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電影丨認知沒有邊界,只有不斷顛覆

2021-03-02 慢書房

耐思書店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又一次印證了我對其電影的理解:認知沒有邊界,只有不斷顛覆。


和多數觀影者一樣,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期待,首先來自這部電影的技術創新:3D/4K/120幀。這是個什麼概念?

3D可以無需多言;關於4k,則是指電影的解析度,首先得明白我們一般看到的電影以2k居多,即2048X1080,4k相對更高清。然後是120幀。目前電影普遍採用24幀的拍攝和放映技術,即每秒24格的畫面更新率來拍攝和播放,而120幀就意味著一秒裡會有120張畫面,是24幀的5倍,120幀能最大程度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並能更好地幫助4K展現其應有的清晰度,


目前幾乎沒有導演嘗試過120幀,曾有幾次的嘗試都以慘敗告終,更別說是3D/4K/120幀。可以說李安的嘗試,是在開闢電影發展的新紀元。

這幾樣加在一起的規格,前無古人,以致真正能夠放映的影院寥寥無幾。好在影片為了適應市場,李安在後期製作多個版本,包括3D/4K/120幀、3D/2K/120幀、3D/2K/60幀、3D/2K/24幀等不同規格,於是我們還是能夠欣賞到並不「完美」的全片。不過,選擇去看李安的電影,我還是更想從劇情上去得到些什麼。誠然技術的革新,已經顛覆了我們觀影者客觀的認知,但李安從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故事路線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他拍《少年派》,對,你會理解這是一部漂流生存類電影,畫面的精良讓人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他偏偏要把赤裸裸的人性展示在你面前,告訴你我其實要講一個嚴肅的哲學命題。

他拍《色戒》,對,這是一部帶有情慾角度的類型電影,可去看的時候又會用諜戰,懸疑,心理的角度剖析,正當你什麼都認知完成後,他告訴你這是一部真正講「愛與信仰」的電影。

他拍《臥虎藏龍》,對,一部濃厚的中國武俠風格電影,竹林山水、輕功劍法這些顛覆著西方觀眾的認知,同時李安又把西方經典的愛情模式融合在主要人物的感情線中,也讓中國觀眾感到耳目一新。這就是電影大師的世界,其實這樣的大師並不在少數。而李安的特點是在於他的包容性,駕馭各種類型的能力,以及最為重要的創新精神。

回到這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這部電影無疑是美式的主旋律電影,伊拉克戰爭的背景下,可以想見反戰思想的濃厚。但倘若觀眾帶著這樣的觀點去欣賞這部電影,你會覺得李安講故事的能力怎麼變弱了?而影片技術革新的影響不僅僅是畫面,導演顯然認為在新的技術表現力下演員的表演方式也需要突破性的革命。最明顯的是演員經常直視攝影機表演,這在傳統的電影理論中是一種突破第四面牆的大膽做法。新式意味著觀眾的不適應在所難免,首映之後的冷態勢已經說明了許多問題。其實我們姑且可以把李安認為成一位編劇出身的導演,至少在他早年的「家庭三部曲」是由他完成的編劇任務。於是可以想見他在做導演時,側重點也就是在故事上。這,只是一個十九歲的男孩的故事。因為家庭的變故需要穿上軍裝,他去到陌生的國家,聽著長官的指令,把槍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嚇得跑開,他不知道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他因為一個偶然的鏡頭成了國家的英雄,在那同時,他曾經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懷裡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鮮血,有戰友的,有敵人的。他那麼年輕,卻已經飽經風霜。

「這是你的國家,把你像木偶一樣隨意操縱的權力機構。這個充滿了虛假的感動,繁華浮誇到化成半場秀的煙花猛一下炸裂的地方,你把它的標誌印在胸前,為它出生入死,你甚至沒辦法輕聲表達自己對它的不滿,儘管你知道從小的教育都讓你學會了要一心為它好。」

選擇戰爭,就是通往悲劇,只是以一個男孩的心路歷程去表現,實在殘酷。

走出影院,還沉浸在最後的戰場硝煙裡,對這個世界的感覺——一片虛無。想來也只有李安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動與深刻吧。

