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趙聖熙
編劇: 趙聖熙
主演: 宋仲基 / 金泰梨 / 陳善圭 / 柳海真 / 理察·阿米蒂奇 / 丹尼爾·喬伊·奧爾布賴特
宋仲基主演的太空科幻片《勝利號》上線了。
這是《流浪地球》之後,亞洲又一部太空科幻題材的電影,難免被拿來做比較。
在豆瓣上,二者的差距十分明顯,《流浪地球》評分7.8,《勝利號》則實慘:
看過電影之後,條姐感覺這個評分有些偏低,於是又上imdb看了一下,發現《勝利號》的評分略高一點:那麼,《流浪地球》是不是真的只有在國內才得到認可,實際上並不能打?《勝利號》是否真的在國內被惡意刷分,實際上比《流浪地球》強?那時的地球,氣候環境極度惡劣,全球荒漠化,已經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於是,人類開始向太空殖民,一家名叫UTS的公司,在公司老闆沙利文的帶領下,開發出了一處天堂般的殖民地,讓一部分人類住了進來。在外太空,除了UTS的居民之外,還有一些窮苦之人生活在空間站內,做各種各樣的工作討生活。這個工作很不容易,你需要有自己的飛船,捕捉比子彈速度還快的太空廢料,時時刻刻都有生命危險。最蛋疼的是,不同的飛船之間還存在競爭關係。垃圾嘛,沒有地盤一說,誰搶到就是誰的。因為,只要他們一來,別人就沒生意可做了,業績槓槓的。張船長,性格暴躁,但非常能打,曾是武裝恐怖分子,差點把UTS的主人沙利文幹掉。金泰浩,駕駛員,原太空護衛隊隊長,駕駛技術超一流,貪財。船員小樸,前黑社會老大,曾有販DU前科,通緝逃亡中。儘管是最優秀的團隊,但勝利號上的各位船員其實都各懷鬼胎,大家聚在一起,只是因為看重彼此過硬的業務能力而已。同為打工人,和我們一樣,他們也突然發現,怎麼越努力,就越窮了?資本家變著法兒剋扣他們的收入,物價不停地漲,賺的根本不夠花。而這個可愛粉嫩的孩子,據說是一枚人形氫彈,恐怖分子想用她來搞事情。於是,勝利號的船員們計上心頭,要用這個孩子來勒索贖金。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船員們逐漸發現這件事情背後另有真相。《勝利號》的劇情,看完預告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設定上也是各種似曾相識。有人將這部作品的題材定義為太空歌劇,但條姐覺得說是賽博朋克更貼切一些。地上的百姓水深火熱,天上的公民衣食無憂,很容易讓人想起《銃夢》和《極樂空間》。而主角團隊個個吊兒郎當的樣子,又多少有點《銀河護衛隊》的味道。最糾結的是反派的計劃,整個一阿克西斯衝擊,高達迷一看就懂,老夏亞了。而那個精神潔癖到喪心病狂,決心毀掉全人類的反派,也不由得讓人想起《三體》裡的葉文潔。《勝利號》的整個故事,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優缺點都很明顯。說它差吧,主角團的幾個角色各自都算得上性格鮮明,有血有肉,不是虛有其表的背景板。劇情節奏的調度相對成熟,觀感比許多好萊塢大製作也強些。說它好吧,故事情節真的缺少新意,而且具備了一些爛片必備的元素。這些元素中,最鮮明,最具標誌性的就是——反派化身講解員。一個成熟的劇本,劇情主要依靠角色之間的互動和碰撞推進,有著良好的節奏感。而一旦反派開始不停地解釋自己的動機,就表示故事的信息點沒有處理好,編劇沒有辦法通過其他角色的行為來幫助觀眾理解故事的全貌。在《勝利號》裡,除了一個工具人之外,所有體現反派作為的戲份,都是大BOSS一個人出場的。想像一下,一個隻手遮天,能夠決定人類命運的超級大BOSS,還得自己到臺前不停地展現內心創傷,絮叨動機,啥事情都得親力親為,跌不跌份兒啊?飾演本片大反派的,是因在《霍比特人》裡飾演橡木盾而大火的理察·阿米蒂奇,這位在好萊塢摸爬滾打多年的演員基本功確實過硬。可以肯定地說,但凡換一名基本功稍遜的演員,都會讓反派的存在感大大削弱。可是,單憑演員的努力,並不能掩蓋電影的硬傷。這個角色本身的展現也非常不完善。看劇情,我們很快知道他的壽命已經超過150歲,但外表只是個風度翩翩的中年人,他偶爾身上會出現遍布青筋的狀態,性格容易失控。但這些設定是因何而出現的?在劇情裡會產生什麼影響?如果拋去這是亞洲國家製作的影片,那麼它的評價大概是:一部特效精緻,劇本老套,有亮點,但缺點也很明顯的特效大片。無論《勝利號》還是《流浪地球》,都註定避不開民族自信,甚至是民族主義的話題。勝利號上的船員全部都是韓國人,這件事是在電影中直接以臺詞的形式說出來的。這幫韓國人的業務能力吊打其他種族,而且細細一盤,每個人都來頭不小。除此之外,在整個故事裡,除了各國語言之外,沒有體現任何民族性的內容。反觀《流浪地球》,中國人在拯救人類的工作中扮演了領導的角色,有一些人將這樣的情節定義為自嗨。《流浪地球》的主線故事中,主角團可以是任何種族,只是在結尾處,編劇對各民族的一些特徵進行了區分。在這過程中,中華民族確實佔據了主要戲份,而且表現明顯強於其他。在電影上映的那段時間,條姐對這個設定的態度是不置可否。因為在那樣的故事背景下,複雜因素太多,許多事情真的很難說。可在疫情來襲的時候,我們的同胞展現出的韌性,卻實實在在地為電影情節做了註腳。對於「自嗨」這件事,其實條姐是無所謂的,誰還沒點虛榮心呢?《黑豹》的故事足夠荒誕,美國也沒幾個人敢說不好,不是嗎?只不過,看到現實中的災難發生後,的確只有我們表現得像電影裡一樣優秀,條姐又怎能壓抑住內心的驕傲?與《流浪地球》相比,《勝利號》的氣質更接近軟科幻,故事上也更少年化一些。兩個故事描述的都是一群小人物,因緣際會之下攤上了拯救人類的大事,故事框架上區別不大,但在設定上,體現出了格局上的差異。《流浪地球》沒有為主角加上「前最強護衛隊隊長」之類的中二背景,而是憑藉原作者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想像力,為觀眾勾勒出一個翔實可信,細節豐富的世界觀。從《流浪地球》裡,你看得見劇情發展的脈絡,但不會聞到那麼多似曾相識的「味兒」。除此之外,《勝利號》的做法,是將複雜的命題簡單化。《流浪地球》的做法,是將這些難題展現出來,一個個死磕。《勝利號》的各種既視感和俗套的設定,背後透露出編劇在科幻題材方面的無力。而《流浪地球》有世界級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作為原作者和總顧問,在這方面的的確確是碾壓級的優勢。《勝利號》與《流浪地球》,不提各自細微的優缺點來看,兩部電影都在各自國家的太空科幻電影領域跨出了第一步,用實力證明「好萊塢大片能做出的畫面,亞洲電影也做得出來」。差距在於,這種級別的製作在好萊塢只是年年有的標配,並且距離一線還有很遠的距離。當這種工業上的差距被彌補之後,創意的真正力量就會完全展現。版權歸電影頭條(ID:movieiii)所有 轉載需授權
條姐需要愛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