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之特別關注:恆大與碧桂園,擴張路上的五年狂奔

2020-12-22 經理人雜誌

恆大在2019年採取了大幅超過碧桂園的降價幅度,大幅高於碧桂園的營銷支出,才取得了高於碧桂園的銷售增長幅度,但合同銷售額絕對值依然低於碧桂園。換言之,在行業拐點來臨之時,恆大面臨的形勢顯然比碧桂園更嚴峻。

■ 文 / 譚紹鵬 來源:經理人雜誌

在地產界,相互較勁多年的兩大巨頭——碧桂園與恆大,競爭格局已悄然生變。

從「招保萬金」到「碧萬恆融」,詮釋了中國頭部地產企業競爭格局的變化。在「碧萬恆融」時代,碧桂園和恆大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都追求規模優勢、都是從廣東起家實現全國布局、都是定位大眾剛需盤、都奉行高周轉策略,所以兩家的競爭尤為短兵相接。

3月27日與3月31日,地產巨頭碧桂園與恆大先後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2019年全年,碧桂園總收入為4867億元,恆大總收入為4790億元,二者幾乎是不相上下;在盈利方面,碧桂園全年淨利潤612億元,恆大全年淨利潤335億元,就淨利潤而言,恆大幾乎僅為碧桂園的一半。

更為令人詫異的是,兩相對比,碧桂園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6.8%,而恆大的淨利潤卻是同比下跌了49.6%。這一增一減之間,使得兩家財報數據甫一發布,就引發了外界對恆大不小的關注:恆大究竟怎麼了?

五年狂奔

如果我們將視線拉長到五年時間看恆大與碧桂園的增長軌跡,兩家皆呈現出規模的高速增長。

就營業收入而言,恆大的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134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790億元,實現2.57倍增長;碧桂園則從1132億元增長至4867億元,實現4.3倍增長。橫向對比來看,恆大各年的營業收入都高於碧桂園,但因碧桂園的增長速度快於恆大,所以恆大的營業收入在2019年被碧桂園微超77億元(圖1)。

在2014年之時,恆大和碧桂園皆未進入全國地產前三強,2015年之後,二者已是穩居行業TOP3。

眾所周知,這一輪的地產行情起步於2015年全國範圍內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棚改、去庫存政策。而恆大和碧桂園可以說是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二者藉此實現了規模的大肆擴張及全國布局。

與收入增長相匹配,碧桂園的淨利潤也是穩步提升,從2015年的97.1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12億元,實現5.3倍增長,換句話說,碧桂園的利潤增長幅度高於收入增長幅度。恆大的淨利潤則從173.4億元增長至335.2億元,增幅93%。

橫向對比來看,恆大多數年份的淨利潤都高於碧桂園,特別是在2018年,恆大665億元的淨利潤遠遠高於碧桂園485億元。但由於恆大的淨利潤增長幅度不及碧桂園,特別是其2019年50%的負增長,極大拉低了恆大淨利潤的累計增長幅度(圖2)。

拐點到來

隨著全國房地產市場總規模增長、去庫存政策的消退,以及在「房住不炒」基調下因城施策的嚴格落實,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漸趨於平緩。

從全國商品房連續5年的成交額數據來看,雖然總交易額從2015年的8.73萬億一路增長至2019年的15.97萬億,但全國商品房成交額在2016年達到同比增長34.77%的高點以後,增幅一路下降,並在2019年進一步跌落至個位數區間的6.5%低位(圖3)。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經過2016-2017年的大幅增長之後,價格也開始下跌。

在如此市場環境下,恆大與碧桂園的銷售狀況同樣迎來拐點。

不同於會計口徑的營業收入,業內通常用合同銷售額來分析各房地產企業的當期銷售狀況。什麼意思呢?在多數情況下,購房者從籤署購房合同、支付購房款,到真正取得房產,中間有一個較長時間甚至是跨年的等待期。而房地產公司在籤署合同、收到房款後,只有在完成交樓之時,才能在會計上確認為營業收入。換句話說,地產公司本年度財報上確認的營業收入,可能都是往年的銷售合同轉化而來。因而,合同銷售額更能反映地產公司當期的銷售業績。

從數據來看,恆大與碧桂園的(全口徑)合同銷售額,增長趨勢與全國商品房成交額的變化趨勢幾乎一致:2016年是同比增長率的最高點,此後一路下滑(圖4)。

2016年,碧桂園的合同銷售額為309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20%;2019年,碧桂園合同銷售額7715億元,但同比增長率僅為5.88%,甚至低於全國整體增幅的6.5%。恆大2016年的合同銷售額為3734億元,同比增長率也是很迅猛的85.5%;2019年,恆大的合同銷售額達到6010億元,同比增幅也下降到了9.03%,但略高於全國整體增幅。

通過圖4呈現的橫向對比不難發現,雖然自2016年起,碧桂園與恆大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都處於下行趨勢,但恆大下跌明顯比碧桂園更快。假如按照這個慣性,2019年恆大的銷售可能會更加不理想,增幅會繼續低於碧桂園。

那麼,在2019年大勢不佳的背景下,恆大究竟為何能以9.03%的增幅,大大超過碧桂園5.88%的增幅呢?

