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繆曾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
死亡,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
近年來,安樂死的話題不斷引發爭議。2018年,NHK跟拍了一位選擇安樂死的日本女性,記錄了她決定安樂死和遠赴瑞士接受死亡、與親人離別的全過程。
通過鏡頭,看著她一步步走向死亡,與愛的人道別,與這個世界道別。整個過程,讓人揪心又悲痛。
當生命成為酷刑和累贅,當活著失去尊嚴和意義,我們是否可以按下生命的停止鍵?
01
▼
2018年的十月,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HNK的攝製人員開始記錄一個萎縮症患者走向死亡的全部過程,這個人就是出生於日本新瀉的小島美奈。
美奈在家中排行第三,父母離異,家庭動蕩,好在兩個姐姐給予了美奈許多的關愛。
童年的生活充斥著愛與離別,溫暖與殘忍,美奈就這樣長大了。高中畢業,她順利申請到首爾大學學習韓語,畢業後成為一名翻譯。
和許多新時代的獨立女性一樣,美奈自信、勇敢、愛拼搏。工作的時候,渾身散發著成熟、專業的魅力,那是她最美麗的時刻。
獨自一人在東京生活二十多年,她了解這座城市殘酷,也熱愛這座城市的活力。唯有在這裡,她才能觸碰到她的夢。
45歲那年,美奈決定開啟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她辭去了翻譯的工作,進入兒童福利院從事關愛兒童的公益事業。在這份工作中,美奈找到了不一樣的價值,也探索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誰也沒有料到,命運之神給美奈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3年後,她被檢測出了多系統萎縮症。
霎時,她對未來的一切設想,一切期望,均化作了一觸即破的泡影。
02
▼
多系統萎縮症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尚不明確,它會漸漸剝奪患者的身體機能,使人喪失行動能力和語言能力。到最後,只能靠機器維持生命特徵。
確診後,美奈在姐姐們的建議下,決定回到老家,和姐姐們一起生活。
患病之初,美奈依然樂觀的生活著,積極地配合治療。
可是,隨著病魔的逐漸侵入她的身體,漸漸的,她手中拿著的東西會滑落,走在平地上會突然摔倒,時刻會感受到全身上下的劇烈疼痛,只能依靠藥物稍微緩解。
沒過多久,她已經無法下床,只能靠姐姐們給她餵飯和換尿布。
曾幾何時,她的身影活躍於東京最繁華的地方,她見過那座城市最斑斕的霓虹。如今,她躺在這裡,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自理。
「第一次需要在姐姐們身邊,用爬的方式才能挪動身子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已經連她們的臉都沒法看到了。」
驕傲如美奈,在博客中這樣寫道。
即便如此,她還是努力保持樂觀。手指還能動彈,她便會在博客中記錄一些美好的瞬間。
她喜歡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美好瞬間,希望能把自己遇到的好事,作為堅定活下去的寄託。
一朵花,一片雲,姐姐的一個微笑,都能成為她活下去的勇氣。
03
▼
然而,疾病對身體的折磨卻日益加深了。
2018年3月,已經無法在家正常生活的美奈,和姐姐們一同尋找醫院時,在病床上看見了未來的自己:
全身上下插著管子,無法動彈,無法說話,只能靠機器維持著生命的跳動.
那樣的畫面給了美奈極大的衝擊,在她看來,這樣的狀態,和死了沒有什麼分別。
如果生命的最後,她也變成這樣一灘只會呼吸的肉,終日所見只是醫院的白色房頂,無法看見外面的藍天,享受窗外的陽光和微風,無法擁抱自己愛的人,呼喚她們的名字.
那這樣的「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與其苟延殘喘地活著,不如在自己還有意識的情況下,有尊嚴地死去。
她開始嘗試自殺,卻因為使不上力氣,最終以失敗告終。
美奈的自殺傷透了姐姐們的心,姐姐們是那樣愛她,那樣不想失去她。
可對於美奈而言,活著,意味著一天比一天更痛苦。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絕望。
隨著病情的惡化,美奈越來越痛苦,大部分時間,她能做的事情就是盯著天花板,反覆地問自己,這樣的生活還有意義嗎?這樣努力地活下去,是為了什麼呢?
