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用「轉移注意力」這招哄孩子?濫用真的會害了他!

2021-02-08 醫知袋鼠

文|CC爸媽(ID:cc-bama)


緊急通知:尊敬的各位用戶,由於微信近期改版,大家可能收不到醫知袋鼠的推送。


為了避免我們在茫茫人海中走散,趕緊動動小手指設置星標/置頂吧!操作如下圖所示哦~

當大人面對小娃子們的各種哭鬧時,常常會用到的一招,就是轉移注意力

比如:

不想給寶寶買冰淇淋,就轉移他的注意力說,咦,前面有遊樂場,走,奶奶帶你去遊樂場看看。

不想讓寶寶在沙發上亂寫亂畫,就轉移注意力說,寶寶快來,媽媽這有張特別好玩的紙,我們來畫個小丑人。

寶寶不讓媽媽去上班,姥姥抱著說,走走走,我們去看金魚。

看到寶寶要伸手去摸插排了,趕緊轉移注意力,說,寶寶快來,小烏龜爬出來了哇?

轉移注意力,幾乎成了我們處理寶寶不良或哭鬧行為的常用戰術。

而且效果無疑是非常顯著的。

因為它完全給孩子開始了另一項更有趣的活動,而不是正面的解決當下這個被限制的活動。

所以當然,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寶寶的反抗、憤怒、哭鬧,畢竟,我們都不喜歡看到這些,尤其是在公共場合。

看上去是一種兩全其美的選擇。

娃不哭不鬧,至於我們自己嘛,也不會變成那個處處跟娃做對的「壞人」。

不過,眼下的小事故雖然解決了,但是,孩子們卻不知道,在沙發上畫畫不好,摸電源有危險,下次,他可能依然會嘗試。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這種發育,不是簡單的吸收知識,也會有處理情感、明確規則的思想發育。

轉移注意力一時有效,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不可能一直被哄騙而放棄他們想做的「壞事」。

遠了不說,起碼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當他想看手機的時候,你說,「咦,這有個搖鈴」,就已經不奏效了。

3歲之前,是立規矩並且執行規矩最好的時期,孩子也需要大人來告訴並幫助他們理解什麼是規則,從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最終將我們傳遞的期望和價值觀內化為他自己的準則。

在這種建立規則的時刻,轉移注意力,真的只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而沒有幫助他們從中獲益。

當被阻止或拒絕時,孩子可能會發洩,但孩子們有能力經歷這些安全的、與年齡相稱的衝突。

我見過很多公眾場所小朋友搶玩具、或需要排隊玩鞦韆時。

對於沒搶到或不能立馬玩到的小朋友,大人會轉移注意力說,快來看看,這邊也有個好玩的耶!

也許,孩子被新的玩具吸引過去了,真的沒有因為玩不到而哭鬧。

但,因此,他也被剝奪了,學習處理衝突,以及學習公共場合遊戲規則的機會。

我們的孩子需要練習如何處理與我們以及與同齡人之間分歧的能力。

通常,孩子們更感興趣的是理解和處理衝突,而不是非要某個特定的玩具。

但不管他們的重點是什麼,他們都需要時間和我們對他們的信心,去學會解決衝突,而不是逃避衝突。

CC剛玩樂高的時候,對她來說拼插是有點難度的,她經常因為拼不上發脾氣,有的時候,直接扔出去。

奶奶看不下去,覺得為了玩玩具還生氣,至於嗎?

於是就會主動建議,CC啊,奶奶看到你最好的小夥伴在樓下玩沙子啊,奶奶帶你下樓好不好?

正值失落、沮喪、氣不打一出來的CC一聽這個建議,立馬扔下樂高跟奶奶走了。

轉移注意力,意味著,人為的給娃換個頻道,讓他忘記之前的不愉快,重新投入到一個愉快的事件中。

從理論上來說,「由於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很短,分散注意力通常是有效的。

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

雖然,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上分散,有效的阻止了孩子發脾氣,但很明顯,也有效的阻止了孩子專注力、抗挫能力的培養。

玩玩具的時候都不能那麼專注,那今後更枯燥的學習和工作呢?

