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小鐸追憶丨我站在這裡,聽著85年前的呼喊

2020-12-24 北京師範大學

木小鐸手記

今天是「一二·九」運動85周年

八十五年前

民族危急之際

師大愛國學生湧上街頭,振臂高呼

走在時代前列,捍衛民族尊嚴

八十五年後

當我站在北師大一二·九紀念碑

似乎看見了那段風雨飄泊的歷史

北師大教七東側「一二·九」紀念碑

我看見了時代的血淚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隨後華北事變發生,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然而,此時的國民黨政府依然將矛頭指向國內武裝。東三省的悲劇歷歷在目,北平學生悲痛於民族的恥辱,焦慮於祖國的危亡

1931年9月28日,北平二百多個團體在太和殿廣場召開抗日救國大會,北平師範大學學生率先提出到南京向政府示威

我看見了奮起的鬥爭

就像是黑暗中有人還在孜孜不倦地找尋炬火,我也奔向那光亮——

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北平市各大、中學校成立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12月6日,日本侵略者將於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傳來,廣大同學和各界進步人士大為憤慨。12月7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領導下,北平學聯決定於9日舉行學生大請願,反對「華北自治」。12月9日,參加請願的學生湧上街頭。警察當局事先得知學生要請願遊行,清晨即下達戒嚴令。

上午10時許,城內一兩千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阻攔,匯集到新華門前。各校臨時推舉董毓華、宋黎、於剛等12人為代表,向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何應欽遞交請願書。

何應欽避而不見。

各校代表當即決定改為示威遊行。愛國學生們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衝破軍警封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

我聽見他們的呼聲,是從心而出的吶喊。

行進中,師大學生們高舉「北平師範大學愛國請願團」的橫標,向沿街的群眾宣講抗日救國的道理,散發傳單,得到群眾的鼓掌和支持。手無寸鐵的他們面對軍警時不畏強暴,隊伍仍在繼續前進。

北師大學生街頭表演《放下你的鞭子》

城裡數千學生的示威遊行隊伍進入王府井大街

那個叫於剛的人是北師大1934級歷史系學生,也是一二·九運動中向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遞交請願書的代表之一。

他說:「在經過王府井大街時,我們和宋哲元的一百多名手持步槍、大刀的軍警展開了英勇的搏鬥。軍警用水龍頭衝擊隊伍,抓住女同學的頭髮往下壓,用大刀背砍。

他還說,他不怕反動派的刺刀、皮鞭、木棒、水龍頭噴灑的涼冰冰的水

他是「他們」和「她們」的縮影,「他們」和「她們」是時代不屈的印記。

大批軍警手持大刀、木棍,準備襲擊學生隊伍

軍警逮捕學生

北師大女生救護隊

們望向了更遠的遠方

12月16日,師大數學系學生閻世臣在前門市民大會上演講。一二·九運動後,師大學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繼續宣傳抗日救國。

北平師大學生在車站月臺候車南下請願

1936年2月1日,由師大歷史系學生、共產黨員曹國智首倡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在師大文學院成立,歷史系學生敖白楓任首任隊長。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在師大成立

此外,北平師大學生自治會於1936年創辦了《師大學生》雜誌,發表《南下宣傳與學生運動》等許多文章。師大青年學生的一二·九愛國運動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師大黨支部、北平學聯、平津學聯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師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如王振華擔任北平婦女救國會宣傳部長,曹國智擔任北平婦女救國會黨團(即黨組)書記,楊採為北平左冀作家聯盟的黨團成員。

「師大英雄」們

楊秀峰、周小舟、林一山、王文彬、陳澤雲和江明……他們和今天的我們一樣,年輕又擁有熱血和理想。

七七事變後,師大愛國師生奔赴各抗日根據地,投身於抗日戰爭,先後犧牲的有:張鬱光、王文彬、張仁槐、蔣弼、郭慶雲等,他們為國捐軀的悲壯事跡,永銘史冊,垂教後世。

部分為國犧牲的烈士

畫面在我眼前播放,我站在你們曾站立過的地方,我走過你們曾經走過的路,我該怎樣紀念你們?

我看著老照片,看到了過往的紀念活動——

1979年,北師大召開了一場一二·九座談會;1984年12月8日,北師大一二·九紀念亭奠基儀式舉行;1990年,舉行一二·九火炬長跑接力賽;1995年,北師大學生為紀念一二九運動公演話劇《周君恩來》;1997年,開辦一二·九演講比賽……

1979年 紀念一二·九座談會會場

1983年 北師大紀念一二·九運動大合唱

1984年12月8日 北師大一二·九紀念亭奠基儀式

1990年 一二·九火炬長跑接力賽

1995年 公演話劇《周君恩來》

1997年 北師大學生紀念一二·九演講比賽

每到12月9日前後,校園裡總是縈繞著歌聲。

那是因為,在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時,鬥志昂揚的革命歌曲對抗日救亡理念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隨後的兩三年,北師大的學生們開始組織校內合唱活動,成立了歌詠隊,用嘹亮的歌聲傳播愛國主義精神。

歌曲代代傳唱,學子們用音樂歌頌不朽的記憶,用行動讓紅色旗幟永不褪色。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木小鐸

2020年12月9日記

出於疫情防控的要求

北師大2020年一二·九合唱比賽

將於今日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生會」b站平臺播出

讓我們先一睹各學部院系的歌單吧!

