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產業日趨成熟 流媒體與廣播媒體呈現差異化競爭

2021-02-14 CCData網聯數科

近期,CCData正式發布《中國音頻傳媒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結合傳統廣播媒體與移動音頻、移動音樂等音頻市場的發展現狀,從不同形態下的用戶規模、受眾結構、內容偏好等用戶側行為分析出發,為音頻傳媒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支持。CCData針對不同的音頻媒體,為您帶來系列解讀。


媒體融合時代,中國華語原創音樂產業在資本和平臺的雙重扶持下,迎來新一波用戶流量的爆發式增長。網絡音樂作品質量不斷提升、商業模式日趨完善,成為大眾網絡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梳理2019年網絡音樂市場,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用戶付費意願持續走高,音樂版權的市場運營更加規範,音樂產業展現蓬勃生機,網絡音樂的創作、生產、分享、傳播邁入融合創新時代。

- Powered by CCData Ai.Speaker Cloud -

專業Ai主播,助力商業推廣文字信息音頻化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6.35億,較上年底增長5954萬,佔網民整體的70.3%;手機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33億,較上年底增長7978萬,佔手機網民的70.5%。音樂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是中國華語音樂市場飛速發展的最佳證明。Musamusic®大數據顯示,2019年最受歡迎的前100首歌曲中,大部分歌曲都選擇在不同的流媒體音樂平臺首發,更有許多歌曲爆紅於短視頻平臺,具有強烈的網際網路風格,如位居榜首的海倫《橋邊姑娘》,寶石Gem《野狼disco》等。網絡歌手的流媒體播放量非常可觀,共6首歌曲周均單曲播放量過億。實力派歌手如周杰倫、李榮浩等以強大的音樂號召力和優質的作品在一眾流行歌手中拔得頭籌。

國內在線音樂產業發展至今,由騰訊音樂娛樂、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三大巨頭平臺切分後的音樂市場逐漸走向資本和內容的雙重角力。在「內容為王」背景下,在線音樂平臺網羅了眾多優質歌手,採取「獨家發行」的運作模式,用優質歌手的影響力激發平臺活躍度,以情感共鳴聯結樂迷,搶佔賽道先行優勢。各大音樂平臺還以不同形式的音樂人成長或激勵計劃爭取更多的新生音樂內容,意圖依靠內容充盈在線音樂生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5sing原創音樂基地聯合打造「騰訊音樂人計劃」,網易雲音樂打造「網易雲音樂原創扶持計劃(石頭計劃/雲梯計劃)」,入駐音樂人和原創音樂作品數量再創新高。2019年付費數字專輯市場迅猛發展,發行量達到143張,創造了近6.6億的銷售額。隨著用戶對於數字專輯付費意願的持續釋放,付費數字專輯成為平臺常態化運營的重要收入來源。在音樂付費市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TME三平臺擁有眾多頭部音樂、綜藝、影視劇音樂版權,以獨家曲庫吸引用戶付費的特點鮮明;網易雲音樂營造獨特的社區文化,瞄準小眾曲風歌手,另闢思路「自造版權」,積極打造「音樂人的土壤」,激發用戶依據個人偏好完成付費。在音樂付費時代,歌手、平臺、用戶三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網絡音樂平臺鼓勵年輕用戶參與互動,將社交屬性滲透到音樂分享過程,滿足年輕用戶社交需求,提高用戶的黏性和活躍度。另一方面,平臺通過利益激勵,鼓舞眾多音樂愛好者參與音樂創作,通過民歌、戲曲、同人歌曲等音樂形式,鼓勵創作者搭建自己的音樂社群,維護粉絲群體,給小眾化的音樂人和樂迷提供網絡社交空間。移動網際網路競爭時代,網絡音樂用戶既有在流媒體音樂平臺收聽音樂的需求,也有在廣播電臺中收聽音樂的偏好,不同平臺因其特性差異各有生存基礎與成長之道。對比2019年最受歡迎的前10首歌曲和廣播媒體綜合傳播力前10的歌曲可以發現,來自於網絡歌手的音樂以超高的流媒體播放量佔據高位,依託於短視頻平臺,這些音樂獲得廣泛傳播和使用。流媒體平臺上無論是對網絡歌手、原創音樂人還是小眾多元曲風都具有很高的開放度和嘗試度。而在廣播媒體,華語樂壇的實力派歌手更受青睞。其中周杰倫演唱的歌曲《說好不哭》穩居榜首,實力唱將吳青峰也有6首歌進入廣播媒體年度TOP100金曲榜。大部分實力歌手具備系統的宣傳機制與社會影響力,成為廣播電臺的主要選擇。

