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月14日【朗培陪你打贏疫情戰專場答疑直播】,校長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的解答,後續其他的問題與解答我們將持續在百家號【教育家頭條】進行分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
王銘老師解答
這是這段時間劉導和我們幾個老師都碰到比較多的問題,包括今天直播前我們各個群裡面還在討論,我看到有的校長又在發最新的消息,各地教育局的一些開學通知,也是很撲朔迷離啊,所以大家難免也會很焦慮。
我就接到上面這個劉璞老師和劉導他們的一些想法,然後綜合我個人的一些建議以及這兩天跟幾個在一線的校長所接觸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所以我把它總結一下吧,其實有2個關鍵點,第1個你的本事夠不夠多,第2個你的本事夠不夠好。如果這兩個你都具備的話,我認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對吧?
一、我們先來做用戶粘性
結合剛才劉璞老師給大家講的,我們可以和家長做更深度的連結,更深度的連結千萬不要以為就是我們的直播課,或者說錄播課去放了,家長就能體會到。
其實在這個階段,我覺得還是就像劉導在直播課裡面講的,差異化的服務將決定我們和粉絲的粘性,其實你反過來想,這也是很難得的機會,真正以後疫情過去了,我們未必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和時間去培養和家長的感情,所以這段時間是一定要比較好的,去深度連結的時機。
這地方我舉兩個案例給大家來做一下啟發,因為有的時候觀點是觀點,大家可能光聽觀點信心不足。
案例一
我們在福建的一個校長,他這段時間就是專門去安排全員每天1對1的去跟家長做交流,其實剛開始花的時間很長,但後面花的時間就很短,甚至到後面就是微信連結,但是他這幾天的反饋就是陸續已經有家長在開始去諮詢他們春季班的課程,以及去年的續費,這個在我們群裡面都分享過,所以我覺得,就是你只要把這些動作都做到位,那我覺得是完全可以增加粘性的。
案例二
在我們的宏觀策略上,我建議各位做一個思考,昨天晚上我和一個早教方面做得特別好的一個大機構在一起交流,當然他不是我們的會員啊,但是他做的規模特別大,然後跟他們幾個高層在一起聊的時候,他們提出說,在疫情中如果你沒有時間一對一打電話的話,那你可以在網上去做直播,就像我們今天這樣YY會議一樣,或者說你用小鵝通類似這樣的工具去和我們的家長做深度的互動,不需要你去分享什麼具體的知識,但是用情感連結的方式與家長保持接觸的話,那勢必你的粉絲的質量會提高很多。
所以我覺得這是第1個大家可以去思考的點,就是如果我們現在的流量池裡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粉絲的話,大家一定就是除了去抓數量之外還要去抓我們的這個質量,這是第1個方面,我們叫做粉絲的粘度。
二、轉化過程中如何設置課程
我覺得呢,在課程設置上我比較建議各位做長遠打算。雖然目前各項政策都定不了,但是我相信一旦疫情有了好轉的情況下,我們的學生會陸續回歸到機構學習,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整個社會會慢慢的去正常運作。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不管是文化課類還是非文化課類,都可以從收心班的這個角度去切入。
我個人對招生的認識就是我們看的更遠方的才能更好地去布局。大家現在與其焦慮,不如去思考下我們能不能整合一套課程體系,這個上次直播課我講了之後,至少有3位校長已經在認真落地。他們現在不管後面的疫情發展如何,目前這個階段線上無限暢學,只要宣布線下恢復的話線下收心班立即開課。
我們這段時間的線上免費課程,再加上線下將近8節課,相當於重新把課程包裝成了一個課程包。那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第一個你會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的收費理由,畢竟你是有線下課程的。第二個是真正關注到了家長學生的需求。經過這一輪之後,學生在習慣、心態、學業方面都勢必需要做能量的補充,都需要滿血復活。
在疫情稍微淡一點的情況下,大家完全都可以去做的。我這邊有的校長已經開始在做了,而且昨天有人反饋已經開始在招收新生,收錢了。目前雖然我們不提倡大家過早的進入商業階段,但是他會有信心這麼做,是有3個家長來問他,什麼時候開始開課。所以說我們不去管其他,我們只看家長的需求。後面不管是學校要佔用學生時間也好,還是學生要歸校也好,這些我們考慮不到,與其去考慮這些不如去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
三、我們堅持的態度
有的老師說王老師您說一千道一萬,像我們舞蹈啊跆拳道呀類似這些,線上課確實不行嘛,線上課不管怎麼搞,我們可以植入習慣,但是課程體驗還是不行,那我覺得你可以學我們上海的一個校長,他呢是做了2件事,第一個他是給當地的政府去發了連結,爭取到了房租免租,然後在這個情景下他又再次給他的所有老生去發送一個通知,比較篤定了線上課的價值和意義,然後堅持他們校區的價值,告訴所有家長說你們只要耐心等待我們恢復課程,我們一定會把最好的課程給到大家,這段時間希望大家在家裡面耐心的去等待。這段時間,我們也會有老師給大家來服務。這個做法也很不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確實無法開展線上課,那我們來捍衛自己的價值觀,也是我們可以思考的角度。
四、粉絲的影響力
就是說,如果你手裡現在只有100個粉絲,那你可能很慌,那如果現在手裡有1000個,5000個,在疫情期間做好了維護,可能也會比較踏實。當然如果有好的活動,對我們引流會比較好。
以上是關於問題「疫情結束後,教培機構如何把線上積攢的粉絲轉到線下?」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的解決方式,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疫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