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45,再不唱大家都老了

2021-02-06 小磊樂話

1975年的6月6日楊弦在臺北中山堂所舉辦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被譽為是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導火索,其中演唱會的下半段楊弦將詩人余光中的六首作品譜成了曲,並在現場首度進行了演唱,當時在中廣主持西洋音樂節目的陶曉清對整場演出進行了錄音,隨後在自己主持的《中西民歌》節目中播出了現場實況,並協同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出版了《我們的歌》系列合輯作品。

楊弦的創作才華也由此被更多年輕世代的人們所知曉,繼而引發了更多校園學子的創作熱潮。嗅覺靈敏的姚厚生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潛質的音樂活動,在他的努力推動下,1977年當時的新格唱片創辦了第一屆的金韻獎創作歌謠大賽,不甘示弱的海山唱片同時也舉辦了「民謠風」的創作比賽,在兩家唱片公司群雄逐鹿的聯合籌劃下,相繼誕生了蔡琴、齊豫、鄭怡、李建復、蘇來、木吉他合唱團...等等優秀的歌手和創作人才,同時更為臺灣流行音樂的產業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以上概括的是民歌運動大概的歷史軌跡,接著再來說回自己與校園民歌之間的接觸淵源。民歌雖然是1975年的產物,但對於我來說卻並不陌生,因為在讀初中的時候,通過張明敏的翻唱,就已經聽到葉佳修老師創作的兩首作品,分別是《鄉間的小路》和《外婆的澎湖灣》。但那時只知道這兩首作品比較朗朗上口,沒有將它和所謂的校園民歌捆綁在一起。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優酷上看到了民歌30的演唱會實況,以及收集各路校園民歌的資料和音樂作品,才有了更多觸及這華語流行音樂發展源頭的歷史進程。

有些遺憾的是,民歌迄今為止的所有演出,我都無法親自到現場觀看,尤其是在看完《四十年》那部紀錄片之後,這樣的感觸就更加深刻了。但好在我們可以繼續借著民歌時期的作品,在它走過45年的滄桑歲月之後,繼續在音樂裡相知相守的陪伴下去。

以下是今年民歌45各項活動的時間和舉行地址,僅供有機會去現場觀看演出的朋友做個參考。

《民歌45高峰會 巨蛋感恩場》

主辦單位:寬宏藝術、udn聯合數位文創
演出時間:2020.9.13 (日) 16:30
演出地點:臺北小巨蛋

參與歌手:施孝榮、潘越雲、王夢麟、殷正洋、葉佳修、邰肇玫、許景淳、于台煙、王海玲、王瑞瑜、李明德、周子寒、陳艾湄、羅吉鎮 (*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

主辦單位: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開麗娛樂
演出時間:2020.9.26 (六) 19:30 、 2020.9.27 (日) 16:30
演出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

參與歌手: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範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 (馬兆駿之子,不是演員馬永霖-即企業家馬永玲)、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崑、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 (*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2020民歌雅集 - 溫暖的聲音 誠食的生活 美好的年代》

主辦單位:諾亞媒體
門票售價:3000、3600、4200、5000 (含晚宴)

