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首創一成語,本為指責大臣,卻暴露出自己的巨大缺陷

2021-01-17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來敏傳》注引《諸葛亮集》,發生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涉及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來敏。原文如下:

昔成都初定,議者以為來敏亂群,先帝以新定之際,故遂含容,無所禮用。後劉子初選以為太子家令,先帝不悅而不忍拒也。後主既位,吾闇於知人,遂復擢為將軍祭酒,違議者之審見,背先帝所疏外,自謂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當年先帝平定益州之時,就有不少評議者認為來敏在眾人中製造混亂。不過由於當時局勢未穩,先帝也就寬恕了他,只是採取了不禮聘、不錄用的方式。後來劉巴提議由來敏擔任太子家令,先帝雖不高興,但也沒有狠心拒絕。

之後我主(劉禪)繼位,我沒有知人之明,就又將來敏提拔為輔軍將軍和軍祭酒,不但忽視了評議者的正確意見,也違背了當初先帝疏遠他的初衷。我自以為能以敦促、勸勉的方式令其改過自新,能用正確的道理來進行勸導,但事實證明此舉毫無作用。如今我只好上表撤銷他的所有職務,令其在家中自我反省。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諸葛亮所說的「閉門思愆」,意思與成語「閉門思過」一樣,都是關上門自我反省的意思。這個成語也是諸葛亮首創。

來敏是何許人也?此人稱得上是名門之後,其先祖是東漢開國名將來歙,其父來豔曾經擔任過朝廷的司空,來敏與當時的益州牧劉璋也是親戚。除了家世顯赫之外,來敏本人也很有學問,其本傳中稱他「涉獵書籍,善左氏春秋,尤精於倉、雅訓詁,好是正文字」,稱得上是位名士。

來敏這個人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經常口出狂言,妄議朝政,故此數次被罷免。諸葛亮的這篇《罷來敏教》便是將來敏的失誤公諸於世,以儆效尤。

