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佚名《八相圖》

2021-01-15 文化藝術與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精彩文章

--

--

長按關注微信公眾號

已刪除相關違規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

--------

-------------

---


宋代佚名《八相圖》



《八相圖》,南宋,佚名,絹本設色,手卷,縱36.5釐米,橫246.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佚名畫家所作 《八相圖》。這幅 《八相圖》並未出現於古代書畫文獻著錄中,在其他文集中也不曾記載。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珂羅版 《故宮書畫集》中亦無收錄。


宋佚名《八相圖》卷局部圖:秦檜?周必大?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化部文物局成立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對全國各大博物館藏畫進行鑑定、編錄,其成果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影印了此幅 《八相圖》,並在卷末附有基本信息。

二十一世紀初編纂的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中有餘輝主編的 《晉唐兩宋繪畫·人物風俗》,其中再次收錄了此卷,並附有相關介紹信息,釋讀出題跋,在此基礎上辨別出八位名相,並對畫作的特點作了簡單概括。近年浙江大學、浙江文物局承擔編纂的 《宋畫全集》再次收錄了該幅作品的高清圖版,並附有圖版說明,但基本為 《晉唐兩宋繪畫·人物風俗》中的內容。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一相:周公旦

周公旦頭像

該幅作品所描繪的「八相」, 《晉唐兩宋繪畫·人物風俗》中識讀為 周公旦、張良、魏徵、狄仁傑、郭子儀、韓琦、司馬光和周必大。學界對此並未提出疑義,筆者先前也基本認定該作所畫為此八相。許浩然 《一幅南宋紹興年間的秦檜畫像—故宮博物院藏〈八相圖卷〉考辨》一文,首次提出了第八位名相為秦檜的觀點,並作了相關考辨。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二相:張良

張良頭像

對這樣一幅名款殘損、圖章全無、又乏古代文獻著錄的作品,目前僅有基本識讀和一篇研究性論文。而該作還有許多疑問尚未解決,如畫作名稱、畫作的作者、創作年代等。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三相:魏徵

魏徵頭像

《八相圖》的落款處缺損了時間、作者等關鍵信息,又沒有印章和畫史的著錄,加上畫風的疏簡和樸質的書風給人不夠精緻和高雅的印象,目前對該畫的研究尚不足。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四相:狄仁傑

狄仁傑頭像

《八相圖》乃故宮博物院於一九五七年從外收購,具體信息不得而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晉唐兩宋繪畫·人物風俗》《宋畫全集》都將此作品以真品收錄其中,尤其是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鑑定組的諸位專家對此並未有不同意見。雖然尚需告知真偽的基本證明過程,但大致說來真跡的判斷應屬無誤。該幅作品有部分殘損和修補,不過基本保持了原畫的風貌。畫面的文字、畫風和題跋以及卷質等都可以作為斷代的依據。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五相:郭子儀

郭子儀頭像

在三本權威的書畫集錄中,都將此圖命名為「八相圖」,其命名的基本理由是上面繪有八位名相。從這個角度看,「八相圖」的名稱並沒有問題,不過忽視了其他信息和內涵。

根據畫面中第十段文字中的說法,其「家藏周室漢唐以至我宋重臣畫像凡八人」,這些人在道德、才略、功業方面都是百世罕見,故加以圖載,贊以賦文。由此判斷畫家的創作意圖,或是家中獨藏有這八人的畫像,故圖繪之,實則有另外的含義。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六相:韓琦

韓琦頭像

落款中提到了創作者的身份為「門人」。該幅畫作首先具有學生對老師的恭敬之情,其繪製此畫的目的是以其他七位名相襯託秦檜。因此,此畫命名「八相圖」雖是最為直觀的方法,但將秦檜與另外七位名相等同,忽視了創作者對秦檜的突出與強調。畫作雖為八相,實贊秦檜,因此用「名相圖」更為合適。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七相:司馬光

司馬光頭像

作者的落款為「門人右朝奉大夫」,可判斷繪製該作品時陳抃的官職為右朝奉大夫。陳抃在紹興二十六年時,就已經是右朝奉大夫,距離作品的繪製時間僅有不到三年時間。史書中雖無陳抃是秦檜門生的記錄, 但當時的「門人」是廣義上的門生。



南宋佚名《八相圖》卷第七相:周必大或秦檜

周必大或秦檜頭像

值得思考的是,陳抃在紹興二十七年已為右朝散大夫,何以多年之後不升反降,朝奉大夫與朝散大夫官職雖都是五品,但官階上略低一階。因史料記載缺乏,我們無從得知。


END


版權聲明:源於網絡,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處理!

