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上的某品牌英語培訓班,原計劃正月初七開始上課,隨著疫情的擴大,各地教育部門嚴禁一切輔導機構線下開課,於是這家輔導機構改為線上授課。
本來應該為這個機構及時解決問題點讚,但是看到一個教育培訓行業從事人員卻道出了實情。他認為線下轉到線上,實為「騙錢」。
他認為:「強行由線下轉到線上,正常算課消,還不斷強調線上有多好多方便,不斷強調放假不能停止學習,一定不能缺課。看到這些文案時,我只感到噁心。」這位內行人的觀點,得到眾多做教育培訓人士的支持,他們普遍認為:培訓也是教育,也是良心活,家長既然花錢,就要讓他們感覺花得值得,這麼強行轉到線上,只是為了完成課時數,令人氣憤。
對於輔導機構,由線下轉到線上,確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輔導機構強行轉到線上,確實有「騙錢」嫌疑。
第一,線上授課效果肯定不如線下!
雖然機構強調線上授課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反覆查看,但是指望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有這樣學習的自覺性,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有這種自覺性,完全不用報輔導機構,因為有眾多資源可以利用。
線下輔導最大的優勢就是老師的監督和互動!這也是我選擇這所機構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線下,老師一個眼神就可以對學生形成監督,可以通過提問來制止學生的違紀或者分心行為,這是線上絕對不可能達到的效果。如果給孩子一個手機或者平板,缺乏大人的監督,孩子能不能按時學習,都是一個問題,被遊戲吸引走,這都有可能。
那些上輔導班的孩子中,多數是缺乏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的學生,指望他們線上能學好,那是奢望。所以,這些學生選擇線上學習,效果基本為零,但是輔導機構卻不會受到損失。
第二,線上授課,按照線下授課收費,合理嗎?
由線上改到線下,輔導機構首先想到的是減少損失,而不是輔導效果!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就不應該用線上授課來進行課消,因為二者的成本不一樣,效果不一樣,收費也是不一樣的。
今年暑假之後,這個輔導機構一下漲了接近3000元,但是由於孩子喜歡學,所以硬著皮頭給孩子繼續報名,當時看重的就是線下課程的效果。
如果是線上,我完全可以花幾百元,從網上購買某些英語培訓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講解,也不比這個機構做的差,但是花費卻只有十分之一。既然選擇了線上授課,就應該按照線上授課的費用進行結算,這麼強行轉到課上,確實令人無法接受。
培訓機構有自己的難處,這可以理解,非常時期,有些犧牲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輔導機構應該拿出更好的方案,才能令人感到欣慰。我覺著輔導機構,要麼就退錢,要麼就按照線上培訓的費用,等到疫情過後,給學生贈送適量的課下課時進行彌補,而不是強行把培訓由線下轉到線上。
輔導機構也是做教育,做教育就要講良心,不管你的機構,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應該有你的責任和擔當。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