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對韓國旅行非鐵路內容感興趣,可以點擊:韓「劇」之外
如果您對牛黃曾經拍攝過的消防內容感興趣,可以點擊:脫下軍裝,仍舊消防
如果您對即將橫空出世的集中動力動車組感興趣,可以點擊:和傳統機輛模式的普速車說再見?」
「Let's Korail!」,這是韓國鐵道公社外文版網站的口號。倒也是巧妙的利用了Korea和Railway的雷同之處,拼接出了這麼一個帶有韓式口吻的英語詞彙。與日本鐵路通票不同,韓國鐵路通票的種類少,但確實更需要花費一點心思來盤算是否划算。基本分為2日票、5日票、自選2日和自選4日共4種,兩人及兩人以上一同購買,則還能夠享受優惠。結合我的行程,我選擇購買的是自選4日,即在啟用首日起10天內,可自由選擇4天時間無限乘坐Korail列車,票價大約是在1100餘元人民幣的樣子。不過,相對JR全域PASS必須在國內購買好,KRPASS可以抵達首爾站以後再購買,且價格與網絡售票價格一致,因此我反而建議如果有這種需要的朋友,不如到現場購買。
和日本火車站幾乎一致,韓國所有火車站也是全開敞式的布局,沒有安檢也沒有檢票員。規模偏大城市的火車站,幾乎都是一棟商業體,目前國內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規劃建設,基本向這一方向傾斜,國鐵要想邁向這一步,似乎還有阻力。相比東京、大阪這樣的火車站,首爾火車站顯得還是要更像「火車站」一些,商業體與車站下站臺的天橋之間的區域,還是設置了數量不多不少的候車座椅。應該說,是利用了中間通道位置,設置了候車室。
看的出來,韓國人還是喜歡提前抵達火車站等候火車。首爾站三層通往二層的階梯上,還是有如此多等待列車的旅客。
韓國鐵路公社運營的列車種類包括了KTX、ITX、無窮花和各種旅遊列車。KTX是速度等級最高的高鐵列車,即這批產自2002年的TGV韓國版,以及2010年代後生產的KTX引進——吸收——消化版的第二代山川號。實際乘車體驗,2002年的這一批KTX運行時乘坐舒適度明盤,是比不上我國高速鐵路的乘坐體驗的。從首爾到釜山,我觀察到的最高旅行速度應該是294km/h。列車橫向晃動比較明顯,加上歐版車特別怪異的空調出風口設置,實在是有點不習慣。ITX分為兩種,即為ITX新村和ITX青春。ITX新村的產品定位感覺類似於我國即將上線的動集列車,介於KTX與無窮花號之間;ITX青春沒錯的話應該是運行在泛首爾區域的快速通勤動車組。無窮花號則可直接理解為我國鐵路系統當中的各種普速車,其裝備也為傳統的機輛模式,且機車實實在在是韓版HXD1C。旅遊列車種類繁多,我想這一點也應該是未來中國鐵路普速列車的出路和未來,本文不贅述,未來單開再講我的一些拙見。所有開行了KTX列車的車站,幾乎都是高、普共站,這一點中國鐵路是回不來了。釜山站的夜晚,也沒看到殭屍出沒。畢竟殭屍最後沒有抵達釜山啊。
乘坐的013,從首爾抵達釜山。根據停站數量的不同,KTX從首爾到釜山的旅行時間基本在2小時20分-2小時40分之間。差異不大。如果把KTX和韓文張貼抹掉,會不會認為是在巴黎的某一個角落?
