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稱未出嫁的女子為「黃花閨女」

2021-01-17 網易

2021-01-01 21:31:08 來源: 詩音書畫

舉報


  《詩音書畫》每晚分享,詩詞美文, 不見不散!

  「黃花閨女」一詞,普天下幾乎人人皆懂。所謂黃花閨女,是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從另一種意義上,也就是現在的處女。

  關於「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

  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過了一會兒,壽陽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臥在含章殿的簷下小憩。

  

  這時恰好有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水漬染後,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皇后見了,十分喜歡,特意讓壽陽公主保留著它,三天後才將其用水洗掉。此後,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臘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以助美觀。宮女們見了,個個稱奇,並跟著仿效起來。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

  不久,這種被人們稱為「梅花妝」(或簡稱「梅妝」)的妝飾方式便在宮中流傳開來。事見宋代李等撰《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後來,「梅花妝」又進一步流傳到民間,並受到了女孩子們的喜愛,特別是那些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們,更是爭相仿效。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女兒都爭著效仿。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以上的說法是民間傳說,貼花黃之風俗應該比劉宋時期早,北朝民歌《木蘭詩》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而北朝的建立是早於劉宋的,北魏一個普通民間女子早已貼花黃,可見這一風俗可能在東晉之前就有了。

  

  這種習俗直到元朝之後,才慢慢消除。婦女們雖不再貼黃花了,但人們仍把沒有出嫁的年輕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從此「黃花閨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輕女子的代名詞,一直流傳至今。同時,「黃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因此,人們在閨女前面加「黃花」,不僅表示這個女子還沒結婚,而且說明這個姑娘品德高尚,心靈純潔,情操貞節。

