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七月半的鬼節

2021-01-12 真善惜福之素心

百度:中文名

別稱:鬼節、七月半、盂蘭盆節、齋孤

節日時間:北方七月十五日,華南地區七月十四日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

節日起源:祭祀

節日意義:敬祖

節日習俗:放河燈、祭祖、祀亡魂、焚紙錠等

通過百度,可以查到中元節在各地的各式風俗活動,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各大寺廟和道場在普渡拜拜外,家家戶戶也都忙著祭祖,形式上並不亞於清明節。

不知道為什麼,一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想到鬼。

記得小時候,七月半快到了,夜晚不敢出門!

即使再大一些,也還是不敢看鬼片,不敢去墳地!

現在我終於知道,鬼是最不可怕的!

自從了解到六道眾生中,鬼道的輪迴,因果的關係後,我就不覺得鬼有多可怕,而是它的可憐和渺小!

要知道,我們如果沒與它有緣,是無法感知到它們的存在的,儘管它們的確是無處不在,無緣的只能從影視作品了解它們!

而它們的存在,完全是由我們的業力產生卻無法由自己主宰的!

所以,假如我們不能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歷程,隨時都可能成為"鬼"!

那麼,作為你會怕變成鬼的自己嗎?

從2005年開始,我連續十三年參加佛教的盂蘭盆節,念經加持祈福在世的有情眾生,超渡所有法界眾生七世父母及冤親債主,通過這些法事的方法,實現與各界眾生相互交流,尊重,祝福,達成美好的期望!

如今我雖已不再像以往那樣參加這類活動,但我卻堅信,這些方法就是讓三惡道的眾生離苦的機會,也是讓我們不入或少入三惡道的方法!

為什麼呢?

法的力量與修持的方法!

附: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 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切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 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 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盂蘭盆經主要是以目連救母的事跡,引導人修慈孝,教常發心!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慈孝,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一個修孝順的佛子們,應時常憶念父母恩惠,不可須臾忘,孔夫子說:「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又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儒家孝順,尚且如斯講究,這何況我們學佛的佛教徒們?所以,我們一般學佛的弟子們,是應年年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供,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所以,當我們的品格為貴,上孝慈於父母,下親慈於孩兒,中護教護國愛慈於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則無異於君子、聖賢、菩薩、佛之行。

