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翅膀》善護其生守根不離,少年成為鳥媽媽,帶領鳥類遷徙

2020-12-23 娛樂有聞

不要讓一切都成為記憶——保護動物

前言

在人與動物的互動當中,人類總是習慣位於主導地位,很少會去看待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人類怎樣去對待動物,動物就怎樣去反饋人類,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理解保護物種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動物和諧共生,這才是大自然本應該的樣子,人類作為宇宙精華,萬物之靈長,本身位於自然界的最高頂端,我們創造了文明的社會和科技技術,也擁有了智慧和武力,但在具備這些的同時,就應該更加珍惜與我們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生物,因為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電影《給我翅膀》講述鳥類研究學者穆萊克計劃駕駛輕型機引導野雁,完成遷徙路線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與現實不同的是,影片融入更多的元素,比如家庭親情以及傳承,也告訴了人與自然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部影片到底有哪些亮點。

高分之作

《給我翅膀》是一部與保護自然有關的影片,在上映之後便得到了超高的口碑評分,由現實案例改編而成,事情要從一場鳥類遷徙說起,鳥類遷徙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每年在季節交換的時候都有無數的鳥類遷徙,在童話書和小學教材中,也都能夠看到鳥類遷徙的場景和意義,讓遷徙之路看起來是那麼浪漫和美好,但是影片男主的經歷卻並非這樣,作為一個氣象學家穆萊克的日常就是每天開著小飛機,到處去看看。在一次巡邏中,穆萊克看到了機艙外的候鳥,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群野雁每年遷徙的路線都大致相同,都是在德國和瑞典之間來回飛,從不關心它們飛行的路線還是否安全,始終按照他們祖上留下來的傳統,每年定時都沿著原來的路線進行往返。

給它們一點愛,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才更美好。——保護野生動物

可是在這幾百年中,人類的活動已經嚴重影響了野雁遷徙路上的氣候,水源和食物,也因為這些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對野雁的遷徙之路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也就是說現在的野雁們遷徙之路已經變得困難重重,而這條原本最常見的遷徙之路,如今卻不是一個最佳的遷徙之路了,氣象學家穆萊克在研究路線之後發現這條路非常艱辛,如果想要沿這條路一直走的話,再過幾代那麼野雁可能就會滅絕。

於是男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幫助它們找到一個新的道路,他架著自己的輕型機混入野雁當中,於是讓這群野雁按照自己的行程走,多試了幾次之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路線,穆萊克一開始是這樣想的,但事實很快告訴他,這根本不可能,對於混入野雁之間的穆萊克,它們熟視無睹,仍舊按照之前的路線走,無論用什麼辦法引導,這群野雁都沒有辦法跟上他。

成為野雁的母親

一開始野雁就認為他不是自己的同類,又怎麼會跟著飛行物怎麼呢?一開始他的想法被很多人所恥笑,大家都認為這根本不可能,而鳥類學家則告訴穆萊克稱,想要讓這群野雁乖乖聽話,你就必須要當它們的媽媽,很快穆萊克便這樣做了,他們找了一群野雁蛋,不久之後果真誕生了一群小野雁,他們便守護在這群野雁的身邊,破殼而出的時候,野雁看到的第一人便是穆萊克,從此變成了野雁的媽媽,他精心侍養這群野雁,並直到它們長大,長大之後男主就駕著自己的小型飛機在野雁中翱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練習,終於穆萊克學會利用輕型飛機來引導野雁,最終也選擇了一條恰當的遷徙之路,遷徙時間到了穆萊克駕駛輕型機飛向天空,十幾隻的野雁跟著他飛,很快便順利落地。

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去吃我的朋友。——蕭伯納

幾年後他又用著同樣的辦法孵化了一批鳥蛋,在多年中,他幫助了眾多不同品種的鳥類進行遷徙,同時他的事跡引起了很多業界的學者和保護者們的注意,眾人紛紛學習他的方式,去幫助那些鳥類進行遷徙。同時也吸引了著名導演尼古拉,尼古拉是一個非常喜歡動物故事的導演,他很擅長拍攝孩子和動物相關的作品,尤其拍著描寫人物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意義影片,他也非常善於用簡單的故事闡述人與家庭之間的美好。