會不會也選擇「這道題太難,我先出去跑跑再說。」、「這份工作太無聊,我換一份試試?」

轉移注意力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一種哄騙和分心,低估了幼兒的智力——他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孩子小,但不傻。

他們很快會明白,被糊弄並沒有真的解決問題。

玩具真的被搶了、媽媽真的走了,我真的不會搭樂高,可是,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所以發脾氣會升級。

首先對於1歲以下寶寶的大部分行為,轉移注意力依然是比較推薦的方式。

因為他們對規則的概念很模糊,而且很多行為不涉及到規則,只是發育過程中的某個正常階段。

對於這種行為,強調正確的行為,忽視錯誤的行為,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比如寶寶一直打媽媽,可以跟他說,媽媽痛,輕輕的摸。

如果堅持要打,可以說,我們去玩玩偶。

但是1、2歲之後很多的行為,就要慎用轉移注意力。

為了減少孩子的哭鬧,轉移注意力依然可以用,但有一個前提,不要為了逃避問題而轉移。

對於那些拒絕,我們要明確的告訴孩子:

沙發不能畫,不然就髒髒了。

電源不能摸,很危險。

飯前不能吃冰淇淋,不然午飯就吃不進去了。

如果孩子能接受,自然最好不過。但結果很有可能是孩子會哭鬧。

這個時候不要怕孩子哭、鬧或一意孤行,我們可以提供安慰或同情,承認他的觀點和感受。

「我知道你很想吃,可是現在不行。」

「我知道你想畫畫,但是沙發上不行。」

「我知道媽媽走了,你很傷心。」

「我知道鞦韆還沒輪到你,你很著急。」

「我知道兩個積木對不上很讓人生氣,這有點難。」

承認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選擇,做為轉移注意力的一種方式,比如:

「你可以下午吃一個冰淇淋,或者晚上。」

「你可以找張紙畫畫,或者跟媽媽一起曬衣服。」

「你可以跟奶奶玩捉迷藏,或者奶奶帶你去找小夥伴。」

「你可以先玩蹺蹺板,邊玩邊等鞦韆。」

「或者,你想不想聽聽大人的意見,兩個樂高塊水平的插在一起更容易成功,而不是先插好一邊,再插另一邊。」

對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不是幫孩子逃避問題,而是讓他明明白白的知道什麼是不可以,然後通過主動的選擇其他活動(或事物)來學習如何面對這些「不可以」,以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別怕做壞人,孩子成長的路上,不需要一個好人,而是一個正確的引路人

作者簡介: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養娃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餵養、睡眠、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相關焦點