  詩 音 書 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古人稱未出閣女子為「黃花閨女」,原來是這麼回事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中的這一句展現了未出閣少女的美好這裡的花黃,就是古代少女臉上的裝飾品而在古代,人們會將未出嫁的女子稱「黃花閨女」它們之間可是有聯繫的黃花的寓意在古代「黃花」指高潔的菊花,表示女子貞節
  • 古代沒有出嫁的女子叫作「黃花閨女」,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稱呼大家都很熟悉,便是我們常說的"黃花大閨女"。沒有結婚的女子才能得此"雅號"。很多朋友肯定會感到疑惑:為何女子要被稱為黃花呢?難道黃花不應該值得是遲暮之年的老婦人嗎?"黃花閨女"的起源。在古代,黃花代指菊花,形同品格高潔,也可以形容女子。但"黃花閨女"這一稱呼,據說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宋朝的宋武帝有位年輕貌美的女兒,也就是壽陽公主。有天她在皇宮內獨自玩耍,身心略感疲憊,便躺在大殿的屋簷下閉目養神。
  • 「黃」是形容老婦人的,古人為啥將未婚少女稱作「黃花大閨女」?
    "黃"是形容老婦人的,古人為啥將未婚少女稱作"黃花大閨女"?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的稱呼很多。許多稱呼仍然沿用至今,比如令尊的意思是您的父親,令堂的意思是您的母親,令公子的意思是您的兒子等等。古人對於尊稱一直很講究,就是要凸顯一個對人的尊重,和儀式感等。不過,在古代,有一個稱呼讓人很難理解,它本是形容老婦人的,卻用在未出嫁的少女身上。這個稱呼便是黃花大閨女了。大家都知道,"黃"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形容老婦人的。比如人老珠黃、黃臉婆等等。這也是古人所流傳下來的。但是為啥古人卻將未出嫁的少女也稱之為"黃花"呢?
  • 古代女子出嫁前,如何驗證她是不是黃花大閨女?方法簡單粗暴
    古代女子出嫁前,如何驗證她是不是黃花大閨女?方法簡單粗暴人有無貴賤之分?這個問題在古代不攻自破,答案是肯定的,有!古代女子十幾歲就要出嫁,現在的你敢於想像那樣的場景麼?一個稚嫩的臉龐出現在另外一戶人家,還未享受到什麼童年的快樂,就要開始苦難的生活,古代人對女子的貞潔非常看重,如果結婚時被人發現不是處子之身,那可是要被人戳著脊梁骨罵了,所以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貞操方面保護得非常好,她們從小學的禮數不允許她們做出格的事情,不過還是會有一些因為意外導致非處子之身的事情發生,這就容易被人誤會,有些女子不堪屈辱就自尋短見了,想想就覺得可怕。
  • 醫武兵王‖陸軒母親一眼就識穿林詩曼黃花閨女的身份,那麼,你知道黃花閨女的來源嗎?
    在我國民間,人們經常把未出嫁的少女稱為「黃花大閨女」,有的地方則稱為「黃花女」或「黃花幼女」。那麼,關於黃花大閨女,你知道為什麼要是黃花,而不是紅花、綠花、粉花呢?關於「黃花閨女」一詞的由來,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叫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
  • 一秒讓老人變黃花閨女,一朵梅花也能化妝?快來西瓜視頻一探究竟
    周迅在《如懿傳》裡演黃少女,劇照一出,廣大網友紛紛吐槽周迅看起來太老了,完全不像是黃花閨女;林心如是我小時候的女神,現如今20多年過去了,再演少女真的是辣眼睛;在這裡不得不提劉曉慶了,少女專業戶,20歲在演少女,60歲還在演少女,這可能是在挑戰觀眾們審美的極限了,但是歲月不饒人,蒼天饒過誰。那麼什麼樣的年紀才是黃花閨女呢?黃花大閨女為什麼要用黃花來形容呢?
  • 古代女子出嫁時,要做一項婚前檢查,為此好多女子被羞辱自盡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是封建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都是非常保守的,不僅如此,在古代是典型的男權社會,男人生來身份地位就比女人要尊貴,女人在古代幾乎是沒有什麼地位可言,女人從出生開始就依附著男人生活,在家依附父兄,出嫁以後依附丈夫,老了以後依附兒子。
  • 為什麼稱女孩子為「黃毛丫頭」?古代人也染頭髮嗎?多人理解錯誤
    並且古人認為女性的頭髮以稠密、光滑、烏黑為美的基本條件。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見古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因此古代的女孩子也不會將頭髮染成黃色。如果古代的女孩頂著一頭黃髮,估計還會被人視為怪物,那麼「黃毛丫頭」的說法究竟從何而來?
  • 古代如何檢驗女子是否為清白之身?此方法沿用至今,古人真聰明
    古代如何檢驗女子是否為清白之身?此方法沿用至今,古人真聰明生活在古代的女人,她們的地位真的是太低了,沒有任何權利可言,而對於古代女子而言,恐怕就數貞潔最為重要了,而且古代也有對女子貞潔檢驗的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到現在還在使用這也讓我們感嘆古代人的智慧,那麼,古代人是使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女子是否還有貞操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方法。
