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解鎖時,手機是怎麼「認出」你的?人臉識別了解下

2020-12-27 北京科學中心

本文作者:張津銘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醫用機器人與計算機輔助手術方向

審核專家:劉文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健康與康復工程系主任

「刷臉」是這幾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在現實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比如:智慧型手機的刷臉解鎖,快速準確;行動支付的「刷臉支付」,安全便捷;住宅小區的刷臉門禁,消除了忘帶鑰匙的煩惱。

此外,手機中的智能相冊,可以根據照片中的人物進行自動歸類;美顏相機的特效功能,可以提供用戶感興趣的美顏效果……

那麼,人臉識別在技術上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它與人工智慧又有怎樣的關聯?

來源|自製,素材綜合自搜狐、行動支付

人臉識別如何從無到有

人臉識別技術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在90年代後期開入進入應用階段,目前已經是一類發展比較成熟的技術了。人臉識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通過捕捉和對比分析人的「面部特徵」來識別人的身份。

當我們要記住一個人時,可能會首先記住他是不是雙眼皮、眼睛是什麼顏色、頭髮是卷是直、鼻梁高低等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面部特徵」。

但對於兩個長相非常接近的人(比如一對雙胞胎),人們很難用肉眼分辨,而計算機輔助人臉識別技術則能夠準確、快速地辨別出兩者之間的異同,這是因為人臉識別算法能夠辨別和記住的「面部特徵」遠比肉眼所能觀察到的要多很多,可以捕捉到人與人之間更細微的差異。

人臉識別,就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用攝像機或攝像頭獲得含有人臉的照片(或者視頻),並自動在照片(或者視頻)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採集到的人臉進行面部識別的一系列方法。

人臉識別的過程通常分為4個步驟:人臉檢測、人臉對齊、人臉編碼和人臉匹配。

來源|easyai-tech

第一步是人臉檢測。顯然,在我們區分人臉之前,必須先在照片中找到人臉的位置。比如,當我們使用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手機拍照時,都會發現:手機能夠將人的臉部用方格自動標記出來,這就是採用了人臉檢測技術。

來源|github項目face_recognition

第二步是人臉對齊。在檢測出照片中的人臉的位置之後,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照片中的人臉可能是傾斜的,也可能只是個側臉。

雖然人類可以輕鬆地辨識出兩張面朝不同方向的同一張臉,但對於電腦來說,它經常會認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身份。

來源|MacRumors

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人臉上的特徵(如眼睛、鼻子、嘴等),並通過幾何變換(如旋轉、縮放等)將這些特徵挪到對應的位置上,完成人臉對齊。

來源|知乎

第三步是人臉編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我們檢測並對齊的未知人臉,與我們已經標註了的人臉圖片進行比較。如果未知面孔與一個以前標註過的面孔非常相似,那它極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人。

但這種方法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識別出海量照片中的人臉的,因此,我們就需要程式設計師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在計算機中訓練一個神經網絡,將同一個人的兩張不同的面部照片與另外一個人的面部照片同時輸入電腦中的神經網絡,讓它做出判斷,並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不斷訓練的過程中,程式設計師會讓輸入的同一個人的兩張照片差異值縮小,這樣一來計算機就可以學習到這個人臉部到底具有什麼特徵。

在實際識別的時候,人們會預先將所有人的面部圖像放入人臉資料庫中,再將我們想要查找的人臉利用機器學習中的比對方法(如KNN分類器)與人臉庫中的數據對比。

來源|知乎

第四步是人臉匹配。這是最後一個步驟,也是最簡單的一步。經過了前三個步驟,計算機已經和我們一樣記住了許多人的面部特徵。利用人臉匹配技術,計算機就可以從我們的照片庫中自動找到與目標人物最接近的照片。

來源|知乎

人工智慧與人臉識別有啥關係?

人工智慧涉及很多領域,包括網際網路、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

這其中,作為和人類活動關係最密切的計算機視覺領域,在整個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都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人臉識別技術又是計算機視覺領域內發展很久且十分成熟的技術。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什麼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主要是研究如何運用電腦程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目的在於使各種自動化機器或智能機器(主要指計算機)學習、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

人工智慧的學習過程,類似於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識物的過程:父母指著小狗告訴我們這是狗,經過幾次悉心教導之後,我們就知道整個小區裡面的毛絨絨、搖頭晃腦、跑得快的四腳動物都叫做「狗」(不管是哈士奇、泰迪還是中華田園犬)。

而人工智慧學習識物,是程式設計師把成千上萬條犬類的照片輸入計算機,讓計算機識別出各種狗的特徵(比如:兩隻眼睛、四條腿、毛絨絨等等),並建立起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下一次輸入一幅包含到兩隻眼睛、四條腿,毛絨絨的東西時,計算機就會自然而然地認出這是一條小狗了。

2010年,人工智慧技術開始進入圖像識別領域,利用攝像頭識別人臉成為現實。例如,公安部門可以利用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無論攝像頭中的人臉是側臉、遮擋、弱光或模糊,利用今天的人工智慧技術都可以實現毫秒級檢測)。

另外,人工智慧技術還可以用於分析監控畫面,實時標註出人群數量、密度、性別、衣著特徵等。相比其他國家,我國擁有海量的人臉大數據資源。基於人工智慧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應用。

人工智慧對我們有啥影響?