—FIN—

| 朗君

圖片丨網絡

排版 | 江月

編輯 | Hienwey Lin


相關焦點

  • 玩物志Vol.1 | 認知的邊界
    任何人對於世界的認知都不是完善的,必然有其局限性。一個人的認知所擁有的最深遠程度,即是這個人認知的邊界。不同的認知邊界決定了不同的思維,也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有趣的事情在於,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就會覺得人類的認知邊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擴大,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人類的認知邊界開始時是無限的,而隨著知識的積累,意識裡面被灌輸了是非對錯,人類的認知邊界就會變得越來越有限。一個小孩子,他對世界的認知是「一切皆有可能」。
  • 聊聊一個創業者的認知邊界和困境.丨【長文慎入】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許多認知偏見是一種人類的防禦預警機制,人們是通過犯錯來適應這個世界的。有時候,如果想錯了,那就對了。因為大腦傾向於以「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方式來幫助我們適應一個不完美的世界。犯錯,是為了規避更大的錯。       所以,犯錯其實是一種常態,我們在無數次錯誤選擇和歷史教訓中收穫新的認知和經驗,沉澱更豐富的知識結構。
  • 《不要碰我》:驚世駭俗的身體影像與顛覆常規的電影語言
    出人意表地,她用驚世駭俗的身體影像與顛覆常規的電影語言來徹底打破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的桎梏。羅馬尼亞電影不再只有蒙吉和普優關於社會與政治的隱喻劇,而是可以有阿迪娜·平蒂列這種只關注個人情感與價值取向的私密作品。
  • 所謂成長,就是不斷顛覆自己的認知
    而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談到認可限購政策的學生,最終基本都沒有通過。但香帥說,如今她要對自己當初的輕率道歉。我大學本科專業是金融學,雖然沒怎麼好好學,但也知道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以及堵不如疏,而絕大部分行政強制幹預,都會使結果更糟糕。
  • 隨筆|所謂成長,就是不斷顛覆自己的認知
    而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談到認可限購政策的學生,最終基本都沒有通過。 但香帥說,如今她要對自己當初的輕率道歉。 02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限購政策,或許北上廣深,乃至新一線城市的房子,基本都被十年前的有錢人握在手裡
  • 科恩兄弟的新電影顛覆了我對西部片的認知
    作為享譽世界影壇的組合,科恩兄弟的電影作品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他們的電影題材多樣,風格鮮明,帶有濃厚的荒誕、冷酷、出人意料的意味,散發著迷人的魅力,這也是被廣大影迷所喜愛的原因之一。而在今年入圍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最終奪得最佳劇本獎的《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再一次顛覆大家對西部片的認知。不同於我們通常認知的西部片,《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並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故事,而是由六個短片構成,即《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阿爾戈多內斯附近》《飯票》《黃金谷》《受驚女子》《遺體》,講述了6個西部題材的不同風格的故事,這六個故事由一本書串起來。
  • 《湮滅》生存意志與自毀傾向,認知邊界與敬畏生態
    人:莉娜與丈夫交談時,提到人類的衰老是因為細胞的錯誤;與文特雷斯教授交談時,提到了人類傾向錯誤的那條自毀道路,隱喻了凱恩和最後這隻探險小隊其他成員為什麼沒有逃出來:凱恩因為知悉莉娜出軌而加入探索隊, 最後在錄像中,他選擇自焚死去,留下殘存他意志的複製體去找莉娜;而最後這支探索隊,每位成員也或多或少展示出一定的自毀傾向,只有莉娜進入的意志是與閃晃鬥爭,找出原因,拯救丈夫。
  • 廣袤的認知邊界竟然輸給了伺服器……
    我特麼當時就深深覺得除了李石,那幾個傢伙無論是菜譜還是五線譜,凡是跟「譜」相關的東西就沒有靠過。夏鵬就在旁邊。氣定神閒,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然後兩臺伺服器就因為搶購人數過多崩潰了。白雲魔男和塔主敗在了認知不足上。夏鵬敗在了認知與否上。他反應過來後問了一句話:伺服器是誰?怪不得他氣定神閒。