影片當中的男主,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別人的猜忌,這世界上就是有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一直都做著一些讓別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但這些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偉大的,所以這世界也因為有著這樣一群人的努力,才變得更美好。影片中的男主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幼鳥,幫助這群鳥類完成了遷徙,如果沒有男主的付出,這群鳥類終有一日會死亡會滅絕。

人們當下生活穩定幸福,在我們擁有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應該要知道,幫助其他生物,也等於幫助我們人類自己。人類的自私讓大自然發生了改變,而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給其他生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影片沒有用催人淚下的劇情去描寫當下環境的惡劣,而是用鳥類遷徙路線的惡劣,介紹出了當下環境對鳥類的影響。真正優秀的影片,從來都是不需要那麼多華麗的語言和鏡頭,用最簡單最樸實的事件,就能夠反映出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在影片裡面飛行過程中,少年託馬斯有過膽怯,有過害怕,但隨後他都靠勇敢和細心與智慧不斷的進行降落和飛升,最後也帶領那些野雁,順利地跟隨在自己的飛機旁邊,組成了自己的隊伍。在這一路上有好些人的原料,還有食物的補充,讓這看似驚險的路程變得更加溫暖,他們穿越了烏雲戰勝了風暴不偏航,向制定好的目標一直前進著。影片用最樸實的鏡頭和最簡單的故事,講述了最真實的一面,讓人看了之後更會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受。

影片也讓飛機和野雁的飛行姿態,完美的組合成了人類與自然的美麗圖畫,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激發了人們對於物種保護的決心。遷徙之路本是美好的,這種美好需要人類的維護,同時也要銘記,即便是公共資源,這也不是我們人類的獨有,並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而是向子孫借的。在當下疫情這個特殊的時期中,這種環保意義的電影顯得就更有獨特性了,關於科技對人精神的侵害,關於人對自然的危害,以及生命之間的信賴和治癒,全都在這部電影中表現出來。

導演則在這部影片中加臨了一些加入了一些社會環境以及家庭生活和親子關係的矛盾故事,讓整部故事情節變得更加豐滿。穆萊克在幫助野雁遷徙的這件事情上也面臨了很多困難,比如包括外界的不解和很多質疑與反對。慶幸的是他的家人和孩子選擇站在他的這一邊,幫助候鳥遷徙也成為了穆萊克整個家庭的事業,所以能夠在影片當中看到孩子是怎樣和候鳥的相處,也能夠看到這樣一群守鳥人為動物做出的犧牲和辛苦。最後的候鳥遷徙成功,讓很多觀眾也感同身受,就像是親自參與了這場偉大的盛世。穆萊克一家的堅持也讓很多人佩服,這也是屬於法國人的浪漫。

總結

人類社會的結局是什麼樣子的呢?未來的事情或許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但有一點可以值得肯定,如果我們再一如既往的肆意破壞環境,隨意踐踏其他生物的生存棲息地,那麼遲早有一天惡果會反饋在人類身上,我們也需要向穆萊克一家那樣,從小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或許這就是影片給我們的最大意義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永遠不可能位於對立面的狀態。人類也只有保護自然,才能夠保護我們自己。

如果人類不以掠奪的方式面對自然,自然也不會以極端的方式來反饋人類,所以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贏,同樣人與生物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也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存在殺戮和虐待。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是偉大的地球給予所有生物的,不是人類的個人所有物。人類應該與其他生物和平共生,更應該愛護其他生物,在自我強大的同時,對其他生物抱有一絲善念,給他們也留一些自己的棲息地,保護環境不僅僅是為人類造福,更多的是讓人類與其他生物,能夠共同和平的生活在這個溫暖的地球上,希望大家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相關焦點

