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畫推薦,丹麥女畫家筆下的皇家瓷器廠

2020-12-26 騰訊網

丹麥女畫家艾瑪·梅耶(Emma Meyer)的作品,這幅畫名為《裝飾瓷瓶的皇家瓷器廠女工》。

偶然間看到的,被畫裡明亮的光線和色彩打動。

陽光鋪滿房間,桌上和架子上擺滿綠植,女人們安靜的在瓷瓶上繪製圖案,她們姿態閒適,有條不紊的工作著。

斑駁的木地板看起來很有年頭,地上還有散落的橘子皮,你似乎能透過畫,聞到顏料、陽光和橘子的味道,很寫實又很自然。

作者艾瑪·梅耶出生於19世紀中期,她家在丹麥和德國邊境的一個港口城市,父親是當地法官。

儘管有著不錯的家庭條件,想要接受正規美術教育卻不那麼容易。

當時的丹麥,女子地位不高,藝術學院不收女學生。女子能接觸到的跟藝術沾邊的,只是一些瓷器繪畫、設計紡織圖案等手工活兒。

艾瑪·梅耶是個幸運的人,她遇到了她的老師,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對藝術家夫妻,進入他們專門為女學生辦的藝校學習,從此走上藝術之路。

網上她的畫很少,最喜歡的一幅推薦給你們。

相關焦點

  • 來自母親節的禮物 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底款介紹
    為毛標題要說母親節的禮物呢因為本周內容的選定是母親節禮物引發的今年的母親節我選了一件特別的禮物,是一支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瓷廠
  • 丹麥: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瓷,相當於中國的官窯
    白底藍花,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像極了中國的青花瓷,藍色是皇家哥本哈根專業畫師擅長使用的顏色。群青藍就是彩繪於皇家哥本哈根經典唐草系列餐具的色彩。18世紀是中國青花發展的巔峰,當時,歐洲瓷廠向中國需求靈感,從中國進口大批大批的瓷器,對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繪製傳統具有很深的根源,皇家哥本哈根的創辦者Frantz Heinrich Müller,從中國進口以菊花為主題的瓷器到丹麥,在丹麥發展並創作成群青藍的圖案。
  • 丹麥傳奇女畫家:把丈夫拉去當模特,卻使其成為世界首位變性人?
    電影《丹麥女孩》講述了一位追求藝術的女畫家以及其變性丈夫的故事,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他講述了兩個傳奇人物:在藝術上有著開創性意義的女畫家格爾達·韋格納與他的丈夫艾納·韋格納——世界上首位變性人。格爾達的藝術之路格爾達是丹麥的一位情慾藝術畫家,其出生在丹麥的一個牧師家庭,其家庭條件一般,格爾達從小就對繪畫頗感興趣。在17歲時,她向父母提出了前往哥本哈根學習繪畫的請求,經過她多次的乞求,家人考慮再三,終於答應讓格爾達前往大城市追求藝術之夢。
  • 老經典的新時尚——具有200歷史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如果要買瓷器或其它生活器皿,首先進入腦海的選擇當然是 皇家哥本哈根。尤其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各種唐草款式。基本上它的經典氣質基本是已無可取代,看似簡單,但背後蘊藏的比例、深淺、配置、觸感是一般普通瓷器完全無法比擬的。
  • 《世界頂級陶瓷品牌》第一名:丹麥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 陶瓷
    ROYAL COPENHAGEN 的LOGO「只製造真正的精品」是皇家哥本哈根一貫秉持的信念,從表面紋路及立體花飾的雕刻、繪圖,一個盤子的圖案需要超過12000次的筆觸,有的作品需採分段上色及經過高達6次的窯燒到描字,將植物的拉丁名描在底部,皆採手工製作,並採24K金鑲飾盤邊。
  • 丹麥女孩:我想成為的是女人,而不是畫家
    但在一次偶然,格爾達因為畫了自己丈夫艾納男扮女裝的人物畫,為他披上了一條紗裙。真實的Lili Elbe與《丹麥女孩》中的Eddie Reedman電影中出現了很多莉莉做模特的畫,同樣都是真實存在的。空曠、家具稀少、藍灰色的牆配上白色塗料的木門上,每一個孤獨的側影,每一個拍攝細節,光影處理,無不透露出了導演在向另一個丹麥畫家致敬:Wilhelm Hammershøi
  • 東京展19世紀丹麥繪畫:安靜的室內畫與海邊風景
    《畫家與妻子肖像》,威爾漢姆·哈莫修伊(Vilhelm Hammershøi)展覽的第一部分為「日常禮讚:丹麥繪畫的黃金時期」。19世紀上半葉被成為丹麥繪畫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了許多藝術家,展開了豐富多彩的創作活動。在風景畫創作方面,他們前往首都哥本哈根郊外旅行和寫生,通過對自然的直接觀察,從身邊找到了美的價值。
  • 《丹麥女孩》的美學表達和另一個隱藏的孤獨畫家
    >《丹麥女孩》電影片段   因為奧斯卡最年輕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出演跨性別畫家而在未上映前就爆紅的《丹麥女孩》,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後就好評如潮,不僅僅是因為小雀斑把決心做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那種糾結和勇氣演繹得精彩絕倫,影片所表達的立意和美學效果也同樣令人拍手叫好。
  • 700年皇室御用瓷器廠——景德鎮御窯廠
