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評論藍皮書:社交平臺網絡評論更受喜愛

2021-01-18 人民網

編者按:2020年12月24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絡評論工作局發起,多所高校及媒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編寫。全書立體化、多角度呈現了2019-2020年網絡評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網絡評論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全景參考。人民網傳媒頻道特此編發藍皮書的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新冠肺炎社交媒體「信息疫情」治理引起高度關注

藍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一個真正的社交媒體「信息疫情」,社交媒體評論信息沉浸傳播,凸顯公眾疫情心理壓力,「信息疫情」治理引起高度關注。根據國家信息中心與南京大學於2020年1月20日至2月13日聯合開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認知與信息傳播調研」,90%的公眾都對疫情相關信息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其中47%的公眾每天關注疫情信息,43%的公眾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疫情信息。

信息過載和沉浸式的信息瀏覽對公眾心理造成一定影響,51%的公眾心理稍有緊張感,25%的公眾比較緊張,10%的公眾很焦慮。

疫情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傳播,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會議後針對「信息疫情」的治理力度顯著加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調查數據顯示,防疫科普知識有著高關注度和高轉發率,說明針對疫情的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到位,公眾在自我關注的同時還將信息進行二次傳播,提升了全社會科學防疫的效果。

社交網絡型平臺的網絡評論更受用戶喜愛

藍皮書項目組構建了傳播效果評價體系,並將網絡評論的平臺劃分為單向傳播型網絡平臺、社交網絡型網絡平臺、內容生產型網絡平臺和功能實現型網絡平臺等。通過對調研樣本進行數據分析得知,網絡評論在以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豆瓣等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型網絡平臺的認知得分為3.77分,得分最高。

網絡評論在以新浪、網易、搜狐、騰訊等為代表的單向傳播型網絡平臺的可信度得分最高,為3.68分;網絡評論在以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為代表的內容生產型網絡平臺的可信度得分為3.59分,得分最低。

網絡評論在以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豆瓣等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型網絡平臺的喜愛度最高,得分為3.95分;網絡評論在以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為代表的內容生產型網絡平臺的喜愛度得分為3.81分,排名第二;網絡評論在以新浪、網易、搜狐、騰訊等為代表的單向傳播型網絡平臺的得分為3.78分,排名第三;網絡評論在以彈幕評論類網站、聚合類新聞平臺等為代表的其他網絡平臺和以淘寶網、京東、大眾點評網等為代表的功能實現型網絡平臺得分均為3.75分,得分最低。

我國主流媒體對外網絡評論呈現三個特點

藍皮書指出,我國主流媒體對外網絡評論呈現評論主題重大、政論題材為主、輿論導向鮮明三個特點。

對外網絡評論以國外媒體和受眾為主要目標對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的立場和態度,也是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國主流媒體高度重視對外網絡評論的建設與創新,China Daily自2017年開始,優化對外核心報導機制,並報網同步發布了系列重大主題對外網絡評論;人民日報海外版品牌時事評論專欄「望海樓」在國內外影響巨大,成為主流媒體在對外網絡評論領域開設專欄的重要代表。除此之外,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青年網等網站近年來皆重視對外網絡評論陣地的建設,為更好地傳遞中國觀點、讓國外受眾更好地了解中國做出了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在精準把握國際形勢和國內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諸多重要的觀點,施行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對國家政策做出正確的解讀,有助於避免國際輿論場上的惡意曲解和抹黑。我國主流媒體對外網絡評論在正面闡釋國家政策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提升了外國受眾對中國方案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對外網絡評論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我國政府對一些國際政治問題的態度。針對一些國際社會中的政治經濟摩擦,主流媒體及時跟進,通過對外網絡評論表達本國立場和觀點,辯駁或反擊對立言論,有助於形成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國際輿論格局。

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地呈現在國外受眾面前,如何讓國外受眾更全面、真實地了解中國是我國對外傳播要解決的重要命題。在西方媒體對我國的關注和報導增加的同時,一些帶有誤解和偏見的報導和評論也隨之出現,若任由其發展,極易形成對我國發展不利的國際輿論。在複雜的國際輿論形勢下,主流媒體對外網絡評論作為中國觀點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影響、引導國際輿論的重要任務。

六大網絡評論用戶族群畫像特徵鮮明

藍皮書以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分析為主,建立了包含自我實現型、休閒娛樂型、工作生活型、潮流理財型、個性表現型和責任意識型六個維度的網絡評論用戶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測量模型。

「自我實現型」族群經常在網上發表能夠展現自己知識經驗與分析能力的評論,做事有計劃並期望得到成就;中高段收入水平;本科;男性超五成;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傾向性高。

「休閒娛樂型」族群喜歡使用社交平臺並發表評論,經常觀看網絡電視、電影、動漫、綜藝等影視節目並發表彈幕,關注遊戲、影音、賽事報導等主題內容並發表評論;中高段收入水平;本科;男性佔六成;商業、服務業人員和20-29歲傾向性高。