  • 繪本《奇幻島》輕鬆顛覆你的認知
    一座幻想中的島嶼,一次顛覆認知的旅行「外師造化,中心得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所謂「造化」就是指大自然,所謂「心源」就是指畫家內心的感悟。這8個字簡練的概括了藝術創作的根源是自然,畫家從自然萬物和法則中獲取靈感,以藝術的形式進行升華,從而表達出自己的追求和理念。
  • 日本翻拍《三國志》,貂蟬刷新你的認知,10角色全曝光,顛覆三國
    —————————————————丨四年日語教育講師贈送免費日語資料 丨丨 丨丨領取免費日語資料點擊上面的連結哦 丨《三國》故事風靡海內外,歷史人物也個個形象鮮明,日版翻拍顛覆外界刻板印象,3日宣布絕世舞姬貂蟬的選角,由身材破百公斤的渡邊直美來演出!
  • 《超體》顛覆人類認知,斯嘉麗大腦竟被100%開發!
    《超體》這部電影絕對是顛覆個人認知的一部科幻電影,看完後太驚為天人了!人類大腦被開發100%之後,竟然能通過意念控制電波,移動物體,預知未來,為導演和編劇的腦洞點讚。該部電影由呂克.貝松執導,斯嘉麗、弗裡曼等主演。
  • 合唱團納新丨音樂無國界,夢想無邊界
    不及維童五百年的悠久歷史五年的修煉磨礪只是我們的開始我們跨越海峽我們走出國門我們稚嫩而自信我們昂首而有力夢想是沒有邊界的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提供或者表達了一種認知世界的方式的同時,也告訴了人們描述事物實際上是一件簡單易行而又充滿了美麗和未知的事情。如同《音樂之聲》女主瑪麗婭所唱的:「群山草木都因為音樂充滿生氣。」音樂,真的是個很美妙的事情。
  • 《海雲臺》顛覆了我對「災難片」的認知,因為這是韓國電影
    這些畫面在我的面前一閃一閃地浮現,可當我開始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完全顛覆了我對「災難片」的認知,因為這是韓國電影。,崔萬植回到陸地上後一直照顧著已故船員的女兒姜妍熙但卻並沒有告訴她事情的真相,他們之間同樣發生了許多趣事讓人捧腹,就例如帶姜妍熙去看棒球,在賽場裡喝醉酒被抓走,笑點也非常之多。
  • 挑戰你認知邊界的 10 本書
    編者按:關於閱讀,最好的事情是令你可以拓展思維,迫使你去思考,鼓勵你去挑戰你的認知邊界。雖然我列出的書單中,有些書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有些書是幾年前寫的,但它們都在鼓勵你,去挑戰你的認知邊界。幾千年來,人類始終在孜孜不倦的通過閱讀書籍來了解世界。人們學習新思想,打開他們的思想,了解我們所居住生活的這個真實的世界。這絕不是一個詳盡的清單。很多書會讓你停下來認真思考,但是這些書在某種程度上,是影響了我的思考。
  • 廚電有邊界!海爾食聯網構建智慧美食平臺無邊界
    這是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也是個不顛覆就會被顛覆的時代。在不進則退的時代洪流裡,電動車顛覆汽車、直播帶貨顛覆傳統電商、外賣顛覆了方便麵連續增長18年的行進路線……甚至你永遠都不知道敵人是誰,又會被誰顛覆?
  • 這篇文章顛覆你的認知
    李小龍電影中的癲狂造型李小龍在電影中展現的癲狂表演,是因為電影角色的需要,和他本人的形象沒有任何關係。這就好比大美女莫文蔚在星爺電影《食神》中的經典扮醜形象。第一,李小龍電影中的角色需要,他會有意表演為一種癲狂,硬漢,酷狠冷的銀幕形象,也是他特立獨行的一種表演風格,導致他和現實中的形象有所差別,就如我上面提到的莫文蔚在《食神》中的扮醜一樣。
  • 答案可能顛覆認知
    這種顛覆認知的生物擁有堪比行星的體積,單靠一己之力就能撼動數個恆星系。甚至在有些描寫得誇張的科幻作品中,這種巨獸的體積直接就能和龐大的恆星媲美,它們超乎想像的質量與體積使得它們身體內部產生了劇烈的核聚變反應,而這正是它們強大破壞力的根本。
  • 申公豹不夠壞,蘇妲己不夠美,一部《姜子牙》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角色雖然都是《封神演義》裡的角色,但其實世界觀並沒有打通。在某種程度上,電影《姜子牙》甚至顛覆了我們對於《封神演義》的認知。》裡,申公豹變成了姜子牙的忠實迷弟,這實在是夠顛覆的。《姜子牙》裡,和原本的認知不同,元始天尊成了將蒼生玩弄於股掌之中的反派。
  • 原來還可以這樣,11部顛覆傳統認知的經典電影
    有些電影會不同於你現在的三觀,讓你仿佛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知。今天大溼帶來的一份片單,每一部都會顛覆你的認知,但是每一部都讓你欲罷不能!
  • THE9團綜上線,這幫女生有點「彪」,顛覆郭敬明張雨劍的認知
    郭敬明和張雨劍被顛覆認知了郭敬明表示道郭敬明第二句就表示THE9女團顛覆了他對中國女團的認知。就在於她們符合著外界對女團的看法:只有在舞臺上才會熱情四射,在生活當中還是很乖巧可愛,讓人很有保護欲。顛覆認知的又何止是郭敬明呢?張雨劍也感慨THE9女團是攻擊力非常強的一幫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