    景德鎮珠山區的御窯廠遺址是元、明、清三代專造宮廷用瓷的皇家窯廠,1983年被公布為景德鎮市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保護範圍為:東至中華路,西至東司嶺,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其保護範圍為5.43萬平方米。御窯廠是明、清兩代專造宮廷用瓷的皇家窯廠,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御窯廠為皇家燒造御窯瓷約700餘年,流傳下來珍遺官窯瓷器現大多數收藏在北京、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館。
  • 畫家筆下的「父親」
    又是一年父親節,來看看畫家筆下「父親」的模樣!)王勝利手藝人(水彩畫) 周剛塔吉克父親(水彩畫)李曉林臘月(油畫)宋克守候冬日的太陽(油畫) 艾軒父子 (油畫)王少倫脆弱小繩(油畫)劉小東黃土地的老人 (水彩畫) 史濤我的父親(油畫)葉獻民原野(油畫)章仁緣海邊的父親(油畫) 謝森父親(水彩畫
  • 名不虛傳的廣彩瓷器
    「廣彩」瓷藝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廣東作為對外貿易港口所具有的條件,廣彩遠銷西歐,得到各國皇家、貴族等上層人士的賞識,成為必備的裝飾與日常用瓷。產品常見於西歐皇家宮殿與博物館,造型、紋飾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製作,具有濃重的西方文化藝術色彩。但裝飾內容極富華夏特色,喜飾花卉錦簇、山水、寫實庭院景色,乃至清裝人物等。現按時代、紋飾特徵、製作程序、與粉彩等的區別對廣彩加以介紹。
  • 人稱日本最美女畫家,竟然這樣畫美女,極具香豔的極致誘惑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 研究所博士班日本畫組 「人稱日本最美女畫家 」 ................... 看她的畫,畫如其人 這是一個熱愛生活、情感細膩 蕙心蘭質、散發著靈性的才女畫家
  • 揭秘「丹麥女孩」 背後的真實故事
    去年11月上映的一部新片《丹麥女孩》成為了近期的亮點,自然也獲得奧斯卡獎的垂青,一攬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美術設計獎的多項提名。最終本片的女演員瑞典人艾麗西亞·維坎德榮獲最佳女配角獎。本片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大衛·艾伯豪夫的同名小說。作為虛構文學的小說而言,內容自然有很多誇張的成分,那麼隱藏在「丹麥女孩」背後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
  • 80後日本女畫家,畫奇葩神獸走紅,作品被博物館收藏
    80後日本女畫家,畫奇葩神獸走紅,作品被博物館收藏文/小藝在我們的印象裡,女畫家一般都充滿了溫和的文藝氣息,她們的作品也多數是浪漫或者柔美的風格,但在日本,卻有這樣一位80後女畫家,卻因為畫奇葩神獸而走紅,不僅如此,她的作品還被英國博物館收藏,一起來看看她筆下這些奇葩而又有趣的神獸吧!
  • 世界頂級瓷器品鑑指南,唯有中國獨領風騷.
    皇家哥本哈根是全世界上最古老的瓷器生產商之一,於公元1775年在丹麥皇太后茱莉安 • 瑪莉的批准贊助下成立,以「只製造真正的精品」為創始宗旨。兩百多年來,皇家哥本哈根的產品一直遵循傳統和最高標準的工藝水平。
  • 除了《安徒生童話》,丹麥藝術的「黃金時代」還有什麼?
    仔細研究上述藝術家的背景,你會發現他們都師出同門——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的教授克里斯多福·威廉·克斯貝格(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這位被譽為「丹麥繪畫之父」的重量級人物,以極具個人特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奠定了「黃金時代」繪畫的基礎。
  • 世界頂級瓷器不完全品鑑指南,唯有中國獨領風騷
    皇家哥本哈根是全世界上最古老的瓷器生產商之一,於公元1775年在丹麥皇太后茱莉安 • 瑪莉的批准贊助下成立,以「只製造真正的精品」為創始宗旨。兩百多年來,皇家哥本哈根的產品一直遵循傳統和最高標準的工藝水平。 皇家哥本哈根在全世界以代表丹麥的藍白瓷而聞名,至今仍持續生產經典的藍白瓷器,製造和圖案繪製皆為純手工製作。如今,丹麥皇室於平日行宮和重大晚宴時,仍然使用皇家哥本哈根餐瓷。
  • 中國頂級女畫家,貌美畫更美
    以驚人的毅力和嚴謹的創作態度,經過超乎常人的努力,終從一個青樓弱女成為享譽國際著名的女畫家。 潘玉良 瓶花與少女潘玉良曾兩度遠涉重洋到法國去探索藝術的真諦,旅歐四十餘載,創造了「融中西畫於一治」的獨特畫風,堪稱是一位真正溶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國女畫家。
  • 丹麥女王授予數學家格德「丹麥皇家科學院終身成就獎」
    《丹麥皇家》《中國新媒體信息網》2020年10月21日哥本哈根聯合報導.(記者:彭忠民、朱小軍、Kongehuset)10月21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出席了在哥本哈根新嘉士伯舉行的「你的世界——從線性b到黑洞」研討會。
  • 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原來是他
    今天是農曆鼠年正月初一,中國古代繪畫中,以老鼠入畫則極少,存世畫作中最早的一件是傳為元代錢選的《瓜鼠圖》,而說到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那大概非齊白石莫屬。我們借齊白石一套畫鼠的作品給大家拜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