「工作生活型」族群經常瀏覽使用淘寶網、京東、大眾點評網等功能實現型平臺並發表評論,經常與好友在網絡上以評論的形式互動;中低收入水平;高中/中專/職高;男性超五成;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和50-59歲傾向性高。

「潮流理財型」族群經常隨意在網絡上發表評論,更關注時尚、潮流等內容並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評論,重視金錢並期待被視為領導者;中高段收入水平;本科;男性超六成;商業、服務業人員和40-49歲傾向性高。

「個性表現型」族群喜歡在網上追求時髦、新奇的事物並發表評論,經常使用表情包和網絡流行語,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洩生活中的不滿;中低收入水平;專科/高職;女性佔六成;商業、服務業人員和10-19歲傾向性高。

「責任意識型」族群重視家庭,經常關注社會事件類新聞的內容並發表評論,經常為了維護網絡評論區的環境而發表評論;中高段收入水平;本科;男性佔比近六成;軍人和60歲以上傾向性高。

(責編:宋心蕊、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用戶走向年輕品質化 大陸流行音樂最受歡迎
    超過一半的網絡音樂用戶年齡集中在15-34歲之間,網絡音樂用戶群體明顯偏向年輕化,更受青少年用戶的喜歡。細分群體中, 85-95後年輕用戶佔比達到27.5%,在各年齡段中位居榜首,成為網絡音樂收聽的核心主力,15-24歲用戶緊隨其後,也是網絡音樂收聽的主要力量。
  • 賽琳娜宣布暫時退出社交網絡:負面評論很傷人
    賽琳娜宣布暫時退出社交網絡:負面評論很傷人 時間:2018.09.25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TANC|網絡出版:藝術評論的一種新的未來?
    然而,關於評論人死後的來生,有一種情況我們沒有進行充分的思考,那就是網絡出版。在藝術領域,除了嚴肅的線上藝術或藝術-文化期刊(比如e-flux、Triple Canopy和East of Borneo),紙質藝術雜誌也在重新考慮它們的網絡存在,直接針對網絡發布平臺來約稿。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及其他文化機構在利用其網絡存在,向那些沒有到實體空間來的觀眾傳達自己的活動以及更廣泛的語境。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產業日趨成熟 流媒體與廣播媒體呈現差異化競爭
    Musamusic®大數據顯示,2019年最受歡迎的前100首歌曲中,大部分歌曲都選擇在不同的流媒體音樂平臺首發,更有許多歌曲爆紅於短視頻平臺,具有強烈的網際網路風格,如位居榜首的海倫《橋邊姑娘》,寶石Gem《野狼disco》等。網絡歌手的流媒體播放量非常可觀,共6首歌曲周均單曲播放量過億。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更應關注社交軟體安全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更應關注社交軟體安全 2020-12-2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一博曬最受喜愛男演員獎盃,再掀配不配得獎的評論熱潮
    10月19日,演員王一博在社交媒體曬出自己獲得的金鷹節最受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並配文感謝觀眾和粉絲。而網絡上也再度掀起其配不配得獎的評論熱潮,不僅對其在金鷹節獲獎感言時的表現不佳議論紛紛,更有對其在記者採訪環節中明顯準備不足的批評,眾人紛紛猜測王一博個人壓根沒想到自己會得獎。
  • 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啟動 網絡影視文學遊戲等你來評
    此類展演網絡屬性強,多以網絡作為第一平臺發布、具有較大影響力。網絡影視主要是在網際網路平臺播出,也包含「龍標網絡電影」及少數「網臺同步」和「先網後臺」模式排播的作品。另外,網絡視頻類有李子柒「中國風」美食短視頻、何冰在Bilibili的演講視頻《後浪》等;網絡直播類有布達拉宮、故宮舉辦的直播等;網絡IP類包括入圍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榜的IP項目,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燈怒晴湘西》等;權益保護類中,《民法典》《網絡安全法》《電影產業促進法》等為網絡文藝保駕護航的法律法規、「圖解電影」網站侵權案等;網絡文化類的「倍速播放」「趣緣社交」「佛系文化
  • 從政治漫畫到網絡梗:社交網絡時代的批評諷刺更簡單高效了嗎?
    身為一名研究社交媒體和模因論(memetics)的學者,我比較懷疑,政治漫畫究竟還是不是與當今多元的讀者受眾建立聯繫的最好方法。許多人都渴望能有犀利、透徹的政治評論,並在網際網路上的各種梗裡面找尋到它。假如這些梗能夠一躍成為——不僅成為嚴肅的藝術形式,也成為足以與傳統漫畫並駕齊驅的社論形式的話,那將會怎樣?
  • 評論 | 倫理底線豈容網絡直播肆意擊穿!
    網絡平臺上大肆傳播相關視頻,甚至進行炫耀,以此博取眼球,這傳播的是怎樣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對廣大的未成年人又會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如此直播亂象,為何屢禁不休?網絡直播的紅火,一直伴隨著巨大的非議。在多次整治、約談、處罰、監管升級之後,似乎有一種聲音一直若隱若現:「莫讓嚴格監管扼殺了網絡的自由」。