強權不能撲滅家國情懷

疫情無法削弱緬懷的歌聲

耳畔又響起悠揚的旋律

是向先輩致敬

是以歌聲自勉

是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的誓言

在這樣特殊的日子裡

伴著陣陣歌聲

細讀一遍「一二·九」紀念碑上的文字

傳承紅色基因,譜寫時代新篇

追憶先賢,奮鬥以我輩延續!

-bnuweixin-

來源:校史研究室、校學生會

文案/排版:汪泠言

責任編輯: 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們:xwzx@bnu.edu.cn

相關焦點

  • 木小鐸帶你體驗返校生活全流程!
    跟著木小鐸體驗返校生活全流程!入校篇抵校報到的流程是什麼?快跟隨木小鐸一起來看一下!校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和體溫檢測閘機,學生抵達後,實行「一查二驗三測四通過」,查驗健康碼、核實身份、測量體溫,無異常者方可入校。
  • 宗廷利┃追憶我的啞啞二爺爺
    公元2020年12月8日上午10時(農曆10月24日),北風哀號,山河嗚咽,啞啞二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85歲。今天,我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在這裡深切悼念、追思我可敬可親的二爺爺——任道芳老先生。老話說:人活七十古來稀。
  • 尋夢追憶我的過去(作者:劉選)
    尋夢追憶我的過去作者/劉選閒下來時追憶過去的時光就像夢一樣浮現在腦海裡聊天時我總是把我的過去告訴年輕人那個時代的我們是生活在純淨的精神世界裡雖然生活苦可人與人是親的過去的時光恰似影視考唄追憶往昔永遠在夢裡四十年前的我們沒有高樓沒有電梯沒有地暖沒有空調只有散煤爐子取暖做飯冬天裡一家人圍著火爐談天論地坐在煤油燈下做著自己的夢走著共同的生活軌跡
  • 鄭延益丨追憶用小提琴歌唱的西蓋蒂丨巴赫無伴奏之帝丨不聽上十年小提琴,想接受他很難?講硬技巧他在諸大師中最差,但音樂演繹獨樹一幟.
    西蓋蒂比奧依斯特拉赫「幹」,但聽多了卻更有韻味,酷似京劇中的老生餘叔巖。    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聽西蓋蒂唱片時,心裡覺得奇怪:發音是幹的,揉音慢得不象話,跳弓都是毛的,拉什麼聽起來都吃力;這樣一位提琴家有什麼了不起?似乎徒有虛名!
  • 國際殘疾人日丨聽我說,謝謝你……
    蘭州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孔令利致辭蘭州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張軍主持會議17266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30701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9.5%以上,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和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分別達到了96.85%
  • 我和我的村莊丨熱炕頭兒上聽大頂子山下的故事
    12月19日央視新聞「你好新時代」系列融媒體直播《我和我的村莊》收官之站走進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小南河村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季上大東北的熱炕頭兒聽大頂子山下的兒女嘮嘮改變在她的第一本攝影集裡,有一張照片是站在大頂子山上往下拍,有個村子,早晨霧散的時候,炊煙嫋嫋,特別美。後來她知道,這就是小南河村。申請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的時候,她義無返顧來了這裡。她和鄉親們聊起當時的行李,裡面有一件特殊的物件,就是一臺相機。
  • 柏楊長子攜《背影》來鄭州追憶父親丨父親原諒了那個時代, 我為什麼就不能原諒父親?
    「因為在一般讀者的印象中,看到的常常是柏楊的正面,但作為兒子,我經常是站在家庭的這個視角,看到的多是父親的背影。」由於父母離異,在郭本城年少成長過程中,父親柏楊一直缺席,因而曾經對父親柏楊有過諸多疏離和誤解,一度對父親有過抗拒。經過二三十年時間的情感修補,父子情才逐漸升溫。
  • 追憶胡法官丨明日長空聞霹靂, 當為國運敲錘聲
    追憶胡法官丨明日長空聞霹靂, 當為國運敲錘聲 2020-05-17 0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浪客劍心:追憶篇》我的追憶
    今天又重溫了一遍《浪客劍心追憶篇》,再次感嘆,果然不愧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動畫!它的悽美,難訴言語,不入文字。故事主線非常的簡單,俗套。幕府末年,年幼的緋村劍心父母因霍亂而死,在被人販子運送途中遭遇了強盜,一行人馬被屠戮殆盡之際為白衣劍客比古清十郎所救。後跟隨其學習劍術——御劍飛天流。
  • 追憶胡法官丨君子之德
    追憶胡法官丨君子之德 2020-06-0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聽】張學友《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