瘋狂促銷

無論是促進銷售還是阻止銷售下滑,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價了。

梳理恆大及碧桂園這幾年的銷售單價可以發現,2019年,兩家企業的售價均一改上行趨勢,掉頭向下(圖5)。其中,碧桂園的銷售均價從2015年的6382元/平米上漲至2018年的9267元/平米高點,2019年下跌4.46%至8854元/平米;恆大的銷售均價從2015年的7892元/平米上漲至2018年的1.051萬元/平米高點,2019年也下跌2.22%至1.028萬元/平米。

2019年,恆大的銷售均價降價了2.22%,而碧桂園降價了4.46%,似乎恆大的降價幅度不及碧桂園,那為何恆大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率會高於碧桂園呢?

如果我們考察恆大2019年以來的單月銷售均價變化軌跡,便會發現其中的端倪。

2019年8月之前,恆大的銷售均價基本維持不變(同比基本零增長),但自2019年9月起,恆大的銷售均價持續擴大降價幅度(也是在那個時間點,恆大啟動了全員營銷,全力衝銷量)。9月,均價同比下降4.29%,10月同比降價12.33%,12月同比進一步降價23.74%。到今年2月份,為了對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恆大的銷售均價甚至同比下降了29.88%,相當於打7折賣房(圖6)。看來,前段時間被刷屏的恆大7.5折賣房的廣告不是營銷噱頭,而是實打實的降價。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恆大與碧桂園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數據,更是別有一番情景(表1)。

進入2020年,恆大延續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降價換銷量」攻勢,1、2、3月的銷售單價分別同比下降19.04%、29.88%、16.54%,整個一季度均價同比下降20.45%。猛烈的降價促銷,為恆大換來了1474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19.6%。特別是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恆大以同比增長78%的合同銷售額,傲視群雄。

作為對比,碧桂園2020年一季度的合同銷售額(權益口徑)僅為1009億元,同比下滑16%,銷售均價僅僅下降了3.91%。

分月份來看,碧桂園1、2月份的銷售均價同比增長0.33%、1.06%,完全沒有降價促銷的跡象。恆大在2月份全網瘋狂廣告7.5折促銷時,碧桂園明確表態不會跟進。但受疫情的影響,又沒有降價的舉措,碧桂園2月份的權益合同銷售額僅為209億元,同比大跌50%。估計是這個銷售跌幅有點心驚,碧桂園在3月份也被迫跟進降價,幅度接近12%,才錄得470億元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4.23%。

為了刺激銷售,除了降價之外,另一個方法就是增加市場及營銷投入了。

衡量一家企業市場及營銷投入對銷售的拉動作用,通常會用到「銷售費用率」這個指標,計算方式為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但是地產企業的銷售費用率按這個計算方式卻不甚合理,因為營業收入是滯後確認的,並不代表當期的銷售業績,而銷售費用是當期發生的,兩個金額在時間上並不匹配。因而,地產公司的銷售費用率,應該以銷售費用與合同銷售額的比值來衡量更為合理,我們將之稱為「合同銷售費用率」。

數據顯示,恆大與碧桂園20142018年的合同銷售費用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圖7)。其中,恆大從2014年的6.96%下降至2018年的3.28%,碧桂園同期從3.48%下降至1.72%,說明拉動同等的銷售額所需要的營銷費用在下降,房子相對容易賣。

但是,2019年,恆大和碧桂園的合同銷售費率都一改下行趨勢,雙雙上升。恆大從3.28%上升至3.87%,碧桂園從1.72%上升至2.12%。賣房難度在增加,營銷力度也在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恆大的合同銷售費用率都高出碧桂園一大截,這說明要實現同等的合同銷售額,恆大明顯要比碧桂園花費更多的銷售費用。以2019年為例,碧桂園實現7715億元的合同銷售額,為此支出的銷售費用僅為163.65億元;而恆大實現的合同銷售為6010億元,大大低於碧桂園,但支出的銷售費用卻是233億元,大大高於碧桂園(表2)。

綜上,2019年恆大採取了大幅超過碧桂園的降價幅度,大幅高於碧桂園的營銷支出,才取得了高於碧桂園的銷售增長幅度,但合同銷售額絕對值依然低於碧桂園。換言之,在行業拐點來臨之時,恆大面臨的形勢顯然比碧桂園更嚴峻。

