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訓練接完球都累倒在地 這裡有一群很拼的女排姑娘

2020-12-23 荊楚網

10月10日晚,武漢七中女排姑娘正在進行日常訓練。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裡,電影《奪冠》的熱映讓「女排精神」又一次感動了國人。武漢的校園裡也有一群女排姑娘——武漢市第七中學排球隊十餘名女隊員節假日不休息,用日復一日的訓練讓自己離夢想更近。

節假日訓練也不間斷

這群女排姑娘對排球很熱愛

10月10日傍晚6時,武漢七中排球館裡傳來「咚咚咚」的聲音,校排球隊每天兩小時的訓練開始了。排球館牆壁上,「嚴格訓練 科學管理」8個大字格外醒目。

武漢七中是享譽荊楚的排球傳統項目學校,歷經60餘年發展,已成為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學校每年招收約16名排球特長生,現在有一支37人組成的排球隊,其中女生16名。

高三女生王蓓是場上的「自由人」,練排球已將近6年。王蓓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武漢七中排球隊隊員不光每天放學後要訓練兩小時,周末要從上午8時30分練到中午,連過年都只休息一天就繼續訓練。隊員們每周一、三、五練身體素質,每周二、四、六和周日練技術動作。記者看到,兩小時的訓練裡,教練不斷地喊著,要求隊員們跳得更高、速度更快。教練還快速拋出球,訓練隊員的接球動作。每名隊員的訓練服都被汗水浸溼了一大片。

這樣的訓練堅持多年並不容易。二傳手方雨旋說,和很多國人一樣,她的父母見證了中國女排多次輝煌時刻,對女排很有感情,也很支持她練排球。「他們會用中國女排的故事激勵我,我們全家也常常一起看女排比賽。跟親戚、朋友說起我是排球隊員,他們心裡總是充滿著驕傲。」

「女排精神」教會她們

什麼是奮不顧身

在這群女排姑娘眼中,「女排精神」是什麼?記者聽到的最多的詞就是「拼搏」和「團結」。王蓓說:「練體能很苦。有一次,教練要求我們爬樓梯,從一樓跑到五樓再跑下一樓,一組就要跑15趟,累得我流眼淚。」主攻手石婷說,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大家都會為了救球奮不顧身,就算旁邊有障礙物,也會毫不猶豫地翻滾在地。「這種奮不顧身就是女排的拼搏精神。場上每一分都很重要,我們會盡力抓住每一個機會。」

方雨旋覺得最苦的是「練單兵」——教練會不停地拋出各種角度的球,讓一個隊員滿場接球,直到接起20個有效球為止。「每次接完球,我們都會累得立刻癱倒在地。」方雨旋的10根手指中有8根受過不同程度的挫傷,但她覺得這在運動訓練中很正常,也已經學會了和疼痛「和平共處」。

前不久,來自高二(6)班的副攻手陳依婷在練習一個攔網動作落地時拉傷了左腿韌帶,還導致輕微骨折。停訓兩周裡,她在家堅持腹部、手臂的力量訓練。左腿傷情剛剛好轉,她就回到了訓練場上。不能跑、不能跳,她就站在原地練發球、墊球。「我怕退步了跟不上隊友,比賽時會拖累大家。」

長期在一起訓練,隊員之間都很熟悉,也很默契。石婷說,每次出去比賽,只要場上有一人喊「加油」,其他隊員就會大聲回應。訓練時,隊友也會在旁邊互相鼓勵。教練則常把中國女排作為例子,告訴大家打球時要大聲喊出來,既是給自己鼓勁,也是隊友間的一種交流,能把場上6個人始終「捏」在一起。

僅去年就獲得3個冠軍

每年十餘人「打著排球上大學」

和王蓓一樣,學校排球隊隊員大多是排球特長生,從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接觸排球。每年招生季,武漢七中排球教練都要忙著到各初中挑選好苗子。排球運動要求男生身高185釐米以上、女生身高170釐米以上,達到這個標準的初中生並不多見。在江漢區,福建街小學、武漢市人民中學、市五十一中等學校都有排球隊或排球興趣小組,讓孩子們更早體驗到這項運動的樂趣。

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讓武漢七中女排姑娘們獲得了不少榮譽。僅2019年,她們就獲得湖北省青少年女子排球錦標賽、湖北省體育特色學校運動會、武漢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比賽的女子排球項目冠軍。在2018年舉行的湖北省青少年沙灘排球錦標賽上,武漢七中女排姑娘們一舉包攬了前三名。

