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祖龍憶林徽因:曾瞎矇莎士比亞臺詞被林先生誇獎,甭提多激動了

2021-01-09 中國網文化

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去世65周年忌日,應本報之約,總政著名作曲家、指揮家,92歲的陸祖龍先生撰文懷念他親歷的林徽因先生。

「我也是一名90後,當年20多名清華子弟高考,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我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電話裡的陸祖龍先生聲音洪亮,氣韻十足。

陸祖龍的父親陸近仁是我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曾和梁思成、林徽因是清華同事。關於兩家的往來,陸祖龍至今記憶猶新。

初見於1941年西南聯大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不是一代文豪,但人們卻不斷地背誦著她的詩句;她也不是一位頂級的建築大師,卻參加設計了共和國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她去世已經半個多世紀了,為什麼人們對她的才華,對她的美貌,對她的故事還是津津樂道、念念不忘?

我今年92歲了,可能是在世的為數不多的見過和接觸過林徽因的人了。林徽因和她的先生梁思成都是我父親多年的同事。她和我父親同歲,都是1904年出生。我們兩家當年有過來往,而且她的女兒也是我的同學。她的「客廳」裡的常客有好幾位也是我認得的,有的人和我家還相當熟悉,有我的老師,有我的北大校長胡適先生。由於當年我還是個愣頭小年青,對林徽因的好奇和熱情,就是一種單純的青春萌動。到以後漸漸知道了她更多的事,就對她更加地崇拜和「愛慕」了。

抗戰時期,我全家隨大學教授的父親住在昆明西南聯大時,我就見過她一次。那大約是1941年,當時她已經小有名氣,主要是大家知道她的「太太客廳」。她那時不是住在昆明城裡,而是住在自己設計的一座農舍裡,這是他們一生唯一為自己設計、土法建造的一所住宅。有一天下午,我和幾位同學到聯大去玩,正好趕上一次露天集會,梁思成夫婦都來了,女學生們都圍堵觀看林徽因的芳姿。她一副學生裝的打扮,雖然已經30多歲了,但卻那麼年輕,那麼灑脫,走路非常輕盈,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她本人。

1946年我家和他們家都回到了北平清華後,見面的次數就多了一些。原先他們是住在照瀾院,距我姐的親家馬約翰家不遠。後來他們搬到了新林院,那是在清華二校門之外,而我家是住在北院,離教學館、學生宿舍和圖書館都很近。他們每次到清華園這邊來授課,有空就會到我家小坐一會兒。1947年,她那時大約是四十三四歲吧?雖然他們多次到我家來,但是我經常都不在,有時剛回家,就正好趕上他們要離開,也沒能和她說上什麼話。但有一次見到她卻是我難忘的。

考上北大被林阿姨誇獎

那是在1947年秋,正值高考發榜後的一天。梁思成夫婦到我家小坐,那天我正好在家。父親和梁先生坐在一邊談論著學校之事。林先生則和我母親一面嗑著瓜子一面嘮家常,親熱得像姐妹一樣。

我對她的印象是開朗健談,說話時總帶著微笑,有時還開懷大笑,很有親和力。特別是她那雙明亮而又深邃的眼睛看著你的時候,美得讓你不敢直視。當我見她時就興奮地叫了聲「林阿姨好!」我母親連忙糾正我說:「龍,不對啊,叫梁伯母!」原來梁思成比我父親大三歲,我當然得叫她伯母了。不過她卻笑著說,「叫阿姨是不是更年輕點啊?」

她和我母親聊天,還不時回過頭來問我幾句,我當時有點緊張也有點激動,回答她的問題,總是磕磕巴巴的。她說:「祖龍,我聽說這次清華子弟考生有20多人,就只有你一人考取了啊(北大),再冰(她女兒)差幾分也沒有考上,連梅校長(梅貽琦)的三小姐也都沒有考上啊。小夥子不簡單啊!」當時我覺得她居然能了解我高考的情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既驚訝又興奮,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了。這件事在當時的清華家屬間的確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有的還瞎侃說我是高考冠軍!但是我們家可是沒當回事。當我看了發榜後回到家中,父親正在寫東西,稍稍回過頭來問我道:「考上了啊?」我說:「是。」他「嗯」了一聲,回過頭去繼續寫他的東西。母親見了我倒是比較高興地說:「考上了啊,還不錯。」但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欣喜,連一句讚揚的話也沒有,晚飯也沒有給我加個什麼好菜。主要我們家兩位姐姐和哥哥都是在清華上學的,好像這就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1947年看高考發榜回清華的陸祖龍