  • 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是什麼花?到底有多瘦?
    「人比黃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首先我們要鬧明白這首詞中的「黃花」到底是什麼花!這首詞是李清照在重陽節時寫給丈夫趙明誠的,古人在重陽節都有賞菊的習俗,寫菊花最能體現這一天的特點。詞中有「東籬把酒黃昏後」一句,「東籬」出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所以李清照這首詞中的黃花指的是菊花無疑。不應該是我們的餐桌上常吃的黃花菜,也不是田裡的油菜花。所以,對於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小編認為是寫的是金絲黃菊,也稱金絲皇菊。
  • 乾隆出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有一次他南行來到了杭州,當地的許多朋友和社會名流紛紛為他接風洗塵。酒過三巡後,一幫文人免不了詩詞歌賦切磋一番,不枉來此一遭,而才華橫溢的紀曉嵐連連出口成章,令在場的夥伴佩服不已,頻繁豎起大拇指直誇讚,稱他為北國孤才。
  • 乾隆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出的下聯非常經典
    乾隆晚年自詡為「十全老人」,而且好大喜功,晚年多次下江南,說是體察民情,實際上是遊玩玩水,享受人生。在遊玩途中,乾隆還喜歡附庸風雅,經常以物作對,以景作對,不亦樂乎。一次,乾隆微服私訪來到江南的一個小鎮,江南人傑地靈,乾隆此番也是興致頗濃。突然,乾隆路過了一個青樓,看到門口貼了一個對聯,上聯是:一雙玉臂千人枕。
  • 古人為什麼要用「豆蔻」形容少女?現在就告訴你,其實並不「汙」
    古人為什麼要用「豆蔻」形容少女?現在就告訴你,其實並不「汙」!中國的成語是一種濃縮的民族文化,呈現的是當時社會的人生百態,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
  • 為什麼古代把未婚少女稱為"黃花大閨女"?這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是黃花大閨女而不是紅花大閨女?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祖」、「宗」?這些,你都知道嗎?這種妝飾傳到宮外後,民間女子也紛紛效仿,或用菊花或用黃紙剪出花樣貼在前額,後來逐漸發展成「貼黃花」的習俗。 由於這種妝飾在未婚的女孩子中比較流行,漸漸地,「黃花閨女」就成為了未婚女孩的代稱。
  • 為什麼古人稱懷孕的女子為「身懷六甲」六甲又是什麼
    六甲關係到人身體時稱之為六家,據《道教義樞》記載六甲在人身之中為「六家者,一甲寅木,主骸骨;二甲辰風,主氣息;三甲午火,主溫緩;四甲申金,主牙齒;五甲戌土,主肌肉,六甲子水,主血液。」而這些真是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故稱孕婦懷胎為身懷六甲。
  • 古人常說「守身如玉」,為何不是「守身如金」?古人的智慧令人嘆服
    「守身如玉」,常用來形容女子懂得潔身自好。那麼守身為什麼一定要如玉呢?而不是其他寶石呢?一、「守身如玉」的說法從何而來?漢語詞典中對「守身如玉」的解釋是:保持貞操,像玉一樣潔白無瑕,常用來形容女子懂得潔身自好。也泛指愛護自己的身體。其實「守身如玉」這個詞最早出自《孟子·離婁上》。《孟子·離婁上》中這樣寫道:「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 閨女出嫁後,還能繼承父母的土地還宅基地嗎?
    人們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從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成為了其他家的人,你娘家的各種事情基本上都沒有了閨女的份,但是一直以來女兒出嫁之後,能否繼承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有著非常大的爭論。其中很多人都贊成出嫁的女兒能夠繼承父母的土地徵收補償款,而且還有繼承父母的房屋以及父母的宅基地和土地。
  • 昨日黃花,今日黃金的黃花魚
    我從小生活在南海的一個小島,對我來說,黃花魚就是昔日黃花: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菜市場每天都有黃花魚,潮汕人把大黃花魚叫金龍,金燦燦的顏色,黃色是皇家專用,那時社會還很純潔,沒往歪裡想。皇家為龍,故叫金龍,一斤六毛。小黃花魚叫「紅口」,與大黃花魚很像,只是小一點,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嘴巴是紅色的,一斤四毛。
  • 父母愛情:新婚之夜老丁發現江德華是黃花大閨女,為何那麼高興?
    父母愛情:新婚之夜老丁發現江德華是黃花大閨女,為何那麼高興?
  • 《詩經·鵲巢》沒想到,「鳩佔鵲巢」最開始是女子出嫁的意思
    詩以鳩佔鵲巢起興,比喻女子出嫁住進夫家。「鳩」是女性的象徵,「鵲」則象徵男性。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鳩佔鵲巢是這兩種鳥的天性,就像女子出嫁,住進夫家,也是人的天性一樣。而且古人認為鳩鳥性慈而多子,象徵女性繁育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