培訓領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條別無選擇的路,卻能帶來新的希望。在這過程中,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一部分業內人士的共識,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新風向。
  • 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時代,教培機構如何開啟OMO教學模式?
    對於教育機構而言,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教培機構傳遞內容和服務的方式,關鍵是要在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中,更好地與用戶實現教學、教務以及情感上及時有效的互動。同時,這也對教培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培機構積累一套圍繞用戶的數據體系。
  • 疫情期間培訓學校如何線下轉到線上,轉化線上教育需要注意什麼?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輔導機構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轉型勢在必行!但是對很多輔導機構來說,線下轉移線上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次疫情讓全國線下輔導機構都全面著無限期停業的恐慌之中,我們也是其中之一,在年前我們就做大量的宣傳招生工作,基本每個培訓學校2月份的線下課程都安排的非常滿。我們是在初一的時候就接到了線下機構無限期停業的通知,初六就要開始上班了,年前續了很多費的課程怎麼辦?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開展線上直播課
    疫情當前,在線教育的優勢已充分顯現,全國多地都在大力推行線上授課,鼓勵學生在家學習。而直播課由於其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又能夠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已經成為當下教培行業主流的在線教學模式。2月3日,EduSoho邀請「土豆奧數」的嶽嶽老師開啟直播公開課,為想要轉型線上的教育機構分享經驗,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開展直播教學。課前準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線下轉型線上教學,必備利器有兩個:場地和工具。場地線下教學的場地是教室,那麼線上自然就是你的網校系統。
  • 新知雲助力教培機構輕鬆實現線上教育
    原標題:新知雲助力教培機構輕鬆實現線上教育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營業變得非常艱難,而在線教育卻因疫情快速滲透普及開來,大多數學校和教育機構的課堂都在網上進行
  • 新方向看教育: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市場,線下教培機構出路在哪?
    這家在中國長達十二年的老牌機構的倒閉引發了廣大用戶與同行的惋惜,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的出路在哪裡?迪士尼英語倒閉引發了眾多用戶與同行的不舍與惋惜,同時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國際品牌光環加身、廣獲好評的老牌機構為何也會面臨閉店離場?對與此同時仍在努力的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來說,出路在哪裡?
  • 至暗已過,黎明來臨:武漢教培人線下複課實錄
    7月11日,武漢教培行業「重回線下」的大幕拉開,但是,重樹行業信心絕非易事。經歷了疫情帶來的身心衝擊,武漢人一時之間還不能完全放心地讓孩子回歸社會。 如今,身處疫情風暴眼之中,多月來零課消、零收入,想要找回被疫情掠走上半年的教培人,只能默默地做好準備工作,等待著真正的曙光降臨。
  • 線下課堂如何轉型線上?千聊免費提供開課工具和轉型方案
    在疫情持續發展的緊迫情況下,各地教育局陸續下發通知,要求培訓機構暫停所有線下課程,教培行業面臨著生死困局。在這個非常時期,課程轉移線上刻不容緩。      抗擊疫情,千聊與所有教培機構同在!
  • 疫情壓垮的首家線下教培,IT培訓機構兄弟連謝幕
    李超表示,疫情期間,兄弟連將為學員提供線上教學,並努力幫助員工找到新工作。在芥末堆的專訪中,李超復盤了兄弟連近年的發展。兄弟連曾是PHP編程教育的一匹黑馬,這個以「變態嚴管,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為口號的機構,曾拿下華圖教育上億元投資。母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後,兄弟連更是開啟了高速擴張線下校區的步伐。然而如今看來,上市反而成為兄弟連走向下坡路的起點。
  • 專訪KESION科汛林文仲—面向未來教育生態,打造教培機構線上線下...
    2015年,人大代表會議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後,各行業掀起網際網路發展浪潮,教育也不例外。2020年疫情使得傳統教育機構面臨危機,也再次推動在線教育發展。一家名叫科汛的企業一直深耕在線教育產品的研發,在疫情爆發時,面對直播教育工具的急需,科汛響應騰訊教育「不停學」聯盟號召,免費提供在線教學工具服務,這使得科汛也獲得了大批用戶的認可。
  • 應對疫情,培訓機構由線下轉到線上,內行人怒批這是「騙錢」行為
    我孩子上的某品牌英語培訓班,原計劃正月初七開始上課,隨著疫情的擴大,各地教育部門嚴禁一切輔導機構線下開課,於是這家輔導機構改為線上授課。本來應該為這個機構及時解決問題點讚,但是看到一個教育培訓行業從事人員卻道出了實情。
  • 華爾街英語:厚積薄發,線下優質教育企業線上轉型更顯優勢
    上海2020年4月21日 /美通社/ -- 自2020年開年以來,線下教育機構紛紛響應特殊時期的「宅家」舉措,暫停線下授課。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各類學校和課外機構紛紛把課堂搬到了線上,作為線下成人英語培訓的品牌,華爾街英語迅速調整授課策略,開通了包括「在線四人小班課」、英語角、「1對1互動」等線上課程和Webex、Zoom等在線答疑服務平臺。此外,華爾街英語的VVIP課程也成功轉為線上授課,為職場精英提供了時時在線學習的保障。
  • 疫情期間「線下轉線上」,如何做到最好的上課體驗?
    為阻斷疫情繼續蔓延,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大中小學校春季延期開學,教育機構也要取消各類線下的課程。但是延期開學後,學習這件最平常不過的事情變得不一樣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這是各地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舉措。不能面對面上課,那我們就利用雲平臺在線直播,讓同學們在家也能學習。斯芬克的線下面授課程也需要取消,從線下面授轉到線上授課來。
  • 破解在線教育難題,暗物智能助力教培機構打造新內核
    受疫情影響,迫於業務斷流的壓力,大量教培機構押注在線教育,客觀上使教培行業全面轉向線上。有數據顯示,僅疫情期間至少有2億中小學生湧向在線教育平臺。但在線教育在獲得大量曝光度的同時,也集中暴露了其固有的弊端。教學管理難度大:在線上教學環境下,統一的課堂面授場景變成了割裂的分布式場景,無疑加大了教學管理的難度。
  •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目前,全國各地復工開學在即,疫情後,教培行業與機構,會讓OMO落地生根嗎?線上的教培機構也會來線下擴大戰線嗎?近期,三立教育創始人兼CEO孫海牧談到了三立教育在疫情前後的變化與思考。01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此次疫情被迫讓許多教培機構轉型線上,相比於被迫轉型線上的機構,三立卻顯得從容得多。早在2016年,三立教育就推出了線上教學,積累了豐富的在線教學經驗,為三立的線上教學奠定了基礎。
  •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 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目前,全國各地復工開學在即,疫情後,教培行業與機構,會讓OMO落地生根嗎?線上的教培機構也會來線下擴大戰線嗎?近期,三立教育創始人兼CEO孫海牧談到了三立教育在疫情前後的變化與思考。01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此次疫情被迫讓許多教培機構轉型線上,相比於被迫轉型線上的機構,三立卻顯得從容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