武漢七中校長陳家豔介紹,近年來,學校每年都會有十餘名學生以排球特長生身份升入大學。其中,去年有一名男生升入武漢大學,今年有一名女生升入華中師範大學。

長江日報記者劉嘉 通訊員宋驥 鄭純剛

相關焦點

  • 電影《奪冠》背後—參加大松博文魔鬼訓練的山東體育學院女排姑娘們
    1965年4月,中國排協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准,邀請日本著名排球教練大松博文幫助訓練中國女排。周恩來總理對這次訓練非常關心和支持,他關注著隊員訓練的一點一滴的表現,每天都要聽匯報,包括這樣大的訓練量女排隊員能否受得了、對身體有沒有損害等等都了解的很仔細。國家體委抽調訓練、科研和醫護的整體力量,觀摩大松博文訓練,關注隊員的表現和反映,研究訓練技術和方法。
  • 袁偉民魔鬼訓練讓陳忠和把關!女排姑娘生氣給臉色看,把他抱起來摔
    6月21日消息,中國女排第一任主教練袁偉民對球隊採取了「魔鬼訓練」,而當時擔任陪打教練的陳忠和卻因為嚴格執行袁偉民的指令,成為了隊員們的「出氣筒」。1979年,福建男排隊員陳忠和被袁偉民召入國家隊擔任陪打,他既要貫徹主教練的戰術意圖,又要照顧女排姑娘的情緒,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 《奪冠》燃爆國慶,我們為女排中國女排喝彩,也為這部電影喝彩
    《奪冠》和《姜子牙》,這兩部原本定檔於今年春節檔的大製作電影,似乎都在憋著一口氣,拼盡了全力也要拿下國慶檔。而作為「首發」的《奪冠》,在9月25號上映之後好評如潮,頗有燃爆今秋之勢。改革開放已經過去四十餘年了,中國無論是經濟還是國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但在這個時代我們依舊需要女排,需要團結,需要奮鬥,這就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那股勁、那股氣。
  • 《奪冠》超燃上映,來看女排姑娘們的奪冠秘籍有哪些!
    基本進攻站位,是其他站位的基礎每個選手都要在各自的位置上分別完成發球、一傳、二傳、扣球、攔網等動作。在快速的攻守變換中,隊員們既要精準地完成各自的技術動作,又要與隊友默契地配合。要想真正地把排球打好,裡面的知識點多著呢。中國女排法寶之扣球絕殺在眾多擊球動作中,扣球是最主要、最有力的得分手段,也是我們中國女排的「絕活兒」。
  • 女排集訓重點,從整體演練轉向個人技術提高,推出五種新訓練方法
    正在北京封閉集訓的中國女排,適應奧運延期的變化,已開始調整訓練計劃。重點是從此前的整體戰術演練,轉向個人技術的提高。為此,教練組開動腦筋,推出了五種新訓練方法。此舉既能有針對性地提高球員個人技術,又能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和新鮮感,減少長期封閉訓練帶來的疲憊和乏味。
  • 《奪冠》熱映,女排姑娘本色出演,感受女排精神的力量
    自從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重新開啟,各類大片蓄勢待發紛紛衝進影院,進入到觀眾們的視野中,可謂是百花爭豔看的觀眾們是眼花繚亂的,畢竟不論是製片方、影院還是觀眾都已經憋了大半年了,眾多作品也積壓至近期才亮給觀眾,而不是像之前正常的定期放映,這樣就給了片方很大的壓力,因為大家只能靠實力硬拼了。
  •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
    中國女排流血不要流淚,掉皮不要掉隊。6、如果我不打了,以後回想這個決定,肯定會後悔,我不想讓八十歲的自己後悔,哪怕回到球場一天也好。7、這牆上的每一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8、下意識怎麼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
  • 每一位中國女排姐姐,都是我們心中最美的戰士!
    記得郎導曾經說,女排精神不止是贏,更是對團結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有一個良好的傳承,做到訓練中的每一天,每一個球都去拼搏。有著「小螞蟻」之稱的優秀二傳手丁霞也說,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本質是沒有變的,這種精神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排球人傳承、發揚下去,同時也要做到歷久彌新。
  • 彭昱暢踩女排姑娘大腿,10斤槓鈴壓腹肌,為了奪冠她們太拼了
    9月23日,國慶檔電影《奪冠》發布了其MV單曲預告片《真心英雄》,彭昱暢、趙子健主唱,以歌曲&34;作為主旋律,影片充滿懷舊暖色調,在歌聲中展現了中國女排一次次訓練和受傷,在球場上的一次次拼搏、落淚和光榮。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世界盃開賽之初,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為了這個目標,全隊每天訓練都在8小時以上,光是幫忙撿球的工作人員一天都能走2萬步。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雄壯的國歌迴蕩在賽場內外,那些賽場上揮灑的汗水,都化作為國爭光的自豪與幸福。
  • 力挺李盈瑩安撫刁琳宇,排協漫畫解讀女排裡約奪冠並展望東京!