截至2019年末,恆大的有息債務總額高達7999億元,現金資產僅有2288億元,淨負債率高達159.3%;而碧桂園的有息負債總額不到3700億元,現金資產有2683億元,淨負債率僅為46.32%。因而,在行業拐點到來之時,碧桂園擁有比恆大更從容的挪騰空間。

相關焦點

  • 恆大萬達等1400家涉房企業跨界養豬 房企多元業務迎來新風口?
    但近年來房企的多元化發展卻讓人捉摸不定,在豬肉價格高位運行的同時,房企竟「千軍萬馬」奔向養豬行業。意外「飛起來」的豬「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是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曾說過的話,只是這次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來自千家房企。
  • 為搶奪烏魯木齊樓市話語權 恆大、碧桂園、萬達出手拿地
    01恆大11.42億元獨攬天山區10宗地要說今年誰是烏魯木齊最大「地主」,非恆大莫屬。此次掛牌,天山區10宗地恆大均以底價奪得,出讓總面積31.59萬平方米(折合約473.87畝),成交總價達11.42億元。此次拿地的位置賽馬場路地塊,周邊有中天翡麗郡府 、萬科翡翠天驕 、陽光城·文瀾公館、耀和·東方名城等項目。還有在建的碧海商業中心、萬科生活廣場等商業。
  • 何以行穩,何以致遠,揭秘長期主義碧桂園的成功邏輯
    我們都看到過,很多房企在擴張過程中,業績增長幅度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負債率急劇上升。但從行業發展的邏輯看,房地產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穩」,成為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詞。而從過往經驗看,大型房企的代表對於負債率是比較警惕的。以龍頭行業碧桂園為例,其淨負債率自上市以來連續12年保持在70%以下。這在大型房企裡,是很少見的。
  • 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排2020年二季度大安區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買房子可以說是每個人的一生之中最大的一件事。要把所有的積蓄都投給房子,所以在選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二季度大安區人氣樓盤榜單,一起來看看大安區的購房者都在關注那些樓盤吧。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2020年二季度大安區人氣最高的樓盤分別是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泰豐·南湖印象、恆大綠洲、林澗美墅、遠達·尚東美域、明珠·觀景南城、藍光·貢山壹號、隆寬·豪斯登堡、名人·世代春天、泰豐·米蘭春天。其中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泰豐·南湖印象、恆大綠洲三個項目人氣最高,搜索佔比分別為27%、13%、12%。
  • 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排2020年三季度大安區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買房子可以說是每個人的一生之中最大的一件事。要把所有的積蓄都投給房子,所以在選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三季度大安區人氣樓盤榜單,一起來看看大安區的購房者都在關注那些樓盤吧。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2020年三季度大安區人氣最高的樓盤分別是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泰豐·南湖印象、恆大綠洲、藍光·貢山壹號、遠達·尚東美域、林澗美墅、隆寬·豪斯登堡、建華·塞納河畔、名人·世代春天、泰豐·米蘭春天。其中華僑城碧桂園·鳳凰城、泰豐·南湖印象、恆大綠洲三個項目人氣最高,搜索佔比分別為27%、21%、17%。
  • 惠州碧桂園駿鑫公館出大事了?告訴駿鑫公館不為人知的秘密?
    特別是在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規劃出臺之後,作為地鐵規劃首站片區,白雲新城樓市熱度不斷攀升。近兩年陸續有碧桂園深薈城、保利陽光城、九洲玉帶灣、壹方水榭、星河盛世、恆大紫荊學府等一批代表性樓盤進駐。詳情可撥打開發商營銷部:178 7529 6648 何經理  惠州碧桂園駿鑫公館由碧桂園旗下惠州市藍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用地4560㎡,總建築面積42508㎡,獨棟兩單元,規劃290套住宅,產品戶型為建面約90-140㎡3-4房高層住宅,項目由於對接深圳的區位優勢,並且受到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軌道交通規劃利好
