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4+2」分類法,來看看是哪個村?

2020-12-24 呼和浩特晚報

「我們村現在跟城裡一樣,有四色垃圾分類收集箱收集村民的生活垃圾,還有不同的垃圾車每天轉運……」提到農村垃圾分類帶來的種種好處,新城區保合少鎮水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博露出自豪的神情,「如今的水泉村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麗宜居新村。」

「以前村裡的垃圾大多就地掩埋,一到夏天,氣味難聞不說,甚至伸手就能抓到蚊子蒼蠅。」王博一邊帶著記者巡視村上的環境,一邊向記者介紹村上的情況。說話間,一輛載著四色垃圾桶的垃圾回收車緩緩出現,伴隨它的還有一個循環播放著「村民們,收垃圾」的小喇叭,質樸的鄉音叫來了手拎統一定製垃圾桶的村民們。

王博告訴記者,為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解決村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問題,水泉村向每一戶村民免費發放分類垃圾桶,讓村民自覺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記者看到,這次發放的分類垃圾桶包括容納廚餘垃圾的綠色桶和容納其他垃圾的灰色桶,能夠滿足基本生活垃圾的分類。經過連續幾天的發放,如今水泉村家家戶戶的院子裡、廚房裡整齊擺放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一回生,兩回熟。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大家現在對垃圾分類的標準可門兒清了,垃圾分類已經成了我們的一種習慣。」這是村民高小林的切身體會,也是水泉村在實行垃圾分類後村民的真實生活。

村民們陸續將家裡的兩個垃圾桶提到門口,垃圾分類收集員老周接過桶後仔細查看分類是否準確。「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村民垃圾分類的情況不錯。」老周邊說邊將小垃圾桶裡的垃圾分別倒進收集車上兩個大型垃圾桶裡。

半小時後,老周順利收集完50多戶村民的垃圾,用車拉著兩個裝得滿滿當當的大垃圾桶來到村口的「垃圾轉運站」,將垃圾對應倒入綠、灰兩色垃圾桶裡。「我們會將垃圾按顏色放入專門的垃圾桶,綠色的裝廚餘垃圾,灰色的裝不可回收垃圾,藍色的裝可回收垃圾,紅色的裝有毒有害垃圾,一會兒就有車來清運。不僅居民家的垃圾不過夜,轉運站的垃圾也不囤積。」老周說。

「現在我們村已經開始逐步實施『4+2』的垃圾分類收集模式。『4+2』就是除了村裡擺放的4個垃圾桶,每戶村民家裡還擺放著2個垃圾桶,這樣可以引導居民在家裡就把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村裡的保潔人員再到每家每戶收集。每天收集的時間是早晨7點到9點和下午3點到5點,以此監督和鼓勵村民做到家裡垃圾未分類不能出門,這樣的模式有利於垃圾在源頭分類。定時定點收集,做到村民家家垃圾不囤積,有利於村民家裡環境衛生的改變,也有利於村裡環境的改變。」水泉村黨支部書記、村長劉偉說。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記者 楊彩霞