那天,我姐的同學胡錦心也坐在我旁邊。她出身名門,活潑漂亮,充滿青春活力,她也是我們家的常客。我父親非常喜歡她,也希望她能成為我哥的對象。她在一邊敲著邊鼓對林徽因說:「祖龍的姐姐和哥哥也是優等生啊!他哥陸祖蔭20歲就當上北大物理系助教,可不簡單啊。」 沒想到林徽因接著就說:「我知道, 在昆明聯大時就有一個說法,物理系有三傑,楊振寧、李政道、陸祖蔭,對不對啊?」接著她問我:「再冰你認得嗎?」我說:「我們是同學,但不太熟悉。」她忽然笑著說:「Hey, young man, You can contact her.(年輕人,你應該聯繫她。)」她突然飆出一句英文,讓我吃了一驚,好一會沒有回過神來。我看到大家都愣了,瞪著眼看我如何回答?我想是不是她在考我的英文水平啊?這就更加緊張起來了,情急之下,我一想豁出去了,就答了一句:「I dared not contact her . (我不敢聯繫她。)」 她開朗地笑著說:「Hey, young man, you must bravely dash to her !」 (你要勇敢地衝向她!) 這一下可真難為我了,憋了好一陣子,突然我想起在中學時班裡大家開玩笑時說的一句英文,我不管文法對不對,就說:「O, I dared not contact her, If I did , It would be wrong as wrong can be!」(哦,我可不敢,如果我做了,那將是錯到不能再錯的地步!) 她睜大了眼睛衝著我說:「嘿,祖龍,你居然會用這句莎士比亞的成語,想不到啊!不錯,不錯,怪不得你能考取北大呢。」其實這一句「You are wrong as wrong can be ! 」據說也還真是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裡的一句臺詞,不知從那裡學來的,是上中學時大家調侃對方常說的一句英文。我也就會這一句,今天就是瞎矇的,竟然得到才女的讚揚,甭提有多麼興奮和激動了。

那天晚上,我一夜沒有睡好,第二天清晨早早就爬起來寫了一篇日記,詳盡記錄了這次會面的細節和印象。「什麼事值得你如此激動?」我哥邊說邊把我寫的日記搶過去看:「嘿,那有什麼,值得如此來勁?我是常去梁家的,前幾天還和王先衝(物理系的助教)一起到她家裡去喝過茶,她還誇了我們兄弟兩人一番呢。」我一聽就急了,說:「那你為什麼不帶我去啊?」我哥說:「你小屁孩摻和什麼!」

演出回京得知噩耗

1960年我因病回到父母家裡休養了一陣子。閒時又翻出了當年的照片和日記,一想起她已離開我們5年了,真的是傷感不已。

我對她的崇拜,來自她對事業的執著,帶病還做出了那麼多成績。她29歲就得了肺結核病,在隨後的近20年裡,不顧當時的生活有多麼艱苦,條件有多麼惡劣,堅持和她先生走遍了祖國15個省份,考察了兩千多處古建築,繪畫了近兩千張古建築的結構圖。她還經常爬上高高的屋簷去研究丈量古建築的結構,對於一位帶著病痛的名門閨秀來說,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更沒想到這次竟是我最後的一次見她。因為我參軍離開了北京,直到她1955年去世就再也沒有見到她了。

1952年我調到總政文工團,我又一次回到清華,得知她的病已經很重,經常是臥床的。我想去看看她,不過我那時還是比較靦腆膽小的,不敢單獨去的,我想過找胡錦心一起去。

沒想到1955年我從海南島演出回京,才知道她已去世,真的讓我難過了好一陣子。看到訃告上她的治喪委員會,幾乎雲集了清華、北大和北京的知名學者,真的是規模空前。(那時清華還沒有女教授,而且她也還不算是一位正式應聘的教授,訃告上說是「兼職教授」。)

我看到過她的不少書法,有點像瘦金體,瀟灑,漂亮,幾乎和她本人一樣的灑脫秀麗。她寫的一幅扇面《李成將村秋晚》,在2016年西西泠秋拍中成交價是80.5萬元。可見她書法的造詣有多高。她曾送給我父親的一幅字,我隱隱記得是張繼的《楓橋夜泊》。她的水彩畫也是非常出色。要知道她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主修的就是繪畫。還出版了一本詩集,不少精彩的詞句都是年輕人情書的範本!她在建築學上的造詣更是了得,和梁思成一起為保護中國的古建築,畫出了近兩千幅古建築結構圖。她參與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特別是底座的大部分浮雕花飾都是她設計的。當你看到她親手繪製的各種古建築的結構圖,那樣的細緻和嚴謹,竟然都是手繪的,一點不輸現代用電腦CAD畫出來的,一定會驚嘆不已。