主持人:王海玲
歌手:施孝榮、金智娟

9/4 18:00 臺北凱達大飯店
9/5 18:00 臺北凱達大飯店
10/9 18:00 臺南晶英酒店
10/30 18:00 臺北富信大飯店

主持人:王海玲
歌手:殷正洋、許景淳

9/18 18:00 臺中福華大飯店
10/2 18:00 臺北凱達大飯店
10/3 18:00 臺北凱達大飯店
10/24 18:00 臺南晶英酒店

*以上資料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提供

相關焦點

  • 民歌45……王夢麟主持點歌不忘自肥
    民歌45高峰會巨蛋感恩場近日登場,由14組歌手接力演出,並以回憶錄的方式貫穿演出,勾起粉絲的青春回憶,場滿近9成;製作人施孝榮表示:現在還能開大型演唱會,在臺灣的我們真的很幸運、也很幸福。並帶領演出歌手齊唱明天會更好,為全球防疫加油。
  • 「民歌45」連唱兩天 52位歌手攜手歡聚
    首場《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9月26日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簡稱北流)登場,多達52位演出者、時間長達4.5小時,即使結束時已深夜12點,觀眾仍支持到最後。27日第二場則安排在下午4:30開唱。此次演出以「經典民歌」、「兩代共演」、「新新浪潮」三主題串聯,主要是希望將民歌好歌持續傳承散播帶給大家暖心的支持。這幾天因為排練與演出時間都花費很長時間,眾藝人雖然會感到疲憊但也樂在其中,久違的朋友開心敘舊、喝咖啡、唱歌,還玩撲克牌,熱鬧的休息室仿佛大學生宿舍,還一直有點心送來,在後臺大家也跟著前臺大合唱,氣氛熱絡不輸前臺觀眾。
  • 把陝西的民歌唱出來傳下去
    彭光琴從小就開始唱陝南民歌,但她在唱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將陝南民歌更好地進行挖掘保護、傳播和推廣。 「陝南民歌種類很多,但影響力很小,目前還處在被挖掘、原生態的一個狀態,在宣傳和保護上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 豫南民歌第一村 「賽山樵唱」口耳傳
    筆者一行人循聲而走,在賽山腳下找到了俗稱「豫南民歌第一村的」的河南省新縣八裡畈鎮南衝村。傳出歌聲的農家小院內,4位婦女正圍坐在一起,輪唱自如。村支書介紹說,這是村民雷全枝的家,一同來唱的是張桂榮、劉光梅與付保秀,她們都是村裡有名的民歌手。村民人人唱「小調」南衝村地處大別山支脈,歷史悠久,民風淳樸。
  • 臺灣30多組民歌歌手響應「相知相守 民歌45演唱會」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建復領軍,超過30多組民歌手響應參與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李建復(開麗娛樂提供)據悉,包含丁曉雯、木吉他合唱團、王海玲、王新蓮、王瑞瑜、王夢麟、吳楚楚、李明德、李建復、林子軒、林佳蓉、林亭翰、林隆璇、邰肇玫、金智娟、南方二重唱、洪小喬、範怡文、殷正洋、馬永蒂、馬永霖、馬毓芬、徐曉菁、許淑絹、許景淳、黃仲昆、黃韻玲、葉佳修、趙詠華、趙樹海、潘越雲、鄭怡等民歌手齊聚,將於今年9月26
  • 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
    5小時4分10秒的《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比起2005年3小時55分17秒的《民歌三十 永遠的未央歌》,擴容不少,歌手30到了60位,曲目也由40首增加到95首。添了新面孔,也少了舊相識,其中有5位,再也不會見了。李泰祥、潘安邦、施碧梧、黃大誠和馬兆駿,在約定的(民歌)三十到四十的這10年間,離開了人世。
  • 【民歌40專題·壹】「民歌40」:再笑一笑,一笑就老了
    在下半場,他演唱了以余光中的詩歌為主軸的原創作品,當《鄉愁四韻》的旋律響起,一個華語歌壇的民歌時代被開啟。臺灣的年輕人開始唱自己的歌,開啟原創精神,形成了臺灣民歌時代。當時民歌最重要的推手、著名音樂DJ陶曉清說:「臺灣民歌啟蒙了原創精神,也因此帶動了中文流行樂壇的發展。」
  • 《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1975-2015》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當《橄欖樹》的前奏響起,不論何時何地聽到都讓人脊背戰慄,情不自禁沉浸在齊豫縹緲的歌聲中。《被遺忘的時光》《恰似你的溫柔》《蘭花草》《蝸牛與黃鸝鳥》《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每個中國人一定都聽過這些歌,電視裡放到時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放下手中的事,跟著一起陶醉地唱。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被譽為「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的「熱門音樂」節目每周四開闢「現代民歌」單元。介紹由臺灣青年學子自發創作的實驗性歌曲,獲得始料未及的熱烈反響。楊弦、彭國華、吳楚楚、胡德夫、韓正浩、蘇來和之後的李宗盛、羅大佑、蔡琴等壹大批巨星,都在這裡聚首談理想,搞創作。1978 年,海山唱片創辦「民謠風」比賽。
  • 李宗盛相隔5年合體「木吉他」《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再聚首