廣播聽眾更喜歡80後歌手,90後歌手在流媒體更受歡迎

對比兩大平臺的音樂人年齡層,80後、90後歌手是當下華語樂壇的中堅力量。從創作者和演唱者的音樂生命周期來看,在更新迭代較快的流媒體平臺中,老牌歌手雖然仍有熱度,但已經逐漸退出了線上主流市場,把更多的精力轉為線下演唱會等形式,這也為90後與00後歌手留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廣播媒體的聽眾年齡層略大於流媒體平臺,他們對於新興音樂人的接受程度較低,但在廣播媒體中較為活躍的歌手也會因流媒體大趨勢的影響發生變化。

在流媒體和廣播媒體平臺最受歡迎的100首熱門歌曲中,流行曲風分別以72%和75%的佔比佔據了絕對比重。主流流行曲風之外,兩大平臺呈現了鮮明的差異化特點:流媒體平臺用戶更喜愛中國風和民謠曲風,這與曲風本身的流行趨勢、創作難度、用戶偏好等因素有關;廣播媒體聽眾則相對更喜歡搖滾與電子樂,符合廣播媒體的主要收聽場景。

Musamusic®大數據顯示,單支歌曲的流行周期最長可達到34周。但是受平臺快速迭代的影響,三分之二的歌曲流行周期在4周以內,90%的歌曲流行周期在8周以內。對比流媒體和廣播媒體,歌曲流行周期自發布至達到頂峰期間,流媒體熱度明顯高於廣播媒體,4周左右開始進入到熱度回落期。廣播媒體的流行周期略長於在線流媒體音樂平臺,尤其在中後期回落階段仍能維持平緩水準,沒有出現流媒體平臺幾近貼底的表現。

對於在線流媒體音樂平臺,主要用戶表現為輕齡化、重社交、低消費等特徵,易於歌曲的宣傳推廣,但較難實現消費的轉化,用戶普遍處於品牌的潛在消費者培育階段;廣播媒體特別是車載廣播聽眾是典型的「三高」人群(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對於歌曲的主動選取傾向和話題擴散影響力相對較低,但是在消費轉化上有很高的回報率。

隨著社會化媒體興起,網絡音樂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網絡音樂的競爭版圖、發展環境和發展特點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音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開疆拓土,業態不斷豐富,市場持續擴大,產業體系愈加成熟,用戶規模飛速增長。網絡音樂用戶逐漸成為音樂消費的核心,他們對於音樂、歌曲的收聽偏好與選擇特點也成為音頻媒體關注的焦點。下一篇,CCData將針對網絡音樂用戶畫像進行深入解讀,敬請期待。