本文轉載自:國畫天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分享文章,任何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異議請勿投訴,可留言,本平臺會進行刪除。

--

--

--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我的小店參觀


相關焦點

  • 佚名繪畫對我國文化藝術發展有何影響?分析宋元時期的佚名繪畫
    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文化傳承,遠古時期的先人們就懂得在巖壁上作畫,長久發展造就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其實仔細分析流傳下來的很多畫作中並沒有作者署名,它們統稱為佚名繪畫,這些佚名繪畫給我國的文化藝術發展注入了活力。
  • 佚名的畫,就好像一片海洋
    但也有認為這畫與吳炳的風格不符,應當作佚名的。這樣無法定論的畫作不少,除了佚名,常寫做「傳某某」。——《出水芙蓉圖》 宋 佚名(傳吳炳)∙露出水面的冰山,只是整個山中很小的一部分,會覺得,這有些點像佚名與有名者的關係。好比看佚名畫作頗多的宋代,那時經濟發展,審美的需求也多了,君主就是箇中高手,上行下效,人們喜歡這件事,追求風雅好看,民間便生長著許多畫肆與畫工,交易繁榮。每到節令之時,人們會購買相應的圖畫,來與時間應和。食店和茶坊會掛畫吸引客人,還有諸多當世的流行圖樣,被反覆描繪,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 佚名畫家的花鳥畫大賞,宋畫多牛?也就是隨便就能畫出這樣的程度
    《桃枝棲雀圖頁》 佚名 克利夫蘭美術館中國工筆花鳥畫也被稱為「帝王藝術」,宋代就是它的黃金時代。就算是一幅小品,畫家們也要將它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也成就了宋代花鳥畫的高品質,描摹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花石草蟲圖》,這幅畫到處都是小小的生趣,中間是一枝從湖石背後探出來的燈籠花,上面有隻被吸引而來的蜜蜂,石頭上一隻蝸牛似乎也正攀爬而來。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中國宋代書畫中的淡淡秋意
    《牧牛圖》 宋 · 佚名 《疏荷沙鳥》 宋 · 佚名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叢菊圖》 宋 · 佚名 節選自:東方畫譜·宋代山水篇·《東方畫譜·宋代山水篇》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合的構圖特點,表現秋天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
  • 仕女畫裡的時尚風——在宋代看美人
    讓人不禁產生好奇心,這一千年前的宋代的審美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宋,佚名,《歌樂圖卷》以瘦為美晏殊之子,晏幾道,曾經稱讚美人李師師,「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可見師師是身段輕盈,細腰明眸的美人,是「神仙姐姐」一般清新淡雅的人物。
  • 佚名1008:轉眼又要開盤了!~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八天的假期就這麼結束了,當然肯定還有不少粉絲讓堵在高速上面,也會有和佚名一樣的職業股民準備休息到下周一,不管怎麼樣,佚名一直在這裡,和大家聊聊天,理一理思路!先來看看,海外這幾天的股市走勢(10月1日—10月7日),美股上漲近3%,港股上漲3.3%,富時A50上漲2%,所以明天過節紅包應該是有了,可惜佚名只有30%的國聯證券了,踏空了。
  • 宋代曾紆書法墨跡(高清大圖)
    宋代曾紆書法題跋南宋佚名春宴圖卷,故宮博物院藏。
  • 「無名」卻「有實」,宋元時期佚名畫為繪畫藝術作出了哪些貢獻?
    我們一般所謂的「佚名繪畫」,是指畫面沒有署名提拔和落款、而且也無法確認作者的真實姓名的繪畫作品。中國佚名畫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代前後,沒有署名落款也各有原由。一、佚名畫非拙劣之作,出於人們對生活紀實的需要,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畫技精湛的寫實派佚名畫作在人類對繪畫藝術的多種需求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用於記錄生活。就內容來說,宋元時期的佚名畫很多都是記錄生活中的場景和事物的。
  • 宋代:茶書創作的黃金時代
    雖然明代茶書相比宋代茶書在數量上更勝一籌,但如果講究原創,還是宋代的原創比例高出不少。 也就是說,宋代茶書的作者主要是官居要職的文人士大夫,而他們在朝野上下位高權重的身份特點,對宋代茶書的風格與推廣有著重要影響。