2002年阿爾斯通的產品了,確實韓國人擁有高速鐵路系統的時間更長吧。
引自法國的KTX編組共20輛,一頭一尾為動力車,旅客實際能夠利用的座車共18輛。其中2車-5車為豪華車。根據車內配置設施的不同,豪華車座位設置在30座不等。普通車(即二等座)採用2+2布局,根據車內設施配置不同,單節車廂座位數量在60座左右。豪華車的車門處,有紅色塗裝標示,彰顯身份。
提一句韓國地鐵系統,體驗了首爾和釜山的。列車尺寸幾乎都比國內A型車還寬敞,不知道是什麼size。不過從國內來韓國體驗地鐵,有一點會讓大家相當不習慣。站臺上幾乎(至少是我沒看到)看不到下一次列車還有多久抵達本站,首爾的顯示習慣是韓文、英文交替顯示的列車所在位置。後來反應過來,每一站都張貼有時刻表。哎,我個人覺得還是顯示下一列車距離本站還有多久更方便。當然,這是個顯示習慣問題。
釜山火車站就更像一座火車站了,明確的候車區域讓人恍若身在國內。不過仔細看了下,形成這種相對明顯候車室的原因可能在於釜山站的一側是一條靠海的主幹道,並沒有商業和居住區,所以形成了這種狀況。KTX的列車乘務基本是1司機+1車長+1列車員+1隨車機械師。制服的顏色和當前國鐵製式制服相比,我個人覺得見仁見智。我不是太明白有些集團公司把統一制服用在動車乘務員身上,當前國內灰色調的制服,個人感覺確實更適合普車一些。
當晚專門抽時間到釜山來看車,照片中看到的兩名工作人員制服不同,其是SRT列車的乘務員。據官方宣稱,SRT列車最高運營時速為300KM/H,由韓國鐵道公社下屬子公司「SR」運營。其英文全稱為Super Rapid Train,有部分專門車站,比如其位於首爾江南區的水西站,即僅運行SRT列車。但絕大部分運營車站,與KR運營車站共站,比如釜山站。需要注意的是,KRPASS不能乘坐SRT列車。同徑路,SRT票價比KTX便宜約10%,但運行時間相較於KTX也較長。
因為購買了KRPASS,所以這一次也就沒有體驗SRT了。2016年12月才開通運營的SRT,自然是韓國高速鐵路系統中,車輛最新的之一。
諾,現代不僅製造不同代數的伊蘭特和索納塔,還要玩動車呢。
看轉向架布局和車門布局,都能找到KTX原版車的影子。應該說韓國人就走了阿爾斯通的路線,不像我國,吃的路子更雜。
看到這些五顏六色的塗裝,再加上昨天看到的動集塗裝,心中真是五味雜陳,說不出話來。
首爾與釜山間的KTX密度真的還是不小,基本持續到23點都還要開車,終到時間要到次日的1點50左右,末班。
KTX和SRT,你更鍾意哪一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臺階,所有韓國鐵路的車站,至少我利用過的,全是低站臺。
確實,對於鐵道迷而言,韓國鐵路實在是相當友好了。不過在網路聲量種,韓國鐵道迷似乎遠遜於日本鐵道迷,甚至還沒有臺灣地區鐵道迷的聲量高。
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列無窮花終到。這個現代貼牌的機車,長得實在是太像HXD1C,且能見度相當高。應該說我在韓國期間,沒有看到其它款式的電力機車。
仔細看一下KTX(TGV)的轉向架布局,動力車的轉向架單獨布置,座車共用的布局實在看起來不太習慣。請車輛達人介紹一下這種共用轉向架相比我國的這種轉向架的優勢,在哪兒?
準備出站了,五花八門的塗裝真是美好。
釜山站三層釜山港大橋展望臺,能看到一側的鐵路,車迷不可錯過。
釜山站門口,派出所的房子。韓國人的設計真的有意思,警察的大幅照片配了一個報警電話在耳朵的位置,安全感和接通率感覺爆棚。