註:圖表數據截選自藍皮書,發布內容對比成書有所刪減。

相關焦點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用戶走向年輕品質化 大陸流行音樂最受歡迎
    近幾年來,中國網絡音樂在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下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網絡音樂產業日趨成熟,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也在逐年增長,具備較強的市場影響力。本篇CCData將全面解構音樂用戶群體的音樂消費軌跡與收聽偏好,為網絡音樂平臺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 即使翻不了牆,這些西方媒體的轉型路你也得了解/藍皮書08
    時代奔騰向前,網絡轉瞬變遷。不抱緊一兩本業界報告書,都不好意思說我是要考研的人。每到年中,媒體圈、新傳考研圈就有這麼一本重磅報告堪稱必讀,那就是來自中國社科院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即新媒體藍皮書。《藍皮書》雖然內容上是對2019-2020年的學術熱點總結與調查報告,但新傳考研真題最愛考的不就是熱點嗎?
  • 上海廣播電視臺宋炯明:通過流媒體戰略實現廣電媒體轉型拓展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上海廣播電視臺宋炯明
  • JOOX vs SPOTIFY:流行音樂流媒體之間的競爭
    過去幾年來,東南亞的音樂流媒體應用程式日益增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程度決定了其在市場上的穩定程度。
  • 「電影藍皮書」中英文版在青島電影之都聯袂首發
    電影藍皮書是由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青島電影之都辦公室聯合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共同編撰的年度電影產業發展報告。《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立足全球視野,以北美、亞太、歐洲-中東-非洲(EMEA)和拉丁美洲作為四大研究視域,探析電影產業的發展規律,致力成為政府、業界、學界和公眾了解全球產業發展態勢的重要工具書。
  • 流媒體平臺或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放映窗口期需多方協商、因片...
    疫情使影院停擺178天,觀眾的觀影需求部分轉移至線上,促進了流媒體平臺用戶規模的進一步增長,也在客觀上幫助電影產業和流媒體平臺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具體到流媒體領域,觀眾的用戶規模、觀影頻次、付費觀影次數等數據體現了觀眾的付費意願和觀影熱情,這些數據既是行業活力的重要檢驗標準,也能反映出產業的生存潛力和發展前景。
  • 「老子吃火鍋,你別想碰底料」:2017音樂流媒體年終盤點
    但諷刺的是,這個事件,跟如今的音樂主流服務平臺沒半毛錢關係……我們細數2017年的音樂流媒體圈大事,顯而易見,籌錢、撕逼才是主旋律。而就在昨天,騰訊音樂又雙叒叕被傳2018年要IPO籌錢了,這是它今年第六次被傳上市。順著六次傳言回看2017,竟能把音樂流媒體圈的大事都串起來,只是這劇情……有點狗血,有點殘忍,也有點眼熟,更有點值得思考。
  • 流媒體大戰2019:蘋果、迪士尼與Netflix,誰會笑到最後? |德外視窗
    ,與Netflix等巨頭激烈競爭,流媒體戰爭全面爆發。最近幾年,多個「現象級」的大型媒體併購案佔據了人們的視線中心:AT&T收購跨媒體集團時代華納;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康卡斯特收購歐洲最大付費電視集團天空廣播公司以及Discovery頻道母公司探索傳播公司收購電視網絡公司Scripps Networks Interactive打造最大流媒體節目供應商。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
    1調研背景2020年中日建交日漸接近50周年,兩國音樂產業間的合作也已經成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之一。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
  • 2020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 廣播電視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西安12月18日消息(記者王佳愛)12月17日,2020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廣播電視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分會在西安舉行。作為合作峰會五個分會之一,本次會議以「創新、合作、共享」為主題,由陝西廣播電視局主辦、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承辦。
  • 95後為核心,音樂流媒體平臺成為日音在華推廣第一選擇 | 報告
    2020年中日建交日漸接近50周年,兩國音樂產業間的合作也已經成為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之一。如今,在中國音樂產業尤其是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成為助推日本音樂產業數位化轉型重要力量,和2015 年以來中日音樂人之間演出交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日本音樂產業的整體概況以及在中國的推廣現狀進行研究總結,且希望此報告能夠增進共同促進兩國音樂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 《電影藍皮書》在青首發 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
    2020年12月19日,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青島電影之都辦公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青島聯合發布了「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
  • 2020版《電影藍皮書》中英文版在青島電影之都聯袂首發
    「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電影是全球化的娛樂產業,為促進中外電影文化交流和產業合作,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借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青島為中國首個「世界電影之都」之際,於2018年創建了首部「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18)》。
  • 音頻傳播新生態的構建與內在競爭
    其源起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國內外廣播媒體陸續提供在線直播和點播服務,網際網路上相繼出現了一批音頻播客、網絡電臺、音頻論壇、音樂流媒體等網際網路廣播平臺,一些音頻播放工具也相繼推出內容隨選服務。
  • 嘻哈音樂在流媒體時代中的商業模式
    說唱組合Run D.M.C在宣傳阿迪達斯的廣告三.音樂產業的發展    音樂產業共分為四個時代:曲譜時代、唱機時代、唱片時代、流媒體時代。    普遍認為,音樂的產業化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音樂流的運作方式(來自於新音樂產業觀察的圖片)
  • 第一個好萊塢流媒體
    根據Deadline的報導,北美的大部分電影院已經關閉,一些新電影通過數字下載發行,上周末,新片《魔發精靈2》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創造是全球電影產業史上周末數字下載的最高紀錄!雖然沒有透露具體數字,但電影業界表示,影片創造首日和周末的上映紀錄最高,是第二名的10倍!
  • 流媒體新平臺大量湧現 艾美獎競爭格局或將改變
    早在2006年,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就曾宣布,從下一年開始,在流媒體平臺上播出的作品,將有資格與在地面無線電視頻道、有線電視頻道和衛星電視頻道上播出的作品,一起參與黃金時段艾美獎評選。不過那個時候,人們認為「網絡劇」入圍艾美獎遙不可及,因此這則消息當時並未被廣泛報導。僅僅7年之後,Netflix就成為首個獲得艾美獎主要獎項提名的流媒體平臺。
  • 2020電影藍皮書發布:今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去年兩成
    、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聯合發布《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電影藍皮書課題組預計,今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去年兩成,五年後有望恢復至2019年的市場規模。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國際電影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電影藍皮書》主編牛興偵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帶給電影產業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近年來,奈飛、亞馬遜、蘋果等IT巨頭進軍流媒體領域,試圖重構電影的消費方式和市場格局;面對科技變革帶給娛樂和傳媒產業的顛覆性影響,迪士尼、華納傳媒等影視娛樂集團也開始推出流媒體服務,基於自有網絡平臺面向全球終端用戶直接發行電影。
  • 華納音樂登陸納斯達克 流媒體恰逢時機
    在當下的全球唱片業,憑藉著豐富的音樂資源,與環球音樂代表的Taylor Swift、Lady Gaga,索尼音樂代表的碧昂絲、Bob Dylan等明星組成的龐大的音樂網絡,幾乎壟斷了近80%的市場份額。
  • 中國廣播電視電影事業最新數據大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2013年7月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3)》(廣電藍皮書)出版發布會,發布2013年廣電藍皮書對2012年全國廣播影視發展的新進展新亮點以及2013年發展總體趨向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