    成員們上次合體已是5年前的事,這次開心相聚,笑稱因為疫情閒了很久終於可以演出了,期待在演唱會上跟大家相會。木吉他合唱團(左起)張炳輝、陳秀男、李宗盛、江學世、劉因國日前為《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聚首。
  • 「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百科式珍藏檔案
    《被遺忘的時光》《恰似你的溫柔》《蘭花草》《蝸牛與黃鸝鳥》《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每個中國人一定都聽過這些歌,電視裡放到時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放下手中的事,跟著一起陶醉地唱。你也許知道他們都屬於七八十年代的金曲,也許還聽說過「校園民謠」這個詞。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金曲背後,都有同一個源流:民歌運動。
  • 夏日畢業歌會,毛不易唱《入海》,李宇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夏日畢業歌會,毛不易唱《入海》,李宇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七月畢業季,小編雖畢業多年,但是每年都會關注下高考、中考的消息。每年的夏天,畢業季都會給小編帶來一絲絲的懷念和傷感:沒有人永遠18歲,一直有人18歲。
  • 民歌40|這些歌,只要有人唱,就青春還在
    後來也去他駐場一陣子的稻草人西餐廳聽他唱歌,很佩服他在上臺前跟人聊聊天,就能把人與事都唱進他的歌裡的本事。 所以聽到蘇來譜賴西安詞的《月琴》,馬上聯想起陳達老先生來。賴西安說他寫這個歌詞雖然是因陳達而起心動念,但是更希望聽者能多注意我們自己優良的文化傳統,不要每次都等老藝人凋零再追悔莫及。
  • 52位歌手「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齊開唱 4.5小時節目逾時開罰
    華夏經緯網9月2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26日起連2天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登場,二場共8400張門票銷售一空,吸金2310萬。此次演出多達52位歌手,節目長達4.5小時、唱到深夜12點,由於北流比照小巨蛋逾11點開罰,主辦單位為了完整呈現民歌豐富面貌,不惜支付至少17萬的超時罰款,最後一班車次於27日凌晨零點40分發車。
  • 52位歌手「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齊開唱 4.5小時節目逾時開罰
    華夏經緯網9月2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26日起連2天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登場,二場共8400張門票銷售一空
  • 《民歌40》,臺灣民歌百科式珍藏檔案
    你也許知道他們都屬於七八十年代的金曲,也許還聽說過「校園民謠」這個詞。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金曲背後,都有同一個源流:臺灣民歌運動。那時的胡德夫演唱的大多是美國民謠,偶爾才能唱幾首中文歌。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是給民歌手寫歌、當製作人才入行,終成樂壇一代傳奇。羅大佑、方文山、阿信、陳綺貞、萬芳……此後的華語音樂人,多多少少都有受到民歌的影響。
  • 「豫南民歌第一村」花甲民歌手三憂「賽山樵唱」
    中新社信陽12月22日電 題:「豫南民歌第一村」花甲民歌手三憂「賽山樵唱」  作者 李貴剛 楊大勇  「大別山上採嫩茶,姑娘笑臉映朝霞,多採茶呀採好茶,手捧豐收心裡樂開了花……」冬日大別山區寂靜的山林中,忽聞歌聲悠揚,記者順著歌聲一路追尋到了大別山支脈賽山腳下的河南信陽市新縣八裡畈鎮南衝村。
  • 看吶藝文 |臺灣校園民歌45年
    比如1980年代初,《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校園民歌,對於生於70年代的我們,一個浪漫的詞語,一個浪漫的時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紀念特展」,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民歌40的重頭戲,就是在臺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舉辦的一連兩晚民歌40演唱會。
  • 民歌手祖海:唱民歌不是比力氣拼「飆高音」
    民歌手祖海:唱民歌不是比力氣拼「飆高音」   日前,廣西衛視《一聲所愛·大地飛歌》(以下簡稱《一聲所愛》)2013新民歌音樂季啟動儀式上,民歌手祖海作為助陣明星出現。在流行音樂的衝擊下,一炮而紅的民歌手越來越少,培養一個優秀的民歌手的難度在哪兒?民歌應該怎麼唱?
  • 天下民歌匯左權 左權民歌響天下——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 暨...
    民歌的魅力在於歌唱生活,歌唱人民的真情實感。當晚演出中的重磅環節是劉改魚和石佔明攜手左權青年歌手和外國歌手帶來一場民歌串聯大秀《幸福開花調》,老、中、青、少四代人同臺,展現出「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真諦,歌唱左權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