次日成功睡過指定了席位的車次,隨意跳上了一趟去首爾的KTX。一個Tips:和日本鐵路不一樣,韓國鐵路並沒有對所有品種列車進行「指定席」和「自由席」的區分。韓國鐵路官網和韓國售票系統中,確實有坐席票價和立席票價的區分,成功將本人欺騙,以為有專門的搶座位自由席車廂。所以購買了PASS一定要去提前指定座位,否則就只有像我一樣坐在車門處的乘務員凳。每個車廂的這個氣動門把手開門的動靜可以說是相當大了,不曉得是車老了沒保養好的緣故,還是本身就是這麼大的響動。畢竟,沒有在巴黎乘降過啊。但,總有一天會去巴黎乘降的。
大田,也是比較繁華的火車站了。眼睛好的朋友能夠看到,車廂指示牌上能夠看到KTX、ITX和SRT的三種指示,明確了SRT在這裡也是共站。
大田開車北上以後,通過了一個編組場。KTX的廣告歷經風霜,還是耀眼啊。
抵達首爾站以後,旁邊的KTX山川號,第二天就要乘坐它去江陵。
還是挺繁忙的,首爾站。
因為看了時刻表,準備乘坐7時50分的始發列車,所以選擇清涼裡站出發。清涼裡站是通往江原道正東津和旌善、慶尚北道安東和慶州、春川行ITX青春列車等旅遊城市的一般列車的始發站。2017年12月22日起運營連接首爾和江陵的江陵線高速列車KTX。結果,尼瑪到了清涼裡被告知沒有7時50分開車的趟次,導致最終在江陵站換乘無窮花的漏乘。
等待的好處,就是能夠有些許時間看看車。清涼裡車站的一側,就是韓鐵的一處機輛段。客車和機車的停放,實在是相當的隨意了。看看空調發電車,是不是有些許眼熟,像不像廣鐵曾經擁有過的25C?畢竟25C就是跟韓國人合作的。
韓國人喃,我說實話,素質跟日本人比確實還是有明顯差距。連清涼裡站的站牌都拿給菸頭做爛了。
實在是相當抱歉了,確實它停的這個位置,太討厭了。只能拍成這樣,也就見過一次這種款式的內燃機車。仿佛是圖定牽引阿里郎號旅遊列車的本務機。
首爾地鐵1號線,仿佛也是韓國鐵路運營的。但是沒有看到提示說,PASS能否利用。
韓國人的DF5吧。
運行在泛首爾區域的ITX青春列車。
編組中兩節雙層車的存在,讓我著實想起了JR東運營的東海道本線列車。
從江陵返回首爾的KTX即將停靠在清涼裡站。
山川號的車門細節。
也是不知道那枚藍色的通勤電力動車組,是運行在什麼線路的。
和我國動車一樣,列尾顯示紅色標誌燈。
我要乘坐的KTX山川號來了。作為韓國化的第二代KTX,山川號除了擁有「山川」這個名字以外,編組也有些許不同。全列共10輛,一頭一尾動力車2輛,旅客實際利用座車8輛。全列定員363座,豪華車1輛30座。最扯把子的是,這個車居然有安全帶。
因為車次問題,導致江陵站換乘時間只有1分,再加上乘坐旅遊專列的韓國大爺大媽的龜速換乘。下站臺的時候,看到無窮花的列尾,心中實在難過的緊。江陵站這個頂棚,讓我想起了許久沒有抵達過的上海南站了。
這座火車站應該也是2017年12月22日改建(或是新建?)開通運營的吧,配合平昌冬奧會。看得出來,利用國際體育賽事搞點基礎設施建設,是國際慣例咯。
玩到了下午,乘坐13點開車的無窮花去正東津,這個韓國人號稱的,全球距離大海最近的火車站。看看列尾。
配備了空調發電車,看得出來沒法直供電呢。
你們來判斷一下,大家是不是都是西門子生產的。
有限的觀察發現,無窮花的編組一般都是5輛左右。但是一定有一輛高等級車和一輛咖啡吧車。我國普速鐵路,我想一定也會走到這一步的。比如蘭州集團公司的絲路列車,比如昆明集團公司開往大理的雙層車。不搞點花樣,普速車未來拿什麼吸引非車迷的普通旅客?
