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一切都成為記憶——保護動物
前言
在人與動物的互動當中,人類總是習慣位於主導地位,很少會去看待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人類怎樣去對待動物,動物就怎樣去反饋人類,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理解保護物種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動物和諧共生,這才是大自然本應該的樣子,人類作為宇宙精華,萬物之靈長,本身位於自然界的最高頂端,我們創造了文明的社會和科技技術,也擁有了智慧和武力,但在具備這些的同時,就應該更加珍惜與我們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生物,因為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電影《給我翅膀》講述鳥類研究學者穆萊克計劃駕駛輕型機引導野雁,完成遷徙路線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與現實不同的是,影片融入更多的元素,比如家庭親情以及傳承,也告訴了人與自然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部影片到底有哪些亮點。
高分之作
《給我翅膀》是一部與保護自然有關的影片,在上映之後便得到了超高的口碑評分,由現實案例改編而成,事情要從一場鳥類遷徙說起,鳥類遷徙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每年在季節交換的時候都有無數的鳥類遷徙,在童話書和小學教材中,也都能夠看到鳥類遷徙的場景和意義,讓遷徙之路看起來是那麼浪漫和美好,但是影片男主的經歷卻並非這樣,作為一個氣象學家穆萊克的日常就是每天開著小飛機,到處去看看。在一次巡邏中,穆萊克看到了機艙外的候鳥,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群野雁每年遷徙的路線都大致相同,都是在德國和瑞典之間來回飛,從不關心它們飛行的路線還是否安全,始終按照他們祖上留下來的傳統,每年定時都沿著原來的路線進行往返。
給它們一點愛,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才更美好。——保護野生動物
可是在這幾百年中,人類的活動已經嚴重影響了野雁遷徙路上的氣候,水源和食物,也因為這些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對野雁的遷徙之路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也就是說現在的野雁們遷徙之路已經變得困難重重,而這條原本最常見的遷徙之路,如今卻不是一個最佳的遷徙之路了,氣象學家穆萊克在研究路線之後發現這條路非常艱辛,如果想要沿這條路一直走的話,再過幾代那麼野雁可能就會滅絕。
於是男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幫助它們找到一個新的道路,他架著自己的輕型機混入野雁當中,於是讓這群野雁按照自己的行程走,多試了幾次之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路線,穆萊克一開始是這樣想的,但事實很快告訴他,這根本不可能,對於混入野雁之間的穆萊克,它們熟視無睹,仍舊按照之前的路線走,無論用什麼辦法引導,這群野雁都沒有辦法跟上他。
成為野雁的母親
一開始野雁就認為他不是自己的同類,又怎麼會跟著飛行物怎麼呢?一開始他的想法被很多人所恥笑,大家都認為這根本不可能,而鳥類學家則告訴穆萊克稱,想要讓這群野雁乖乖聽話,你就必須要當它們的媽媽,很快穆萊克便這樣做了,他們找了一群野雁蛋,不久之後果真誕生了一群小野雁,他們便守護在這群野雁的身邊,破殼而出的時候,野雁看到的第一人便是穆萊克,從此變成了野雁的媽媽,他精心侍養這群野雁,並直到它們長大,長大之後男主就駕著自己的小型飛機在野雁中翱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練習,終於穆萊克學會利用輕型飛機來引導野雁,最終也選擇了一條恰當的遷徙之路,遷徙時間到了穆萊克駕駛輕型機飛向天空,十幾隻的野雁跟著他飛,很快便順利落地。
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去吃我的朋友。——蕭伯納
幾年後他又用著同樣的辦法孵化了一批鳥蛋,在多年中,他幫助了眾多不同品種的鳥類進行遷徙,同時他的事跡引起了很多業界的學者和保護者們的注意,眾人紛紛學習他的方式,去幫助那些鳥類進行遷徙。同時也吸引了著名導演尼古拉,尼古拉是一個非常喜歡動物故事的導演,他很擅長拍攝孩子和動物相關的作品,尤其拍著描寫人物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意義影片,他也非常善於用簡單的故事闡述人與家庭之間的美好。
