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農房,
是農民的安身之所。
有房住、住得好,
是農民過上小康生活的基礎和前提。
我縣把農房改善作為鄉村振興的標誌性工程,探索出一條具有沛縣特色的農房改善路徑。
隨著一個個造型美觀、各具特色的新型農村社區拔地而起,村民們搬入新居,開啟了嶄新的小康生活。
住上新房,是鹿樓鎮千秋集村村民朱軍全家最迫切的渴望。當鹿樓鎮啟動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後,朱軍第一時間響應,成為千秋集新型農村社區首批入住的村民。住房條件的改善,不僅給朱軍一家帶來了「物質小康」,更帶來了家和萬事興的「精神小康」。
日前,記者來到朱軍家中,只見房屋寬敞明亮,他和妻子正悠閒地給屋內的綠植澆水。
朱軍:
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子,小區休閒廣場、超市樣樣齊全,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在充分照顧農民生產生活需求,普遍徵求農民意見的基礎上,縣住建局組織專業設計單位規劃編制,在千秋集村設計了3種戶型,彰顯出「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生態宜居」的田園水鄉風韻。縣住建局和鹿樓鎮將加快新型農村社區二期、三期的上房進度,進一步完善文體活動中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加快果蟬小村建設,讓村民們就近就業,實現增收致富,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搬進新房的朱軍是幸福的,這份幸福將隨著農房改善工作的大力推進,惠及更多的家庭。今年我縣實施農房改善項目21個,總建築面積145.2萬平方米,涉及1.2萬戶4.1萬人。年底前,採煤沉陷區9142戶3.1萬人可全部完成搬遷。
融媒體記者:蔡承松 李濤
通訊員:曹科
融媒體中心編輯部
版 權 說 明
如需轉載本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眾號ID、作者、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果您有好的新聞線索,
一定記得告訴我們哦!
郵箱:peixianfabu@126.com
原標題:《此心安處是我家 ,這樣的「小洋樓」給我來一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