  • 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優秀評論文章和優秀組織
    評論文辭優美,有較為強烈的網絡評論風格,更像一篇具有網感的散文。《論網絡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媒介與傳統的交融》鄧韻娜,西南科技大學講師,1779票http://www.zgwypl.com/zt/2020/1228/2071.html專家組評語:網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參選評論文章有3篇。
  • 周末閱讀|從政治漫畫到網絡梗:社交網絡時代的批評諷刺更簡單高效了嗎?
    身為一名研究社交媒體和模因論(memetics)的學者,我比較懷疑,政治漫畫究竟還是不是與當今多元的讀者受眾建立聯繫的最好方法。許多人都渴望能有犀利、透徹的政治評論,並在網際網路上的各種梗裡面找尋到它。假如這些梗能夠一躍成為——不僅成為嚴肅的藝術形式,也成為足以與傳統漫畫並駕齊驅的社論形式的話,那將會怎樣?
  • 電影評論 |《網絡謎蹤》:壓縮的維度與延伸的空間
    與案件相關的各色人等如叔叔彼得、警探維克、瑪戈的同學們、社交平臺的網友們亦推動著劇情。同時,劇中設置了許多值得玩味的細節,反覆暗示著嫌疑人所在;梳理了瑪戈與父母間的情感;並為事件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交代。在重重搜索中,真相層層展開,這也是大衛找尋女兒內心世界的歷程。影片情節走向亦契合觀眾情感需求,讓主人公獲得圓滿結局。
  • 「優秀網絡文藝評論的評價標準」研討會在京舉行
    為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和加強網絡文藝評論體系建設的明確要求,經報中宣部和中國文聯批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舉辦第二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點擊參加)。優選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3000字以內、有關網絡文藝的評論文章。網絡徵稿截至11月30日24時。12月將評選30篇優秀文章,各獎勵3000元。
  • 談談網絡評論
    也許是生活的壓力,也許是在現實生活遭遇了什麼非人的待遇,讓他們隔著屏幕對一些他們並未熟知的人或事去發起語言攻擊,有的也許是拿人錢財當網絡水軍,而有的也許僅僅是為了自己的一時爽快。     那篇文章中的姑娘是為積極面對生活且非常陽光的,在得知自己患癌之後,她發視頻記錄的初心,僅僅只是為了記錄自己的積極應對,為其他病友提供精神支柱,還有就是在她走後給父母朋友留下點兒念想。
  • 央視記者王冰冰獲讚譽"國民老婆",網絡上評論褒貶不一
    她的主持風格也是親和可人,跟自身甜美的形象相得益彰,很受觀眾喜愛,業務能力也是不在話下。王冰冰照片曝紅網絡後,對於她的評價褒貶不一。隨著王冰冰在網絡上爆火,她的節目播放量也急劇上升,就連她主持的青年大學習也因廣大網友的熱情而導致系統崩潰,網友們還在節目中刷屏評論全都在稱呼王冰冰老婆,被廣大網友們譽為"國民老婆"的稱號。
  • A妹因前男友死亡遭受網絡暴力 停用評論功能
    A妹因前男友死亡遭受網絡暴力 停用評論功能 時間:2018.09.12 來源:娛情記事本 分享到:
  • 導演王家衛對網絡惡評發聲:要珍惜保護評論平臺
    在王家衛努力營造的單純、喜悅之外,網絡的輿論場上,「惡評傷害電影產業」的話題正發酵。《中國電影報》發布了一篇點名批評豆瓣、貓眼的惡評使觀眾拒看國產片的文章,經人民日報客戶端轉發並修改標題後,引發了巨大反響。有媒體稱豆瓣、貓眼均已被電影局約談,使得電影局局長張宏森也忍不住在朋友圈轉發闢謠。
  • 社交網絡的「黑暗心理學」
    編者按:Facebook早期的使命是「讓世界更開放互聯。」Twitter認為「每種聲音都有影響世界的力量。」社交網絡似乎有能讓世界更美好的承諾。可是現實似乎跟他們的願景背道而馳。世界不是更加和諧,而是更加極端化了;假消息、噴子當道,知識和理性被冷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社交網絡和我們的世界還有沒有希望?如果有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Mark Pernice提供了自己的見解。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吞評論挑撥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吞評論挑撥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2-14 18:50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吞評論挑撥是什麼意思?吞評論挑撥: 吞評論簡直太挑撥兩人關係了,評論了別人等回復,一直沒等到,但又看到對方回復別人,不敢確定是不是被吞評論的原因,怕問了兩人都尷尬,真的毀了好多人的衝浪生活。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吞評論挑撥是什麼意思?
  • Facebook 碾壓越南社交網絡
    除了世界領先的社交網絡外,Facebook還擁有消息傳遞工具Messenger,Whatsapp和Instagram網絡,它們在越南也很流行。Zalo,Mocha,Gapo或Lotus等越南人開發的大型越南人社交網絡顯示,在水技術巨頭的競爭壓力下,國內技術平臺的爆炸式增長。出來。越南的社交網絡為什麼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