影片當中的男主,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別人的猜忌,這世界上就是有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一直都做著一些讓別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但這些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偉大的,所以這世界也因為有著這樣一群人的努力,才變得更美好。影片中的男主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幼鳥,幫助這群鳥類完成了遷徙,如果沒有男主的付出,這群鳥類終有一日會死亡會滅絕。
人們當下生活穩定幸福,在我們擁有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應該要知道,幫助其他生物,也等於幫助我們人類自己。人類的自私讓大自然發生了改變,而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給其他生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影片沒有用催人淚下的劇情去描寫當下環境的惡劣,而是用鳥類遷徙路線的惡劣,介紹出了當下環境對鳥類的影響。真正優秀的影片,從來都是不需要那麼多華麗的語言和鏡頭,用最簡單最樸實的事件,就能夠反映出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在影片裡面飛行過程中,少年託馬斯有過膽怯,有過害怕,但隨後他都靠勇敢和細心與智慧不斷的進行降落和飛升,最後也帶領那些野雁,順利地跟隨在自己的飛機旁邊,組成了自己的隊伍。在這一路上有好些人的原料,還有食物的補充,讓這看似驚險的路程變得更加溫暖,他們穿越了烏雲戰勝了風暴不偏航,向制定好的目標一直前進著。影片用最樸實的鏡頭和最簡單的故事,講述了最真實的一面,讓人看了之後更會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受。
影片也讓飛機和野雁的飛行姿態,完美的組合成了人類與自然的美麗圖畫,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激發了人們對於物種保護的決心。遷徙之路本是美好的,這種美好需要人類的維護,同時也要銘記,即便是公共資源,這也不是我們人類的獨有,並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而是向子孫借的。在當下疫情這個特殊的時期中,這種環保意義的電影顯得就更有獨特性了,關於科技對人精神的侵害,關於人對自然的危害,以及生命之間的信賴和治癒,全都在這部電影中表現出來。
導演則在這部影片中加臨了一些加入了一些社會環境以及家庭生活和親子關係的矛盾故事,讓整部故事情節變得更加豐滿。穆萊克在幫助野雁遷徙的這件事情上也面臨了很多困難,比如包括外界的不解和很多質疑與反對。慶幸的是他的家人和孩子選擇站在他的這一邊,幫助候鳥遷徙也成為了穆萊克整個家庭的事業,所以能夠在影片當中看到孩子是怎樣和候鳥的相處,也能夠看到這樣一群守鳥人為動物做出的犧牲和辛苦。最後的候鳥遷徙成功,讓很多觀眾也感同身受,就像是親自參與了這場偉大的盛世。穆萊克一家的堅持也讓很多人佩服,這也是屬於法國人的浪漫。
總結
人類社會的結局是什麼樣子的呢?未來的事情或許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但有一點可以值得肯定,如果我們再一如既往的肆意破壞環境,隨意踐踏其他生物的生存棲息地,那麼遲早有一天惡果會反饋在人類身上,我們也需要向穆萊克一家那樣,從小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或許這就是影片給我們的最大意義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永遠不可能位於對立面的狀態。人類也只有保護自然,才能夠保護我們自己。
如果人類不以掠奪的方式面對自然,自然也不會以極端的方式來反饋人類,所以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贏,同樣人與生物也是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也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存在殺戮和虐待。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是偉大的地球給予所有生物的,不是人類的個人所有物。人類應該與其他生物和平共生,更應該愛護其他生物,在自我強大的同時,對其他生物抱有一絲善念,給他們也留一些自己的棲息地,保護環境不僅僅是為人類造福,更多的是讓人類與其他生物,能夠共同和平的生活在這個溫暖的地球上,希望大家保護環境,愛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