如今,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智能生活的大門已經開啟。

除人臉識別之外,在智能醫療領域,智慧機器人正在輔助醫生診治患者;在智能交通領域,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開始上路;在智能家居領域,各種可交互式智能硬體越來越多;在智能金融領域,人工智慧已經可以代替專業的理財顧問為客戶提供完美的理財方案……

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概念圖 來源|圖行天下

人工智慧技術在帶給我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和局限性。

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採集和處理,必然繞不開個人隱私問題。這就需要管理機構制定出規範的數據管理制度或措施。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自身也存在一定的技術局限性,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用人工智慧來解決。

來源|太陽能電動汽車網

隨著技術的完善與進步,相信在未來人工智慧技術必然會越來越成熟,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相關焦點

  • 解放雙手,koobee手機人臉識別解鎖教程來咯
    ➤ 點擊進入設置人臉識別更新完系統後,我們可以看到設置裡面會多出一個「人臉識別」選項,點擊進入設置人臉識別➤ 點擊「人臉識別管理」,進入下一界面盯住鏡頭,選好角度,不到兩秒,錄入成功,之後便可直接鎖屏手機,然後再點亮手機,把手機對準人臉,解鎖成功get~➤
  • 別人可以用面部識別打開你的手機嗎
    2D人臉識別簡單來說就是手機攝像頭先多次採集用戶照片,並從中篩選出較為清晰,面部特徵明顯的照片。然後手機從這些照片中採集人臉特徵點,比如眼睛間距、鼻子大小、嘴巴高度等能夠量化儲存的幾何信息,並且儲存在手機的解鎖程序之中,這樣就算是面部信息錄入成功了。
  • 不懼暗光一眼識別 人臉解鎖手機推薦
    全面屏時代的到來,為此前一成不變的智慧型手機帶來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變化,也為用戶體驗帶來了巨大的提升。由於對手機形態改變太大,所以伴隨全面屏而來的是一系列此前人們習以為常功能的改變,比如解鎖。全面屏下,正面不可能再放置指紋按鍵,所以很多就放在了背部,而隨之興起的還有人臉解鎖。
  • 「人臉識別」解鎖,到底安全不安全
    在現實生活中,手機可以通過檢索你的面部,識別手機前的人是不是你。人的面部信息,如同指紋、聲紋一樣,具有極強的獨特性,也成為了現在的常用解鎖方式之一。但最近CCTV4頻道報導了一個新聞,戴上根據人的面部信息3D列印的面具,可以直接人臉解鎖他人的手機。這不禁讓大家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產生了深深的疑惑:現在的人臉識別系統,真的安全嗎?
  • 戴口罩也能解鎖iPhone?NO,人臉識別信息採集是大問題!
    對於習慣使用面容ID解鎖並且沒有實體 home 鍵的iPhone X以上的手機用戶來說,Face ID不能認出帶上口罩的自己,困擾其實真的不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1月底開始就有網友開始「訓練」自己的手機,通過反覆【嘗試帶口罩解鎖 – 匹配失敗 - 輸入密碼 – 再次嘗試解鎖】的方式,直到手機記住戴口罩的自己。
  • 好奇心|戴口罩能面部解鎖手機?測試六款手機:能識別!
    蘋果回應稱該情況只是個例,人臉識別功能足夠安全。iPhoneX遮擋面部時無法錄入,但正常錄入的情況下,口罩露出上唇遮擋下巴可解鎖。iPhoneXs遮住四分之一面部錄入面容ID,戴著口罩(擋住鼻頭位置)可解鎖。iPhoneXr和Xs一樣。華為p40正常錄入或戴口罩錄入,戴口罩露出鼻子即可解鎖,而且手機放在遠處扭頭看過來半戴口罩也可解鎖。mate30和p40一樣。榮耀v30,只要露出並睜著眼睛就能解鎖。
  • 打工人利器:WindowsHello面部識別刷臉解鎖
    自從一項可以保障辦公信息安全的黑科技——WindowsHello面部識別功能誕生,每次登錄系統不用輸入密碼,你自己就是密碼,刷臉就能快速登錄。當然,前提是你得有相應的設備支持。飛利浦精準系列多款商用顯示器都搭載了WindowsHello彈出式網絡攝像頭,支持AI人臉防洩密登錄,21:9超寬帶魚屏346P1CRH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款。
  • iOS13.5優化faceID解鎖,用戶佩戴口罩時自動跳過面部識別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人們都佩戴上了口罩,這讓面部識別功能受到了空前挑戰。佩戴了 3 個月口罩的小編,現在無比懷念當初使用指紋識別手機的時光。受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iPhone 手機。目前智慧型手機中,只有 iPhone 是單純配備 3D 面部識別的,安卓陣營常用屏幕指紋加 2D 面部識別的方案。關於疫情期間用戶解鎖 iPhone 困難這一問題,蘋果也已經了解到並採取了措施。在最新推送的 iOS13.5 beta3 版本中,蘋果對 faceID 進行了優化。
  • 凱迪拉克新款 XT4 上市 增加人臉識別解鎖
    此次年度改款除了例行更新車漆、內飾顏色選擇外,最大的亮點是可以選裝人臉識別解鎖系統,選裝價格為 10000 元人民幣。這套人臉識別解鎖系統的主要部件是位於駕駛員側 B 柱上的高清觸摸控制屏、雙目立體紅外攝像頭與指紋感應裝置。
  • iphone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別了?手機終於認識「不要臉」的我了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出門不得不佩戴已經將近兩個月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戴著口罩無法解鎖面部識別開鎖的手機。尤其是出入一些公共場合,我們都必須要出示健康碼或者掃碼登記,許多人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拉下口罩解鎖手機。