    歌詞:微風吹動你的發梢就像風的線條總是在我的眼裡顫動微笑掛在你的嘴角蕩漾我的情懷總是叫我無法言語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告訴你心中的話面對面看著你的眼睛不再追尋你的背影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告訴你心中的話面對面看著你的眼睛不再追尋 風的線條微風吹動你的發梢就像風的線條總是在我的眼裡顫動微笑掛在你的嘴角蕩漾我的情懷總是叫我無法言語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告訴你心中的話面對面看著你的眼睛不再追尋你的背影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
  • 淺談「參與者視角35焦段」與 「旁觀者視角85焦段」
    最常見的焦段:24,35,50,85,135,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概念,往往眼花繚亂,不知道從何入手。低於35mm的在拍娃的實際用的並不多,35和50用法差不多接近,135和85成像則更貼近一點。我通常使用35mm掛機,85mm來調劑和補充,或者根據拍攝的場景預先挑選合適的鏡頭。
  • 《情書》追憶似水年華
    看到那麼多人對影片如此簡單淺薄甚至錯誤的理解,我也只能無語凝噎藤井樹在圖書館看的書為什麼是《追憶似水年華》?影片結尾處的那幅有點題意味的肖像畫——也就是真正的實際的情書,為什麼要夾在《追憶似水年華》當中?這部普魯斯特的經典為何一再在影片中出現。
  • 每晚音樂訪談丨上音鋼琴系主任李堅訪談丨我所認識的俞麗拿和她的兒子李堅
    今天,當我聽著這母子兩人的配合默契、技巧嫻熟、感情豐富的小提琴鋼琴協奏曲《梁祝》,感到它仿佛是混合著柔和月光與斑斕卵石的孱孱流水,永無盡頭……    2009.2.28,草上飛丨布索尼和他的C大調鋼琴協奏曲丨【短評】李帕蒂:一個天才手中的舒曼和莫扎特丨李帕蒂(1917-1950)是誰丨李帕蒂在瑞士電臺的三次採訪丨【樂評】李帕蒂的天鵝絕響丨【回憶】偉大鋼琴家李帕蒂的生平往事丨【說明】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李帕蒂丨【追憶】哈斯姬爾:我和李帕蒂不得不說的故事(上)丨【追憶】哈斯姬爾:李帕蒂塵世生活的最後時光(下)
  • 《世界聽我說》正在熱播 聽全球華人乘風破浪的故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推出的以講述全球華人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語言類節目《世界聽我說在《世界聽我說》的舞臺上,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華人及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匯聚北京,分享他們的奮鬥故事,展示各自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以及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熱愛
  • 「羅恩格林的形象突然站在在我面前,他全身披著盔甲」丨《羅恩格林》極簡欣賞指南
    在自傳中,他提到:「羅恩格林的形象突然站在在我面前,他全身披著盔甲。」按理說,度假中的華格納不該想著工作,但他對外宣稱一股將羅恩格林立刻定格下來的欲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他根本無法踏實地待在溫泉療養池中。於是有了這樣一幅可笑的畫面——華格納半裸著從水裡起身,身上的水嘀嘀嗒嗒,他急急忙忙衝過水療院的走廊,一心只想找到紙筆。
  •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2020-12-1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演出丨致敬「BEYOND·黃家駒」紀念演唱會,追憶那段光輝歲月
    演出時間丨2021/01/03 周日 19:40演出地點丨安徽大劇院演出票價丨 80/150/200/280元懵懂少年時以為黃家駒的歌唱的是愛情後來才知道歌裡寫的是人生 聽著黃家駒的歌慢慢長大我們的心裡都有一首BEYOND
  • 《世界聽我說》正在熱播 聽全球華人乘風破浪的故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張純如|徐肇開|李復新|世界聽我...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推出的以講述全球華人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語言類節目《世界聽我說》(第四季)正在CCTV4熱播!在《世界聽我說》的舞臺上,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華人及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匯聚北京,分享他們的奮鬥故事,展示各自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以及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熱愛。節目力求用更加豐富的形式發掘好素材,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魅力。
  • 星辰文藝丨劉生發:這裡是澄潭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祖籍江西省高安縣(現改為縣級市),一九三三年我的父親和母親在江西老屋完婚,大約一年後母親才來到父親謀生的我現在的家鄉。當年同行的還有我的一位堂叔祖母。兩個小腳女人,在路上折騰了十天、半月,好不容易來到了城郊這個叫「澄潭」的地方。據說,那時這裡還有浮橋。她們又好不容易過了橋,僱請兩頂轎子,掌燈時分才被抬進了城。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從父母口中知道了「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