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油茶產業調查(上):「搖錢樹」險被砍光

2020-12-26 騰訊網

油茶樹所產的茶油有「東方橄欖油」的美譽,是國際糧農組織首推衛生保健食用植物油。但長期以來,海南大部分老油茶樹不開花、不結果,以至於「搖錢樹」變成了廢物,很多農民無奈之下開始揮刀砍掉老油茶樹,剩下的老樹也基本被廢棄。直到近幾年,一棵棵曾經被閒置的老油茶樹喜獲「新生」。那麼,老油茶樹如何煥發生機?油茶產業又如何轉型升級,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最近幾個月,記者深入澄邁、瓊海、儋州等地調查採訪,來看看。

看著重新開花結果的老油茶林,村民們開心不已。

澄邁縣文生村 村民 周海:(以前從來都不管,就讓它自生自滅這樣自然地生長。)

海南油茶樹俗稱山柚,是特異的地方小種,所產山柚油營養價值更高,香味更為獨特,價格與其他地方的茶油相比高達四倍。遺憾的是,海南長期以來大多使用內地油茶苗或直接用種子播種造林,缺乏適應熱帶氣候的優良品種,更缺乏專業技術指導。沒產量就沒有效益,前幾年農民紛紛忍痛砍掉油茶樹,改種其它作物。

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教授 博導 海南省油茶產業技術聯盟 理事長 賴杭桂:((老油茶)90%以上在2017年之前都是低產實生樹,雖然油茶的價格很高,但是產量非常低,造成經濟效益低,所以老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也降低了。)

發展油茶產業,首先要解決良種壯苗的問題。從2013年開始,海南大學組建油茶科技創新與產業化團隊,聯合熱科院、省農科院、省林科院等多家單位的油茶專家,從外省油茶產區引進了200多個優良單株到海南種植。但外地的油茶樹一到海南,也水土不服。

海南大學園藝學院 教授 王健:(生長不良、病蟲害嚴重,我們就開始從島內來進行良種篩選,經過了大概四五年的觀察以後,最後選出適合在海南各個地方種植的最優良的品種。)

通過挖掘海南本地油茶種質資源,共培育了8個熱帶優良品種,建起海南首家集種質資源圃、採穗圃、種苗圃及科技示範園於一體的熱帶油茶「三圃一園」示範基地,並開展嫁接換冠技術研究。

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教授 博導 海南省油茶產業技術聯盟 理事長 賴杭桂:(通過高產穗條跟它 原來強壯的砧木結合起來,通過高接換冠把這個低產樹轉換成高產樹。)

瓊海市陽江鎮上科村的這些老油茶樹,經過嫁接優質高產油茶新品種,更新管理技術後,油茶產量每年以30%的速度穩步提高。今年,油茶給村民黃麗娥帶來近8萬元的收益。

瓊海市陽江鎮上科村 村民 黃麗娥:(每一畝平均的話,一年可以收到5000塊錢左右的收入。)

瓊海市陽江鎮上科村 村民 林小梅:(經過他們專家的輔導,現在村裡他們很多人,都擴大(油茶樹種植)面積了。)

11月份正是油茶豐收的季節,今年,上百畝的澄邁縣油茶示範基地,產量實現翻番。這得益於海南大學多名專家常年紮根在這個油茶基地,開展油茶種植培訓,提升農戶的種植技術。

澄邁縣文生村 村民 周海:(低產林改造後,我們就年年都增加30%-40%的結果率,每一年都在上漲。)

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副教授 楊華庚:(改造以後的油茶林見效非常明顯,很多村民思想有了轉變,搶著請技術人員幫忙改造低產林地。)