  • 面具可替代人臉解鎖手機?「死要面子」才能「不受罪」
    因此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隨著人臉成為重要的生物識別特徵,大家一邊享受著便利,一邊又對自己的面部信息「錙銖必較」。伴隨著人臉話題的熱傳,身處網際網路當中的人也更加講究「臉面」了。面具解鎖手機?好像不太對勁近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報導了一則科學測試,稱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
  • 臉部識別手機有哪些 2018最新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推薦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手機市場,我們不難發現今年智慧型手機趨勢非常明顯。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入門級基本上都標配全面屏設計,當然除了這個我們還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對於面部識別相信很多用戶不會陌生,要知道這個功能在去年的智慧型手機就出現過,只是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普及。
  • 騰訊安全實驗室教你如何戴著口罩人臉解鎖 iPhone
    用手捏住口罩的中間偏下位置拉至半遮面狀態; 第二步:保持半遮面狀態,設置 Face ID; 第三步:觸發 FaceID 錄入的圓形取景畫面後需保持口罩與臉的相對位置不變,頭部轉圈錄入面容; 第四步:摘掉口罩後嘗試解鎖手機; 第五步:正常佩戴口罩後嘗試解鎖手機。
  • 不是自己的手機也能解鎖?這樣做就能騙過「人臉識別」
    說到刷臉支付,這在幾年前還只是一句玩笑話,而現在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坐高鐵時「刷臉」進站……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也就是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一定預處理,而後再通過「照片活化」軟體生成動態視頻,騙過了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的。明明不是自己的臉,也能通過人臉識別嗎?以使用率較高的人臉識別解鎖手機為例,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測試。
  • 口罩下的人臉識別:要安全還是要隱私?
    而長時間佩戴口罩也帶來了許多麻煩,比如說用Face ID解鎖手機。近日,網友們測試發現通過特別操作,iPhone也能戴著口罩解鎖;更有藝術家設計出了可以欺騙人臉識別功能的「Face ID口罩」。不過,人臉識別的問題似乎還不止安不安全穩不穩定這一點,它還關涉到另一個麻煩的問題——社會監視。人臉識別可靠嗎?
  • iPhone Face ID與其他人臉識別技術有什麼不一樣?
    如今人臉識別非常火熱,與蘋果採用該項技術不無關係,但是還有一點就是卷積神經網絡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應用。自從蘋果發布iPhoneX以來,其最亮眼的Face ID技術屢遭破解,那麼手機上的刷臉解鎖、App的刷臉登錄功能是怎麼實現的?
  • 熱點: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 識別成功率高達3成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有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手機人臉識別解鎖測試,測試中,科研人員在手機前對面具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通過幾次比對,手機被成功解鎖了。專家表示,這款面具的製作成本並不高,只要不是在極暗或極亮的背景下,通過面具或頭套進行人臉識別的成功率高達3成。
  • 戴口罩人臉識別能成功?看看iPhone手機的FaceID表現怎麼樣
    現在用手機最大的不便可能就是面部識別了,由於日常出門要戴口罩,無論是解鎖還是刷臉支付,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蘋果手機用戶身上,因為蘋果手機從iPhone X開始,就依賴於FaceID功能,面部識別幾乎可以說是iPhone手機的基本操作。
  • 央視科學測試:面具也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
    隨著人臉支付的出現,出門錢包、手機都不用帶也可以買東西了。方便是方便了,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安全問題。據央視新聞報導,為了驗證人臉識別的安全性,以使用率較高的人臉識別解鎖手機為例,經過科學測試,面具就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
  • 危險的人臉識別
    但一個嚴峻的事實是,除了ZAO之外,收集並使用我們人臉數據的機構和企業,正變得越來越多。比如,擁有你相冊讀取權限的APP、為你提供人臉解鎖功能的手機廠商、對你進行身份驗證和面部檢測的金融或教育類APP,甚至是你辦公樓裡的刷臉出入系統,以及無處不在的安防攝像頭。為了便利,我們正在把自己的人臉數據免費交給越來越多擁有新技術的組織。這一趨勢浩浩蕩蕩,個人仿佛無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