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拍攝於1933老場坊
之前有個無情對(對聯):如是我聞,安非他命
註:Amphetamine也稱為苯丙胺,為中樞神經刺激劑,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嗜睡症、和肥胖症。其實這個對聯出自張若昀這個非主流的微博。還有個全聯是:如是我聞,休談風月梵音閣;安非他命,依諾沙星巴曲亭。當時我覺得不好,就改了一下變成了,一直放在備忘錄裡,正好今天拿出來曬曬:
如是我聞,休談風月梵仙閣;安非他命,依諾沙星溴隱亭。其實就改了一味藥💊,因為當時我看到這個對聯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對聯恰恰說出了一個人中年危機的兩種處境:其一:精神復闢。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之後,追尋莊老周易、寄情思想自由的逍遙。其二:身體漸差。激素失衡、炎症增加等等併發症和用藥逐漸增多的健康現狀。而溴隱亭恰好應對的是中年之後的各種典型病痛。㊟:巴曲亭和溴隱亭都是藥💊,但巴曲亭是注射用血凝酶,適應症為:需減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種醫療情況。溴隱亭是一種是一種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臨床用於治療帕金森病,治療與催乳素有關的生殖系統功能異常,如閉經、溢乳症、經前症候群、產褥期乳腺炎、纖維囊性乳腺瘤、男性陽痿或性慾減退。還可用於垂體腺瘤等。
依諾沙星: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體外抗菌譜和抗菌活性與氟哌酸相似。臨床主要用於對其敏感的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引起的感染,如泌尿、腸道、呼吸道、外科、眼科、婦產科、皮膚科及五官科等感染性疾病。
這不,昨晚我又聽到友人說他人到中年後學會的5件事情如下:1、輕易不要說教,如果沒有混的比對方好,往往不容易被接受,能夠被接受的大多數時候不是道理,而是身份。
2、每三年一個臺階,七年一個輪迴,每一步都有關聯,年輕的時候更依靠異於常人的勤奮,而立,不惑更依賴於選擇跟什麼人在一起以及大勢,以及他們是否認可你。
3、不願意付出就想解決問題,往往是解決問題成本最高的一種;我們上升空間需要的不是雞湯,而是一個巴掌背後的嚴管厚愛。
4、所謂人脈,均為假象;經營人脈,包含但不局限三種因素:財富相當、具備對方需要的能力和資源、具備認知同頻的智慧。
5、再好的朋友幫忙,也要回禮或者請客,經營人情皆高手,欠了人情心裡有數,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讀完是否覺得我應該發表長篇大論?讓你失望了,沒有!都說是中年危機了。在這個年齡段段應該已經切身感受到其中種種苦厄,不在其中的,說了也沒用。
這就好比你讀過向秀的《思舊賦》並且知道當時他作賦的故事背景及來龍去脈,那你自然理解他當時的心境為什麼把賦寫得那麼的短。然而不知道的人,估計連向秀是誰都不知道,說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如聽聽歌曲,哈哈哈哈@#¥#%……
㊟ 慚愧得很,說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恰恰能做的只是:
聞朋友酒後吐真言,酒醒得殘言碎語,是以為記。如是我聞,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冷知識時間:
這句咒語的讀音其實是:"Gaté Gaté Paragaté Parasamgaté Bodhi Svaha",)別照著中文現代發音讀,會鬧笑話的。
也別以為佛經是古文言文,它產自古印度是巴利文,梵文業已失傳。
心經也不是完整的佛經,是其延展物料。因為通篇沒有:如是我聞,格式和其他佛經不一樣。
最後,那些自稱讀遍佛經的人,有沒有想過你們讀的佛經可能是贗品?忘記是誰(也許是我杜撰的)當年有個藝術作品叫《新唐詩三百首》,就是請兩波翻譯的人,前一撥人負責把《唐詩三百首》翻譯成英文版;另外一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前一撥人翻譯的英文再翻譯成中文,結果變成了三種風格的文字。最後把這三者放到一起展示給大家看。讓大家感受信息傳遞過程(翻譯)中的熵增。
同樣的道理,古印度的巴利文佛經被當年古代那批「天才」翻譯成文言文(當時的翻譯水平可想而知),然後我們今天拿著這些古文言文的佛經,去各種揣摩參悟現代漢語的意思。可不就像上面這個故事說的,它能不跑偏嗎?
而,這才是貼合情境context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