油茶種植不佔耕地,耐貧瘠能力強,幾乎不需要使用農藥。截至目前,海南油茶種植面積已從2013年全省不足1萬畝,發展到現在的近20萬畝。

海南大學 副校長 海南大學熱帶油茶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團隊 負責人 胡新文:(海南油茶盛產期達到至少70到100年,按我們培育的優良品種,種植戶每年每畝收入達9000元,目前海南油茶種植成了 老百姓和農業企業積極性最高的種植產業。)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全國35名博士等油茶專家齊聚瓊海,萬泉河牌受贊異軍突起
    中國林業科學家研究院、湖南省林科院研究所、海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等全國各地35名茶油研究專家教授、博導,全省各市縣油茶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與茶油種植戶近200人參加研討會。海南省首屆熱帶油茶產業發展研討會實況視頻。
  • 江西安福:喜摘「霜降籽」 油茶產業為脫貧攻堅「加油」
    央廣網安福10月19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劉麗強 馮愛珠 劉敏)10月18日,天下著濛濛細雨,而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楓田鎮雙園村的高產油茶基地,卻是一番熱鬧場面,數十名農民披戴雨具正在採摘油茶籽。人們排成一排,從山腳順坡而上,將一顆顆飽滿結實茶籽從樹上「清掃」乾淨,然後裝車運走。
  • 四川傑心生物科技集團啟航助力油茶產業集群發展
    首屆四川油茶產業發展(樂山)峰會探索發展路逕行業專家在峰會上交流國內油茶產業發展模式,探討樂山市農民種植山油茶發展林業與可持續脫貧增收致富發展路徑選擇,共話樂山市油茶種植髮展。犍為、沐川、五通橋和沙灣等區縣種植油茶對農林全產業鏈發展的意義和推廣價值。
  • 小雪到來 油茶花開(節令)
    先生在陽臺上給一棵油茶花澆水,突然說了一句。初升的陽光照拂著幾朵粉白的花,清香陣陣,想起老家院子裡有棵和屋頂一樣高的茶樹,褐色的樹皮光滑,白花如片片蝴蝶,瓣白蕊黃,簇擁枝頭,這個時節該是滿樹芬芳了吧?心動不如行動,匆匆坐車駛向老家,蜿蜒的路邊,油茶花隨處可見,遠遠望去,一片油茶林就是一片花海,一座座古橋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 沈郎油茶:一粒油茶傳承2300年東方橄欖油的歷史
    2009年國務院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到,2020年我國油茶種植總規模可望達到7000萬畝,茶油產量可達到250萬噸。傳承2300年歷史,沈郎油茶掛牌新三板2014年被國家林業局認定為「首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01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首批「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公司現已成為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油脂加工實驗基地、教學實踐基地,福州大學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實習基地。
  • 緊抓雙循環契機布局郵輪產業 海南瑞澤大旅遊或將搭上噴發快車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短時間內國際郵輪難以復航的局面無法改觀,全球郵輪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際郵輪公司「統治」中國郵輪旅遊市場的格局悄然生變,海南瑞澤(002596.SZ)等國內企業正在積蓄力量,探索郵輪產業的發展路徑。
  • 油茶花開 滿山盡染「雪」
    ,滿山遍野白皚皚的油茶花盡情綻放各座山頭,成為山間一道獨特豔麗的風景。 近年來,衡山縣依託丘陵山地獨特自然資源優勢,把油茶產業作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油茶種植,2020年已完成油茶新造10500畝,油茶扶貧新造林1917.3畝。下階段,衡山縣還將開展好油茶低產林改造、油茶小作坊升級改造等工作,為助力衡陽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努力奮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小油茶果成為「致富果」
    12月22日清晨,久違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在高谷鎮大青村1組油茶林,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村民李國權。 「別小看這些油茶喲,它們可都是咱們老百姓的『搖錢樹』呀。」正在查看油茶長勢的李國權笑呵呵地說,天氣雖然越來越冷了,但是每天在油茶地裡面轉轉,看著這些油茶,心裡總是暖和的。
  • 油茶林結出村民「致富果」
    在金竹村的山坡上,連綿起伏的油茶林碧綠青翠,油茶樹枝頭掛著連串的油茶果。一些農戶在採摘油茶。 油茶榨出的茶油營養價值較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當地傳頌著這樣一首歌謠:「金竹有嘉木,嘉木蘊奇葩,奇葩結異果,世人稱油茶。」這也道出了人們對油茶的喜愛。 二十多年前,村民們只是自發地在自己房前屋後栽種油茶樹,一百斤茶果也只能榨出幾斤茶油。
  • 成為親朋好友和特定關係人的「搖錢樹」,海南臨高縣委原縣長曹文被...
    日前,經海南省委批准,海南省紀委監委對臨高縣委原副書記、縣政府原縣長曹文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曹文身為黨員領導幹部,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對抗組織審查,漠視群眾利益,生活腐化墮落,公器私用,大肆斂財,與商人、下屬交往親清不分,甘於被「圍獵」,成為親朋好友和特定關係人的「搖錢樹」。曹文的行為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黨的十九大後仍不知止,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江西萬安:油茶花開 香飄山野