  • 高分電影《給我翅膀》,成為鳥媽媽的少年,帶領鳥類遷徙
    以人與鳥類之間建立羈絆為主題的影片從來不少,高分電影《給我翅膀》堪稱其中佳作,影片講述了鳥類研究學者科斯迪安計劃駕駛輕航引導白額雁完成遷徙路線的故事,影片部分改編自真人真事,與現實不同,影片中也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如家庭、父子親情與傳承等問題,使得故事變得更加飽滿、人物更加生動。
  • 豆瓣8.6分《給我翅膀》:父子帶領瀕危大雁遷徙的奇蹟與蛻變之旅
    《給我翅膀》是由法國導演尼古拉·瓦尼埃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由法國著名演員讓-保羅·盧弗領銜主演的冒險類電影。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同鳥類固定遷徙路線的特性及其相似,而當今科學還無法解釋其真正原因,只能稱之為能量使然。
  • 《給我翅膀》給我翅膀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大爺駕著一架簡易的超輕型飛機,而他周圍總是不遠不近地跟著一群隊形整齊的鳥,大爺有時候還會伸出手去摸一摸這些一起飛行的鳥 ....不知道的人看到這樣的畫面,大多會以為老爺子在表演飛行特技,其實,這個人和鳥類和諧共飛的場景背後,是一段關於別離的故事。原來,這些鳥兒都是老大爺從出生就養育的,而這一場共同的飛翔,既是鳥兒們的成人禮,更是大爺和鳥兒們的別離之旅 .....
  • 流行電影《給我翅膀》:你陪我高飛,我給你翅膀!
    #電影《給我翅膀》:你陪我高飛,我給你翅膀!最近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給我翅膀》。電影的主線可以用一句諺語印第安來結束。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許很難像少年託馬斯那樣冒險,但從一點做起,保護自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薦片】電影《給我翅膀》
    這部影片給我的開啟和領悟是全方位的!鳥兒完成了遷徙,男孩完成了成長。讀懂了父親,拯救了自然,喚醒了國民的環保意識。心靈成長就是我們每個人探索人生無限可能的翅膀!是我們找到那個生生不息的力量的究竟之路;是我們療愈人生問題,脫落各種瑕疵的必經之路!
  • 《給我翅膀》守護自然,延續生命
    這是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給野雁當爸爸媽媽,教它們掌握生存技能、躲避獵人的捕殺,為它們開闢免受人類幹擾的安全飛行路線,開超輕型飛機帶領它們一起飛向藍天,最終讓它們自主完成新路線的遷徙,使它們擺脫瀕危的命運.....電影《給我翅膀》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關於少年託馬與其父生態專家克裡斯提安一起幫助白額雁開闢新遷徙道路的故事。
  • 《給我翅膀》好久沒被一部片子惹哭了
    昨天看了一部收藏蠻久的法國片,去年出的,叫《給我翅膀》導演和演員都不太熟,幕後資料不多,我就直接講故事了故事的主題是人與自然,這種題材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用眼淚徵服觀眾經典催淚片《忠犬八公》是這種類型下的亞類型
  • 《給我翅膀》Christian Moullec
    在課本上,我們都學習過鳥類的遷徙,最熟悉的是大雁,「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年鳥兒的遷徙越發困難,城市、強光汙染、噪音都會對遷徙造成幹擾,最危險的我們:人類,非法盜獵者會在遷徙路線掛起鳥網,導致成千隻候鳥因為掛網而死亡。以歐洲為例,近三十年來,將近 1/3 的鳥類從歐洲大陸消失。
  • 六年級學生觀看電影《給我翅膀》感受
    《給我翅膀》。 郭謙伊同學寫道:在這部影片中,我被男主人公託馬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他已經脫水,躺在病床上也還惦記著那群自己親手養大的雁鳥,在父親打算放棄,準備給雁鳥剪羽時,他繼續上路完成了遷徙的全程,在真實的生活中,我總是事情做到一半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看完這部影片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會在今後的時間裡把事情做完。
  • 護鳥人楊金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鳥」事
    如今,布朗山寨村民的經濟收入除了茶葉、咖啡等作物,鄉親們還利用當地生態優勢,主動進山保護常年生活在這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紫胸鸚鵡等鳥類,通過當起護鳥人,著力打造觀鳥經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村民楊金偉如往常一樣騎著摩託車到山裡的鳥塘投食,這件事,他已經堅持了五年。回想五年前,楊金偉家的房子還是傳統的磚木結構,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搖搖欲墜」。2019年他家蓋起了三層樓房,成為芒壩村最亮麗的「風景」。