在病魔日復一日的摧殘下,美奈決定安樂死。
「我想在依然保有自我的情況下,接受死亡。」
在聯繫瑞士安樂死組織機構的郵件裡,美奈這樣寫道。
如果不能有尊嚴地活著,那麼,她要選擇有尊嚴地死去。
04
▼
在日本,只有一種情況下能夠進行安樂死:
當病人已經病入膏肓,無力回天之時,可以撤去所有維持生命的設備讓患者死去。這個過程,也被稱之為「尊嚴死」。
在此之前,病人是沒有權利選擇死亡的,醫生也無法注射藥物讓病人安樂死,否則會被問罪。
幾經搜尋,美奈在網上向瑞士的一個機構發出了死亡申請,希望該機構能夠協助她死去。
一開始,家人無法理解,兩個姐姐自不必說,遠方的妹妹也多次發來消息,勸她堅強地活下去。
但美奈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說是要樂觀,要放下執念,堅強活下去。可這樣一幅什麼都做不到的身體,繼續活下去,就真的是好事嗎?」
「選擇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死去,是我自己的權利。」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至少應該有選擇死亡的權利。
2018年的冬天,美奈在兩個姐姐的陪伴下,來到了瑞士,準備進行安樂死。
經過幾番痛苦的掙扎,兩個姐姐決定尊重妹妹的選擇,陪伴她走完人世的最後一程。
抵達瑞士的那天晚上,在醫生和美奈確認了實施安樂死的必要條件後,三姐妹聊了很久。
姐姐們的心裡總還是抱著一絲期望,希望妹妹能夠回心轉意,放棄安樂死的想法,可美奈已經不想再繼續痛苦下去了。
次日,組織又派來醫生來對美奈的精神狀況作最後的判斷,美奈躺在床上,平靜且安然,冷靜地回答著醫生的每一個問題。
門外,是姐姐們焦急的等待。她們既不想失去妹妹,又不想看著妹妹忍受痛苦,無論哪一個結果,對於她們而言,都是煎熬。
最終,醫生判斷美奈可以進行安樂死。得知最終的結果,姐姐們還是無聲地落淚了。
最後一晚,三姐妹徹夜未眠,當彼此的陪伴進入倒計時,她們選擇作一場最後的告別。
一起吃了最後一頓晚餐,和遠方的妹妹通了電話,一直要強的美奈,第一次主動提出讓姐姐們幫忙洗澡,對一直陪伴著她的姐姐們說了無數次「謝謝」。
一起笑,回憶著往昔;又一起落淚,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分離。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星星褪去,太陽升起,新的一天又開始了,美奈的一生要結束了。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美奈躺在了床上,最後一次凝視她的兩個姐姐,她愛的人,和她們道別,也和自己道別。
「能一直被守護到最後,我的人生,真的很幸福。」
隨後,她慢慢打開了點滴,藥水慢慢留下來,進入她的身體,眼前的一切開始模糊、暗淡。
恍惚間,她似乎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和姐姐們一起在陽光下奔跑,穿著學士服在大學裡留影,在媒體鏡頭前從容自信地進行韓語翻譯,在兒童福利院中陪伴孩子們.
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時刻一一浮現,曾經,她是那樣真摯、熱切地活過。於她而言,這就足夠了。
最後,她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沒有任何痛苦,像個小女孩一般,沉沉地睡去。
52年的人生,就這樣結束了。
05
▼
由於日本不認可安樂死,美奈的遺體無法運回國。她的骨灰,撒在了瑞士的河流裡,順著河流,流向大海。
轉眼春天,新瀉的櫻花開了,往年一起在樹下賞花的人,如今少了一個。
「每一天十分想見她,但是看著照片就會想到,她真的已經不在了.」思念很濃稠,可對於活著的人來說,生活還要繼續。櫻花謝了,明年還會再開。
在電影《深海長眠》中,全身癱瘓一心尋死的雷蒙會幻想自己掀開床單,翻身下床,奔跑著從窗子一躍而下,就像長出一雙翅膀,投入大海的懷抱。
於他而言,若是不能在沙灘上奔跑,不能擁抱親人,不能親吻愛人,不能親手寫下動人的詩句,不如永遠地長眠於大海。
他之所以對死亡如此執著,恰恰是因為他對生命是這般的熱愛。
美奈亦是。
若是早已轟轟烈烈地活過,那麼,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又有何畏懼的呢?
-END-
本文由益美君原創
傳播,讓公益更有力量!關注公益慈善、社會創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為企業公益基金會、公益機構及項目提供專業的全鏈條傳播服務。
商務合作(蘇 蘇):suesue801(微信)
授權轉載(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