    迎風盛放的油茶花央廣網萬安11月6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陳其龍 鄭隆明)眼下,正是油茶花盛開的時節,在江西萬安鄉村山野,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風綻放,香飄四溢,如銀雪飄飛,裝扮出一幅美麗的鄉村風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賞花遊玩。
  • 「四力四全蹲點」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忙著給油茶樹剪枝的村民黃德權介紹,他家有10多畝油茶林,「每畝油茶林產油量在30公斤左右,每畝產值達3000多元,種植油茶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是黎平油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油茶種植基地近年來,黎平縣油茶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該縣主導產業。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達35.71萬畝,參與油茶種植農戶4.81萬戶16.25萬人,其中貧困戶1.8萬戶7.1萬人,戶均增收0.99萬元。黎平縣已被列入全國百個重點油茶發展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
  • 三江:堅持生態立縣理念 做好「兩茶」產業扶貧文章
    三江侗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動兩茶生態產業加快發展,引領侗鄉群眾走上綠色發展、產業扶貧的康莊大道。在鬥江鎮宇塘油茶示範區還有24名跟餘翠萍一樣的貧困戶在這裡務工,在他們的協助下,示範區2019年平均畝產油43.77公斤,產值400多萬元,真正實現了「以產業促脫貧」的目標。此外,示範區還帶動了思歐村發展油茶8000多畝,影響和輻射帶動附近貧困人口近萬人。
  • 海南沉香種植面積已超3萬畝 被譽為「綠色銀行」
    中國園林網4月19日消息:4月25日-27日,第二屆海南香博會將在海南文筆峰奇香文化苑舉辦。「沉香」話題備受關注。海南如何培育優質沉香種苗?沉香產業目前發展前景如何?17日,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楊眾養一一給出了答案。
  • 澄邁退伍軍人王篤雄發展山柚油產業 帶動增收致富
    記者 餘小豔 通訊員 王家專  7月22日上午,在陽光照射下,澄邁縣福山鎮山柚林顯得愈發綠油油,枝頭上碩果纍纍,長勢喜人。  這片佔地110餘畝的高產油茶示範基地是澄邁加樂壽百山山柚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篤雄的試驗基地。
  • 花開滿山盡染「雪」油茶鋪就「致富路」
    「這是正在建設的杉巖油茶古法榨油體驗坊,村裡計劃把它打造成一個集體驗、展示、銷售於一體的平臺。」上杉坑村黨支部書記胡光海指著已顯雛形的榨油坊說,2019年,行政村規模調整中,杉坑村與上店村合併為上杉坑村,兩村在原杉坑村油茶產業基礎上共同謀劃發展。故事要從28年前說起。
  • 安徽舒城縣東森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奏響油茶扶貧新樂章
    近年來,該公司在幹汊河鎮牽頭成立了油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了扶貧生產車間,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周圍農戶發展油茶產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公司吸納50多個貧困戶勞動力進企業務工,戶均增收2萬多元,有力地加快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一、爭取大力支持,加快油茶發展。
  • 冊亨弼佑:念好「山字經」,油茶一樹生「三金」
    弼佑鎮各兩村山頭,放眼儘是油茶林「油茶是個懶莊稼,種下苗去可管上百年,經濟效益又好,對山區群眾來說,絕對是一項好產業。」冊亨縣弼佑鎮副鎮長(掛職)苟運建向記者介紹介紹,弼佑鎮是一個油茶種植大鎮,該鎮種植油茶歷史悠久,境內上百年歷史的油茶樹成林成片,當前油茶種植面積達11.8萬畝,佔全鎮林地面積的65.66%。油茶是個好產業。近年來,弼佑鎮念好「山字經」,發展「綠色經濟」,千方百計讓油茶產業實現增值增效,擴寬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途徑。
  • 1009.劉 斌 遂川紅土地油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敢闖敢拼,勇於創新創業的劉斌,他在大汾、黃坑、泉江等鄉鎮建立了7800多畝油茶基地,改造公益林2400餘畝,種植闊葉林3200餘畝,樹木蓄積累量達7萬立方米。同時創辦了遂川紅土地油茶有限責任公司,紅土地油茶有限責任公司被評為市級龍頭企業,2011年他當選為政協遂川縣第十五屆委員會常委,2013年他被評為遂川縣十佳優秀鄉村產業人才,連續4年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
  • 常寧平安村:「一個果」「一棵樹」,昔日荒山油茶飄香
    憑藉一抹茶油香,常寧市不僅打通了油茶產業鏈條,還掀起了發展文旅經濟的熱潮。平安村就是突出的典型,該村以「油茶」為依託,結合傳統文化特色,高標準打造出「平安油茶特色小鎮」,形成了油茶小鎮油茶花谷跑馬場梅埠垂釣一日遊旅遊線路,成了遊客喜愛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