  • 《給我翅膀》如何成為一名「飛翔的父親」
    當14歲的兒子獨自駕駛著飛行器,帶著一群大雁消失在地平線時,老父親的心也懸在了空中,滿是擔憂的同時,也有一份自豪感——孩子終於長大了,「翅膀」硬了,也體會到了作為一位「鳥爸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飛翔的男孩,壯美的景致,《給我翅膀》就是一個現代版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承載的是化不開的「父子情」,又在兩代人哺育、保護和訓練瀕危鳥類的過程中,升華為法國人引以為傲的「博愛」。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鳥類的飛行。世界上有9000餘種鳥類,僅有40種鳥不會飛目前根據2018年最新版西班牙《國家地理》的記錄,目前世界上記錄在冊的鳥類接近1萬種(隨時在變化,沒有明確數字),僅有40種鳥類不會飛。我們最常見的不會飛的鳥,無非就是雞鴨鵝等家禽。
  • 《遷徙的鳥》紀錄片,所有生物都可以平等共享地球
    《遷徙的鳥》中,航拍廣角鏡頭跟著候鳥的翅膀,從浪漫的法國塞納河畔,到紐約哈德遜河口的自由女神,再到雄偉的長城,非洲的無垠沙漠,亞馬遜河流的雨林……森林河流、山川冰谷的壯麗次第呈現,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讓人如痴如醉,幾乎每一幀畫面都可以剪輯下來嵌入鏡框。
  • 《給我翅膀》——溫情的環保電影
    《給我翅膀》是2019年的一部環保作品作品,說它是環保電影是故事是真人改編,故事的原型人物是法國氣象學家克裡斯提安·穆萊克(Christian Moullec),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大爺駕著一架簡易的超輕型飛機,而他周圍總是不遠不近地跟著一群隊形整齊的鳥,大爺有時候還會伸出手去摸一摸這些一起飛行的鳥 ……不知道的人看到這樣的畫面,大多會以為老爺子在表演飛行特技,其實,這個人和鳥類和諧共飛的場景背後,是一段關於別離的故事
  • 不殺生,離殺生,放生護生
    再進而放生,那就真正達到善法了。離殺,不殺,只是說這是金盆洗手,但是內心裏面這種「殺」的惡念還沒排除掉。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在行為上離了殺這種惡行,就得趕快在心裡培養善的念頭。2、放生,護生,善法日增有人一聽放生,說哎呀師父,我一個月就靠低保維持生活,哪有錢去放生喲,現在買個烏龜都要十塊錢。告訴大家,最好的放生其實就是護生。
  • 「關注」愛鳥護鳥!奈曼旗「愛鳥周」啟動!
    在啟動儀式上奈曼旗愛鳥協會會長張豔君向社會發出倡議,倡議廣大群眾愛護一草一木,保護綠地和溼地,保護好鳥類和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為鳥類和野生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的空間和生態環境。從自身做起,拒食野味,愛護鳥類,保護野生動物,不獵殺、不濫食野生動物,提高愛鳥護鳥意識,形成愛鳥護鳥的良好的社會氛圍,努力做生態環境的守護者。
  • 攝影師夫妻成為「鳥爸鳥媽」的151天
    我環保、我驕傲、我有妙招!快跟小婚家來這些家庭取取經,一起讓環境變得更綠色,更美麗。——小婚家遼寧省丹東東港的鴨綠江口溼地,是世界八大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每年會有大量的海濱鳥從遙遠的南半球遷徙來覓食、繁殖。
  • 14歲男孩獨自開飛機帶領候鳥遷徙!這部真實故事改編的法國電影, 超...
    最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給我翅膀》,豆瓣評分8.7分,講述了一對父子引導瀕臨滅絕的野雁遷徙的故事,根據法國氣象學家克裡斯蒂安·穆萊克的真實經歷改編。  原來,某些鳥類會把第一眼看到的人當父母。生物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印隨行為,「所以從理論上說,我是他們的爸爸,你是他們的媽媽。」克裡高興地說道。  託馬對此不置可否,往後的行為卻有了微小改變。
  • 被一個環保題材電影看哭,《給我翅膀》,帶你回家
    1995年,他改變了遷徙路線拯救了瀕臨滅絕的鳥類,這個舉動感動了很多人,也獲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導演尼可拉斯·凡尼爾(Nicolas Vanier)以該事跡為原形,以電影的方式把故事展現在屏幕前。《給我翅膀
  • 《給我翅膀》:你伴我高飛 我給你翅膀
    文/夢裡詩書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是《給我翅膀》這部法國電影最為浪漫的所在。,然而最近數百年來,隨著人類的高速發展,候鳥原定的遷徙路線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不對候鳥的遷徙路線做出改變,那麼很可能就會導致一個物種的滅亡,《給我翅膀》所講的正是克裡斯提安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候鳥們的遷徙路線,讓它們安全的從新線路到達自己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