相關焦點

  • 七月半為什麼會被稱為「鬼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清明節、重陽節、七月半,是我國三個傳統的節日,同其他節假日不一樣,這三個節是我們用來緬懷先人的,其中又以七月半最為特殊。為什麼要說七月半特殊呢,因為傳說在七月半的時候,逝去的先人會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家人。七月半也被稱為中元節,道教中稱它為「鬼節」。為什麼要稱它為「鬼節」?難道真的有鬼?
  •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主海報 鬼節燒紙女鬼現身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主海報 鬼節燒紙女鬼現身 」系列校園恐怖電影《七月半之恐怖宿舍》,即將於8月14日全國公映。11日,影片的最後一款物料「鬼節」主題海報曝光,四位女生竟然窩在宿舍中燒起冥幣,而紅衣女鬼則從燃燒的火焰中現身。
  •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 鬼節燒紙紅衣女鬼現身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即將於8月14日全國公映。今日,影片的最後一款物料「鬼節」主題海報曝光,四位女生竟然窩在宿舍中燒起冥幣,而紅衣女鬼則從燃燒的火焰中現身。「鬼節」主題海報曝光 女寢燒紙怨猛鬼現身電影《七月半之恐怖宿舍》的故事改編自紅極網絡的「女生宿舍鬧鬼」真實事件,大一新生安瀾(餘心恬飾)等入住一間塵封多年、鬧過鬼且死過人的宿舍,在七月半的那天晚上接連出現各種詭異的事情。
  • 又到七月半 各遊戲「鬼節」玩法一覽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
  • 七月半,鬼亂竄!四川的「鬼節」有些啥子禁忌和講究?
    以前小時候到了8月底,就經常聽到老輩子嘴裡念叨,「七月半,鬼亂竄。」在老輩子看來,「七月半」這個鬼節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忌諱別人拍肩膀,忌諱踩冥錢撿錢,忌諱半夜慶生,忌諱半夜晾衣服等等。小時候百無禁忌,自然會嫌老輩子說這些禁忌囉嗦,現在長大之後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去講究這些禁忌。若是身邊有親朋好友不小心犯了忌諱,還會苦口婆心地說上半天。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鬼節不「鬼」,淺談七月半鬼節文化
    七月十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又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等。清初期,「中元祭掃,尤勝清明」,可見這是一個相當隆重的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2010年5月8日,「中元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入選目錄,傳承了千年的節日至今仍得到重視,說明該節日蘊含的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義。
  • 七月半中元節:中國的鬼節,「三俗合一」的日子
    西方有萬聖節,人們在那一天喜歡裝扮成鬼怪慶祝,相當於是西方的鬼節,但在我國,卻有一個實實在在的鬼節,那就是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傳說是地府開門放鬼魂出來活動的日子,一年僅此一次,每到這一日,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唯恐被鬼纏身,小時候家裡的老人們就經常用這樣的故事來嚇唬不懂事的小孩,因此在許多人心中
  • 【免費搶票】8月14日《七月半之恐怖宿舍》鬼節系列校園恐怖電影
    【報名方式】1、即日起關注微信公眾號「重慶UME影城」2、寫下#我要看鬼片《七月半》#發給「重慶UME影城」,即是報名成功!【抽獎方式】U小編會在8月14日從報名的人中選出粉絲獲得《七月半之恐怖宿舍》電影票 1
  • 稱為「鬼節」的七月半,你知道要幹什麼嗎?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 今年七月半鬼節,注意了,嚴禁路邊江邊燒香燒紙,否則嚴肅查處
    農曆七月半,日曆上說叫中元節。老百姓的稱呼直接又通俗,就叫它「鬼節」。據說這一天陰間的鬼們,都要出來遊蕩,向陽間的人們討要錢財。於是大街小巷都擠滿了給鬼燒紙錢的人,他們是生怕自己家的先人在陰間沒錢用,受苦受難。
  • 七月半很快到來,詳談農曆七月半該做些什麼
    七月半是先輩們留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也稱之為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中國傳統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 《七月半之恐怖宿舍》聚焦校園靈異
    備受矚目的國內首部「鬼節」系列校園恐怖電影《七月半之恐怖宿舍》即將於8月21日登錄全國各大影院。影片消息一經發布,憑藉「鬼節」系列這一特殊題材,立即引來了眾多恐怖片影迷的熱烈追捧,在網上獲得了超高人氣,靈異校園終將橫掃「鬼節」。    「鬼節」系列題材 玩轉校園恐怖新花樣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系列電影一直是好萊塢的最愛,不僅塑造了經典的銀幕形象,更獲得了豐厚的票房回報。
  • 《筆仙驚魂》原班團隊打造 《七月半》定檔8.14
    由《筆仙驚魂》原班團隊打造電影《七月半》    近日,由90後新銳海歸導演杜瀟傲執導,餘心恬、翟子陌、付曼等青年偶像演員主演的恐怖電影《七月半》已宣布於8月14日全國公映,這部國內首部為中元節定製的「鬼節」電影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叫鬼節?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中元節禁忌30條
    中元節七月半鬼節禁忌30條15、勿晚上曬衣服在鬼節當天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晾衣服,因為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17、勿遊泳鬼節這一天忌下水,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18、晚上勿拍照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鬼節這一天在家對著鏡子自拍更是危險,因為鬼兄弟很有可能會從鏡子裡面出來。
  •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 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農曆七月十四,在吳川俗稱「鬼節」,吳川市民的習俗是「宴請」祖宗「神靈」!吳川人家家戶戶都備酒菜拜土地公、拜神、祭祖,追先悼遠,「宴請」祖宗「神靈」。他們還蒸製長條形的米粉糕條祭拜,稱為扁擔糕,意為讓祖先挑衣服財物,還燒紙錢、花紙(表示布匹)、紙紮的花鞋、元寶、金錠祭奠先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
  • 《長城》主演餘心恬《七月半》8.14公映
    》已經在兩個月前定檔8月14日,作為新恐怖品牌「鬼節」系列電影首部曲,《七月半之恐怖宿舍》也備受矚目。    餘心恬:《七月半之恐怖宿舍》與《長城》同樣重要    電影《七月半之恐怖宿舍》為國內首部「鬼節」系列校園恐怖電影,由90後新銳海歸導演杜瀟傲執導,餘心恬、翟子陌、付曼、陳美行等青春偶像演員主演。在影片中飾演清純靚麗大一新生的餘心恬,因為近期人氣急升,又連續參演多部熱門大製作被業內看好成為新一代人氣花旦。
  • 猛鬼學堂之十七——鬼節
    北方的鬼節多指七月半,而南方的鬼節一般是指七月十四,尤其是華南、嶺南一帶,香港電影有一個七月十四系列,說的全是鬼節的鬼故事。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