編輯:郭秀芬 實習生:郝江東 秦峰

校對:楊彩霞

一讀:段磊

編委:阿拉騰

相關焦點

  • 富相窮相十字分類法,看自己臉型是符合哪個字?(上)
    五行形相分類前文中已有詳細的敘述,這裡不再贅述,此處首先從十字分類法講起。所謂的十字分類法,是將人的面相比附為十個字的字形的分類法。十個字分別是:圓、田、由、風、用、木、同、王、甲、申。這種相法只適合於面部。
  • 富相窮相十字分類法,看自己臉型是符合哪個字?(下)
    五行形相分類前文中已有詳細的敘述,這裡不再贅述,此處首先從十字分類法講起。所謂的十字分類法,是將人的面相比附為十個字的字形的分類法。十個字分別是:圓、田、由、風、用、木、同、王、甲、申。這種相法只適合於面部。
  • 北京評出首批174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看看有沒有您家小區?
    北京評出首批174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看看有沒有您家小區?示範小區、村名單來啦!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為了激勵先進,形成示範帶動,按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的工作部署,9月-11月在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
  • 通州這個村發放帶樓棟編號的垃圾袋,垃圾分得咋樣一目了然
    在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上,通州區潞城鎮後北營村自創了分類垃圾袋,每一個都帶有樓棟編號,所有垃圾都可以溯源。自今年5月1日垃圾分類工作實施以來,後北營村一直致力於做實做細垃圾分類工作。村裡從源頭上下工夫,向村民發放帶有樓棟編號的垃圾袋,讓垃圾可追溯源頭,引導大家在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引導全員參與垃圾分類。
  • 廚餘垃圾就地漚肥,這個村做到了!
    廚餘垃圾基本實現不出村記者了解到,竹洞村位於赤坭鎮西北部,古樹大道從村西部南北貫穿,面積約4.79平方公裡,下轄9個自然村,10個經濟社,680戶,戶籍人口2000多人。農村垃圾特別是農村廚餘垃圾,由於分布分散、轉運成本高、集中處理難度大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難點。為此,該村探索農村就地漚肥、廚餘不出村的做法。具體做法是,在種植樹底下成排挖出漚肥坑(每個坑長2米,寬1.3米,高1米)或埋入漚肥大缸,每次漚肥前先撒上一定量的石灰進行消毒殺菌,再將廚餘垃圾倒入事先挖好的漚肥坑,堆放好後撒上石灰粉殺菌防蟲,然後插上牌子標註漚肥日期。
  • 廣州「臭名昭著」城中村,垃圾亂丟老鼠沿街遊走,被稱「垃圾村」
    在廣州就有一個這樣的城中村,是因為環境差而出名的,這個村子到底是哪個呢?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這個村子就是位於廣州白雲區黃石街道的江夏村。 第二點就是居住環境的問題,人口增多自然產生的垃圾數量也會增加,據不完全調查顯示,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就高達1.5噸。你想想江夏村居住著將近十萬人,這裡的垃圾數量就有多龐大。
  •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 垃圾處理「困」在何處?
    作為一個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垃圾處理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依然面臨較多挑戰。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同時存在,不同性質的問題複合交織,導致媒體報導和公眾認識垃圾處理困境時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頗。客觀認識我國垃圾處理困境,有助於儘快走出困境。
  • 懷柔這個小村施行「三級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村民在家自行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70%而且還在逐日提高;保潔員包戶上門收垃圾,示範、指導、檢查,把準確率提高到90%;地箱桶站前保潔員輪流值守終極把關,不讓分錯的垃圾進地箱,全村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 天寧區大圩溝村淪為"垃圾村" 多年未見好轉
    中國江蘇網3月20日訊 青山灣小區居民蔣女士日前向「政風熱線」欄目反映,她家對面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大圩溝,從高樓上看下去,大圩溝東、西、南三個方向都被生活垃圾、裝修垃圾包圍,與老舍筆下的「龍鬚溝」相似,而且這一狀況多年來未能改變。  本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大圩溝。
  • 野生動物的種類與分類法
    依據生物學的新發展不斷改進和完善動物分類法,仍然是動物學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如蛋白質類型的不同,遺傳物質DNA的相似性以及免疫學和動物行為學都為動物分類提供了一些新的準則。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更有利於分類數據的處理,提高了分類的科學性和速度。遙感技術的應用和新動物品種的發現,也為動物分類增加了新內容。
  • 家家設置「黎明桶站」,這個村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
    「我剛稱過了,您這袋垃圾有兩斤,可以積2分。來,我掃您的碼,給您把分加上,以後您憑積分就能來咱們『圾分綠色銀行』兌換獎品了。」今天,「黎明圾分綠色銀行」在金盞鄉黎各莊村正式揭牌成立。通過打造黎明「圾」分黨員先鋒隊和黎明「圾」分小隊,探索「桶前值守+上門回收」相結合的村域垃圾源頭分類模式。實行以來,村民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黎明桶站」整齊的綠色制服、印有「垃圾分類志願者」字樣的紅袖標,黎明「圾」分小隊已成為金盞鄉黎各莊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從經濟落後村到世外桃源 瀋北孟家臺16年迎來蝶變