林徽因是一個真正稀有的女神啊!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陸祖龍憶林徽因:那堆人裡只有我考上了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
    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去世65周年忌日,應本報之約,總政著名作曲家、指揮家,92歲的陸祖龍先生撰文懷念他親歷的林徽因先生。「我也是一名90後,當年20多名清華子弟高考,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我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電話裡的陸祖龍先生聲音洪亮,氣韻十足。
  • 1947年秋天,我和女神林徽因對飆英文
    編者按: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去世65周年忌日,應本報之約,總政著名作曲家、指揮家,92歲的陸祖龍先生撰文懷念他親歷的林徽因先生。「我也是一名90後,當年20多名清華子弟高考,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我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電話裡的陸祖龍先生聲音洪亮,氣韻十足。
  • 92歲再譜新曲 記《心中的玫瑰》作曲家陸祖龍
    陸祖龍累計創作了大小歌曲、器樂曲400多首。;最幸運的事兒是:1964年參加了《東方紅》和《中國革命之歌》兩個大型舞蹈史詩的音樂創作;最奇葩的是:21歲就成為指揮的他,因為身體不佳,偶然的機會成了作曲,後來作曲成了自己的終生職業;最具諷刺的是:弱不禁風的他,被人預測只能活到50歲,卻多活好幾十年,現在還很硬朗。
  • 林徽因到底是女神還是「綠茶」?你看錢鍾書的《貓》寫得有多露骨
    當時錢鍾書養了一隻貓,林徽因也養了一隻貓,兩隻貓氣場不和時常打架,而錢鍾書的貓乖巧瘦弱,每次都被林徽因的貓欺負。 錢鍾書非常心疼自家的貓,總是抄著竹竿上前「助陣」,即使如此猶不解氣,於是便寫下了那篇極具爭議的文章《貓》。這篇故事裡男女主人公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相差無幾,還連帶著將與梁、林交好的其他文人也寫了進去,落筆極其辛辣諷刺。
  • 林徽因徐志摩愛有多深 ?
    你不能跟它再要什麼。讓你,還有和你一樣的人感興趣,也就行了。要是都按歷史的真實來拍,別說編劇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他也不敢——誰能拍得了,拍下叫誰看? 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相愛到底有多深,你想知道的是這些。 且聽我依據史料細說根由。
  •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為什麼屋頂上還有那麼多裝飾?離開創辦的東北大學建築系後,梁思成加盟了專門研究中國建築的私人研究機構——中國營造學社。他要從頭開始,研究中國的建築歷史。中國的古代木建築是罕有的珍奇瑰寶。當時的日本學者,在對中國建築進行了悉心研究之後宣稱,要看唐代木構建築只能去日本。營造學社第一次古建考察,即發現了遼代木構建築薊縣獨樂寺。梁思成興奮異常。茫茫中國大地上,到底還有沒有唐構建築?如果有,它在哪裡?
  •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
    在林徽因先生去世前一兩年,學長因為建築系創辦的刊物需要採訪林徽因先生。他來到了新林院8號,見到了臥床的被疾病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林徽因先生。學長露出了訝異的表情,直到現在,他都在為當時這個無意識的表情後悔。林徽因先生似乎察覺到了,抱歉地說道:「我病了,不好意思起不來了。
  • 林徽因:人的一生,堅持自我有多重要?
    林徽因出生於1904年,是林長民的長女,自小聰慧可愛,深得父親喜愛。而後又得姑姑林澤民(林澤民是清代末年的大家閨秀,打小接受私塾教育,當得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也不落人後。)的啟蒙,為她今後的才情人生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在我看來,林徽因雖然出身名望,但她的童年並不幸福。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初見,是因為電視裡電視劇都已經看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爛劇不想理會,偶然看到林徽因梁思成,懷著好奇心,便點進去看。看了幾集,從開頭的林徽因的爸爸,出國留學,與梁思成相識等時間都寫得很清楚,為了事情的真實,甚至請了二人的兒子和女兒,還引進了國外的一對夫婦的書信。
  • 國民女神林徽因式的愛情是怎樣的?
    在這個姐姐小的時候,經常被家人朋友圍做一圈,要求表演唱歌、朗誦、舞蹈什麼的,只要表演得好,就是一片喝彩,各種誇獎。如果略有出格之處,就會被教育和冷淡。後來,姐姐的生活中一遍一遍上演吸引男人的序曲,無非就是在幫當年的那個母親,爭奪在男人心目中的一席之地。至於這個男性究竟適不適合我,與我匹不匹配,這不重要。
  • 秋天,吃冬棗不如吃它,目前大量上市,和雞肉一起燉,甭提多香了