不過,雖然是譴責來敏,但諸葛亮在文中也對自己的缺陷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這便是文中提到的「闇於知人」和「背先帝所疏外」,來敏只不過是諸葛亮用人失誤的例子之一,他看錯的又何止來敏一人,廖立、馬謖都是諸葛亮力薦和重用之人,但結果一個不顧城池安危獨自逃跑,一個剛愎自用丟了街亭。究其緣由,都是諸葛亮「闇於知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說到識人,劉備比諸葛亮就高明的多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此人首創一成語,常年奮戰邊陲,完成諸葛亮未竟的任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嶷傳》注引《益部耆舊傳》,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主人公是蜀漢名將張嶷。原文如下:嶷別督數營在先,至他裡。邑所在高峻,嶷隨山立上四五裡。
  • 此人首創一成語,怒斥張飛,結果卻是出人意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飛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分別為張飛和嚴顏。原文如下: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
  • 諸葛亮李嚴兩託孤大臣權重一樣嗎?
    劉備臨終指定了兩個託孤大臣:諸葛亮和李嚴。後來,諸葛亮將李嚴調往漢中前線,再後來更是因為李嚴運糧不及而將其免職。對於這種結局,很多人認為這是諸葛亮在打擊排擠李嚴,為的是大權獨攬。那麼,諸葛亮和李嚴這兩個託孤大臣他們的權重是一樣的嗎?
  • 東吳大臣說過一句成語,長輩不時念叨,晚輩卻不愛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這句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書》,時間大致發生在東吳帝國中期,說出這句成語的人名叫鄭泉,原文如下:(鄭)泉臨卒,謂同類曰:「必葬我陶家之側,庶百歲之後化而成土,幸見取為酒壺,實獲我心矣。」
  • 大臣將懷孕老婆送皇帝,兒子繼位自己被殺,因此產生一成語
    大臣將懷孕老婆送皇帝,兒子繼位自己被殺,因此產生一成語文/史話史說如今的歷史影視劇越來越多,各種歷史小說也被影視劇廣泛地改編拍攝,其中,電視劇《羋月傳》便是最火的一部歷史古裝題材劇。其中,博學多才的春申君黃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羋月傳》中的他所做的一切,可謂著實令人感動,使得很多觀眾為其感嘆。然而,在我國歷史上,這位博學多才的楚國大臣更具豐富飽滿的傳奇形象,甚至,有一句成語就出自於他的身上,直至現在都廣為流傳。
  • 該成語常被用來稱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故事卻很可能是假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
  • 此人打了個勝仗,孫權用一成語為其慶功,其實卻是為自己遮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朱然傳》,時間是在東吳赤烏九年(公元246年),主人公為孫權和朱然。原文如下:九年,復徵柤中,魏將李興等聞然深入,率步騎六千斷然後道,然夜出逆之,軍以勝反。先是,歸義馬茂懷奸,覺誅,權深忿之。
  • 教授呼籲刪除《出師表》,指責諸葛亮有稱帝野心,事實真是這樣嗎
    胡教授稱自己研究三國歷史已十五六年。他說,諸葛亮的《出師表》是窮兵黷武的表現,沒有考慮到百姓的利益,應該改用華歆的《止戰疏》代之。為此,胡教授還寫了一篇題為《〈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的長文,指責諸葛亮明知「出師」不可為而為之,打著愚忠的旗幟,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胡教授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諸葛亮要篡位做皇帝。
  • 袁術首創一成語,做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成天下公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袁術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主人公是袁術。原文如下:興平二年冬,天子敗於曹陽。術會群下謂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君意如何?」眾莫敢對。
  • 無妄之災這一成語的來源,全因不能生育的皇帝和「忠心」的大臣
    今日,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真實的黃歇故事: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大臣送孕妻給皇帝。戰亂時代,黃歇是楚國的一位大臣,而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就是秦國。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楚國將當時的太子熊完送到秦國做人質。隨後,楚王生了一場大病,眼見病情日益嚴重,楚國大臣們焦急萬分。由於楚王一生病,王位便無人繼承。此時,黃歇站了出來,提議設法將留在秦國的楚國的太子熊完接往後。
  • 此人首創一成語,想要忽悠董卓,董卓的應對出人意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董卓傳》注引《漢書》,時間實在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主人公是董卓和楊彪。原文如下:卓欲遷長安,召公卿以下大議。司徒楊彪曰:「昔盤庚五遷,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曉天下之民。
  • 看圖猜成語:諸葛亮很聰明,他的妻子黃月英也是出了名的才女
    這第一個成語就比較有意思一個哭著的士兵,旁邊有一面必勝的旗。大家肯定會心的笑了,這不就是哀兵必勝嘛。沒猜錯就是哀兵必勝。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傷心士氣低落的士兵,怎麼可能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呢?這裡小編我給大家補充點古文小知識,哀兵在這成語中的含義是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
  • 魯肅首創一成語,看人眼光的確不凡,幫的卻不是孫權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龐統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所牽涉的人物有三個,分別為魯肅、龐統和劉備。原文如下: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
  • 諸葛亮給後世留下很多成語,都有哪些?
    總有人說歷史上的諸葛亮根本沒有《三國演義》吹的那麼神,不是什麼英雄。其實沒有《三國演義》,歷史上的諸葛亮,也是真正的英雄。諸葛亮在後世的「粉絲」有很多都是重量級的,比如晉武帝司馬炎、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乾隆帝則稱諸葛亮為三代(商夏周)以下第一流的人物。
  • 一天一個成語——初出茅廬.諸葛亮的亮相之作.
    後指初次出來做事為初出茅廬。也比喻剛參加工作,還缺乏經驗。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成語典故】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並拜為軍師。而關羽、張飛對他不以為然。
  • 三國成語故事:強詞奪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發生在諸葛亮「舌戰群儒」期間,相關人物為諸葛亮和嚴畯。原文如下: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畯也。
  • 【嘉文推薦】關於諸葛亮的成語,你知多少?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諸葛亮的名言。諸葛亮何許人物,三國時期接觸的軍事家,政治家,位極蜀國丞相。雖然他的才華橫溢,然而他卻依舊忠心不二,為蜀國盡心盡力奉獻一切,是歷朝歷代都值得稱頌的人物。關於諸葛亮的成語,一起來看看諸葛亮的與眾不同。1、不求聞達:不求聞達於諸候。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2、舌戰群儒:諸葛亮舌戰群儒。
  • 該成語彰顯此人的義氣,幸好結局不錯,否則諸葛亮將終老隆中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發生時間是在漢靈帝中平年間,所涉及的人物可謂大名鼎鼎,是眾所周知的徐庶。故事的原文是這樣的: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
  • 劉禪借用一成語,罷黜諸葛亮的副手,誰知矛盾並未因此解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廖立傳》注引,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後主劉禪,另一個是長水校尉廖立。陛下即位之後,普增職號,立隨比為將軍,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將軍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臣答:『將軍者,隨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為卿也。且宜處五校。』自是之後,怏怏懷恨。」詔曰:「三苗亂政,有虞流宥,廖立狂惑,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
  • 【聽】成語故事:開誠布公 l 應該表揚的諸葛亮
    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用下面的這個成語提示卡大朋友就能親自把這個成語解釋給小耳朵聽啦開,是敞開的開,這裡是敞開胸懷的意思。誠,是誠實的誠,這裡是顯示誠意的意思。開誠,說的是打開自己的心扉,顯示誠意。布,可不是「不要」的不,而是宣布的布,這裡是宣布、宣告的意思。公,是公平的公,這裡是公正無私的意思。開誠布公,就是說的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