一般席,定員72人,2+2布局。這些標誌牌的設置,實在是熟悉的要緊。
看到這些衣帽鉤,想起了小時候乘坐成都開往廣元的Y208次「太白號」旅遊列車。YZ22上的衣帽鉤也是這樣,再加上停車前的廣播——「衣帽鉤上、行李架上的行李物品是否拿好。」現在動車到站,錄音先播一遍,時間來得及乘務員再播一遍,總是沒有原來的廣播,有人情味。
畢竟是火車迷,自然是選擇了無人看管的列尾視角。江陵站兩臺4線,不辦客,盡頭式車站。
除了是韓國人說的全世界距離大海最近的火車站以外,正東津旁邊的博物館,陳列了朝鮮人擱淺在這裡的潛艇。朝韓的緩和,讓分裂的半島看到了一種可能。雖然這種可能很脆弱,但實在是不喜歡戰爭。覆巢之下無完卵,等待振興的東北還指望著朝鮮半島的和平,好好做點生意呢。
正東津站到達,是不是距離大海最近的火車站我不知道。但確實是很近了。
車站隨意出入,還是請各位注意安全。根據我的觀察,有列車通過或抵達的時候,會有兩名工作人員站在道口維持一下秩序。
因為是韓國日出最早的地方,所以正東津也是韓國人追捧的目的地。清涼裡有開出一趟夕發朝至的無窮花,終到正東津,到點是早上4點過,一定在日出之前。正東津站也設置有專門的日出時間提示牌,提示當日的日出時間。
海洋旅遊列車有點小,但是在畫面右側你一定能夠看到。畢竟是旅遊目的地,建築修的也是有股大海的味道。
準備回首爾了,短暫看下車。一列無窮花抵達。從江陵到海線沿途不同車站的無窮花密度坦率的講比中國鐵路的慢車密度高到不知道到哪裡去了。1小時30分-2小時左右一趟的密度,對看車來說,是相當友好了。
承擔小運轉的單機,放的也不慢。
一通過道口,韓鐵工作人員也就撤了。
我要回江陵的火車來了。
看看普速車的高等級車廂,濃濃的25C即視感。
因為開通了KTX,江陵站還是相當繁忙的。關鍵是進出站是單線,形成了一個通過能力相當吃緊的咽喉,導致很多始發、終到小型晚點,也是太無聊了。
馬上更換了方向牌,剛剛終到的無窮花,馬上要開往清涼裡。
實在是太像HXD1C了,機輛的折返效率也是相當不錯。
等待開車的間隙,司機還是無聊看看自己的火車。
返回首爾以後,旁邊的ITX新村。從江陵到首爾,部分列車終到清涼裡,部分終到首爾站。可能是首爾站能力有限的緣故,數量比幾乎是1:1。江陵到清涼裡的旅行時間是1小時30分左右,到首爾的運行時間是1小時50多分。韓鐵高速列車幾乎沒有早點,晚點1分-5分的機率較大。
ITX新村,側面看,長的還有些後現代。
車廂的轉向架布局,應該也看得出來和高速列車的區別了。
去機場前的最後一刻,還是到首爾站來看了眼開往非軍事區的DMZ列車。整個車三輛編成,每一輛的塗裝不同,代表不同的寓意。
實在是沒有什麼比民族和解更重要的時刻了。真心希望朝鮮半島能夠達成自己的民族和解協議。但是,必須要強調一點的是,朝韓的民族和解,在我看來絕不適用於兩岸。
坦率的說,韓國人的時間觀念真的有問題。9時35分開車的DMZ旅遊列車,此刻已經是9時36分,因為韓國鐵路採用車長發車制,真的是等人的情況屢見不鮮。畫面外,都還有韓國人慢悠悠的在坐電梯下站臺。此刻原本開放的出發信號,已經關了。因為高普共站,有道岔咽喉的存在,鄰線即將接進一枚KTX。這種行車組織,往好的講,真的是相當人性化,關了的門可以再開,點了的信號可以關。說直接點,真的是太散漫了。
你看,他媽的都還有人在下電梯啊,此時開車時間已經過了3分鐘了。
20輛編組的KTX停車位置標。
鄰線的KTX抵達了,編組真是長。
拖拖拉拉,晚點5分鐘以後,DMZ終於開了。注意,韓國鐵路通票不能乘坐所有旅遊列車。同時,還有一個TIPS,韓國鐵路通票一天之內,只能指定兩次座位。
要離開了,看看首爾站的KTX群,還是有那麼點氣勢。
一不小心,還看到了001號KTX,看這個漆水,應該是翻新過了。
韓國鐵道公社,就在首爾站旁邊。
看的出來,首爾站是不是在KTX開通的時候,改建過?照片右側的1站臺和2站臺站線幾乎沒有利用,是盡頭線。
再會了,韓國鐵路。
這一次的牛黃製造,就是這樣。
如果您對韓國旅行非鐵路內容感興趣,可以點擊:韓「劇」之外
如果您對牛黃曾經拍攝過的消防內容感興趣,可以點擊:脫下軍裝,仍舊消防
如果您對即將橫空出世的集中動力動車組感興趣,可以點擊:和傳統機輛模式的普速車說再見?
長按二維碼關注牛黃製造,不定期持續更新鐵路和旅行相關。
牛黃
四川成都
2018年11月05日