    秋天,吃冬棗不如吃它,目前大量上市,和雞肉一起燉,甭提多香了。秋天黃金期,隨著應季水果的上市,有冬棗、石榴、核桃等等,要說秋天最好吃的水果莫過於它嘍!吃冬棗不如吃它,目前正大量上市,有著「乾果之王」的美稱,它就是板慄,又到板慄飄香的季節,這時候的板慄軟糯香甜。
  • 《梁思成與林徽因》分集
    有時間要讀讀梁啓超的家書整理,對於我們現在都會有多的啟發意義。2. 這些學者真的偉大。為中華而上下求索。「愛國是共同的價值取向,但是程度多少是有差別的。」初高中的時候太糾結於林徽因徐志摩這些軼事之中,用這些來評價一個人似乎太缺乏客觀公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一定說專情就一定比多情高尚,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已。
  • 《梁思成與林徽因》琉璃簷邊,林徽因
    —節選自 林徽因《深笑》《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一位建築學家的詩情畫意,一位詩人的建築解構。百層塔,飛鳥雀,轉風鈴,琉璃簷,搖雲天。在那無數個渴望能夠偶遇對象的時刻,是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浪漫,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雋永,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可愛平實,平靜了那時躁動的心境。這些文人圈的恩怨與八卦,滿是趣味。但是不夠的。從前都是讀林徽因的詩,淺淺的,從詩的角度理解詩,好像總是不盡的。我們需要一個比畫面更寬廣的,一個比背景更深遠的,站在詩人所站的地方,生活在詩人的生活裡,恐怕才能體會那麼幾絲的意境。
  • 林徽因的35歲是怎樣的?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雙子座,玲瓏心。她的三十多歲,就在「亂」這個章節裡,那是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都無法把握的年代。在半年多時間裡,梁思成連在床上平臥都不行,只能日夜在躺椅上休息。林徽因則承擔全部家務,買菜、做飯,照顧孩子和母親,更多的還要照顧生病的丈夫。為了讓梁思成能多吃一點,她變著法子做可口的飯菜。同時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她還要翻四個山坡去雲南大學給學生補習英文賺錢。
  • 那年今日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氣質如蘭的多才少女16歲那年,林徽因隨父遊歷歐洲,10月份,徐志摩慕名拜訪林長民,不意竟因此邂逅了美若天仙的少女林徽因,當即墮入愛河,開始了幾乎瘋狂的追求。甚至為了林徽因與妻子張幼儀離婚。張幼儀隨即帶著兩個孩子前往德國留學,徐志摩的父親氣憤之下停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應。
  • 《梁思成與林徽因》險惡的後妻,醜人多作怪
    林徽因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家,那些所謂的風流韻事都是梁的後妻林洙造謠故意污衊詆毀的,林洙也對她的前夫程應銓造成的極大的傷害,為了繼承遺產嫁給梁思成,梁死後把他和林徽因的遺物全都拍賣;林徽因被汙名化這麼久,而影視劇卻只熱衷於誇大那些杜撰的風流韻事,進一步損害了林徽因的聲譽,一位偉大的女性就這樣被詆毀.......
  • 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看看她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了
    林徽因民國才女,有才有貌還有情。才女從來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除了有一個聰明的腦袋之外,還有一個硬核的家庭背景庭。林徽因民國時期一道靚麗的風景,和她背後的一家人密不可分。來看看她的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父親就知道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了。
  •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之林徽因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著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為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也是是絕對可能的。林徽因     春風拂過四月,總會想起「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     16歲的林徽因,在英國倫敦,遇上了天才詩人徐志摩。
  • 被誤讀的金嶽霖、林徽因與梁思成:三人行的背後,更多的是信任
    不可否認的是,金嶽霖確實是追求過林徽因,因為那時候的林徽因,怎麼可能不讓人心動呢?但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林徽因選擇嫁給了梁思成。但是婚後不久,金嶽霖就跟林徽因夫妻二人成為了鄰居。 能夠成為鄰居,也是巧合之事。因為當時他們都在清華大學任教,單位分房分在了一起,所以才成為了鄰居。自此之後,他們的「同住」生活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