  • 濫用這招「轉移注意力」才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幕後推手!
    當大人面對小娃子們的各種哭鬧時,常常會用到的一招,就是轉移注意力。比如:不想給寶寶買冰淇淋,就轉移他的注意力說,咦,前面有遊樂場,走,奶奶帶你去遊樂場看看。不想讓寶寶在沙發上亂寫亂畫,就轉移注意力說,寶寶快來,媽媽這有張特別好玩的紙,我們來畫個小丑人。寶寶不讓媽媽去上班,姥姥抱著說,走走走,我們去看金魚。
  • 孩子哭鬧時,轉移注意力立馬破涕為笑?其實這個方法不可取
    看著孩子沒事,我也放鬆下來,聊了幾句就回家了。小孩子注意力時間短,只要在他們哭鬧的時候,找一件其他事情來做,就能讓他們很快忘掉剛才的不愉快。這招,我兒子小的時候我也經常用。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我一直以來都覺得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哄孩子,是正確的。
  • 拍背哄睡快、搖搖能止哭,那些好用「祖傳」哄娃技巧你用對了嗎?
    通過一些電影電視劇,或者模仿家裡老人哄孩子的方法,來哄不會說話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四腳吞金獸」,你要問為啥這樣哄孩子,寶媽也不知道,只知道看老一輩是這麼哄的,「祖傳」的,這不就是經驗嗎?但其實,這些「祖傳」哄娃技巧你可能只知道有用,卻不知道為啥有用;姿勢正不正確不知道,反正娃不鬧就姿勢滿分,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那些「祖傳」的有用的卻只被你學了皮毛的哄娃技巧。好好學習,才能哄好娃,娃好你也好,娃爸也安好!
  • 趙麗穎安慰落淚路人小孩,只用一招就輕鬆解決,哄娃能力太強
    餐廳上其他乘客,看到大明星趙麗穎,如此接地氣地哄孩子,紛紛被吸引了目光。當了媽媽後的趙麗穎,似乎也變得更會照顧孩子了,對待孩子也非常有耐心。小男孩不停地在趙麗穎懷裡哭著,她也絲毫沒有表現出厭煩的情緒,反而全程臉上都是帶著笑意的。
  • 什麼甜言蜜語都沒用,12星座女友要用這個方式哄才會乖!
    基本上每個女生都需要哄,不一定要你說出什麼甜言蜜語,但是當你抓住讓他開心的方式,那麼你以後的日子也會變得很好過,這樣哄12星座女,保證你未來的日子都是一片光明!白羊女友白羊女雖然脾氣不好,但其實很好哄,只要你配合著他的要求,用一個低姿態認錯,做好他說的每件事,通常他就會很快氣消了!
  • 孫儷吐槽鄧超哄娃,他比孩子先睡著,這三個哄睡小技巧了解下
    繼上次孫儷微博吐槽鄧超教孩子數學,結果自己把題做完了之後,這次鄧超又在哄孩子睡覺時,自己先睡著了!調整作息第二招,開啟白天放電模式。白天儘量給寶寶多安排一些娛樂活動,儘量讓寶寶把「電」耗幹,玩累了晚上自然好睡。
  • 溺愛孩子往往會害了孩子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溺愛孩子往往會害了孩子 2020-05-25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哄孩子睡覺太難了?寶媽可以試試這7個妙招,讓娃一覺睡到天亮
    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簡單快速的哄娃入睡呢?當然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給娃準備個舒適的襁褓用襁褓給娃包好。這樣可以模仿出子宮裡的狀態,非常適合出生不久的寶寶,這會讓娃感到很安心,自然也會容易入睡了。對於3個月以下的,一睡覺就容易哭鬧的寶寶來說,這招非常好用。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睡覺也不會那麼容易被吵醒了,慢慢的撤掉襁褓即可。在聲音上下手不同的聲音對娃睡眠是可以提供很大幫助的,具體有以下幾種。
  • 做父母不自省這幾件事,育兒路永遠不會順利
    因為我們做久了大人,習慣了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但這其實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你會覺得小兒難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你眼中的不可理喻,恰恰是國外媽媽最期待孩子經歷的執拗期!》當別人欺負了我們的孩子,搶走了孩子的東西,孩子如果哭了、鬧了,這說明他們在意這件事,覺得是一件「有關係」的大事。你那麼愛替娃原諒,真的不怕他日後養成被欺凌型人格嗎?(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進入閱讀哦)
  • 七七四十九式寶寶哄睡大法,這些技能你必須要會
    白噪音的來源,可以把吹風機之類的聲音錄在手機裡,也可以用手機下載白噪音軟體。因為白噪音的原理是模擬子宮環境,所以其實嬰兒過了第四期也就是3個月之後,它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爸媽不要因為白噪音省事而過於依賴。哄睡大法第三招:Xu-拍法這一招是比較簡易的人為白噪音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對訓練方法是關鍵!
    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就要嘗試著用創新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將孩子的動機和興趣都集中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中,一個孩子喜歡的主題中,如果孩子的興趣被激發孩子的注意力時間就會顯著上升,孩子就會主動創造更多的機會來收集知識。除了大家經常關注的視覺之外,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也在刺激著孩子,他們相互關聯。除了參加競思專業訓練之外,以下是幾點可以在家裡進行的訓練!