  • 最美的十首佚名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在詩詞的瀚海裡,有很多絕美的詩詞,它們的作者有同一個名字,叫「佚名」。詩人把文字流傳下來了,但是詩人本身卻在歷史的洪流中失散了,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幸運。精選十首佚名詩,雖然無法了解詩人的故事,也能帶我們走進文字的魅力。
  • 漫畫:機械丸證實加茂憲紀和咒胎九相圖的關係,御三家越來越複雜
    《咒術回戰》中的咒胎九相圖目前解封了三個,明治初期,史上最邪惡的咒術師加茂憲倫製造出九個咒胎,他們非人非咒靈,誕生不久就被封印,對父母沒什麼印象,只有兄弟情。壞相和血塗解封時以自身血液為攻擊手段,看起來似乎與加茂家當代的咒術師加茂憲紀沾親帶故。
  • 記錄平民生活,人物畫永恆題材來源的宋代繪畫欣賞
    北宋時期發達的社會經濟,為宋代繪畫提供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新的繪畫題材。風俗畫是宋代人物畫的一個特色,以表現村童鬧學、耕織、貨郎、七夕夜市等題材的作品,生動記錄了宋代社會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拓寬了以帝王、聖賢、貴妃為主的人物畫格局,並被後世固化為中國人物畫的永恆題材。
  • 上遊薦書|「佚名」到底是誰不可知?但看完這本《佚名照》你也許會...
    《佚名照——20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圖像》細心的閱讀愛好者一定對「佚名」這個詞不會陌生,早年的報紙、雜誌上時不時就會出現某篇文章、某張圖片署名為「佚名」的情況。從詞典上的解釋看,這就是指作者不詳、無法查證的意思。
  • 《大宋樓臺》丨140餘幅高清宋畫,宋代建築文明的形象歷史
    一部賞心悅目的宋代生活長卷一部可品讀、可鑑賞的宋代建築歷史一部用宋畫呈現的宋代建築文明大宋樓臺 華夏文化,造極於趙宋。大宋風華,盡彰於樓臺。宋代建築之美,正如宋代繪畫藝術之超然,惜「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數,令人扼腕。《大宋樓臺》書影幸運的是,眾多宋代乃至初元之界畫名家,在其畫作中以宋代建築為書寫對象,共同繪就了一幅宋代建築的形象歷史長卷。
  • 盧禹舜|法備藝臻 百代標程——談宋代山水
    在中國美術史上,宋代是我國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代,明王世貞評述山水畫史的發展,曾有「山水之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範寬又一變也,李劉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的觀點,可見在山水畫史上宋代山水畫所佔的分量,五次重要的變化中,有三變在宋代出現,其地位之高,無可比擬。
  • 看《佚名照》理解21世紀中國人
    看《佚名照》理解21世紀中國人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07 星期六 《佚名照——20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圖像》晉永權 著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10出版    芸芸眾生,在面對照相機時,卻意外地表現出一致的特徵:表演性、模仿性、符號性、互圖性、實用性……20
  • 基金項目:宋代文人集會茶事圖中「點茶法」器具研究
    基金項目:宋代文人集會茶事圖中「點茶法」器具研究基金項目:湖南省2019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號(湘教通(2019)291);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設計再造與CMF創新研究所」科研成果 陳曼玉等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繁榮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事活動在宋代文人集會中不可或缺,加之宋代繪畫的興盛,因此宋代描繪文人集會茶事活動的繪畫數量較多。
  • 在佚名的老照片裡窺見他人、他地與他日 | 隨機視覺
    何為佚名照?
  • 從亞洲視角中欣賞宋代《東洋的近世》:宋代文藝復興論
    找到一些他的背景: 1932年「一·二八」事變,宮崎市定應召入伍,任軍馬廠廠長。1933年退伍回國,返回京大。1936年2月赴法國留學,入巴黎東方語學校學習阿拉伯語。1938經美國回國。1944年5月任京都帝國大學(即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1958年以《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獲日本學士院賞。1960年10月赴法國任巴黎大學客座教授,後回國。
  • 穿越宋代,在十二個時辰中品味宋人的精緻生活
    不同於唐代女子誇張的化妝手法,宋代女子的妝容崇尚清新淡雅,自然韻致。 宋代女子的髮式,既有承襲了晚唐五代奢華、誇張的高髻,又有清雅平易的低調髮髻。宋代的那些時尚妝容也赫赫有名:紅妝、淚妝、檀暈妝、梅妝、淡妝、佛妝、素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