    於是帶著安記者介紹中國女排。張姐說,這次集訓雖然有20個人,但是最終只能有12個人去東京。為什麼會有20人呢,就是我們一直奉行的國家隊戰略。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拔人才。20個人中只有12人可以去東京,那沒有去的人會不會很失望。安記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張姐說:失望?你可別看她們都是單獨的個體,但其實姑娘們把集體看得很重。排球是集體項目,大家密切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 二刷三刷都能從頭哭到尾!女排精神怎麼這麼好哭?
    張常寧的花式轉球、朱婷的演技頻頻掛在熱搜上,一邊感嘆著女排姑娘們的可愛,一邊又為姑娘們的艱苦訓練心疼到落淚。在電影院裡,我哭溼了3包紙,真的是從頭到尾都很激動。作為天津人,本就對排球有著不一樣的感情,看到《奪冠》把奧運會場景一幕幕重現的時候,那種「爆點」是不言而喻的。
  • 看「女排」故事,這幾句話要告訴孩子 | 教育光影
    影片以郎平重回女排漳州訓練基地的回憶視角,串聯起1980年代女排的拼搏訓練和比賽場景。其中陳招娣、孫晉芳等老女排成員悉數亮相——接應陳招娣:攔網受傷橈骨斷裂,仍打著繃帶單臂出戰拼完五局,贏得「獨臂將軍」美譽,因病早逝令人扼腕。
  • 復刻女排熱血戰記
    「看完知道什麼是『心懷榮耀,勇往直前,中國最強!』」「兒子看完哭慘了,大喊要學習女排精神。」電影以有口皆碑的品質徵服全年齡代際觀眾,尤其年輕觀眾!  無論是2016年熱血沸騰的中巴大戰,還是1981年改寫歷史的世界盃巔峰一役,片中踔厲風發的女排姑娘都令年輕觀眾心潮澎湃,也使之更加了解80年代父輩們的激情歲月。
  • 中國女排經歷了多少的痛,就有多少逆境重生,而這也是《奪冠》
    就像以往每次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時那樣,很多人又情不自禁地只因為兩句臺詞就溼了眼眶,並為之血脈僨張:「中國人,行的!」「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在片場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在戰鬥,全劇組所有的參與者,幾乎都被女排精神感召,拼了!
  • 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中國女排調整訓練計劃,專注訓練,做好自己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得冠軍,這四年的東京奧運會備戰期間中國女排的訓練標語就是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當然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都是這麼做的,從零開始從基礎抓起。全球體育因為疫情按下暫停的四個月中國女排是如何備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比賽再次回顧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對陣巴西女排!
    女排是用自己的辛苦勞動,艱苦訓練,對陣巴西這場球和04年的雅典決賽一樣經典,可能在一定程度來說更加難,畢竟這是一場8進4的淘汰賽,輸了打包走人,什麼成績都沒有,4年的付出都付之東流,而04年的決賽輸了還可以拿亞軍,所以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比賽。當時的巴西是2屆奧運會冠軍,擁有主場優勢。
  • 看完《奪冠》,我再也不怕中國女排沒拿冠軍了
    計算機可以分析球員的特點,甚至可以預判球隊的作戰方式,但永遠無法估量中國女排的刻苦和決心。一群女孩,最小的只有18歲,為了奪冠在除夕夜依然在訓練館裡接受接30個好球的訓練。團結共苦這一點在新時代女排姑娘身上也有了很好地體現,雖然在一開始偶有口角,但與巴西對戰的前一天晚上每個人都推心置腹,賽場上配合默契。勝利和冠軍是追求,團結共苦就是中國女排的底氣。
  • 2020—2021賽季中國女排超級聯賽落幕,天津女排成功衛冕
    朱婷和李盈瑩具有強大攻擊力,讓很多人覺得本賽季聯賽冠軍非天津女排莫屬。然而,在第一階段小組賽第三輪,天津女排以2∶3負於江蘇女排。面對江蘇女排三邊攻全面開花,天津隊接應位置疲軟,難佔上風。比賽失利後,天津女排主教練王寶泉幾乎兩天沒睡覺。除了朱婷和李盈瑩,「如何培養強有力的第三點」是王寶泉第四次接過天津女排教鞭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朱婷袁心玥搞笑爭球!曾春蕾作弊怎矇混過關?中國女排集訓歡樂多
    2020年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不尋常,長達七個月集訓卻沒有國際比賽檢驗相當枯燥,好在名帥郎平大開腦洞想出各種娛樂活動,讓女排姑娘們苦中作樂開心不已。雖然中國女排對於奧運會延期和世聯賽取消措手不及,但郎平還是主動調整訓練計劃應對國際排壇0賽事,先後開展為期七個月兩次封閉集訓,在控制老將顏妮、曾春蕾和劉曉彤等傷兵訓練量的同時,還特意安排隊長朱婷積極康復甚至八周不碰球。如此長時間封閉集訓難免枯燥,郎平另闢蹊徑開啟跨界的花式娛樂活動,玩轉籃球、遊泳、羽毛球、遊泳和桌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