  • 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癮」,不是非打即罵,這三招輕鬆搞定
    只要你留心,你就會發現周圍到處都是「低頭族」,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自我控制力差的孩子。每個人都可以玩手機,但是不能過度,不能沉迷。一位美國心理學家,選取了一部分有「手機癮」和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做了一個長達10年的觀察。調查出來的結果耐人尋味,有「手機癮」孩子的升學率遠遠不如不愛,玩手機孩子的升學率,這也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不合理使用手機會耽誤孩子的學習。
  • 《如何哄孩子》:掌握這3個原則,教育孩子也會變得簡單快樂
    教育,就是一種廣義上的兒童照顧機制記得陪孩子聽第一節鋼琴課時,和善的鋼琴老師講的一段話讓我受益匪淺,他話中的大體意思是:很多人都說鋼琴難學,孩子堅持下來很不容易,每天練琴真的很枯燥。其實枯燥不枯燥,好學不好學,大多在於父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妨試試這幾招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他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不同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盲目對孩子提出高要求。當我們錯誤地提出高要求,孩子達不到,我們的訓斥吼叫只會讓情況更糟糕,給孩子消極的暗示。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如何適當科學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 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不過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手機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會給大家帶來不少危害,有些危害還會危害到孩子。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問題並不怎麼陌生,因為在大人喜歡手機的同時,孩子也會喜歡手機,所以這件事情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有些傷害可能是讓孩子視力下降,有些傷害就是讓孩子變得不愛學習了。
  • 如何轉移注意力,跳出自身對某件事的糾結?
    情人節那天,在課程剛剛結束的時候,班上一個男孩突然站起來,拿出了一個用不知道攢了多久壓歲錢買的戒指,向班上的一個女孩表白。對於七八歲的女孩來說,這是第一次有男孩向她表白。女孩特別緊張、害怕,一邊哭著一邊對小男孩說:「我不能要這個東西,你趕緊拿回去給你爸爸媽媽吧!」
  • 學生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你真的懂孩子嗎?他最需要的是愛
    學生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你真的懂孩子嗎?他最需要的是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學習目標和任務不明確,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時,自然長時間不能集中注意力,任務是目標的具體化,在一次學習之前,如果不給自己規定具體的任務,就不限制目標,學習時放鬆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十分小心很便宜。2.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學生如果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的話,學生就必須有很強的意志力來集中精力。
  • 男朋友不開心了如何哄?聰明的小仙女會這樣做!
    不都是男朋友哄我們嗎?怎麼還要我們哄男朋友?男朋友還要哄的話,我們要男朋友幹啥?老師認為你的想法太狹隘了,哄男朋友和把男朋友弄哭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技能。而且學會以後用起來特別有成就感,往小了說,促進家庭和諧,而且只有能哄會男朋友你才可以盡情滴作;往大了說,男朋友你都能輕易哄好,何況男領導呢,何況男客戶呢,何況男首長呢?
  • 女生如何哄男生(女生必看)
    第二招:肢體接觸 用你的魅力去徵服他吧 拿著小粉拳頭託託胸口 往男朋友懷裡一撲十指緊扣挽著男朋友嬌滴滴地甩男朋友一根胳膊
  • 為什麼孩子一哭就停不下來?父母可以試試幾種方法
    如果要說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最害怕哪種情況,我想除了孩子哄不睡,家長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哭個沒完。特別是這個時候,寶寶太小,還不會說話,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因為什麼哭,哄著,逗著都沒用。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只有媽媽能夠哄住寶寶,因為媽媽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有些時候孩子哭鬧只是單純的為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想讓爸爸媽媽來哄哄自己,來陪自己玩。但如果因為上班或者是其他原因,媽媽不能及時陪在孩子身邊,這個時候孩子沒有安全感,是別人怎麼哄都哄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