    有些名氣的魏家驢肉館就在這個村的村頭,許多慕名而來的食客到魏家驢肉館吃驢肉,但很少有人進到村子裡面走一走。從老人到孩子 都會垃圾分類進入孟家臺社區,第一感覺就是「與城市相比,這裡的乾淨整潔不遑多讓」。細看下去,你會發現各家各戶門口都貼著一個畫有五個指頭的垃圾分類宣傳貼,貼上寫著「農村生活垃圾『五指分類法』」,手掌上是「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幾個字,五個指頭分別寫著一種垃圾:可回收、有害、青稞小灰、建築垃圾與其他垃圾。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從最初的「門前三包、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到如今的「垃圾分類」,孟家臺社區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一套良性的公共環境保潔機制。
  • 農村生活垃圾如何處理?來看看金華婺城區的回答
    21日上午,來自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村鎮垃圾治理專業委員會相關專家、省級有關部門領導、新聞媒體記者、垃圾分類從業人員先後到長山鄉、白龍橋鎮、竹馬鄉下張家村等地近距離直觀感受全自動化陽光堆肥好氧快速成肥處理技術、集中式大型機械化處理微生物發酵成肥技術、單體式陽光房處理農村易腐生活垃圾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新手段。
  • 來看看你們村的帶頭人候選人是如何選出來的
    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啟動啦,正確選出能人,帶領群眾致富,來看看騰衝市的這波操作,666「能幹的人嫌待遇低不願進村,想進村的人能力又不行」——難!難!難!2、查訪:與本人溝通、與家屬座談、與鄰裡了解,全面掌握本地人才人員流向、從業情況、政治面貌、返鄉創業意向、擔任村幹部意願。成功範例騰越街道,通過對社區年輕黨員逐一進行分析和談話,推薦1名返鄉本科學歷大學生作為黨組織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四)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按照《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關於印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的函》(農社函〔2018〕3號)有關要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鼓勵縣市探索建立適合當地的「戶投放、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引導農戶定點投放有害垃圾,在行政村設立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並按相關規定由專業單位統一收運處理。
  • 這個村的垃圾分類月之星出爐了!
    生活垃圾分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能否轉變群眾長年累月形成的生活習慣。瑤溪街道浹底村作為垃圾分類試點村,5月上旬共招募15名志願者家庭報名參與垃圾分類家庭實踐計劃,參與計劃的15戶家庭籤訂承諾書,通過小組議事的方式制定出垃圾分類打分標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社工走訪打分,最終產生3名分類月之星。為提升廣大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樹立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新安江街道豐產村:開展垃圾治理,推動環境提升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豐產村自2017年開展垃圾分類以來,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垃圾分類工作日漸成熟,並於2020年12月初,通過杭州市垃圾分類示範村驗收。創新方式方法 設置集置點加強管理「村裡面新增了一個垃圾分類收置點。垃圾分類做得越來越好,村裡的環境都變好了。我們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舒心,感覺越來越幸福。」豐產村村民鄧梅花說。
  • 北京評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石景山有這5個社區!
    ,市城市管理委於9月至11月期間在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目前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已經評選完畢。  張巖介紹,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評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據此對各區推薦的小區、村進行全面核驗評議。
  • 誰是你心中的「最美村」?等你來選TA!
    (構)築物外牆白化★ 村內店招店牌按照規範設置水域環境★ 河岸加固修復★ 河道保潔做到河面清潔設施保潔★ 公廁設施完好★垃圾箱房環境乾淨整潔★ 垃圾桶實行分類入房管理★ 因地制宜配置道路果殼箱垃圾分類★ 參照「五有標準」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一戶兩桶要求配置容器★ 設置建築裝修垃圾
  • 樹木被推倒 垃圾地裡埋誰毀了孫圍牆村這塊地?
    連日來,記者接到灃東新城三橋街道辦孫圍牆村村民投訴,不僅如此,拉土車還把他們的環村路給軋得坑坑窪窪,都是泥巴出行不便。12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孫圍牆村,看到環村路中間有明顯的渣土車經過的車轍,而且道路泥濘,坑窪不平。隨後,記者來到孫圍牆村西北角,看到這裡有一個被挖的大坑和空地,目測大坑最深處有五米多。記者順著坑沿向北走,看到東側一邊被挖出的樹木已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