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很多家庭都會上演一幕幕話劇:
「你能不能做點正經事?就知道玩兒。學習去。」「我是為你好, 你畫這個有什麼用?」
孩子偶爾也會反抗:「你所謂的對我好,就是讓我活成你要的樣子,而不是我要的樣子。」
我們做家長嘔心瀝血,可是孩子們卻不領情,孰是孰非呢?我們一起看看法國最著名的童話書《小王子》,跟隨小王子的腳步追尋答案吧!
《小王子》是聖.埃克蘇佩裡所作,這是全世界最令人喜愛的一本小書,它有70年的歷史了,它被譯成160餘種語言,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評為「20世紀最佳法語圖書」,全球銷售量僅次於《聖經》。
《小王子》用他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闡述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可以說它用小王子的真善美,拷問了成年人的世俗功利、虛偽和盲目狂妄。
1.大人們的功利思想,成功的幹擾了兒童的興趣愛好。
作者是一個飛行家,在他兒童的時候,他喜歡畫圖畫,可是大人們勸他把這些圖畫都扔到一邊,把興趣轉移在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上去。大人能感興趣的只有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帶一類的東西,而對巨蟒、原始森林和星星不屑於顧。
我們現在的大人,一味要求孩子的愛好和興趣都要貼合實用性,參加的興趣班也是一種互相攀比的盲從。我們很少去聽從孩子內心的想法,也不願做到聽從本性的引導。我們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充滿了功利性——為了成績,為了高考!並美其名曰:「我為你好!」
有幾個大人能和孩子一起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了解他們無比澄澈的心靈呢?在我們心中,真的忽視了許多的東西,大人眼中更重要的是物質的東西,丟失了想像,也丟失了天性的純真。
2.大人們追隨著生活到處亂跑,根本不知道在尋找什麼。
「人是沒有根的,風吹著到處跑,永遠停不下來,他們不停地換地方,只有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大人們只是糊裡糊塗地跑來跑去而已。」
《小王子》一書中描寫了小王子從另一個星球來到地球,曾在六個星球上歷險,作者用亦真亦假、如夢似幻、瑰麗多彩的情節設置使全書充滿趣味性,他也用這六個星球上的人物影射了人性。
霸道的國王尊寵權威,做國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保持他的權威,得到別人足夠的尊重。他喜歡統治一切。即使他只剩一個人,他也要維持他的權威。
愛慕虛榮的人,就希望他是全宇宙的偶像,別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即使他弄不清被崇拜到底哪裡好,他就希望別人見到他就想鼓掌歡呼,拜倒在他的腳下。
酒鬼的邏輯更讓人迷惑,他陰沉憂鬱的喝酒是為了忘卻,為了忘卻他的羞愧,而他羞愧的是為喝酒而羞愧。酒鬼是沒有理智的,也是自相矛盾的。
商人整天忙的要命,他執著於計算,執著於擁有,他想擁有全宇宙,即使他對於宇宙沒有做什麼有益的事,即使擁有宇宙也不能對商人本身有任何益處,他仍然執著於擁有。
點燈人是一個美好的職業,因為它是美好的,所以它也是有用的,這可能是因為他所關心的是別的事,而不僅僅是他自己。
地理學家執著於記錄,它只記錄探險家的回憶,而不是去探索城市、河流、山脈、海洋和沙漠,好大喜功,紙上談兵是他的愛好。
六個人物,代表了成人愛慕虛榮,尊寵權威,愚妄糊塗,重利輕義,盲從執拗,好大喜功,六大劣根性,揭示出人類的孤獨寂寞和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
成年人一直以來是在被生活推著走,我們早已忘了初心,我們忘了追求事物的本質,只為了擁有,而不考慮擁有是為了什麼?追求功利成為了我們的一種慣性。我們是在追隨著生活,而不是用心在生活。
3. 大人們應該意識到:眼睛是看不見本質的,有用心去尋找,要當心猴麵包樹。
這裡的「猴麵包樹」代表著是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小王子在提醒大人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就應該愛護地球,尤其是不能疏忽「拔掉猴麵包樹苗」這種事。每一個疏忽,都可能給地球帶來不可避免的災難。破壞環境,早晚會遭遇到報復。
書中有一個賣解渴藥丸的人,吃了這個藥,您就不需要再喝水了,這樣每周可以節約53分鐘。可是小王子直接道出真諦:「如果我有53分鐘時間可以隨意使用,我就會靜靜地向一口井邊走去……」
我們人類有一些發明,早就背離了它的初衷,失去了它的作用,單純為了發明而發明。「那些人坐著快車出發,卻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於是他們變得焦慮、煩躁,整日忙忙碌碌,來回兜圈子……」
「這些水和一般的食物完全不同,他的甘美,來自星光下的長途跋涉,轆轤的歌聲和我雙臂的努力,它就像一件使心靈感到溫暖的禮物。」
人們在不斷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為了一些所謂的先進,走入一個怪圈,不知不覺丟失了許多東西。小王子在提醒我們,追求進步的同時,要和自然和諧共處;成長壯大的同時,保持人性最基本的真善美。
結語:
《小王子》一書是童話哲學書,在書中還包含許多的人生哲理,對愛的闡述更是精妙絕倫,這個哲理適用於親情、友情和愛情,也適用於工作和事業:
「如果建立感情聯繫,我們就會彼此依戀,對我來說,你就是全世界唯一的,對你來說,我也會是全世界唯一的。」
「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愛是一個相互付出的過程,真善美是我們人生的根本,保持童心,用童真的雙眼去看世界,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童心者,真正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李贄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不知不覺地丟失了許多,越大越理解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好壞,也沒有絕對的過錯,越矛盾越想保護內心裡那片淨土,做一個老小孩是我們美麗的願望。多保存一點純真美好,少一點世俗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