  • 碧桂園的「騷操作」
    近期,碧桂園內部爆出重大的公司架構調整,將很多區域公司裁撤,特別是原來的廣東省的幾個區域公司,成了重災區。比如,廣清、廣州、廣恆、清遠、韶關五個區域合成一個,而莞深深圳二個區域合成一個,惠深惠城惠南三個區域合成一個區域,一周之內14個區域變成6個。其調整幅度之大,遠超往常。
  • 當前烏魯木齊含四居室熱搜排行榜:烏魯木齊恆大城市之光位列第一
    很多人在買房這件大事上已不再只是追求剛需、剛改等戶型,更注重的是居住生活質量,並且隨著父母年邁、孩子長大需要獨立的房間,三居已經捉襟見肘,四居以上的大戶型才能滿足你的生活所需。正所謂戶型不好毀所有,大戶型整體設計更合理,尊貴身份和生活品質在此體現。
  • 這個只有30萬人口的縣城,竟擁有2個碧桂園和3個恆大地產?
    在這麼多年的沉默之後,為什麼過去兩年裡爆炸的小縣房地產市場價格如此之高?有人說,由於棚屋的改革和安置,有人說由於房屋的所有權,農民進入了城市,當然房價上漲有很多因素。這種擴展在多大程度上被激化了?以華北的四線城市為例,名義上是該市的一個縣。
  • 擴張與聯合成常態 家居企業如何應對市場激變?
    擴張與聯合成常態 家居企業如何應對市場激變?(圖片來源網絡)「擴張與聯合」成行業常態家居產業歷來和房產商關係密切,地產業作為家居業的上遊產業,如今卻成跨界「強盜」。碧桂園--知名的房地產商,除卻普通樓盤、酒店、物業等業務,還涉足了從建材到家居的部分產業鏈。對於家居模塊來說,可謂是最完整的「自產自銷」。據了解,碧桂園的戰略路線,其實是很多大公司大集團的思維。
  • 襄陽恆大翡翠瓏庭排8月首周樊城區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買房子可以說是每個人的一生之中最大的一件事。要把所有的積蓄都投給房子,所以在選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小編給大家整理了8月首周(8.1-8.2)樊城區人氣樓盤榜單,一起來看看樊城區的購房者都在關注那些樓盤吧。
  • 從一座公共建築開始,發現碧桂園守護綠色家園的秘密
    比如萬科力推綠色建築產業鏈,恆大成立綠色建築研究基地,朗詩積極推動存量項目的綠色建築改造等。作為思科智慧城開發商的碧桂園,一直以來緊跟國家步伐,以打造健康人居環境為業主創設美好生活,大力跟進綠色建築標準研究工作,不斷完善集團自身綠色建築標準體系,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促進我國人居環境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恆大新戰袍引發球迷關注,「南瓜電影」借恆大球衣C位出道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日,恆大VS國安第二回合的比賽打響。最終,恆大依靠費南多製造點球,塔利斯卡點球首開記錄,隨後保利尼奧世界波擴大比分,國安球員張玉寧扳回一球,比賽尾聲階段保利尼奧再進一球,最終恆大3-1擊敗國安,他們將和蘇寧爭奪本賽季中超冠軍,國安將和上港爭奪第三名。
  • 高速奔跑,全力減負丨恆大2019年報巨擘宏圖新戰略
    過去十餘年的發展一再證明,恆大的決心、戰略,沒有不實現的。從規模第一,到「利潤封王」。憑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穩固的基礎和強大的執行力,恆大一步步拉大與其他房企的差距。這一次的華麗轉身,恆大將帶給市場怎樣的轉變?1.
  • 要突破碧桂園·未來城的下限?驗恆大一套房≈看一部「災難大片」……
    導讀:連續5年蟬聯世界500強,作為營收世界第二(僅次於碧桂園)的「宇宙房企」,恆大曆來以霸屏式浮誇宣傳和感人的產品質量著稱。 近日,位於全國首個「鎮改市」龍港市的恆大·逸合城一期部分房源迎來交付。驗房歸來,房哥驗房師直言,恍如看了一部災難大片。此話怎講,咱們往下看!
  • 2020年二季度句容樓盤熱搜榜出爐:碧桂園鳳凰城登榜首
    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2020年二季度句容的熱搜樓盤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碧桂園鳳凰城,排名第二、第三的是句容梧桐墅、悅景臺三期,目前價格分別為10500元/平方米、13000元/平方米、11500元/平方米。
  • 心太軟的任賢齊,在「壞人」的路上一路狂奔!
    作為演員,任賢齊曾經在短短四年挑戰楊過、令狐衝、楚留香這三個大帥哥,以一己之力輕鬆毀掉了金庸、古龍筆下的美男子。任賢齊早年飾演的古裝角色不僅造型辣眼,而且一口臺灣腔分分鐘讓觀眾出戲。那一時期,任賢齊的演技也是相當稚嫩,能感受到他在古裝劇中努力演出現代偶像劇的感覺。
  • 觀點:再議張琳芃當年留洋之事,誠意不足或只是恆大託詞
    但是,後來西甲西班牙人隊也想要他,恆大方面還是沒能放人。 時間回到五年前,當時氣憤的張琳芃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也表示:看清很多,追夢路上不會一帆風順,請尊重承諾,然後把風險留給離夢想一步之遙的我吧。但張琳芃迫於壓力,很快把這一微博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